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岛商话(连载三十三)(论文文献综述)
邵光普[1](2019)在《胶海关研究补正》文中指出胶海关是近代中国政府设置在外国在华租借地的第一个租借地海关。学界对胶海关档案文献的整理与胶海关运行机制的专题研究已取得开拓性成果,但存在档案文献编纂错误、基本史实认知不准确的问题。对胶海关已有研究成果中普遍存在的历史认知错误及史料整理错误进行梳理、溯源、补正,不仅可以廓清学界对胶海关的认知,还可以发现错误存在的规律性因素,为其它历史研究提供借鉴。胶海关全宗档案的公开利用与近代中国海关内部出版物的刊行为胶海关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收集、整理胶海关资料,旨在准确地使用真实的史料,以充分实现历史文献资源的学术研究价值。在充分占有胶海关历史文献的基础上,进行胶海关研究补正工作,提升胶海关研究质量。新开掘的档案文献与已有史料的结合运用使得历史研究质量更上一层楼。
张光润[2](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认为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王磊[3](2014)在《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期间日办中文报纸研究》文中提出日本人曾经两次占领青岛,第一次是在1914年11月——1922年12月;第二次是在1938年1月——1945年9月。两次占领青岛期间,日本人都非常重视通过办报进行舆论宣传和言论控制。第一次占领青岛期间,日本人就开始从报纸入手,掌握舆论主动权。小谷节夫率先创办中文版《大青岛报》,成为日办中文报纸的先锋,该报纸言论大胆自由,度赢得不少青岛市民的青睐;此后,楠正秋创办中文版《青岛新报》;日办中文报纸《济南日报》也在这段时间内登陆青岛,成立《济南日报青岛版》。第二次占领青岛期间,日本人停办了所有中国人所办报纸,取而代之的是三份日办中文报纸。复刊后的《大青岛报》成为唯一一份见证日本两次占领青岛的中文报纸;《青岛新民报》是新民会机关报、青岛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日报;由前面两份报纸合并而成的《青岛大新民报》成为日本侵略中国后期青岛地区唯一的中文报纸。日本占领期间,青岛地区的文化发展虽然受到一定制约,但是并不涉及政治因素的报载小说却得到了空前地发展,社会小说家陈慎言、武侠小说家王度庐、望素楼主等人都成为该时期青岛日办中文报纸连载小说的创作者。其中,在通俗小说界与张恨水齐名的陈慎言的两部作品《海燕归来》、《火中莲》也在这一时期的日办中文报纸中被发掘。《海燕归来》保存较为完整,并配有青岛当地着名漫画家刘镜海的配图。小说文笔老练,善于抓住读者心理,故事情节丰富有趣,堪称陈慎言的代表作。这部小说的发现和分析,对于现当代文学史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对于报载小说也提供了新的研究素材。本文尽量规避现有研究成果,从其他角度切入,全面分析三份报纸所具有的特点和影响力。通过对于陈慎言本人的生平梳理以及作品研究,剖析这位通俗文学家被历史遗忘的原因,同时重新审视他在中国文学界的地位。
秋兰(Benyatip Suphakalin)[4](2013)在《《老残游记》副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刘鹗《老残游记》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也是后人借以认识清末社会的一部审美化的历史档案。它不但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宝贵遗产,而且也是研究汉语词汇史的重要材料。本文以《老残游记》中的副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副词的全面调查与分析,详尽描写各类副词的来源及发展演变状况,从而管窥晚清时期汉语副词的基本面貌和时代特征,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晚清时期及整个汉语副词系统的发展演变奠定必要的基础,为汉语语法史研究提供参考。本文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及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运用语法理论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老残游记》中出现的515个副词的使用频率、语法功能、语义指向、共现顺序等方面作出详细描写和阐释。研究发现,《老残游记》中的副词大都是汉语中的常用词,但有些意义和用法既不同于先秦两汉,又不同于现代汉语,是晚清时期特有的意义和用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值得全面清理和深入分析。本文对这些特殊的副词现象进行细致描写和理论探讨,以期为全面了解近代汉语副词提供晚清时期真实可靠的语料和研究参考,从而进一步推动汉语副词和汉语词汇史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对《老残游记》中的副词进行全面清理,建立副词专门语料库,从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平面开展封闭研究,然后运用认知语言学、语法化等理论探讨演变动因。本论文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副词的定义,副词的虚实归属、汉语副词次类划分的历史回顾、汉语副词与其他词类的区分原则与标准,并阐明研究缘由与意义;简要介绍《老残游记》的内容、作者和版本,界定《老残游记》副词的研究范围;展现学术界有关副词的研究现状,确立语料选择标准、程序和操作方法,建立副词语料库等。第二章,副词的分类描写。我们借鉴前贤的分类标准,又根据自己的观察、分析,结合《老残游记》语料的实际情况,对《老残游记》中的副词做了比较细致的分类,列出了副词分类总目与出现的频率,有助于对《老残游记》副词的全面认识。本文将所研究语料中的副词分为语气副词、关联副词、时间副词、频率副词、范围副词、程度副词、否定副词、协同副词、重复副词和情态副词等十类。然后再分析《老残游记》副词的典型范畴和非典型范畴,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副词次类内部及其相互之间功能上的关联性和特殊性。第三章,副词的语法功能和语义指向分析。第一节先讨论《老残游记》中副词的语法功能,发现近代汉语晚期的副词不仅可以比较自由地修饰单个动词、形容词,也可以比较自由地修饰动词性结构、形容词性结构、少数还能修饰名词性结构、数量结构、固定短语和主谓结构。第二节语义指向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老残游记》副词语义指向包括两种情况:前指副词和后指副词。第三节探讨《老残游记》副词的语法功能与语义指向的一致性及其原因。第四节具体讨论副词作状语带“的(地)”的情况。第四章,副词的独用与连用顺序。