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校改革的新途径--关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一体化的思考_中专论文

职业技术学校改革的新途径--关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一体化的思考_中专论文

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改革的新路子——关于中专、技校、职高一体化办学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高论文,技校论文,中专论文,职业技术学校论文,新路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的兴旺发达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主要取决于国民素质提高的程度。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如何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造就一支高素质跨世纪的劳动大军这一艰巨的任务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然而,我国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困难重重,不能适应深化改革新形势的需要,必须不断探索办学的新路子。

一、职业技术学校办学困境种种

困境之一:教育经费困难

目前全国有技工学校(包括高级技校)4430多所,开设500多个专业(工种)、在校生198万人,年培训在职职工近百万人。近几年来,技校得到的办学经费逐年减少。据悉:到2000年,地方财政将全部停止对技校的拨款,名曰:“断奶”。国家给大学、中专和中小学的优惠政策,技校享受不上。例如:对大学教师住房建设和学校布局调整的征地、基建等可减免有关税费,而技校却不能减免;给中小学校办产业的免税政策,技校也享受不上;教育附加费技校不但不能享受,反而要上缴等等。中专学校虽不象技校那样在改革中首当其冲被推向市场,但经费来源除了上级正常拨款和近几年来增加收取定向收费生、自费生的费用之外,其余的来源还是靠学校自己创收。职业高中依靠地方财政按办学规模拨给办学的部分经费,其余的经费靠学校创收。大部分的职高实行的结构工资,即上级拨款一半,学校自筹一半。从经费的总来源情况看,无法令人乐观。

困境之二:生源质量下降

由于传统的“轻工匠,重仁途”的思想影响,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想子女上大学拿文凭当干部,而不愿意让子女报考技校当工人。特别是现在入学的学生属独生子女的比例逐年升高,这个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使技校的生源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时造成生源质量下降,大城市一些“苦、脏、累”专业几乎无人问津。在广西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近年来也屡屡出现有些技校在招生中连年抢生源的情况。中专学校的招生工作亦越来越严峻,近几年来,由于各大专院校大量招收自费生,一度出现不少中专学校完成不了招生任务,某些专业只招了不到计划的半数或刚过半数仍得开班上课。近年中专学校在招生时为了占主动,往往多派几个工作人员参加,招生老师说这是经验。

困境之三:应变能力低下

这里所说的应变能力,指的是两个方面:大的方面指的是学校的专业设置。各类学校一般都有专业的特点,这固然有好的一面,但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广度不够,特别是一些紧缺工种、边缘工种无人培养,无法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小的方面指学生本人。以汽车专业为例,一般交通技校(或汽运技校)普遍设置汽车驾驶和汽车修理两个专业,汽修专业的学生都以学习发动机、底盘为主,其它工种如汽车电气修理、汽车钳工、汽车轮胎工、汽车喷漆工等工种的知识学得甚少,毕业生很难满足市场需要。

困境之四:办学效益不佳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导致中专、技校和职高的办学经费严重不足,该添置教学设备但无能力添置,想调整增设新专业也无法实现,有限的经费只能勉强维护学校的日常开支和支付教职工的工资,学校机械地“正常运转”,办学效益不佳,生命力也不强,很难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

综上所述,中专、技校和职高要彻底摆脱目前的困境,成为改革开放的弄潮儿,怎么办?不能坐等!更不可能依靠政府增加大量的拨款来解决,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充分挖潜,敢于改革目前的办学机制、用人机制和教育体制,把自己从旧的传统框架束缚中彻底摆脱出来,走中专、技校、职高办学一体化(以下简称一体化办学)的改革之路。

