基于腹腔镜术后采用自控镇痛泵的护理及其成效探究论文_郭丽娟

基于腹腔镜术后采用自控镇痛泵的护理及其成效探究论文_郭丽娟

郭丽娟

成都363医院肝胆胰外科 610041

【摘 要】目的:基于腹腔镜术后采用自控镇痛泵的护理及其成效探究。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0例腹腔镜术后采用自控镇痛泵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特殊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护理临床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工作人员在对腹腔镜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的患者进行护理时,要保证工作人员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方法,应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工作人员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力度。对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取特殊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还能够确保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上值得大力的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腹腔镜术;自控镇痛泵;护理体会;成效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2-332-01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较具有很明显的优势,比如:损伤不大、伤口小、出血量少、并发症低、住院时间短等等,可是目前困扰患者的一个关键点就是疼痛,疼痛不仅影响到患者术后的康复治疗,还对患者的生活带去一定影响。文章选择医院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两组常规护理与特殊护理,重点针对腹腔镜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患者护理的临床成效、不良反应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3月一2015年2月收治的接受腹腔镜手术,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46.35±10.18)岁;其中15例为胆囊切除术,9例为胆总管结石,7例为胆总管探查术,6例为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3例为肝左外叶切除术,1例为疝切除术,2例为阑尾切除术,1例为脾切除术。对照组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48.01±10.23)岁;其中14例为胆囊切除术,8例为胆总管结石,8例为胆总管探查术,8例为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例为肝左外叶切除术,1例为疝切除术,3例为阑尾切除术,2例为脾切除术,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原发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在自控镇痛泵中主要成分为构椽酸舒芬太尼的镇痛药物,外科手术结束后,由麻醉医师将留置静脉输液管与自控镇痛泵进行连接,再由护理人员在自控镇痛泵上的自动控制装置设置参数即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3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特殊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 3. 1心理护理:患者在接受腹腔镜手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普遍存在由于自身原发病或疼痛导致心情烦躁、焦虑、紧张,因此会出现一定的心理反应,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轻生的念想,而这会给患者今后的生活带去一定影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极大的损害。因此,护理质量的好坏显得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人院时便热情地接待患者,在患者住院后带领患者熟悉医院和病房的环境,平时与患者多沟通交流,营造和谐稳定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还可向患者介绍医院的设备、医师等硬性资源条件,从而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日常工作过程中尽量多表现出对患者的关注和关心,要将患者当成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1.3.2对导管的预防:通常在给予患者实施自控镇痛泵进行止痛时非常容易发挥谁能导管扭曲的时间,所以,在选择导管时应保证其合适程度,一般选择18~28厘米长的最为合适。

1. 3. 3严密监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因为自控镇痛泵内添加的舒芬太尼药物,可导致患者出现窒息或低血压,听以应对患者的脉搏、呼吸和血压进行严密的检查。若监察过程中患者出现低血压、休克等现象时,护理人员应及时通知主治医师,并立刻采取急救措施。

1.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病情好转:42例,病情恶化1例,出现恶心1例,呕吐1例,低血压0例,;对照组患者病情好转37例,病情恶化3例,出现恶心2例,呕吐2例,低血压1例。通过胃肠减压,药物对症,禁食后病情明显好转,停用镇痛泵后得到缓解。由此可以看出观察组察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的有43例,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的有39例,护理满意度为87%。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小结

疼痛刺激主要会导致机体出现不良反应,如伤口延迟愈合、免疫功能受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急性应激反应等,严重拖延了患者的康复。因此,腹腔镜术后患者采取何种止痛方法显得至关重要,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设备的进一步发展,使得自控镇痛泵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临床麻醉科领域,以此来治疗腹腔镜术后患者的疼痛。与传统的肌内注射麻醉性镇痛药相比,自控镇痛泵的优点在于使用药量少、镇痛效果好、可将镇痛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以及可根据患者需求投放药量等[5]而相关医学研究表明,要想把自控镇痛泵的镇痛效果发挥到最大化,对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采取特殊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程勤.对自控镇痛病人的护理.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9(5):5-6

[2]孔爱华.术后自控镇痛泵(PCA)列白床应用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 6(1):203-204.

[3]文君.宋茜.侯小娟.等.普外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的护理体会.实用护理杂志.2000. 16(10):20-21.

[4]邹朝琼.杨红.腹部手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的护理体会.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1. 24(2):131-132.

[5]王静.于建萍.胆道手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对病人胃肠功能的影响.全科护理.2011. 9(25):2288.

论文作者:郭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2

标签:;  ;  ;  ;  ;  ;  ;  ;  

基于腹腔镜术后采用自控镇痛泵的护理及其成效探究论文_郭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