首先讨论了《老残游记》中副词的独用现象,发现《老残游记》中副词独用的很少,仅有5个。然后研究副词的连用顺序,笔者借鉴前贤有关副词连用顺序的研究成果,总结出《老残游记》中副词连用的基本顺序为:语气副词→关联副词→时间副词→频率副词→范围副词→程度副词→否定副词→协同副词→重复副词→情态副词。除了上述连用顺序以外,还出现了一些变序情况,如范围副词→时间副词、情态副词→否定副词、时间副词→否定副词→程度副词等。第五章,《老残游记》中的副词与现代汉语副词的对比。对《老残游记》中的副词进行封闭性的共时描写和开放性的历时比较相结合的研究。结果发现,《老残游记》中的副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传承和使用有三种情况:第一,在现代汉语中还保持沿用的副词;第二,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的副词;第三,在现代汉语中改变用法的副词。然后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进行个案研究,具体分析《老残游记》中的副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及演变情况,以共时研究为点,以历时研究为线,通过点线结合,勾勒出这些副词从晚清以来的演变轨迹。我们侧重于副词在共时平面和历时比较中句法功能的变化,运用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等理论解释变化现象背后的动因。结论。主要对前面的研究进行总结。
金东[5](2011)在《王道与霸道:涩泽荣—对华态度与交往研究》文中提出素有“日本资本主义之父”之称的涩泽荣一是日本近代史上的着名人物。本文在以《涩泽荣一传记资料》为主要文本依据的基础上,辅以既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其他中日文文献,以王霸关系为分析框架,集中考察涩泽荣一在经济、救济、外交、教育等方面的对华思想与实践,力求展现出他与中国方面的双向互动过程以及这个过程所反映出的近代中日关系的另一侧面。幼年的涩泽荣一在接受儒学启蒙的同时,也从其农商兼营的家庭中受到了商业的熏陶。成年之后,涩泽曾有过远赴欧洲游历的经历,并一度任职于明治政府,辞官后又致力于主持和参与日本一系列近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最终成就了他在日本经济界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他还在教育、慈善、民间外交等领域有诸多建树。不过涩泽为人所熟知的更在于他的“论语算盘说”。他认为仁义道德写生产殖利并非相互对立和互不相容的,不存在脱离经济的道德,而背离道德的经济也不能为社会带来真正的好处。1877年的中国行是涩泽荣一第二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此前赴欧途中路过上海让他切身感觉到了中国的衰落,而这次的中国之行却是为商洽贷款而来。尽管中日西征借款谈判、招商局借款谈判最终都没能达成一致,却让涩泽意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也开启了其对华经济实践的先河。当然,此时的日本羽翼未丰,还谈不上对中国有什么扩张行为,涩泽荣一所进行的尝试也只是属于一般性的商贸活动。然而,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胜利却改变了这种状况。此时的日本已经出现“脱亚入欧”、“东亚盟主论”等论调,涩泽荣一的对华言行也是以霸道式的扩张为特征。他的对华态度从起初的犹豫和谨慎逐渐转变成为日本对华经济扩张摇旗呐喊。他不仅关注一系列对华经济调查活动,也参与了湖南汽船会社、日清轮船会社、东华纺绩会社、日清银行、东亚兴业会社等多家实业公司和金融投资机构的酝酿和成立事宜。进入20世纪以后,日本的对华扩张进程因中国方面的抵制、与其他列强的激烈竞争以及自身实力有限等原因而面临着挑战,涩泽荣一为此提出了合作开发中国的构想,并试图将其付诸实践。他一方面向美国提出了日美联合开发中国的建议,并且尝试与美国合办一家对华银行,另一方面又努力促成了中国兴业会社以及后来的中日实业公司的成立,并为中日实业公司的具体业务专门赴北京协商。然而就结果来看,中日实业公司的实际运作并非一帆风顺,与美国合办银行的计划也不了了之。“合办”虽然显得比较公正,但仍属于日本对华经济扩张方式的一种变通。涩泽所声称的合作开发似乎符合他所提出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王道思想,然而背后却明显存在着一味追求日本国家经济利益的企图。在对华外交方面,涩泽认为,日本的对华外交主体多元、主张不一,且往往对中国采取恩威交加的策略,容易引起中国方面的不满和反抗。为此,他提出以“忠恕”、“敬爱”之道与中国相交的外交理念,并积极推动对华民间外交。由他所担任会长的日华实业协会就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涩泽荣一以该协会为平台,与中国方面的孙中山、蒋介石、张謇、虞洽卿等政商界要人有过数度交往。然而我们通过考察两国在废除不平等条约、关税改订、抵日运动等问题上的交锋就会发现,日华实业协会还是扮演了一个日本工商界代言人的角色。在以维护和拓展日本既得利益为前提的情况下,它并不能有效处理好两国间的纷争,也难以有效体现出涩泽荣一所提出的对华外交理念。除此之外,涩泽曾经有过数次发起或者参与对华灾害救助的行动,他对中国赴日留学生也给予过不同形式的帮助和接济,曾有过设立青岛商科大学的计划,并向上海的学艺大学提供过资金支持。从表面上看,这些似乎都应归于慈善活动之列,与涩泽荣一的对华外交理念颇为一致,也是其王道思想的典型体现。尽管这些林林总总的活动背后仍然存在一些现实利益的考量,但其中所包含的友善和道义的一面是不应被忽视的。然而,涩泽荣一在日本历次的对华军事侵略行为中却大都持支持和赞成的态度。如果将慈善归于王道、武力归于霸道的话,那么这两者之间就形成鲜明的对比。不过这种对比并非相互矛盾的,其背后都体现着涩泽对日本经济利益的追求。灾害救济和慈善教育在客观上会对日本的在华经济利益起到保护和促进的功效,而他无论是支持战争还是反对扩军,也多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涩泽荣一受过中国文化的熏陶,对中国抱有一定程度的好感,对中国的灾害救济、教育支持以及同中国人士的交往也有利于增进两国国民感情和相互交流。他所提倡的以“敬爱”、“忠恕”之道对华交往的外交理念在近代日本对华扩张过程中显得相当难得。涩泽崇尚王道而排斥霸道,上述这些也可以归于王道中的积极一面。然而他的王道思想明显带有“东亚盟主论”色彩和国家主义倾向,并非建立在现代民族国家平等往来的基础之上。他反对日本的军国主义,也反对日本对华恩威交加的外交政策,但其本人却在对华经济扩张活动中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客观上加快了日本的对华侵略步伐。总体而言,他主张对华行之以王道,但实际上却是一种王霸杂之的状态。
