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内科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于夜间低血糖预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为1.3%,远低于对照组的33.3%,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大幅降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老年患者;夜间低血糖;护理干预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夜间睡觉时很容易发生没有明显症状的低血糖,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很大的消息作用。如果夜间低血糖得不到有效的预防,会使患者陷入昏迷,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抢救,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本研究选择1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男性40例,女性35例,年龄为(66-85)岁,平均年龄为(78.6±8.3)岁;病程为(3-20)年,平均病程为(10.6±4.5)年。观察组75例,男性37例,女性38例,年龄为(67-83)岁,平均年龄为(78.0±7.4)岁;病程为(3-22)周,平均病程为(11.2±5.3)年。将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预防:保证病房的环境干净整洁;观察患者使用降血糖药物后临床症状是否改善,定期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做好查房工作和交接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进行预防:(1)对患者和家属开展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详细讲解糖尿病的致病原因、临床症状和体征、危害、治疗方法、可能的并发症及其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等;(2)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血压、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定时为患者进行测量并记录好相关数据,观察患者是否有异常的临床表现,如脸色苍白、发抖、出汗、嗜睡、浑身无力、容易饥饿等,值夜班的护理人员要定时巡视病房并认真检查患者;定期对患者进行血糖监测,选择三餐前、午夜零点、凌晨三点等关键时段作为监测重点;(3)加强护理人员的操作规范性,降糖药物的用法和用量一定要准确,发现患者有异常情况出现要及时报告医生;(4)对患者实施心理辅导: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科学适当的方法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耐心倾听患者及家属的倾诉,专业地回答患者和家属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疑问;多向患者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的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75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了夜间低血糖,所占比例为1.3%;观察组75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发生了夜间低血糖,所占比例为33.3%。观察组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χ2=26.80,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表现为高血糖的代谢性疾病[1],属于终身的慢性疾病,患者长期遭受病痛的折磨,身体健康很大的损害,生命安全亦面临威胁,因而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糖尿病患者长期的高血糖是由于其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分泌出的胰岛素的生物作用受到损伤[2],致使患者血液中的糖不能被正常分解转化而排出体外。糖尿病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疲乏无力、肥胖等,还会导致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严重并发症,尤其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体的器官功能退换,身体抵抗力降低,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目前临床上尚未研发出根治糖尿病的有效疗法,因而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原则是通过降血糖药物控制患者的血糖值,使其尽可能长时间维持在正常水平。但是使用降糖药物过程中,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可能性增高,尤其是在夜间,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来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出现低血糖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常规的护理模式关注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房环境、治疗后临床症状是否有所改善、是否产生并发症等,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糖尿病知识,不能准确回答患者的提问,对患者进行饮食和运动指导时科学性不高,仅在患者就诊或住院期间关注患者的病情等。本研究中对照组的护理模式存在上述问题,因而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高达33.3%。
基于常规护理模式存在的局限性,本研究观察组采用了护理干预措施,通过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使患者和家属充分掌握了自己的病情和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了一些自我护理方法,如果身体出现异常也可迅速告知护理人员或者医生,及时开展抢救;在三餐前、午夜零点、凌晨三点等关键时段为患者实施血糖监测和加强夜间病房的巡视,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避免患者夜间发生低血糖没有被发现而对患者造成损伤;心理辅导能够帮助患者调整恐惧、焦虑、暴躁等消极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治疗成功案例可以增强患者治愈的信心,主动配合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工作,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观察组的护理干预全方面考虑了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对应的措施防患于未然,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大幅度降低,减小至1.3%。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大幅降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谭俊英.综合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7):917-919.
[2]刘岩.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措施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1):225.
论文作者:邓丽琼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患者论文; 低血糖论文; 夜间论文; 糖尿病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老年论文; 两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