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技术研究论文_许彬,沈文卓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程试验监测院 陕西西安 71000

摘要:随着市政道路施工项目的不断增加,路基作为市政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道路的主要荷载,故需重视路基的施工质量。为了确保路基施工质量能够满足标准要求,需采用有效的检测方法对路基压实度进行检测,以获取准确的测试数据,并重视路基压实度检测过程中的有效控制,以提高路基的压实质量,确保市政道路的整体质量,进而保障城市居民的出行安全。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压实度;检测技术

1常见的路基压实度检测技术

1.1灌砂法

灌砂法主要利用颗粒均匀的砂子对等测洞的体积进行置换,适用于所有土质和路面材料的密度检测。但灌砂法在实际应用中需携带并称量大量的砂,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且每换一次量砂都需对砂的堆积密度进行确定,同时对地表进行测量处理,以确保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光滑度。

1.2核子密度仪法

此方法主要适用于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压实密度测定,采取核子密度仪法测定时,沥青面层的厚度不能大于仪器所能测定的最大值;仪器处于工作状态时,测试人员应撤离仪器2m以外,根据事先选定的测试时间进行测定,到达时间读取数值后迅速关机;仪器由专业人员进行保管和使用;为保证公路路基的质量和路面强度,应对道路的路面结构进行充分碾压,通过对路基土、路面基层材料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及沥青混合料标准密度的测定,保证道路使用安全。

1.3落锤频谱式快速测定仪法

落锤频谱式快速测定仪法也是当前市政道路路基压实度检测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其应用原理是通过落锤来对土体进行冲击,让土体产生对应的反弹力,并以反弹力为依据,对土体的含水量等进行检测,以反映出市政道路路基的压实度。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工作人员会利用锤的自由下落来对路基面进行碾压,而锤在与地面的接触的一瞬间就会产生一个反弹力,而这一反弹力的大小与路基压实度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产生的反弹力越大,其路基压实度就越高,反之亦然。过程这种检测方法的应用优势在于测试过程中不需要挖坑,且仪器的体积较小,方便工作人员携带,因此,这种测试方法更加便捷。

1.4环刀法

环刀法作为一种传统的市政道路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法,其应用也较为广泛。在应用这种环刀检测法时,应将环刀的容积控制在200cm3,将其高度控制在5cm。在使用环刀法对路基压实度进行检测时,所测得的环刀内密度大多为平均密度。在使用这种检测方法时,需要工作人员对环刀标号进行注意,并选择合适规格的环刀,且应确保选择的测量点应具有随机性。此外,还应确保测点土质应与送样土质相同。

2市政道路路基压实度检测过程中的注意点

2.1标准击实的控制

通过对施工环境进行模拟,利用标准击实仪测出路基土压实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即标准击实。在实际测试过程中,若不能严格控制标准击实,则所得出来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与实际情况会存在较大的偏差,故需对标准击实进行严格控制。在路基施工开始前,需要严格测试取样土样的风干含水率、最佳含水率以及最大干密度,在试验过程中减少人为误差,确保获得准确的数据。当对异常路基进行检测时,需要现场取样进行测试,即根据其含水率进行施工碾压来完成击实试验,确保获得的最大干密度具有准确性,从而精准对路基压实度进行计算。

2.2含水率的测量

市政道路路基压实效果与土壤的含水率有着直接的关系,即在路基压实作业过程中,土壤颗粒之前的相互作用会对压实程度起到决定性作用,若土壤含水率较大的话,会导致土壤颗粒发生偏移,不利于土壤压实工作的开展。在对土壤含水率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对于同一种土样需进行两次平行测试,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3选点和检测频率的标定

在对道路路基压实度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所选点的位置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代表性,确保其能将市政道路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在具体检测过程中,还应根据有关检测标准和规程对检测频率进行确定,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2.4路基压实度

根据路基土质含量、含水率等施工条件对每层铺土厚度进行调整。若压实度小于规定值,会增加裂纹产生的可能性,若压实度超过路基承载,则会增加铺层压实难度。目前,用hh表示铺筑层松铺厚度,即hh=kh,式中,k为松铺系数,一般可根据试验方法确定;h为各种压路机的最佳深度,cm;结合地基土壤与施工要求,通常将土壤松铺系数设置成1.24~1.37。

2.5路基压实均匀度

市政道路的最大特点是在路基下方布置了较多的线路和管道,会对路基压实度的控制造成很大影响。一方面水平布置的地下管道将路基压实分隔为若干个小施工作业面,导致碾压机械无法正常工作,需经过特殊处理后再正常施工;另一方面在竖直井口中,一般与井壁距离较近的填充材料难以被压实。实际操作中,需将碾压机械靠近管边和井壁,完成层次压实后,需及时挖掉碾压完成的死角,结合实际情况使用稳定性较高的材料进行填实。此种操作方法不会对周围排水及基层造成影响,有利于提高路基渗水性。

3实例分析

本文以灌砂法为例,对市政道路路基压实度的检测进行分析

3.1实例概况

某市政道路正东西走向,全长800m,车行道宽12m,两边人行道各3m,与道路中心线平行且向北。在对路基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图纸设计要求路床路基压实度≥95%,试验室的击实试验结果显示,最大干密度1.86g/cm3,最佳含水率14.7%,根据路基填料的材质决定采用灌砂法对工程路基进行检测。

3.2量砂的选择及标定

结合相关的规范要求可以得出,对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和砂的密度进行标定时,其与平均值的最大偏差需要按照表1的要求。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工程所使用砂的粒径在0.3~0.6mm为宜。

表1不同粒径的砂标定时的重现性

3.3现场检测的控制要点

1)开挖试洞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要求:按照从中间向两边的顺序进行施工,避免路基边缘位置上的土体被挤压而影响试验结果;开挖试洞的形状应是规则的,且确保试洞壁的垂直,避免对量砂的流动造成影响;在开挖试洞内的土体时,为了避免土体内的水分蒸发,应及时对其进行封闭存储。

2)若所检测的路基表面较为粗糙,在进行量砂质量标定时,所使用的量砂筒内装的量砂质量应是装满砂储砂筒中流出体积和标定罐溶剂相等的量砂后所余下的量砂质量;若所检测的路基表面较为光滑、平整,则无需进行该步骤。

3)灌砂。在灌砂施工前,需将灌砂筒中量砂的质量和第一次灌砂操作时量砂装满的质量保持一致。

3.4检测结果分析

本工程的路基主要分为3层,表2是本工程灌砂检测的结果,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该市政道路的路基试验结果是符合设计要求的。

表2灌砂检测结果

结束语

路基作为市政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承受路面和自身的压力,这也对路基压实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路基压实度达到规定的标准时,道路自身的承载能力也会随之提升。故在市政道路施工中,为了改变由于压实度造成的道路不均匀沉降,保证道路路基的强度,需依靠具体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数据进行评定,进而对路基结构层的密实度进行检测和控制,以保证市政道路整体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超越.浅析公路路基压实度的检测与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7(01):267-268.

[2]赵迎春.城市道路路基压实度的控制与检测实践[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06):59-60.

[3]付明.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技术要点分析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7(16):185-186.

[4]吕晓曼.市政道路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法及控制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27):270-271.

论文作者:许彬,沈文卓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0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技术研究论文_许彬,沈文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