徐萍[6](2011)在《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媒介环境为背景,对晚清至民初的文学现象以及文学(侧重小说)变革进行梳理性研究。从媒介环境学视角考察现代文学特别是“新小说”的兴起、兴盛、发展和衍变的过程,即考察“新小说”的流变及其与媒介环境的关系。着重考察现代传媒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学,又是如何影响的。研究的时间范围限定在晚清最后十几年至民初(五四新文学革命之前),即1895-1917年间。现代传媒与现代文学的关系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已经不是一个新课题,但却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而对媒介环境与文学变革关系的研究,相对来说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的研究课题。媒介环境学研究的主旨是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媒介即环境”的着名论断,它有三层意思:第一,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会在社会中产生新的行为标准和方式;第二,媒介(或技术)创造了新的环境,而环境又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第三,环境不是被动的,它具有积极的作用。也就是说,媒介不仅仅是静态的包装,而且是一种积极的进程。波斯曼给“媒介”的定义是:“媒介是文化发展的环境。”它有两层意思:第一,“媒介即环境……媒介和技术是环境,因为它们影响我们所处的世界,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并且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它们影响我们个人和集体的生活方式。换一种说法,媒介未必改变我们文化中的一切,但它们必定改变有关我们文化的一切”;第二,“媒介不仅影响文化,而且变成文化,媒介就是文化……我们的文化由传播活动组成,其构成成分只能是传播活动,包括一切传播活动。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因为特定的地点和时代主导的、最强大的、甚至占统治地位的媒介的运作方式和主导程度各有不同。所以,波斯曼关于媒介环境学的最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必须要理解媒介的这个偏向、这个环境、这种文化,并找到抗衡和平衡的办法。依据媒介环境学的理论预设,从媒介环境学的视角审视晚清至民初时期亦即现代文学发生期的文学变革,又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且视角独特。本论文另一个重要创新点是对“新小说”媒介技术角色的探讨和研究。学界对“新小说”的文学性、政治性研究的文章较多,但对其媒介技术角色的研究还是个空白。“新小说”的闪亮登场,是文学“新”模式与受众期待中的传统模式“错位”,这种“错位”又“暗合”了国人利用新媒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构建新世界的欲望,所以才会出奇制胜,成为文学“新贵”。“新小说”以文学的形式在舆论上起着主导媒介的作用,一度成为现代传媒的副产品。晚清至民初时期,报刊印刷媒介成为社会的主导媒介,作为文学的环境,它不仅影响了文学的生产和传播,而且还成为文学的一种维度。晚清至民初的中国文学发生了两次大的变革:一是晚清“小说界革命”所产生的“新小说”取代了古体诗文而成为文坛“新贵”;二是“五四”新文学革命借新文化运动之势,以“新文学”取代了已经失去政治意义的、由“新小说”衍变而来的、具有消闲趣味和世俗情调的民初“言情”小说,而成为文坛主流。晚清至民初文学的两次变革,都是在现代新媒介环境中进行的,作为社会主导媒介的报刊印刷媒介,在两次文学变革中都起到了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现代传媒在清朝末年从西方进入中国并参与中国文化与文学的传播以来,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进程就与媒介的现代性进程紧密交织在一起了。现代传媒在中国文学现代性中的作用表现在:现代传媒不仅改变了中国文学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成为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外在载体和传播渠道,而且是中国文学现代意识的重要构成成分;它不仅具体地实现中国文学变革信息的物质传输,还给予中国文学现代性以具体意义,并且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生产、流变和活力,加速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具体来说:第一,随着传媒力量的日益凸现,传媒生态环境逐渐形成,现代传媒有力地参与和营造了文学现代性得以生成并在其中发挥作用的社会“公共领域”。第二,现代传媒直接创造了新的行业,如活字制作者、排字工、印刷工等;创造新的职业,如职业作家、报刊编辑、书商等;创造新的产业,如印刷机制造商、墨水生产商、现代化书局、出版社等。第三,现代传媒不但是文学传播的载体和媒介,而且,它引进了一整套新的价值系统,它的生产理念、生产方式、公共性改变了传统文学的生产、传播方式。第四,现代传媒不仅仅是形式和载体,它还关乎现代文学的文本意义,从而关乎文学审美现代性的意义构成。总之,现代传媒营造出的媒介环境,全面地、大规模地介入到中国文学的生产,使得中国文学发生了巨大变革,加速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已是不争的事实。本论文研究方法和视角:一是媒介环境学视角,对现代传媒、传媒环境、文学现象和文学变革的梳理式研究,以变化和比较的方法,对媒介自身的发展规律、媒介环境的形成及其对文学发生、发展、变化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二是现代化视角,现代传媒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现代性,晚清至民初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和关键时期,现代传媒在中国文化和文学现代性中显示出巨大的力量。三是在对现代传媒环境和文学现象描述性和比较研究中,进行理论的提升。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在于考究现代传媒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发生期的中国现代文学,并考察是如何影响的。陈平原先生在其着作《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是这样论及现代传媒(特别是小说杂志)在文学变革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的:首先,从《新小说》开始,每批作家、每个文学团体都是通过筹办自己的刊物来实践其艺术主张;第二,不是出版商办杂志,而是作家亲自创办或编辑文学杂志;第三,晚清和民初两代作家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在报刊上发表后才结集出版的。