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景观建筑产业逐渐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此基础上,应将生态概念纳入景观设计和建设之中,以实现环境保护的主要目的。本文将从景观设计和建设措施两方面对生态概念进行分析和解释。
关键词:生态理念;园林景观设计;施工;措施
1概述生态园林景观理念
生态化的园林景观,是以传统的园林景观理念为基础,加入了生态理论。它属于多功能、多结构、多层次的生态植物群落。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新的动植物共生环境。创造出最生态、最科学、最美丽、最富文化气息的新园林景观。从而打破过去的生态环境结构,有效解决生态环境建设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将各种环境要素综合在一起,建立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关系。因此,将生态概念纳入景观设计和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既能有效促进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又能大大提高园林景观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实现城市建设的生态发展。
2生态理念融入园林施工的相关原则
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虽然刺激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环境的破坏。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并开始着力解决这一问题。此外,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人类的生存质量受到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出现的极大威胁。同时,对于城市来说,“城市综合症”的出现严重制约了其发展速度。因此,为了解决这一城市问题,有必要在景观设计和建筑中加强生态观念的整合。
2.1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生态理念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过程中所需遵从的必要原则。一般来说,各种绿色植物是园林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植物对环境适应性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因此,在植物选择过程中,园林设计和施工人员需要注意这一原则。这样就可以合理地选择植物。此外,在施工开始前,设计者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并根据分析结果选择植物品种。此外,在分析气候环境时,需要考虑积极和消极因素。同时,除了考虑气候之外,植物改善气候环境也是一个关键的考虑因素。总之,在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生态概念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反映它的效果,以便能够充分融入其中。为了充分发挥生态观念的融合所带来的影响,必须遵循地方条件原则。
2.2美观实用
园林本身就具备观赏功能,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园林施工中应考虑经济的发展以及是否美观实用,全面提升人们的精神享受。在园林施工中,设计人员应对主景与配景比例合理布局,确保其协调性,更好地体现出美。在选择植物品种时应追求其实用性,如:芝麻、油麻等植物不仅具有实用性同时还具备观赏性。
2.3和谐性和持续性
生态园林的指导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在不同的空间和时代合理优化配置资源,满足现代和子孙后代对多层次环境发展的要求。没有必要因为短期利益而过度开发资源。追求短期繁荣应确保城市朝着协调、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同时,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时,要特别注意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和谐的重要性。
现阶段生态园林不再是简单的追求“环境质量”,而是强调将自然、经济、社会三者利益协调统一,在整体性原则指导下,寻求新秩序的发展。同时,生态园林城市以“区域平衡”为基础,带有显著的区域特征。
2.4合理搭配
在景观景观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根据当地气候环境选择植物,而且要合理匹配植物,以反映景观的效果和功能。其中,植物的颜色和外观是匹配植物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之后需要学习和掌握植物的种植方法,帮助生态群体形成,在病虫害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3在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中融入生态理念的有效性路径
3.1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利用地质资源
目前,我国的景观形式多种多样,景观设计的表现形式呈现出复杂的发展趋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客观因素为景观设计和建设中的生态理念融合提供了有利的机遇。许多景观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当地的条件,采用灵活的设计技术来设计生态景观。既能有效利用当地的地质资源,又能避免地质资源的破坏,减少发生相关地质灾害的机会。特别是在开发水景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归化水景,很难通过人工水景达到浸泡的效果,也与生态景观景观的建设严重不一致。因此,在景观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应将生态概念融入其中,既不能达到景观优美的效果,又不能破坏实际的生态环境,并遵循局部条件原则,合理利用地质资源。
3.2合理选择植物种类
在景观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植物种类选择的合理性,这不仅关系到景观的经济成本,也关系到景观的生态平衡。设计师经常选择外来物种进行景观建设,旨在提升物种和观赏花园的丰富性。然而,在引进外来树种的过程中,经济投资往往显得过高。在以后的维护中,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此外,由于缺乏对城市气候和土壤状况的合理分析,外来物种在移植后无法适应当地环境而死亡。因此,在选择外来树种之前,应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分析,以确保其健康生长。同时也需要对原生树种进行匹配,以提高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同时,要注意植物颜色的搭配,根据不同季节植物颜色的变化创造出美丽的园林景观。合理选择树种可以改善景观的生态和观赏性质,避免树种过多死亡,减少经济损失。
3.3合理的利用新能源技术
为了更好地融入生态理念的景观设计和建设中,需要景观设计师和施工人员对新能源技术进行合理的使用,尽量节约能源消耗,有效利用自然能源,太阳能等新能源。这是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应用中最广泛的。在景观建筑的建设中,太阳能技术也能有效地将建筑形式与太阳能电池板结合在一起。同时,还可以利用太阳能草坪灯,达到美观节能的效果,与生态理念完全吻合。充分利用生态环保的材料和技术,景观设计旨在营造优美的环境,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也应该学习更先进的环保材料和技术,广泛应用于景观设计、生态材料的设计以及加工工艺的完善等。例如,人造石材料的应用,在开采石材资源中产生大量的废弃物,是废物再利用的生产方式,很少消耗大量的燃料和排放问题。而且石材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小断层的挖山石开采,本身对环境有负面影响,因此更多的进行绿色植物景观设计,利用生态材料来做硬质景观是一种趋势。
3.4合理搭配园林树种比例
由于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少数景观设计师习惯于使用外来树种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并为景观营造独特的景观线。虽然外来树种能有效满足当地人的好奇心,并能让他们欣赏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的外来树种。然而,大量外来物种的引入不仅会导致花园建设成本的增加,还会由于外来物种对当地环境的不适应而导致物种存活率的下降,从而大大增加了后期维护和重复购买的成本。例如,在某段时间,北京市园林建设风格因追随欧洲草坪型景观,因此在园林内大规模建设开阔型草坪,但因草坪无法适应北京市的气候条件,并且与当地群众的生活、休闲习惯不相符,使得草坪景观并没有发挥其实用价值。因此,在园林设计和施工前,设计师应结合当地情况,合理分配园林内外树种和当地树种的种植比例,控制开阔草坪所占面积,大力提倡自然种植设计,充分发挥园林绿化植物的观赏和实用价值,不断淡化园林中人工设计的痕迹,增强园林景观的自然美和生态美,增强园林本身的生态功能,从而有效节约园林后期植物的维护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景观建设项目逐渐增多。近年来,国家逐步提出节能、环保、节能降耗等生态理念。因此,建设单位应注意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有效地进行景观设计,实现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有效结合,打造生态环境景观。因此,我们将创造最生态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将生态理念融入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可以很好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使我国的生态系统更加的完善,对环境污染状况不断地进行改良。因此,我们需要在园林设计中采取一定的生态理念。
参考文献:
[1]胡亚岗.漫谈生态理念在园林施工中的融入[J].江西建材,2018,13:198.
[2]祁素萍,王兆鸯,卢剑波.城市园林生态设计探讨[J].世界林业研究,2018,1:33-38.
[3]高娟.浅谈园林生态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8,5:52-55.
论文作者:柯研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3
标签:生态论文; 景观论文; 植物论文; 树种论文; 理念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