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河南省新乡市 453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孩子的教育方面也越来越重视,所以教学方式显得越来越重要。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作为新型的教学方式也逐渐发展、重视起来,尤其是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拓展。如何对其教学进行拓展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因此本文将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不能脱离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地域性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拓展进行探索、分析,最终找到适合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
前言: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目前在我国还算是一门全新的设计学科,它的发展与形成都源于西方国家。所以,目前如何培养艺术设计的专业人才以及设计教学中的拓展是我国各大高校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环境艺术设计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在1998年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但是我国在教学模式上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制度也不成熟。并且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基本上都是根据西方现代设计理念开设的,缺乏自己的思想,没有对本国传统文化的重视,而且授课老师也会受到限制。从而会导致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定位不清楚,最后会影响我国环境艺术教育的发展。
1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不能脱离地域文化
首先,我们必须要意识到环境设计教学不可以脱离地域文化。因为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比较的综合学科,它设计的对象涉及范围比较广,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等。环境艺术设计有两个部分构成。一、物质形态。它是指构成环境景观的各类物质要素。二、意识形态。它是指影响人们行为的精神因素,包括:生活习惯、文化信仰、审美等因素。环境设计中所涉及的因素较多,所以各个要素之间也需要有联系性,如同生物学中的生物链一样,每一个生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只有它们达到动态平衡时才能维护生态的稳定。而这种动态平衡的状态正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其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涉及的学科也比较广,所以每个高校的侧重点不一样,开设的专业课程也有所不同,会衍生出许多问题,比如:雷同化的教学,忽视民族历史与人文知识的学习等等。最终会导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认知较为片面,没有深入的文化脉络进行理解,导致设计的作品缺乏文化内涵。
2地域性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历史的载体,承载了每个国家发展的成果。比如:中国文化,它是华夏文明为基础,充分整合全国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也是社会政治、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反映。由此可见,地域性文化在环境设计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古至今,地域文化一直都与环境相融合,因为地域性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而“文化”,则是一个地域的灵魂与内涵。比如:万里长城、天安门、兵马俑等都是我国的历史文脉,而像四合院、苏州园林等就展现着地域的文化特色。因此,可以看出地域性文化是一个地区独有的象征,它也能十分完整的体现出一个地区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把传统文化融入进去,并掌握文化脉络,理解文化的历史之美,再去吸收其他国家环境艺术设计的精华,把我们国家的文化传到世界各地去。
3地域性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拓展
3.1地域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的拓展
我国的地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包括民俗民风、历史文化、山水地理等资源。所以在环境艺设计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我国的地域文化资源,让其具有鲜明的特色。比如:我国的齐鲁文化,它有“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美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齐鲁文化它包括一万多年的文化历史,有李、北辛、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以及中华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这无不表现了齐鲁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宋元明时期,不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著作,有“济南二安”李清照和辛弃疾;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在从清至当代,名士文人更是人才辈出,清代著名文人李攀龙、顾炎武、周永年等。济南文化更是尤为出名,“名士文化”资源是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课程及设计方案中的艺术节点。以济南泉城广场其为圆心,东部章丘百脉泉边,有“婉约词宗”李清照;南部历城仲宫,有民族英雄、爱国词人辛弃疾;西部云庄,有元代散曲泰斗诗人张养浩;北部鹊山,有神医扁鹊等等。这些都是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用的素材,不仅贯穿了我国的整个历史朝代,也是最为优秀的代表,所以这些素材的使用不仅对学生是一种挑战,对老师的教学也是一种挑战。因为它要求我们的老师对历史文化要有系统和全面的认识,并且能灵活的穿插在整个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
3.2环境形态的现代化与地域特色的结合
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和历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环境形态,但是影响环境形态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地理位置、风俗习惯、气候特征、等等。比如以济南为例,提起济南大家都会想到济南的泉水,故也用 “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来描绘济南的特征。济南的泉水文化可以说是济南环境形态的物质空间载体,众所周知,济南是被泉水包围着,泉水基本上浸润着济南全部的大街小巷,故有称济南为泉之城。因此,有学者认为,城市文化的物质空间载体可以根据它的作用划分为出很多的类型,如:展示性空间、传承性空间、创新性空间和综合性空间。所以,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不仅仅是顺应文化潮流,还需要坚守传承历史文脉的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在环境艺术设计上实现古今文化的兼容并蓄,形成多样化的环境文化空间载体。
3.3环境的生态功能性与历史文脉的结合
环境生态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还是以济南为例,对济南生态自然环境可以概括为“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的生态环境将山、泉、溪、湖与城池营造巧妙结合,遂织就一幅浑然天成的秀美“泉城”。秀美的济南自然成为文人骚客的向往之地,更有不少诗人为济南作诗写词。如:环波亭“杨柳巧含烟景色,芙蓉争带露花开。城头山色几围出,眼底涛声四面来”。古人就可以很好的把环境生态的功能性与历史文脉完美的结合到一起,给我们留下精美的文章。所以我国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时要借鉴古人的设计理念,把环境生态的功能性与历史文脉也能良好的结合在一起。最终我们的设计理念要以环境生态和谐发展为重心,并且要注重人文关怀,传承历史文脉以及强化区域特色。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我们在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因此,我们需要借鉴一些成功的教学方法,并且还需要在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进行拓展,包括在地域文化资源、环境形态、生态的功能等方面上。我们要重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方式,并且积极研究与学习好的教学理念,制定高水平、高质量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只有这要才可以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达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倪锡英.济南[M].上海:中华书局,1937:4-5.
[2]常延聚.城市文化的空间载体[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
[3]刘敕.历乘(卷十五景物考)[Z].
论文作者:杨玺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文化论文;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济南论文; 地域论文; 环境论文; 我国论文; 文脉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