因此,陈平原先生说:这是一个以刊物为中心的文学时代。晚清至民初,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办刊高潮,一是1902年至1906年,有六种具有影响力的“新小说”期刊陆续创刊,“新小说”蓬勃发展起来并绽放出绚丽的色彩。二是1907—1917年,其中经历了1907-1911年的“纠偏与创新”期,以及民初(即1912-1917年)的“反思与调整”期,“新小说”开始创新探索,从政治转向文学审美等多元追求。特别是民初,媒介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期刊副刊化趋于普遍,使得小说创作最终走向对市民消闲情调的追求,最终终结了“新小说”的政治宗旨,使文学(小说)创作走向多元和成熟。三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特别是茅盾接编《小说月报》后,传媒与大学联合、与社团结合,知识精英与文学作家开始有目的地结集,成为新文学革命的中坚力量,形成一种强大而有力量的媒介环境。在这个媒介环境中,文学开始了新的追求、新的走向。本文着重论述的是前两次办刊高潮及其所形成的媒介环境新变以及给文学带来的新变化。(本论文暂不涉及第三次办刊高潮的具体情形。)本文为了比较、研究和叙述方便,将“新小说”杂志按刊行时间、办刊方针、创作倾向和创作风格等大致分成五组,又按照政治精英视域中的传媒与文学、传媒知识分子视域中的传媒与文学、有西学背景的学术性知识分子视域中的传媒和文学三条线索,文章也是在此基础上分别论述。论文共九部分,七章:绪论: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现代性与文学变革第一章:晚清媒介环境与现代小说先声。主要论述现代传媒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以及媒介环境的形成,传媒与文学的联姻、最早的文学期刊和最早的小说期刊的创办、现代化运营方式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主要是现代小说)生产的借鉴和影响。第二章:文学(小说)提倡与舆论造势。“新小说”产生前的媒体舆论对小说的理论提倡、舆论造势以及小说创作的实践活动,以及西人傅兰雅的“时新小说”征文活动的重要作用。第三章:工具性:政治精英视域中的传媒与文学。以《新小说》、《新新小说》、《粤东小说林》(《中外小说林》)为例,阐释政治家所办文学期刊的特点,杂志的办刊人是政治精英同时也是作家和小说理论家,他们虽然政治主张有所不同,但文学观念比较接近:立意政治小说,坚持刊物和小说的宣传、启蒙的工具作用。梁启超等人的政治主张、办刊思想和文学实践,为中国文学特别是小说的新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媒介环境和创作境界,影响深远。《新小说》的创办意义重大,“新小说”的提倡与实践是史无前例的,“新小说”担当起小说从未有过的思想政治以及媒介技术角色。第四章:务实与趣味:传媒知识分子的文学取向与探索。以《绣像小说》、《月月小说》以及部分文艺小报为例。特点是传媒知识分子办刊,办刊者是新式传媒知识分子同时也是小说作者,他们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践的务实与本真,才能使得“新小说”走向真正的文学艺术之途。在有选择地借鉴域外小说、保持中国特色、提倡短篇小说方面功不可没。第五章:艺术与审美:西学背景(学者型)知识分子的追求。以《小说林》、《游戏世界》、《教育世界》、《河南》等杂志为例。这一组杂志比较另类,创办者和主要撰稿者具有西学背景,受西方美学理论影响而追求一种纯文学、纯艺术和提倡艺术审美。《小说林》对“新小说”理论与创作的过度政治化有一定的纠偏作用,《游戏世界》是文学“游戏”观(性灵说)提倡者和实践者,《教育世界》和《河南》因为三位着名人物王国维和周氏兄弟的参与而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留下印记。参与办刊、创作、翻译的知识分子们几乎都有着西学背景,中西文化并举,眼界开阔。他们提倡文学的游戏性、纯粹性、非功利性,理论上具有现代性,这些刊物的特点为办刊、翻译、着作、小说评论并举,且很有成就。这几种杂志使得“新小说”有了一种纯文学或者说是学术型的审美取向,真正使得新小说理论有了新质。第六章:启蒙立场与消闲趣味。现代传媒发展到民初,出现新变化,首先是文学杂志办刊思想和创作取向以及风格的变化,接着带来了文学(小说)创作的变化。以《小说时报》《小说大观》《小说画报》《礼拜六》(前期)为例,这一组文学期刊由晚清延续下来,多少都继承了一些晚清文学期刊的政治性特点,至少在表面上还保持有一种“启蒙”立场。主办者也是小说作者,主要有陈景韩、恽铁樵、包天笑、周瘦鹃等。特点是办刊、着作、翻译并举,名重一时。最显着的成就是对西方短篇小说的借鉴与创作,从题材、到形式、再到叙事都有新的尝试。虽然办刊宗旨中也提倡启蒙立场,实际上只是一种姿态而已,在“启蒙”立场的旗帜下,提倡文学的消闲娱乐趣味。第七章:世俗情调的言情小说。以《民权素》《小说丛报》《小说新报》为例,这一组杂志大多由报纸的副刊转化而成,副刊的知识性、消闲性、娱乐性、大众性风格被自然承接下来,被称作副刊化期刊,它们基本放弃了“新小说”杂志的启蒙政治立场,专门刊登迎合世俗情调的“鸳鸯蝴蝶派”作品,是一种充满市民情调的“言情”文学。主办者兼作者主要有徐枕亚、吴双热、李定夷等,他们办报刊、着书、翻译皆有成就,都是新式文人,创作多借鉴域外手法创作,以言情(时称为“惨情”)为主,尝试以骈文创作长篇小说且成“气候”。这一空前绝后的文学现象,堪称民初文坛一绝。结语:错位与暗合:“新小说”的媒介技术角色。
刘佳慧[7](2010)在《近代青岛市民心态研究(1898-1937)》文中指出自1898年青岛开埠,近代青岛城市历经德占、日占与收回,独特的城市发展道路使青岛市民具有独特的心态特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包括殖民占领所形成的殖民地心态、移民建城所特有的移民心态、市民形成过程中形成的新市民心态。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市民心态各有其时代特征;在不同市民阶层当中,市民心态也有所差异。本文着重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入手、从总体到部分分层面叙述,以横向历史发展顺序为经,以纵向市民阶层为纬,多角度探讨总结近代青岛市民心态。从城市发展过程来看,1898年至1914年德占时期,青岛城市从建立到初具规模,市民社会也随之开始崛起。这时市民意识尚不清晰,市民心态脆弱,充满了对城市的疏离感、对外国人的依赖感和对外地人的排斥感。1914年至1922年日本占领青岛,1922年后中国收回青岛,但城市命脉仍然掌握在日本手中,自1929年后青岛主权才真正收归中国政府,并开始新发展,在这一时期市民社会走向完善成熟,市民心态也逐渐稳定并形成独有特色,安于城市生活,对殖民压迫形成强烈反抗,对城市本身的责任感也与日俱增。近代青岛独特的城市发展历史,造就了近代青岛市民。