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臻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道路桥梁工程是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其自身的建设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出行安全情况。现阶段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提升,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手段进行施工,充分提升施工质量和建设水平。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到软弱地基施工情况,对其进行全面细致的控制,提升总体建设水平。
关键词:道路桥梁;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引言
谈到道路桥梁建筑的质量问题,存在最大的一项问题就是软弱地基了。而软弱地基的是如何定义的呢?软弱地基的成分一般包含着淤泥成分较多的土、充满许多杂质的冲填土,还有具有压缩性的土层。它的特点为土壤含水量极高,因其特点故不能承受较大压力,当压力过大时,极大可能造成路基沉降或滑移这些危及群众安全的事故。所以一定要有效解决软弱地基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路基强度和施工安全。
1处理软弱地基的必要性
人们日常的出行都要建立在道路桥梁等建筑完好的基础上,所以道路桥梁建筑的质量完全决定了人们的安全与否。众所周知,道路桥梁的建设是一项十分耗时耗资又十分耗费工程人员精力的项目,与此同时,还要求相关工程人员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职业奉献精神,所以要想高质量的落幕这项工程,企业必须下达大部分人力和物资。工程高质量的基础是地基的高质量,软弱地基的存在严重威胁了道路桥梁建筑的安全,而处理掉软弱地基必须要从土质入手,挑选一定硬度的土壤使道路桥梁承受的压力尽可能达到最大,使道路桥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按时按质的完成工程。
2软弱地基存在的问题
2.1很难保证工程的稳定性
道路桥梁建筑的稳定程度决定了这个项目的成败,而直接威胁工程稳定性的因素就是软弱地基了。软弱地基不仅土质中水分的含量高,其成分又比较杂乱,所以其压力承受能力小之又小,可以说是没有稳定可言。所以相关工程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把地基施工作为重点,及时处理掉地基施工中的每一个问题,不让软弱地基成为整项工程的威胁,严格保证地基的质量。
2.2沉降量较大
造成软弱地基的因素还有施工时对地基加固不牢的原因,没有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会使地基变的十分脆弱,导致路面几乎不能承受一定压力。一旦承受压力略微大时就会出现沉降现象,而随着沉降量越来越大,到达某一个临界值时会导致路面净空,还会对路面底端造成积水过多、淤泥堵塞的影响。再者,软弱地基的底端土壤还会造成剪切破坏,还会引发沉降量加剧的问题,根本无法形成较为牢固的路面,路面和路基的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
2.3路面结构遭到破坏
因为软弱地基的存在可能造成路面压力大时出现沉降现象,再加上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性更会促使沉降现象的加重,进而加强了道路表面的附加应力。同时附加应力也是施工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附加应力会使地基失去稳定而产生变形,造成路面结构开裂的情况,若因此致使路面节段边角产生刚性接触,则会出现因为附加应力导致路面结构遭到部分破坏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路面建筑破坏的问题
要想实现地基的稳定,必须要做好路面建筑物基础处理。而在处理路面建筑物基础这一方面常常被施工人员所忽视,那么有可能出现路面建筑物病害的现象,极可能因为这一小小的细节拉低了整个工程的质量。而在后期处理这一问题会使用更多成本,其使用功能也可能大不如前,所以相关施工人员一定要保证路面建筑不被破坏。
3道路与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施工技术应用探析
3.1表层排水法的有效应用
为了能够达到最初的工程设计要求,需要将软土层中的水分排出,才能有效地减少软土层的含水量,使其能够获得较为稳定的状态。因此,需要使用表层排水法,该方法能够使软土层中的含水量明显降低,使地基材料能够获得良好的稳定性。该方法多适用于含水量高、土质条件好的软土层。其具体的施工方法为:在施工前根据相关要求,挖好尺寸合适的排水沟,将地基内的表层水导出,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一定功率的抽水泵进行作业,有效降低表层含水量。
3.2添加深层水泥和石灰,改善软弱地基
根据实际情况,可添加深层水泥搅拌桩,利用水泥的特性使土质情况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状态,让软弱地基整体结构能够实现固化,从而有效地完成相应的施工任务。另外,也可以采用深层石灰搅拌桩技术来改善土质,主要运用于一些对塑形要求较高的软黏土地基。在施工前需要对地质进行综合考察,对地质相关的各种技术参数要进行准确地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地质状况进行有效监测,合理的制定出深层石灰搅拌桩施工方案。此方法需要配置一层砂石作为垫层,并利用大型机械进行作业,如此才能有效地提升整体施工效率。在实施此方案前,需对石灰以及水泥的掺入量进行准确地计算,使混入和凝固效果能够达到理想值,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3.3排水固结法在软弱地基施工中的有效运用
在道路的施工阶段也可以采用排水固结法完成对软土层的固化。一般情况下,需要使用大型机械对施工部分的地基进行预加载荷并进行反复碾压,在这样的施工作业中,能够有效地将其中的水分排除,从而进一步增强软弱地基的密度和强度。除此之外,在反复碾压过程中还能够让地基产生一定的固结,形成较为坚固的防水层,阻止水分的渗入。同时,为了让软土层中的水分进一步排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一定的排水柱,如此能够增加整个桥梁地基的抗剪度。在施工过程中,排水固结法和填土法等方法需要要配合使用,才能够让整个道路桥梁的软弱地基得到足够的地基承载能力。
3.4加筋技术
当前加筋技术应用的主材料包括竹片、柳条、不锈钢钢带。通常,软土地基加筋处理主要包括如下三个基本工序:①同步处理砂石垫层与土工格栅层,进一步提升合体层结构强度,依靠合体层的强度特征增强整个软弱地基结构的承载负荷力;②为增强软弱地基结构的抗压能力,应当优选填铺技术,并严格检查铺设材料质量。例如,在铺设土工格栅的过程中,均匀处理施工原料;在软基斜坡施工过程中,将施工原料紧密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防结构形变问题;③在填充加筋材料的过程中,需制定完善的填铺方案,有效提升整个软弱地基结构的安全稳固性。
3.5换垫层法
换垫层法又可称作为换填法。换垫层法主要指的就是将基础底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去,然后换填强度较大的砂、碎石、素土、以及灰土等性能稳定且无侵蚀性的材料,并分层夯压至要求的密实度。由于这种方法具有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等作用,因此,一般可用于浅层软弱的地基之中,或者是不均匀的地基处理中。第二是强夯法,强夯法主要指的就是将十几吨至上百吨的重锤,从几米至几十米的高处自由落下,对土体进行动力夯击,使土产生强制压密而减少其压缩性、提高强度。这种方法可用作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以及素填土等地基当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路桥施工软弱地基夯实加固处理过程中,应综合考量环境因素、技术因素与人为因素,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加固施工技术,提升地基结构承载负荷强度,增强整体工程安全稳固性,从而推动工程建设的顺利竣工。
参考文献
[1]周海鹏.探析我国道路桥梁建筑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价值工程,2018,37(34):235-236.
[2]罗伟,章立辰.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2018(26):133-134.
[3]王启超.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J].交通世界,2016(01):48-49.
[4]王汝刚.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探析[J].江西建材,2015(03):171.
论文作者:李仙英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地基论文; 软弱论文; 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路面论文; 土层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