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重复自己--试析余仪老师的“春天”的三个后记_于漪论文

拒不重复自己--试析余仪老师的“春天”的三个后记_于漪论文

拒绝重复自我——于漪老师《春》的三篇教后记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后记论文,三篇论文,自我论文,老师论文,于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于漪课堂】

《春》教学反思:拒绝重复自我

[教后体会]

在初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生写景散文,着力于细,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这个目的基本达到。学生十分喜爱这篇补充读物,学习积极性高涨,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

……

板书设计学生欢迎。

有些地方教得过于细碎,须改进。

[又教后记]

第一次在别的班级教它时,《春》已选入教材,吸取了前次教得细碎的教训,重点放在朗读训练上,个别读,集体读,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体味语言的生动与优美,画面的勃勃生气。内容只作了粗线条的分析,一课时完成。学生读得比较流畅,但在写作上反映出来的效果反不及前次。

……

第一次抓住细笔细绘的特点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学生在习作上明显进了一步,写景不再大而化之……下笔比原来具体得多,生动得多。

要注意,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能想当然。在纠正教学中的缺点时,不能把长处也甩掉。

[再教后记]

第三次教《春》时,整个教学构思又作了较大的更改。一是加强了单元教学,把《春》、《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和《济南的冬天》结合起来考虑,除抓住特点,比较异同外,引入课文也重新作了设计……二是加强思维与语言的训练。……

通过教师示范,学生学会了自读,学生成了阅读的主体,有各自的认识及体会,这是好的。然而,教师在指导方面仍有不足……

有学生对文章结尾有看法,认为有斧凿痕迹,不自然,我虽表扬了他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但没有展开。学生的看法不无道理。

视点:在反省中不断提升

这是于漪老师在《春》教学实践后的三篇教后记。

这三篇教后记,是一名语文教师一次又一次毫无保留地对自己教学思想与实践的不断拷问,没有矫饰,只有在“拒绝重复自我”中的不断新生,而这就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可贵的文化自觉。正如费孝通先生指出的: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在这三篇教后记中,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三次课堂教学的阶梯式的发展与提升。于老师在第一次教《春》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课后的习作也比原来“具体得多,生动得多”。照理,课堂教学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教师可以感到欣慰。但于漪老师意识到“有些地方教得过于细碎”,过多地关注了局部,而忽略了整体,也就是她后来一直强调的“课不能上得支离破碎”,“不能采用嚼烂了知识喂给学生的陈腐方法,不能用‘零售’的办法,把‘散装’的字词句篇送给学生”。①第一次的教学,于老师重点放在了“多层次朗读”上,通过朗读来整体品味文章优美的画面和生动的语言。这一次的教学虽然重视了文本的整体性与艺术性,但文章的内容“只作了粗线条的分析”,学生在写景理解上“也是大而化之”。于漪老师深刻地反省:“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这样不断的反省与突破中,我们看到第三次《春》的教学既加强了单元的整体设计,比较阅读,同时加强了思维与语言的训练,第三次实践同时也是“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即“教师”、“学生”、“教材”的三位一体。正如黄荣华老师总结的“五个‘这一’组成:‘这一’内容(文本)在‘这一’单元面对‘这一’学生群体在‘这一’阶段的独特价值,就是‘这一’课堂的目标。”②但于老师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观察力,并没故步自封,而是看到对待“学生的不同意见”,“我虽表扬了他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但没有展开”。可以说,于漪老师的反思是坦诚、勇敢、对自己毫不留情面的,也是从不止步停歇的。

除了《春》之外,在《于漪文集》中,几乎每一篇教学设计后都有“教后记”。这些教后记,短的几百字,长的有几千字。有的记录文中哪些关乎大局的地方没有引导学生细读品味;有的记录学生的精彩语言和思想;有的记录学生想到而自己没有考虑到的;有的记录学生提出的问题自己没法回答的;还有的记录自己在重读文章或教后感到不解和迷惑的地方;更多的是下次再教应该注意什么……林林总总,涵盖了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一位青年教师从1976年开始,随堂跟踪了于漪的2000多节语文课,感叹道:“于老师从来不重复,即使是同一篇课文教第二、第三遍,也绝对不重复,每节课都是一幕美丽动人的人文景观。”

在这几千次的自觉自省自建的课堂教学行为的背后,是于漪老师对语文学科性质和“育人”理念不断反思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观的过程,也是她文化自觉的过程。