近代青岛市民在城市形成建立的过程中,完成了从移民到新市民的身份转变;在各种政权势力交替中,完成了对自我市民身份的认知,逐渐形成了对城市公共事业的责任感。总体来看,1898年到1937年期间,近代青岛市民因其优越的城市条件与生存环境而充满了骄傲感,并产生排外情绪;历经德日殖民统治,近代青岛市民对外国人又爱又恨,既崇尚其先进的物质生活,又强烈地反抗着殖民所必然带来的暴力压迫;近代青岛市民随着城市的新兴而产生,思想开放,兼容并包,既无传统观念的束缚也缺乏传统文化的根基。因近代青岛特殊的发展历程,本文特别以下层劳动者与上层精英为例进行探讨。在近代城市兴起的过程中,市民的近代化在下层劳动者身上有着突出体现,他们自信而开放,文明而有序,近代化的演变过程典型地体现在他们的这些心态中。近代青岛特有的历史背景使得在一定时期遗老贵族群体和文化名人群体成为城市市民上层主流,他们追求物质享受并乐于传播文化,作为上层精英,他们的心态对市民群体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的言行主导着这个城市的物质追求与舆论导向。探讨近代青岛市民心态,是对近代青岛历史的再梳理,也是研究近代青岛人心态的一个小小开端;既是对过去的认知过程,也是对现在自我的重新认识过程。
王丹[8](2007)在《论晚清广东题材小说的“海洋化”特征》文中研究表明由于之前与西方交流的悠久历史,更由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清代中后期以来汹涌东进的西方文明开始对广东产生重大影响,至十九世纪,得风气之先的广东一跃成为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的地区。一时间,关注广东文化、书写广东社会、表现粤民生活的晚清广东题材小说也应运而生,成为林林总总的晚清小说中颇引人瞩目的一道风景。综观晚清广东题材小说,其最突出的亮点就是对晚清广东社会的中与西、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开放与封闭等文化特质交锋交融状况的真实描绘,而相关书写也彰显出明显的“海洋化”特征。有鉴于此,本文以小说对于晚清广东社会生活渐趋“海洋化”的一系列新变现象的书写作为研究重点,以“海洋化”生活形态、生存哲学和叙述主题为核心内容构架全篇,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首先对古代小说与广东的关系进行较全面梳理,勾勒古代广东题材小说的发展脉络,确立纵横交织的发展座标,从而为晚清广东题材小说的研究提供参照比较。然后对晚清广东题材小说的创作情况进行整理,简要介绍其中较为着名的晚清广东籍小说家及相关作品内容,为后文的讨论奠定文本基础。本文的第二、三两部分即以上述文本为基础,重点讨论其中最为突出的亮点——晚清广东题材小说对于粤民“海洋化”生活形态和生存哲学的文学书写,探究其中各种时代新质的发生及文学意义。第二部分是关于晚清广东题材小说中的“海洋化”生活形态,包括以洋货为重要特征的“海洋化”生活内容与以近代买办之父——晚清广东买办为特色形象的“海洋化”人物形象,并分别探讨它们的文学意义。第三部分讨论晚清广东题材小说中粤民的“海洋化”生存观,重点以粤民“出洋”与“走沪”两大现象为突破口。晚清广东题材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艺术提炼和加工,探讨粤民在为求生存不断奔走中所践行的独具特色的生存哲学。小说对粤民“出洋”与“走沪”的真实绘写传递出融合中西、视野开阔、权变机巧的海洋文化观念。第四部分讨论主题叙述。晚清广东题材小说主题叙述的“海洋化“特征重点表现为梦幻型与游历型两大主题的流行。这一方面代表着中国古典小说传统主题叙述的阶段性终结,另一方面又开拓了中国近现代小说“海洋化”主题叙述的新境界。第五部分将这些新变现象的描写置于文学史与文化史背景中进行深入考察,指出晚清广东题材小说的“海洋化“特征对于中国文学史以及文化史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晚清小说家在近现代文化转型的进程中,通过对潜移默化中变化的社会生活方式与观念的深切感知与体认,从而选择以广东社会生活题材的创作为“先验品”,领先一步地做出种种具有突破性的艰难努力,从一个特殊角度诠释了广东文学与海洋文化的血脉联系;本文最后对晚清广东题材小说创作对后世小说的影响加以讨论,试图为当代广东小说创作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黄淑美,欧阳中一[9](2005)在《《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1991-2004年目录索引》文中指出
邵彦[10](2004)在《《文姬归汉》图像新探》文中认为本文重新梳理了现存有关《文姬归汉》的图像系统:基于刘商诗的图像系统和基于蔡琰诗的图像系统。前者又分为两个组团。对前一组团,本文清理与修正了几个宋本和早期摹本的断代与相互关系,并分析了此图的创稿时机、该主题的意识形态含义,以及该图本系统流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对后一组团,本文对过去视为美术史“废料”的晚期摹本也作了较深入的研究,把“苏州片”这样的晚期摹本视作图像传递变异过程以及故事向社会各阶层广泛传播的一个中继站。 基于蔡琰诗的图像系统作品在本文得到了重新断代与文化释读。 对图像系统的梳理与文图关系的初步认读表明现存“文姬归汉”长卷画作品群体中存在双文本系统与双图像系统复杂绞合的情况。 基于文姬归汉这一题材跨越文学史、音乐史、美术史、戏剧史的特点,本文对美术史以外的史料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运用,进入文献系统,在文本与作品的相互观照中,厘清几个事实:从蔡琰到蔡文姬,是一个历史原型被不断改造与积累的过程;对于蔡文姬形象的相对固定,以及刘商诗被选择作为绘画文本,音乐史的影响不可忽视;但再追究文化心理的深层原因,是刘诗中改造了蔡琰的形象和心态,使之符合理学上升时期知识分子对女性的角色期许,甚至暗合知识分子对自身的人格期许。 这个案例还表明了画家作为一个群体在文化史中扮演的角色。他们受到文本与官方指令之外的种种可见与不可见的影响,主动参与故事情节的丰富与细节的改造,乃至更改了故事的情绪基调、主题意图,反过来又影响了以后的文本发展。这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国绘画史上的文图关系。
二、青岛商话(连载三十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岛商话(连载三十三)(论文提纲范文)
(1)胶海关研究补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胶海关历史文献综述 |
(一)胶海关档案馆藏概述 |
(二)胶海关档案文献述评 |
(三)胶海关主要研究机构与研究力量 |
二、胶海关研究成果补正 |
(一)胶海关开关时间考 |
(二)胶海关中英文名称考 |
(三)胶海关税务司中文姓名考 |
(四)胶海关历任监督姓名及任职时间考 |
(五)胶海关二成关税始末考 |
三、胶海关档案文献补正——以《续立会订青岛设关征税办法附件》为例 |
(一)《中外旧约章补编(清朝)》《东方杂志》与《中外日报》 |