二、从管理角度看一体化办学势在必行

1、办学设施互通有无,物尽其用

其一,一体化办学,单就各校原有的固定资产机械相加,就可以使学校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例如:把广西南宁化工学校(固定资产2000万元)与广西石油化工技校(固定资产近2000万元)合并后(注:目前本地无类似职高),新校就拥有近4000万元的固定资产,具有更强的适应力、竞争力和生命力。其二,一体化办学可以大大减少添置同类教学设备的投资,提高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同类教学设备的相互叠加在数量上就可以满足或超过教学要求。学校就可以从大处着眼,集中资金购买新型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如仿真设备,使学校的直观(实验)教学水平迅速提高。一体化办学前各校的专业实验设备利用率极低,一般是每年对口专业的班级使用一次后,便成为“闲置设备”,办学一体化后,若三个不同层次的同专业学生穿插使用,就可以使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三倍。其三,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到今天的水平,要想实现新的突破性进展,必须有效地解决两大客观难题:一是提供可靠的学习条件;二是提供充足的实习经费。则一体化办学,完全可以凭学校自身的办量解决上述难题,使学校的教育水平产生质的飞跃。

2、师资力量发挥潜力,人尽其才

其一,大多数大专学校办学的时间已较长,教职工队伍年龄结构偏大,职称结构偏高,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多。而技校办学的时间相对较短,绝大部分是1978年以后恢复办学的,职高就更晚一些,技校、职高的教职工队伍年龄结构相对偏小,具有中级职称以下的教师占大多数。一休化办学,不但可以使教职工队伍从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上相互弥补,使之趋于合理化,而且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年轻的教师可以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同类专业教师人数的增多,有利于开展教研活动,有利于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促进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全面提高。其二,一体化办学,有利于学校优化人员结构,打破传统的用人格局,对任课教师和行政人员进行统筹安排。择优上岗。在教学工作中既可以避免个别老师因知识面的原因坐下一年级的课,又可避免合并前某些专业因教师少,学校排课非我莫属的情况出现;在行政管理中也可以摒弃“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和“吃大锅饭”的不合理现象。其三,中专是重理论为主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而技校和职高是重操作技能为主的职业技术教育,两者的融合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到多项本领,成为传授理论知识和指导生产实习的一体化教师。其四,一体化办学去掉了重复设置的行政部门,又因师资得以综合利用,学校可以利用“相对过剩”的教学人员和行政人员开办各种短期培训班或开拓校办产业,增加学校的经济收入。

3、办学专业,规模与社会需求同步

一体化办学,学校就有足够的能力根据社会人才需求预测结果来确定学校发展的规模、专业、层次结构以及相关的比例关系。如:学校规模是需要稳定还是进一步扩大;哪些专业人才紧缺,需加速培养,哪些专业人才饱和,需要及时调整;哪些专业需要培养高级应用人才,哪些专业只需初级技术人员等等。学校在制订招生计划时,就可以在保证在校生总量不减少的情况下,灵活地增加或减少中专、技校职高三个不同层次的招生比例,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同步并形成良性循环。

4、学生的综合能力可望提高

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社交能力、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等的总和。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愈高,工作后产的社会效益就愈大。中专生是三个层次学生中的“大哥大”,思想最活跃,以中专生为主流可以在校内或校外开展丰富多采的各种活动。如:文娱活动、体育活动、演讲书画比赛活动、知识竞赛活动、勤工俭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举行各种活动,不但活跃了校园气氛,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还锻炼了学生,培养了学生团结奋发、积极进取的高尚情操。而技校、职高生则以实际操作能力较强见长。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学校里通过各种活动的锻炼、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定会使他们各自的综合能力得到彼此增强,产生良好的共处效应。

5、实现学生切合实际的学历和专业选择

学校在招生时可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案:其一,按传统的招生方式招收中专、技校、职高生。其二,招生时不分层次,新生入学后同授文化基础课,文化基础课学完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特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再将学生分流到中专、技校、职高学习专业课。若采用了第二种方案,就可以改变以往学生升学时“一次志愿定终身”的不理想做法,实现学生切合实际的学历和专业选择。对学生今后的工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对社会均有好处。

6、办学综合效益大幅度增长

一体化办学使学校在师资方面得到了综合利用,有能力开办各种培训班和开发校办产业;有能力灵活调整招生比例进行按需培训;办学设备的综合利用,使学校有力地强化了实习教学手段,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从而大幅度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学校对社会的竞争力。

