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国人小学 孙明蓉
【摘要】小学阶段是基础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尤其是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而读是所有能力培养的基础,是重中之重,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小学生从小就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关键词】语文阅读 ;小学语文
在语文学习中,离不开“听、说、读、写”的学习,其中,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得到教师的重视。阅读可以让我们学到知识,从中获取多方面的信息,同时还可以让我们身心愉悦。爱读、会读是每一个人应该具有的一项基本能力和素质。语文阅读教学是教会学生如何去理解语言、如何掌握阅读方法的有效途径,通过语言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对阅读形成正确的观念,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语文知识,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而且可以丰富自己的情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带来了新的生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想出了各种教学方法以活跃阅读课堂的气氛。但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够仅仅注重课堂表面上的活跃,要通过阅读教学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效率。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语文教学,不仅要活跃课堂的气氛,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要让小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学到实用的知识。笔者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对阅读教学工作进行了研究和创新,找到了有效的方法,使得阅读教学的效率得到了提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以给广大的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教师对文章进行讲解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教师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和自己有一致的思想,而忽视了学生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看法,不注重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在教学时,没有认识到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过程。阅读应该是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文章,去品味文章中的内涵,体味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够采取统一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要求,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获得情感上的体验。
2、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没有真正发挥出阅读教学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文章的理解之上,而不注重通过阅读进行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积累语言,并能够在生活当中做到灵活运用。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
3、新课改之下,许多语文教师只是在教学的表面下功夫。新课改的实施,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教师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也加入了许多活动,运用了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合作、学生的各种活动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许多教师在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只是在表面上下功夫,课堂教学看似热闹、活跃,并没有取得任何教学效果,一堂课结束,学生不知道教学目的是什么,没有获得任何有用的知识。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于阅读教学要重视起来。小学生爱玩、好动,课堂教学时不能够完全集中注意力,他们对新鲜、具体的事物更感兴趣,好问问什么,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教师要运用好问题情境教学法,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问题情境教学法是和新课改的教学目标相适应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新课改下,问题情境教学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没有问题思维就不会发展。小学是学生思维能力迅速发展的一个阶段,教师要运用好问题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
在问题情境的运用上,教师要做到问题设计的有效性,让学生通过问题能够感悟文章内容。课堂导入是教学的第一环节,导入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导入环节运用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索。例如:在学习《蓝色的树叶》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设计这样的问题。“小朋友们,谁能够告诉我树叶是什么颜色的?”小学生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说起来:“绿色、红色、黄色。”教师接着问:“那么你们见过蓝色的树叶吗?”小朋友们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教师接着说:“那么让我们来进行今天的课堂学习,看看蓝色的树叶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经过问题的设计,学生们对蓝色的树叶都充满了好奇,在本课的学习中都很投入。
2、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教师还要运用好具体情境进行教学。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但是他们具有很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对具体、形象的事物充满了兴趣。在教学时,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运用好具体情境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为学生创设他们所熟悉和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帮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小学生都热爱大自然,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大自然中去体会。例如:在学习《柳树醒了》、《春雨的颜色》、《秋天的图画》等内容时,因为他们和大自然有关,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他们去感受春天和秋天。对于一些没有条件去大自然进行体会的事物和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给学生播放相关的画面,让学生进行感受。
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需要经过不断的思考,反复的实践,并善于从中总结。在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小学生从小就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
同时,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个性化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层次,而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地落实到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达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释放学生的个性与潜能,达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全面提升
论文作者:孙明蓉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小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自己的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