(二)《中外旧约章汇编》与中国近代海关内部出版物 |
(三)《清季外交史料》 |
(四)胶海关全宗文书档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综述 |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
第一节 家世考 |
一 曾祖移居京师 |
二 祖父定居京师 |
第二节 童年 |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
第一节 北大预科 |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
三 预科成学 |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
二 游学美欧 |
第一节 缘起 |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
一 访购中西书籍 |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
一 出版品交换 |
二 善本寄美保存 |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
结语 |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期间日办中文报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意义和价值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课题创新及不足 |
2 报业环境 |
2.1 抗战时期国内报业 |
2.2 两次日占时期的青岛及其报业 |
3 《大青岛报》——见证日本两次占领青岛的中文报纸 |
3.1 《大青岛报》概况 |
3.2 创刊时间探讨 |
3.3 创刊初期的《大青岛报》 |
3.4 复刊之后的《大青岛报》 |
3.5 《大青岛报》内容分析 |
3.5.1 《大青岛报》新闻报道 |
3.5.2 《大青岛报》评论 |
3.5.3 《大青岛报》副刊 |
3.5.4 《大青岛报》广告 |
4 《青岛新民报》——第二次日占时期青岛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
4.1 《青岛新民报》简介 |
4.1.1 概况 |
4.1.2 政治立场 |
4.1.3 改版 |
4.1.4 《青岛新民报》记者编辑团队 |
4.2 重大历史人物、事件报道 |
4.2.1 “反蒋运动”报道 |
4.2.2 汪精卫佚文与“青岛会谈” |
4.3 重大历史事件报道及特刊 |
4.3.1 夏威夷大海战(偷袭珍珠港) |
4.3.2 新民会联合协议会特刊 |
4.3.3 中日文化报道 |
4.4 《青岛新民报》副刊 |
4.4.1 副刊概况 |
4.4.2 “漫墨”主笔 |
4.4.3 约稿作品 |
4.4.4 1940年春季漫画展览会 |
5 《青岛大新民报》——日本侵略后期青岛地区的唯一传声筒 |
5.1 《青岛大新民报》概况 |
5.1.1 强强联合改刊发行 |
5.1.2 人事变化 |
5.1.3 版面设置 |
5.2 《青岛大新民报》内容分析 |
5.2.1 新闻报道分析 |
5.2.2 评论分析 |
5.2.3 副刊分析 |
6 报载小说 |
6.1 概况 |
6.2 陈慎言 |
6.3 王度庐 |
6.4 望素楼主 |
6.5 其他小说家 |
7 陈慎言与《海燕归来》 |
7.1 陈慎言其人 |
7.2 陈慎言被低估的原因 |
7.3 沉寂在青岛老报中的着作——《海燕归来》 |
7.3.1 故事梗概 |
7.3.2 主人公王秀敏人物分析 |
7.4 评价及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谢辞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老残游记》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汉语副词研究的相关问题 |
一、汉语副词的定义 |
二、汉语副词的虚实归属 |
三、汉语副词次类划分的历史回顾 |
四、汉语副词与其他词类的区分原则与标准 |
五、汉语副词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老残游记》语言研究现状 |
第四节 《老残游记》副词研究的语料选择 |
一、《老残游记》语料调查与研究 |
二、《老残游记》副词的时期归属问题 |
三、《老残游记》副词语料库的建立 |
第五节 研究意义、创新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老残游记》副词的分类描写 |
第一节 《老残游记》副词的次类(上) |
一、语气副词 |
二、关联副词 |
第二节 《老残游记》副词的次类(中) |
三、时间副词 |
四、频率副词 |
五、范围副词 |
第三节 《老残游记》副词的次类(下) |
六、程度副词 |
七、否定副词 |
八、协同副词 |
九、重复副词 |
十、情态副词 |
第四节 《老残游记》副词的典型范畴和非典型范畴 |
一、典型范畴 |
二、非典型范畴 |
第三章 《老残游记》副词的语法功能与语义指向分析 |
第一节 《老残游记》副词的语法功能分析 |
一、副词修饰动词性结构 |
二、副词修饰形容词性结构 |
三、副词修饰名词性结构 |
四、副词修饰数量结构 |
五、副词修饰固定短语 |
六、副词修饰主谓结构 |
第二节 《老残游记》副词的语义指向分析 |
一、前指副词 |
二、后指副词 |
第三节 《老残游记》副词的语法功能与语义指向的一致性及其原因 |
一、副词的语法功能与语义指向一致 |
二、副词的语法功能与语义指向不一致 |
第四节 《老残游记》副词作状语带“的(地)”的情况 |
一、“的(地)”与语义或语气强化 |
二、“的(地)”的修辞作用 |
三、特殊情况 |
第四章 《老残游记》副词的独用与连用顺序 |
第一节 《老残游记》副词的独用 |
第二节 《老残游记》副词的连用顺序 |
一、两项副词的连用顺序 |
二、多项副词的连用顺序 |
三、副词连用变序及其原因 |
第五章 《老残游记》中的副词与现代汉语副词的对比 |
第一节 在现代汉语中还保持沿用的副词 |
一、现代汉语中沿用的副词 |
二、写法改变的副词 |
三、方言中沿用的副词 |
第二节 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的副词 |
一、副词 |
二、副词词尾 |
第三节 在现代汉语中改变用法的副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老残游记》副词总表 |
附录二 《老残游记》副词用法总表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王道与霸道:涩泽荣—对华态度与交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三、研究方法和篇章构成 |
第一章 涩泽荣一的生平及其儒学思想 |
一、涩泽荣一的生平 |
二、"论语算盘说" |
第二章 早期的接触与尝试:1877年上海行 |
一、涩泽荣一的早期对华观感 |
(一) 途经上海时的观感 |
(二) 1877年的上海商况调查 |
二、中日西征借款 |
