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建模思想运用探究论文_刘艳艳

初中数学教学中建模思想运用探究论文_刘艳艳

刘艳艳 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高杰村九年制学校 718300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对数学应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成为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路的依据。由于数学建模是用数学方式把实际问题表达出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建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已越来越受到数学教学一线老师的青睐。

关键词:初中数学 建模思想 应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数学教学也逐渐变革,其中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要从实际生活出发,根据生活经验解决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把实际问题用数学模型来解决。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深入地了解问题,并且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人生观和处理问题的态度也会提高,尤其是对初中生,对其未来的发展很有益处。这就相当于给了他们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更是给初中数学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建模对初中生来说,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一、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重要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总之,它拉近了学生与日常喜闻乐见的生活的距离,又因为它具有应用价值,显而易见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从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建构数学模型的能力、对数学模型进行化归的能力、对数学结果进行评价和推广的能力。

3.培养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强调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严谨性,这样使得学生普遍感到数学难懂难学,对数学学习产生了畏惧感。数学建模教学,注重用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传授数学,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这些对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有着独特的作用。

4.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的改进与发展。由于初中生对知识的学习已逐步由小学的“模仿接受”转向中学的“合作探究式学习”,在目前提倡学生主动学习的新课改形势下,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主动建立数学模型,去解决社会实践中的问题。

这种以学生能力为培养主体、以数学建模为载体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和共同探索,通过改变以往“讲授型”课堂教学,增加“探究型”、“开放型”课堂教学,使数学教学方式得到有效的改善。

二、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

1.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建模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数学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说:“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而且每个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数学现实。”数学只有在生活中存在才能生存于大脑。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潜意识知识及生活经验相关性越大,学生对此的学习兴趣越浓。我们应重视数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建模兴趣。而生活、生产与数学又密切相关,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若能挖掘出具有典型意义、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丰富生活背景,增强建模意识。数学建模问题往往不是单纯的数学问题,它涉及到其它学科知识及生活知识。所以教师要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千方百计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为正确建立数学模型奠定必要的基础。为了培养学生对解应用题的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改编书上例题背景,尽可能设置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背景,捕捉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去解决,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从而增强学生的建模意识。

3.参加社会实践,提升建模能力。数学建模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积极参与到课外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课外提升建模能力。可以成立兴趣活动小组,进行不同主题的研究、探讨。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完成,当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要给予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那么,学生在以后面临同样的问题时可以更加轻松,才能更好地培养数学意识,适应用建模解决问题,提升建模能力。

4.结合实际水平,分步推进建模教学。数学建模对教师、对学生都有一个逐步的学习和适应的过程。教师在设计教学建模活动时,特别应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起始点要低,形式应有利于更多的学生参与。在开始的教学中,在讲解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地介绍知识的应用背景。在应用的重点环节结合比较多的训练,如实际语言和数学语言、列方程和不等式解应用题等,逐步扩展到让学生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释一些实际结果,描述一些实际现象,模仿解决一些比较确定的应用问题,到独立地解决教师提供的数学应用问题和建模问题,最后发展成能独立地发现、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并能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它。

5.加强学科交流,提高综合素养。由于数学是学生学习其它自然科学以至社会科学的工具,而且其它学科与数学的联系是相当密切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与其它学科的呼应。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其它学科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建模意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这样的模型意识不仅仅是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将对他们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以及将来用数学建模知识探讨各种边缘学科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结语

数学建模是学好数学这门课的重要工具,它能帮助学生把抽象的题目具体化。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实际上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建模能力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到数学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现实生活和其它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让学生领悟到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伊秀珍 中学数学建模教学实践与认识[J].内蒙古教育,2012年,04期。

[2]黄磊 杨倩 谢东 在中学进行数学建模教学的几点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3]王丽丽 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初中数学课堂的实践策略[D].鲁东大学,2013。

论文作者:刘艳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10月总第18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8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教学中建模思想运用探究论文_刘艳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