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种植及养护管理模式探讨论文_马庆庆

林业种植及养护管理模式探讨论文_马庆庆

汉滨区新城办事处 陕西 安康 725000

摘要:林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效益,还可维持生态平衡。近年来,由于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导致林业种植的面积逐渐减少,这对我国社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对这样的现状必须发展适合的林业发展模式,并开展有效的养护管理工作,以此增加林业种植面积,推动林业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就林业种植及养护管理模式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个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林业种植;养护管理模式;措施

1.林业种植的遵守原则

1.1因地制宜原则

林业种植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对环境问题的改善,因此是目前环境改善的首选办法。但是林业种植不是盲目的种植,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对于不同的地域需要选取不同的树种植。比如由于寒冷就不能种植喜暖的植被,而南方的植物以喜阳为主,在南方地区种植就需要考虑喜阳植物,而对于荒漠极为缺水的地方就需要种植耐旱的植物。这样遵循树种的习性同环境状况的一致性才能够实现应有的效果,不然就会适得其反。此外,还需要考虑其他环境问题,比如哪些地方适合乔木种植,哪些地方适合灌木种植以及哪些地方适合草木等问题,采用适当的种植方法,引导其形成一个生态系统,从而实现该有的效果。

1.2科学管理原则

选取适当的树种种植后,相关管理人员需要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对林木进行管理和维护。这种人工制造的森林,其然灾害,就有可能无法抵御和恢复,这时候需要相关人员进行人为的干预。当然,目前来说,这一单一的生态系统,其面临的最大的威胁就是气候突变和病虫害。天气突变对于这些比较年幼的树木来说破坏还是不小的。对于天气情况,林业管理人员需要时时关注天气情况做好预先防护,减少损失。

1.3遵循自然原则

各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而这些情况的有机结合就形成了美妙和谐而又平衡的自然生态环境。虽然这种人为种植实现的一个生态系统,似乎和自然天成的不同,但是一旦发生,就一定需要遵从这个自然规律,人类无法改造自然规律,而只能遵从自然,道法自然,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因此对于人工森林需要按照自然森林的模式进行管理和防护,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食物链,努力将其和自然森林融为一体,这样的森林才能有足够的生态功能来改善当前的坏境状况。

2.我国林业种植模式

2.1直播造林模式

我国林业面积逐渐扩大,但是由于立地条件、气候环境和功能区划等不同,林业面积分布不均匀,林分质量参差不齐,活力木蓄积量不高,林木资源匮乏供不应求。针对这种情况我国采取飞播造林等直播造林法,适当缓解了木材匮乏供不应求的现状。直播造林法是指在规划种植的林地上直接播撒林木种子,种子自主发芽造林。这种方法经济、省时且方便,适合大面积林业种植,但是种子发芽后需要对其进行精心管理抚育。采用直播造林法是有条件限制的:选种方面,只有颗粒大、容易发芽的种子才适合直播,且树种存活率高;林业种植环境的要求,只有水源丰富人烟稀少的林业种植区才适合直播,否则树种很难存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分殖造林模式

分殖造林模式是指采用分殖造林法造林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在非常普遍。分殖造林法只需将树木的树枝、树干、树根等分支部位当成树苗直接埋入土壤中即可,不但操作简单、节约时间、节约劳力还可以降低林业种植成本,种植优势非常明显。与直播造林法相比,这种造林法成活率更高,能够更多的保留原有树木的优良性状,种植初期幼苗迅猛生长,不需太多精力管理。但是这种造林模式和直播模式一样需要条件限制:对林业种植地要求很高;只有杨树、柳树、刺槐、枣树、石榴树等无性繁殖力较强的树木适合。

2.3植苗造林模式

植苗造林模式是指将培育好的树苗直接种植在林业种植区,即以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也可以称栽植造林法,这种方法是我国应用最普遍的造林方法。与前两种方法相比,这种造林方法成活率更高,幼林生长迅速,林相整齐,节省种子且成林迅速,对造林区的要求比较低,适合绝大多数树种种植,尤其是干旱、土壤贫瘠和杂草繁茂的造林区更加适合这种造林法。但是这种造林法需要事先培育幼苗,育苗花费时间长、劳力多,不如前两种方法省时省力。

3.林业种植养护管理

3.1做好种植防护管理

在林业生产发展中,经常因为天气、人为等原因,造成干旱死亡、低温冻害、认为破坏,甚至火灾现象的发生,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必须做好林业种植养护管理工作。在林业种植养护管理过程中,要注重浇水、施肥、管护和防火等,防止人员破坏和毁坏、严禁在林区内燃火,并且做好相应的保护方案,一旦有人为破坏要及时采取措施,发生火灾应当立刻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避免火灾不断加剧,并将其损失降低到最小。

3.2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的实际工作过程中,造成病虫害灾害发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天气变化等。天气变化会使得一些原本不重要的病虫害显现出来,所以要经常对林业进行检查,形成制度以尽早发现病虫害,掌握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机,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率。另外,对进入林区的树苗要严格检疫。只有通过检疫部门检疫,方可进入林区。在实际的检疫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检疫制度,并形成林业病虫害防治的监管机制,提高病虫害防治的管理水平。

3.3加强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直接影响到树种的生长率,因此必须加强栽培管理,做好施肥、除草、灌溉工作,从而促进树种茁壮生长,提高树种成活率。具体体现为:(1)种植后,需要按照实际情况来浇水,保证土壤水分充足。在夏季干旱季节,由于蒸发量过大,在浇水时,应在早上或者是下午进行,浇灌次数为1-2次。(2)施肥。在重施基肥后,还需多次追肥。通常对树种施速效氮肥尿素,每株0.25kg,保证营养充足。(3)做好除草、防冻工作。对于刚种植的树种,需要进行涂白处理,每年中耕除草3-4次。在初冬季节来临前,必须对树种淋浇冻水,直到春季来临万物复苏时,才能解冻淋浇返青水,确保树种正常生长。

3.4林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在林业种植养护管理的过程中,要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积极地引进国内外的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针对不同区域的地质条件,选择相应树种,提高林业种植发展水平。另外,在林业种植养护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对树木和周围的环境进行一定的考虑,选择良好的种植方式,以使各个方面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在林业种植养护管理的过程中,应当从经济的角度出发,选择市场发展需要的树种和经济林品种,避免盲目发展,提高林业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和地位。

综上所述,林业栽培种植能够绿化园林、美化城市,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是利国利民的生态富民事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树种、加强生产管理,最大限度提高林业建设发展成效。

参考文献

[1]陈友龙.林业造林种植技术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1):284.

[2]张珊珊.林业种植方法探析[J].中国林业产业,2017,(01):5.

[3]高学志.现代林业育苗技术要点及造林方法[J].江西农业,2017,(01):84.

论文作者:马庆庆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2

标签:;  ;  ;  ;  ;  ;  ;  ;  

林业种植及养护管理模式探讨论文_马庆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