首先是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不断觉醒与反省,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文说”。于漪老师这一思想的形成,经过了二十多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探索。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认识到“不能把语文课简单地归结为工具课,必须充分认识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到80年代后期反思语言与语文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出“在素质、能力、智力等方面语文教学的多重功能”,最终在上世纪90年代创造性地突破,指出:“语文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鲜明的工具性质,而且有鲜明的人文性质。”③正是基于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不断追问、学习与反思,才有于漪课堂“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其次是对语文教育主体的不断觉醒与反省,逐渐形成“教文育人”的语文教学观。于漪老师在1978年就提出“教文育人”的观念。从《春》的三次教后记我们可以看到于漪老师的眼中始终关注的是学生。在随后的几十年教育教学求索中,从强调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到语言、思维的训练,直到情感的熏陶与审美观念的培养,清晰地体现出她对“文”的认识的全面与深刻。从“教育必须培养人”,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到“关注学生个性的培养”、“培养有时代特色的现代人”,以及对“文”与“人”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断充实、丰厚的理解,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于漪老师总是说:“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正是在这60年中拒绝重复自我,不断反省、突破、创新,才成就了今日的教育家于漪。她说:“变才能出新,变才有生机,变才能把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调整到兴奋高扬的状态。”这种变是对自己教学行为有清晰的认识,对学生的特点、发展有充分的了解,对语文学科性质有一贯的坚守,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觉醒、完善的过程。

思考:提升语文教师的自我反省力迫在眉睫

相比于漪老师“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的文化自觉,今天不少语文教师的文化自觉力的薄弱就显露无遗——

“不变”的课堂。有的老师从网上搜索现成的教案,不做任何修改,拿到课堂中照搬。有的老师迷信权威,广泛寻找名师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实录,然后在课堂上拷贝。他们缺乏批判和创新意识,忽视了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忽略了教学的科学性和序列性。这也是缺乏文化自省自觉力的表现。

“不变”的方法。有些教师故步自封,教案循环使用。即第一轮上课时候,认真备课,随后教案一届一届地循环使用,铁打的教案流水的学生。

“不变”的理念。大多数语文教师广泛查找资料,认真备课,兢兢业业地传授给学生。但其中能写教后记,总结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少之又少。而像于漪老师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自觉自悟,不断否定自己,拒绝重复自己,从而变中出新,变中求生机的更是凤毛麟角。

愿景:日日新,又日新

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也应当具有这样的自识与自信。

有“日日新”的意识。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自省的教育行为一定要有自省的教育理念支撑。于漪老师在上世纪90年代就指出:“一、课要有新鲜感,不能老是一副面孔;二、课要有趣味性;三、课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使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的喜悦;四、课要有时代的活水,使学生有所感奋。”④它详细地阐明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所应具备的教育自省意识:“不能老是一副面孔”,是要求不重复自我,求新求变;“有趣味”是要求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维,对准学生的心弦,将学生更感兴趣的东西带进课堂;“有一定的难度与深度”,是要求教师随着学生的文化心理变化,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将最能激发学生情感、思想、智慧火花的东西带进课堂;“有时代的活水”,是要求教师与时俱进。有了这种自觉的教育理念的引导,语文课才能做到“日日新”、“又日新”。

有“日日新”的能力。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作为语文教师的反省也应该具备“三省”,即省设计,省过程,省重构。“省设计”是反省自己的教学设计是不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基础和学习困惑,并在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而形成;“省过程”是反省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预设的达成度,生成的是否有效,取得了哪些成效,存在哪些不足;“省重构”是反省教学设计、过程中哪些需要保留、哪些需要调整、哪些需要增加或删除。而这些都需要语文教师在“求新”意识的基础上,具备扎实的语文教学基本功、开阔的视野,能不断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怕曲折,勇于尝试,勇于否定,勇于突破。

有“日日新”的氛围。当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写教后记,都能把写教后记变成一种教学习惯,在教后记中教育理念能“日日新,又日新”;当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不仅能养成写教后记的习惯,更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对语文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和重构,使教学能“日日深,又日深”;当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的反思与重构中,将“育人”的使命贯穿在每一个教学细节中,使我们的学生的思维与能力能“日日长,又日长”,那么,我们的语文教育就有了一个“日日新”的氛围,也就真正进入到了一个高度的“文化自觉”的时代。

注释:

①④《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黄荣华《“变”与“不变”》,《中国教师报》2010年4月27日。

③《于漪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原标题:拒绝重复自我

标签:;  ;  

拒不重复自己--试析余仪老师的“春天”的三个后记_于漪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