7、招生管理一条龙,精后简政

从招生考试和招生管理的角度看,把中专(指初中毕业考生)、技校、职高三个层次的升学考试和招生合并进行,就可以大幅度减少现行多次组织考试带来的出题、印卷、监考、评卷和招生等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资。

8、围绕国家宏伟目标,任重道远

其一,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专业人才,学历结构存在较严重的比例倒挂,即本科、专科和中专人员的比例为1∶1.25∶1.20,根据我国目前的社会需要,本科、专科和中专人员的比例应为1∶1∶2-3较合适。这说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任重而道远,办学一体化,是逐步解决上述问题的有力措施。其二,1994年国务院颁发的39号文件明确指出:“在全社会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劳动法》第八章第69条明确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每年有1600万新生劳动力,1.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1500多万企业富余人员和800万企业职工需要进行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可见,我国后备技术工人的培养与经济建设的需要尚有很大的差距,各类所有制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职工素质亟待提高。而有针对性地对上述人员开展职业培训,不仅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保证经济发展和就业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同时也关系到稳定社会大局。办学一体化,有助于学校迅速提高办学的活力,广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工作,肩负起历史赋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重任。

三、办学一体化宏观分析的可行性

1、符合国家深化教育改革精神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提出:“今后事业单位改革的总原则是:赋予事业单位自主管理权,促进事业单位社会化和成分多元化,逐步减少国家财政补贴。根据这一总原则,国家将鼓励教育单位发展或依次建立市场广阔、经费自理的学校,提倡社会办学,个人办学,有偿为企业培训人才。可见,一体化办学符合国家深化改革的有关精神。

2、中专、技校和职高办学具有诸多的共性

中专、技校和职高同属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范畴。从新生的文化程序看:绝大部分的新生是初中毕业生(中专、技校招生少量高中毕业生),学生的学历结构相同,接受知识的能力相近,属同一层次的学生;从培养目标看:三个层次的毕业生都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所学的知识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毕业生都是社会各基层单位的劳动大军;从考试和招生管理的角度看;可以合并进行;从课程设置看:同专业学生的课程相近或相同;从毕业生的学历结构看:都分为两部分:一是专业知识水平,二是动手操作能力,两者的综合才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从教学设备看: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设备基本相同,专业课的教学设备大同小异。由此可见,一体化办学正是较好利用了各校的共同特点。

3、可望实现五大转变

从深化改革的角度看,学校最终要被推向市场,如不及早认识到这一点,就无法掌握办学的主动权。而一体化办学,恰好可以实现学校在改革中的下列五大转变:由计划办学转向自主办学;由以学校为中心转变为以社会为中心;由培养单一专业型人才转向为培养复合智能型人才;由培养人才数量为主转向为培养市场导向型、社会效益型人才为主;由吃“皇粮”转变为“找米下锅”,自我发展。

4、从中专技校合办得到的启迪

从广西南宁目前中专、技校合办的广西电力学校和广西电力技工学校等四所学校的办学实践证明,合办比分办具有下列的优越性:土地和房屋的利用率提高9-13%;教学设备的利用率提高1.5-2倍;固定资产投资减少15-20%;可以分出10-15%左右的职工开发校办产业;能较灵活地调整招生比例;办学效益大幅度提高;学校的自身活力和社会竞争力显著增强。由此可见,一体化办学的优越性不会亚于中专、技校合办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一体化办学是切实可行的!

四、一体化办学领导决策的忧与虑

1、办学单位的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必须深刻认识到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办学一体化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和减轻国家负担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认识到不断深化教育改革首先是领导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改革本身就是要打破常规,从旧的传统观念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这需要决策者的胆量和勇气。尤其是学校领导,必须跳出现行办学的小圈子,放眼看长远,从全局利益出发,摒弃“我被别人的吞并了”或“我校条件好与他校一体化吃亏了”等观点。

3、目前中专、职高属教育部门管理,技校属劳动部门管理,一体化办学后归谁主管,是值得更高一级领导者认真考虑的问题。

4、领导的短期行为将会成为一体化办学的阻力。一体化办学需要办学主管部门的促成。

标签:;  ;  ;  

职业技术学校改革的新途径--关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一体化的思考_中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