三、鲜为人知的中日招商局借款谈判 |
四、第一银行的对华经营 |
第三章 从筹划到实践:甲午战后的对华经济扩张 |
一、涩泽荣一的早期对华经济思想 |
二、对华经济调查 |
三、对华实业活动的参与 |
(一) 从湖南汽船会社到日清汽船会社 |
(二) 在华纺织公司的创建计划 |
四、日清银行与投资公司 |
(一) 日清银行的酝酿 |
(二) 参与创建满铁 |
(三) 东亚兴业会社 |
(四) 东方国际公司 |
第四章 合作开发中国论:中日合办与日美联合 |
一、辛亥革命前后涩泽荣一的对华观感与"中日合办论"的提出 |
(一) 辛亥革命后涩泽荣一的对华观感 |
(二) 中日合办论 |
二、涩泽荣一对"利权"的论述 |
(一) 是否旨在获取"利权" |
(二) 对"利权"的解释 |
(三) 利权论述的透视 |
三、日美合作开发中国论的提出及尝试 |
(一) 涩泽提出此论的背景 |
(二) 日美合作开发中国论的内容 |
(三) 涩泽荣一的尝试 |
(四) 中国方面的反应 |
第五章 中日实业公司的成立与涩泽荣一1914年中国行 |
一、中国兴业公司的酝酿和成立 |
二、涩泽荣一与中日实业公司的成立 |
三、涩泽访华与中日实业公司的运作 |
第六章 以"忠恕"相交:涩泽荣一的对华外交思想与日华实业协会 |
一、涩泽荣一的对华外交思想 |
(一) 涩泽提出对华外交思想的背景性因素 |
(二) 有恩威而无敬爱:对日本对华外交的批判 |
(三) 以"忠恕"之道相交 |
二、日华实业协会的成立 |
三、涩泽荣一与中国人士的交往 |
(一) 与孙中山、蒋介石的联络 |
(二) 与虞洽卿的交锋 |
(三) 与张謇父子的往来 |
第七章 恩威还是敬爱:对华交涉中的日华实业协会 |
一、日华实业协会与中国关税问题 |
(一) 关税问题的提出和日本方面的考量 |
(二) 围绕关税特别会议的磨合 |
(三) 与南京国民政府的争执 |
二、日华实业协会与中国排日问题 |
(一) 在1923年抵制日货运动中的作为 |
(二) 在"五卅"运动中的作为 |
(三) 日华实业协会与1927年的中国局势 |
第八章 对华慈善活动及对日本对华军事扩张之态度 |
一、对华灾害救助 |
(一) "丁戊奇荒"时的救济 |
(二) 天津水灾救济 |
(三) 1920年的华北饥荒救济 |
(四) 1931年的长江水灾救济 |
(五) 对华灾荒救济行为的透视 |
二、涩泽荣一的对华慈善教育活动 |
(一) "支那留学生同情会" |
(二) 日华学会 |
(三) 日华实业协会的对华教育事业 |
三、涩泽荣一与日本对华军事扩张 |
(一) 涩泽荣一的战争观 |
(二) 涩泽荣一在日本对华军事扩张中的作为 |
(三) 关于涩泽对日本对华军事扩张态度的几点讨论 |
结语 |
一、王霸思想在中日两国的流变 |
二、涩泽荣—对华思想与实践中的王道与霸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现代性与文学变革 |
第一章 晚清媒介环境与现代小说先声 |
第一节 媒介环境(报刊印刷媒介)的形成 |
一 传教士宣教和办刊:传播观念的跨时空嫁接 |
二 现代报刊“本土化”形象培植 |
三 “传教士小说”的传播和影响 |
第二节 《申报》与《瀛寰琐记》 |
一 传媒与文学联姻:最具创建性的经典之举 |
二 《瀛寰琐记》及其期刊意义 |
三 一报一刊早期刊登的小说和译着 |
第三节 《海上奇书》:小说期刊的先行者 |
一 现代营销策略:广告先行与依托报纸销售网络 |
二 《海上花列传》的现代意识 |
第二章 文学(小说)提倡与舆论造势 |
第一节 “新小说”前的新小说 |
一 傅兰雅与“时新小说”竞赛 |
二 “时新小说”的“新”症候 |
第二节 “新小说”的舆论发动 |
一 《国闻报》:呼吁小说的重要性 |
二 《时务报》:域外观念引进与文学探新 |
三 《清议报》:“新小说”的启蒙工具论 |
四 《新民丛报》:倡导与呼应 |
第三章 工具性:政治精英视域中的传媒与文学 |
第一节 《新小说》与“新小说” |
一 《新小说》:开启现代小说杂志新时代 |
二 “新小说”:文学大家族的“新贵” |
第二节 《新新小说》的“狭客”精神 |
第三节 《中外小说林》:独树一帜的小说理论 |
第四章 务实与趣味:传媒知识分子的文学探索 |
第一节 《绣像小说》:图文并重与开发民智 |
第二节 文艺小报与“谴责小说” |
第三节 《月月小说》:趣味与多元探索 |
第四节 传媒知识分子的文学取向与创作探索 |
第五章 艺术与审美:西学背景(学者型)知识分子的追求 |
第一节 《小说林》的纯艺术追求 |
第二节 《游戏世界》的“游戏”观 |
第三节 《教育世界》和王国维的艺术观 |
第四节 《河南》与周氏兄弟的文学观 |
第六章 启蒙立场与消闲趣味 |
第一节 《小说时报》的锐意改革和“催醒“作用 |
第二节 《小说大观》和《小说画报》的创新举措 |
第三节 前期《小说月报》对文学精神的追求 |
第四节 《礼拜六》(前期)及其他 |
第七章 世俗情调:文学传统的继承与改良 |
第一节 《民权素》:新内容与旧形式的纠结 |
第二节 《小说丛报》《小说新报》:“鸳鸯蝴蝶派”的大本营 |
一 《小说丛报》与《小说新报 |
二 民初言情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上海时期《新青年》的媒介策略 |
结语错位与暗合:“新小说”的媒介技术角色 |
注释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近代青岛市民心态研究(1898-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价值及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学术意义 |
(三) 现实作用 |
二、学术史综述 |
(一) 资料的挖掘与整理 |
(二) 当今研究成果 |
(三) 存在的局限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
三、重点、难点、创新点 |
(一) 学术考量重点 |
(二) 学术探讨难点 |
(三) 学术创新点 |
四、相关界定 |
(一) 时间界定 |
(二) 空间界定 |
(三) 概念界定 |
第一章、青岛、市民与心态 |
一、青岛 |
(一) 现今青岛市的范围 |
(二) 历史上青岛的地域范围 |
二、青岛市民 |
(一) 市民含义 |
(二) 市民社会含义 |
(三) 市民社会分层 |
(四) 近代青岛市民的研究范围 |
三、青岛市民心态 |
(一) 心态 |
(二) 市民心态 |
(三) 近代青岛市民心态的研究范围 |
第二章、德占青岛——特殊历史条件下的西方城市移植 |
一、德占胶州湾的原因与经过 |
(一) 建置前的青岛 |
(二) 胶州湾对德国的重要意义 |
(三) 德占胶州湾始末 |
二、德国占领之初的青岛及其建设目标 |
(一) 德占初期的青岛 |
(二) 德国在青岛的建设目标——军事根据地及商业殖民地 |
三、德占时期青岛建设发展概观 |
(一) 军事根据地 |
(二) 商业根据地 |
(三) 城市建设 |
四、市民心态的初步形成 |
(一) 市民社会的崛起(下层,中层) |
(二) 城市建立最初的市民心态 |
第三章、第一次日占及收回青岛后的城市发展与青岛市民心态定型 |
一、日本侵占青岛与青岛的曲折发展 |
(一) 日本侵占青岛始末 |
(二) 日本占领之初的青岛及其建设目标 |
(三) 日占时期青岛发展概观 |
二、中国收回后青岛的缓慢发展 |
(一) 中国政府收回青岛经过 |
