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病人术后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论文_宿婷

脑外伤病人术后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论文_宿婷

温江区人民医院外四科 四川成都 611130

【摘 要】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严重的疾病患者,病情变化快,致残率和病死率高,多数患者颅内血肿、脑出血、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需要止血。但对于大多数初次治疗的患者来说,陌生的环境和术后不适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患者有焦虑和抑郁情绪,而负性情绪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影响治疗效果。研究指出,术后易抑郁障碍患者进行评估和干预,加强病人的认知心理干预,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脑外伤病人;术后抑郁障碍;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6月—2016年6月选取某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68例脑外伤病人,纳入标准:经头部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确诊;无手术禁忌证,符合外科手术指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脑部肿瘤、脑动脉炎、类淀粉样血管疾病者;合并糖尿病酮酸中毒所致重度昏迷者;术前已经出现抑郁障碍者。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所有入组病人均经2名精神科主治医生采用HAMD量表对抑郁症状进行评价,量表包括体重变化、躯体变化、认知障碍、迟缓、昼夜变化、睡眠、绝望感7个维度24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从“无”(0分)~极重度(4分),总分≥17分为抑郁。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病人基线资料调查问卷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医疗方式为自费、血管瘤、术后残疾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前是否行健康宣教等。

1.2.2干预方法

①弱化治疗环境:为病人营造温馨的住院环境,消除病人陌生感,增强病人治疗信心及勇气。②对住院病人进行心理宣教,了解病人心理状态,并对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以家属角色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拉近与病人的距离,增强病人自信心。③定期为病人举办相关活动,鼓励病人积极参与,让病人尽快回归社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④家庭支持:鼓励病人家属多陪伴、关心及安慰病人,指导家属尽量为病人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减少应激事件对病人情绪的影响。同时根据病人病情制定个体化家庭探视表,并根据病人病情稳定情况适当调整探视时间及次数,确保病人能有足够的休息时间。⑤音乐干预:根据病人病情为其安排轻松、舒缓的音乐,如世界名曲、戏曲、轻音乐等,并在音乐中穿插引导语引导病人想象、放松、回忆美好的场景、画面,让病人能充分放松。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脑外伤病人术后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脑外伤病人术后抑郁障碍发生情况及单因素分析

168例脑外伤病人中抑郁障碍发生率为60.71%(102/16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家庭月收入<3 000元、医疗方式为自费、文化程度初中或以下、术后残疾、术后并发症、术前无行健康宣教等病人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年龄≤60岁、家庭月收入≥3 000元、医疗方式为社保/商业保险、文化程度高中或以上、术后无残疾、术后无并发症及术前行健康宣教的病人(P<0.05)。

2.2认知干预对脑外伤患者术后抑郁障碍病人抑郁情绪的影响

脑外伤抑郁障碍病人干预前HAMD评分为24.52分±3.22分,干预后病人HAMD评分为15.22分±2.88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56,P=0.000)。

3讨论

手术是目前治疗脑外伤最有效的方法,但手术作为侵入性治疗容易让病人产生抑郁情绪,加重病人术前应激反应。术前明显的应激反应会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亢进,引起交感肾上腺功能亢进,促使儿茶酚胺释放,导致血小板活化、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导致病人麻醉期躁动不安,影响麻醉效果,增加手术风险。因此术前有必要对脑外伤病人抑郁障碍发生状况进行评估,以便筛选出抑郁障碍发生的高危人群,并对该类人群加以干预,以降低抑郁障碍的发生。

本研究中168例脑外伤病人中抑郁障碍发生率为60.71%,表明脑外伤病人抑郁障碍发生率较高。经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医疗方式为自费、术后残疾、术后并发症、术前无行健康宣教是脑外伤病人术后抑郁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患者由于工作能力和经济来源不足,担心疾病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很容易出现抑郁症。由于经济压力,自费患者容易患抑郁症。术后患者有残疾,术后并发症因担心预后差,患者的心理负担较重,易发生抑郁。术前健康教育会导致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认识不足,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导致患者情绪失控,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术前对脑外伤病人进行认知干预能让病人提前对环境有所了解,同时对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也知道如何面对,让病人能提前适应环境,能有效缓解病人焦虑、抑郁的情绪。本研究中脑外伤抑郁障碍病人干预前HAMD评分为24.52分±3.22分,干预后病人HAMD评分为15.22分±2.88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认知干预将有助于改善脑外伤病人负性情绪。分析其原因可能为:通过术前认知干预,使患者对环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高了患者的疾病意识和能力水平,有助于制定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护理质量。术前患者由于对手术及术后康复的认识和了解不足,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患者出现负性应对疾病,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患者沟通是术前认知干预的主要方法,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同时,术前认知干预,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促进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使患者感觉更好的护理,使患者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增强应对病人的压力的能力,改变患者的应对方式。渐进性放松是认知干预的内容之一。通过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

4结论

综上所述,脑外伤病人术后抑郁障碍发生率较高,其中年龄>60岁、医疗方式为自费、术后残疾、术后并发症、术前无行健康宣教是脑外伤病人术后抑郁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对病人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病人抑郁障碍症状。

参考文献:

[1]翟庆娣.重度脑外伤病人术后整体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3,33:3084-3085.

[2]朱子进.脑外伤所致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3.

[3]朱子进,程宝春,胡建成,詹结民,冯春国.脑外伤所致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医学,2013,05:546-549.

[4]周先珊,郭知学.脑外伤后抑郁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康复,2012,02:123-125.

论文作者:宿婷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9

标签:;  ;  ;  ;  ;  ;  ;  ;  

脑外伤病人术后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论文_宿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