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汉东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福建 莆田 351100)
【摘要】 目的:探讨ICU重症心力衰竭急救时不同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有34例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的吸氧及基础的对症治疗。常规组对患者给予利尿剂、强心剂联合硝酸酯类药物的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患者加服美托洛尔以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药物,比较常规组和实验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76.4%,实验组的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常规组,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重症心力衰竭的急救治疗中,加服美托洛尔以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药物,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
【关键词】 重症心力衰竭;急救;临床疗效;美托洛尔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197-02
当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发生障碍时,造成静脉回心血排出心脏困难,静脉血液大量淤积,但动脉系统的血液灌注不足,导致心脏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一系列心脏疾病[1]。当心脏疾病发展到失去代偿的严重阶段时,临床上就称之为心力衰竭。据数据显示,心力衰竭的发病率较高,而重症心力衰竭的发病率更是逐年升高,若对疾病的治疗不及时或处置不当,很容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2]。为了寻求有效的临床资料的方法,控制心力衰竭疾病的恶性发展,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现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对其中的34例患者联合使用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结果疗效优良,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53~74岁,平均年龄(65.4±6.8)岁。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4例。实验组34例患者,男性有19例,女性有15例,年龄53~72岁,平均年龄(66.3±5.4)岁。常规组34例患者,男性有23例,女性有11例,年龄55~74岁,平均年龄(64.6±6.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
经过心电图、X线等检查确诊为重症心力衰竭。
1.3治疗方法
68例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的吸氧和基础的对症治疗。常规组患者接受利尿剂、强心剂联合硝酸酯类药物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服美托洛尔以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药物,先服用美托洛尔,标准剂量为12.5mg~25mg/次,药量可根据治疗的进展和患者的实际情况酌情增加,但要注意保持在50mg/次以下[3]。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药量用法为1片/d,规格:每片中包含厄贝沙坦75mg,氢氯噻嗪6.25mg[4]。
1.4 观察指标
在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动脉血气分析,平均动脉压等指标及患者的临床症状。
1.5 疗效评定[5]
①显效: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体征平稳,生命指标明显好转,心功能提升≥Ⅱ级;②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体征较为平稳,生命指标有所改善,心功能提升≥Ⅰ级;③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体征和生命指标均无改善,心功能等级没有得到提升或下降。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接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体征和指标进行观察,并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实验组34例患者中,显效的有31例,有效的有2例,无效的有1例,总有效率为97.06%。常规组34例患者中,显效的有16例,有效的有10例,无效的有8例,总有效率为76.47%。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06%高于常规组的76.47%,实验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对比见表1。
注:*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P<0.05。
3.讨论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搏出静脉回流和机体组织代谢所需血液时发生障碍。常由多种疾病引起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功能的障碍,导致心脏的输出血流量减少,难以满足机体的需求量,从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症,在临床上可以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6]。心力衰竭的典型症状是发生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临床上患者常见发生咳嗽、恶心呕吐、少尿、食欲减弱等症状[7]。当在原有心力衰竭基础上病情急性加重时可发展成为急性心衰,急性心衰起病急猛,发生急性心衰后必须进行紧急的抢救,如救治不及时或救治不当则会危及患者的生命。一旦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确诊应立即开始紧急治疗,治疗初始应经面罩和鼻导管途径给予吸氧治疗,静脉推注强心剂、利尿剂等。初始治疗没有起到显著疗效时,应针对患者收缩压情况选用合理的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抢救,例如血管收缩、扩张药物等。部分患者血压持续水平较低,(血压<90mmHg),严重者出现休克,此时应实时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并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等治疗,同时可以借助心室机械辅助装置等进行辅助治疗[8]。对疾病的各种病因进行探查和消除,对症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
美托洛尔是一种选择性的β1受体拮抗类药物,应用于临床中可以帮助减慢心率和减少窦性心律,减少心脏血输出量,同时降低收缩压。用法为口服,吸收快速完全,有利于急性心率的紧急抢救工作。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为固定剂量复方药,可有效治疗厄贝沙坦或氢氯噻嗪不能控制的原发性高血压,通过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机制,使电解质的吸收和钠、氯的外排增加。本研究选取68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对34例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治疗后临床效果优良,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未采用该法治疗的常规组,。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使用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高枫.ICU重症心力衰竭急救治疗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30):162-163.
[2]黄小丽.ICU重症心力衰竭急救治疗临床护理干预[J].医学信息,2014,(27):545-5
[3]梅忠卓.小儿重症心力衰竭的急救治疗探讨[J].中外医疗,2014,(25):110-111.
[4]黎幽.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急诊内科急救[J].医学信息,2014,(2):336-336.
[5]高宁,高红丽.浅谈92例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急救治疗[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7):3748-3749.
[6]王波.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分析[J].海南医学,2014,(19):2890-2892.
[7]毛琦善,贾翠梅,于卫,等.无创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左心衰竭27例临床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2012,20(6):528-529.
[8]温霞,何涛,贺文帅,等.急诊治疗126例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探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4):5523-5526.
论文作者:黄汉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心力衰竭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重症论文; 常规论文; 疗效论文; 心衰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