(二) 青岛收回后的建设思路 |
(三) 青岛收回后的发展概观 |
三、1929 年后青岛的新发展 |
(一) 日本撤兵 |
(二) 城市新规划 |
(三) 城市新发展 |
四、典型青岛市民心态的成熟 |
(一) 市民社会的成熟发展 |
(二) 市民典型心态的形成 |
第四章、近代青岛市民心态总体特征的宏观考察 |
一、移民心态:骄傲自大 |
(一) 骄傲自大心态产生的原因 |
(二) 骄傲自大心态的表现 |
二、殖民地心态:崇尚与反抗 |
(一) 崇尚欧化生活 |
(二) 文明冲撞 |
(三) 暴力与反抗 |
三、新市民心态:开放兼容,与传统割裂 |
(一) 开放兼容 |
(二) 传统信仰丧失 |
(三) 文化教育缺失 |
(四) 道德规范失衡 |
第五章、近代青岛下层劳动者的现代化 |
一、近代青岛下层劳动者 |
二、现代人的主要特征 |
三、下层劳动者现代心态的形成 |
(一) 职工教育与劳动者现代求知心态 |
(二) 工厂与现代工作心态 |
(三) 文明法规与现代社交心态 |
第六章、近代青岛社会精英心态 |
一、近代青岛社会精英 |
(一) 遗老贵族 |
(二) 文人学者 |
(三) 商人企业家 |
二、社会精英心态 |
(一) 纵情玩乐 |
(二) 文化传播 |
三、精英心态的社会影响 |
(一) 纵情玩乐形成的物质享受心态 |
(二) 文化传播与舆论导向作用 |
第七章、结语 |
一、近代青岛市民心态对当代的深远影响 |
二、关注青岛人心态的研究 |
参考资料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论晚清广东题材小说的“海洋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问题的缘起与选题依据 |
(二) 本论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三) 本论题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
(四) 本论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一 古代小说与广东的渊源 |
(一) 晚清以前广东题材小说创作述略 |
1、晚清以前广东题材小说的书写特点 |
2、晚清以前广东题材小说特点成因分析 |
(二) 晚清广东题材小说创作述略 |
1、晚清广东籍小说家及相关作品简介 |
2、晚清广东题材小说内容概述 |
二 晚清广东题材小说与“海洋化”生活形态 |
(一) 晚清广东题材小说中的“海洋化”生活内容 |
1、从《蜃楼志》看初触西洋文明的新鲜气息 |
2、从《廿载繁华梦》看百年西洋文明的裹挟之势 |
3、由微而宏:晚清西洋文明挑战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 |
(二) 晚清广东题材小说中的“海洋化”人物形象 |
1、中国市民的新兴阶层—买办的兴起 |
2、近代买办之父:晚清广东题材小说中的广东买办 |
三 晚清广东题材小说与“海洋化”生存哲学 |
(一) 晚清广东题材小说中“粤民出洋”的文学书写 |
1、“华民出洋”文学母题的衍变与晚清粤民出洋 |
2、晚清“粤民出洋”的文学书写与“海洋化”生存观 |
(二) 晚清广东题材小说中“粤民走沪”的文学书写 |
1、晚清“粤民走沪”的历史背景 |
2、晚清“粤民走沪”的文学书写与“海洋化”生存观 |
四 晚清广东题材小说与“海洋化”主题叙述 |
(一) “海洋化”主题叙述的概念与特征 |
(二) 晚清广东题材小说的两大“海洋化”主题 |
1、晚清广东题材小说的梦幻型主题 |
2、晚清广东题材小说的游历型主题 |
五 晚清广东题材小说的文化意义与影响 |
(一) 广东文化的“海洋化”色彩 |
(二) 晚清广东题材小说中的海洋文化走向 |
(三) 晚清广东题材小说的文化影响 |
附录 |
表一 |
表二 |
表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文姬归汉》图像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文姬归汉”图像系统(一)为刘商诗而创作的图像:现存九本“十八拍”长卷辨析(1)波士顿本、台北李唐册、大都会本、艺林本、大和本:南宋古本及摹本问题 |
第一节 波士顿本的断代与风格问题及创稿时机 |
第二节 台北李唐册的年代和创稿时机问题 |
第三节 波士顿本、台北李唐册、大都会本的关系问题 |
第四节 艺林本与波士顿本的关系问题 |
第五节 “高宗瑞应图”问题 |
第六节 大都会本的收藏印问题 |
第七节 大和本再审视 |
第二章 “文姬归汉”图像系统(二)为刘商诗而创作的图像:现存九本“十八拍”长卷辨析(2)南京甲本、南京乙本、苏黎世本、台北仇英本:“苏州片”及其相关问题 |
第一节 南京甲本 |
第二节 南京乙本 |
第三节 苏黎世本 |
第四节 台北仇英卷 |
附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仇英画文嘉书《十八拍图》卷 |
第五节 小结:有关上述诸本及其相互关系的一些问题 |
第三章 “文姬归汉”图像系统(三)为蔡诗而创作的图像 |
第一节 弗利尔绢本 |
第二节 被截为三段的高士奇经藏本 |
第四章 从文献系统到图像系统:文图之间的环节 |
第一节 从蔡琰到蔡文姬:形象的积累与改造 |
第二节 诗乐关系的梳理 |
第三节 刘商诗被选择的原因 |
第四节 不听话的画家 |
结论 |
附录 |
附表一 《艺林月刊》刊登《胡笳十八拍图》情况一览表 |
附表二 各本刘商诗异文对照 |
附表三 南京甲本与台北仇英卷传蔡琰诗异文对照 |
附表四 配刘商诗图序与南京甲本、台北仇英卷图序对比 |
图目 |
图版 |
参考文献 |
致谢声明 |
四、青岛商话(连载三十三)(论文参考文献)
- [1]胶海关研究补正[D]. 邵光普. 青岛大学, 2019(02)
- [2]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3]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期间日办中文报纸研究[D]. 王磊. 山东大学, 2014(10)
- [4]《老残游记》副词研究[D]. 秋兰(Benyatip Suphakalin). 西南大学, 2013(10)
- [5]王道与霸道:涩泽荣—对华态度与交往研究[D]. 金东.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6]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 徐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7]近代青岛市民心态研究(1898-1937)[D]. 刘佳慧. 山东师范大学, 2010(03)
- [8]论晚清广东题材小说的“海洋化”特征[D]. 王丹. 浙江师范大学, 2007(07)
- [9]《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1991-2004年目录索引[J]. 黄淑美,欧阳中一. 农业考古, 2005(04)
- [10]《文姬归汉》图像新探[D]. 邵彦. 中央美术学院,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