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良好习惯,收获美好人生论文_第辉

种下良好习惯,收获美好人生论文_第辉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阿干镇中心校 730050

摘 要: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班级管理中,只要用心探讨,去实践,一定能发现更多的好方法,让更多的学生在好习惯中受益。

关键词:班级管理 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措施

一、引导形成良好的班风

班风是一个班级特有的风貌,它是班级绝大多数学生言论、行动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或表现。良好的班风要靠正确的舆论支撑。班级舆论是在班级中占优势的、为多数学生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是自我教育的一种手段。一个班集体的舆论持久地发生作用,就会形成这个班的班风。优良的班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全班同学的思想和行为。集体舆论的监督,能够锻炼同学的性格,培养同学的意志,能够培养同学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为此,在班级建设中,我注重在班级中形成正确舆论的导向,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班会、学习园地等宣传班规、校规,开展学习、纪律、礼貌、卫生、升旗等评比活动,并定期组织评比活动中涌现的“小标兵”、“小能手”在班内做汇报和交流。长期地正面引导,学生由他律逐渐转化为自律,良好的班风不断形成。学生们在正确的集体舆论中,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学习习惯都逐渐形成。

二、充分地尊重每一名学生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碰撞、交流、对话的过程,二者的心理需求必须吻合,这样心理交流才能畅通,彼此之间的情感才能相容,这样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心理相容的前提便是师生之间的尊重、信任与理解。

我校近一半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面对他们,作为班主任的我,深刻地认识到:尽管学生们的情况不同、性格不同、背景各异,但要相信教育的最大秘诀和唯一秘诀就是尊重,只有真心地尊重学生,才会换来学生坦诚的信任。学生早上来得匆忙,没有洗脸,教师把自己崭新的毛巾拿给学生,从此孩子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开学初,家长没有给孩子包好书皮,教师课下把学生领到身边,手把手地教孩子包书皮,从此,每到开学之初,学生不仅自己包好书皮,连同弟弟的也一同包装整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就这样,教师把真诚的、无私的、广泛的、一视同仁的尊重奉献于学生,那么学生就能在老师的教育下,从一点一滴的行为开始,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成人又成才。学生在老师尊重的感召下,他可以改掉自己不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从而塑造全新的自我。

三、在班级中树立榜样的示范

在学生中树立学习榜样,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小学生年纪小、模仿性比较强,是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期。而教师是学生的师表,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所以,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在学生心中树立的形象,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起着长久而深刻的影响。所以,班级管理工作中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应该首先做到。要求学生早上到校清扫校园,那教师就应该在学生之前到校,教师的行为在告诉学生:要有时间观念,要遵守自己的诺言。教师带领学生走在操场上,看见操场正中央的纸屑,自己主动俯身把纸屑拾起来,教师的行为在告诉学生:要懂得爱惜环境。无论何时,教师走下楼梯时,总是靠右边走,教师的行为在告诉学生:学校的规章制度要自觉遵守。要求学生写字不潦草,所以教师不管是备课还是板书都先做到工整规范,这一切,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学生都会照着教师的样子去做。教师只有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入手,才能用行为指导学生。

四、严格的管理是好习惯的源泉

一个班级如果没有严格的纪律,良好的氛围,那就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班规、校规就是规矩,当学生充分地了解了要求,明确了方向后,那么就必须严格遵守,不能懈怠。如果只提要求,而在行为上不严加督促,那么,不仅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还加重了学生惰性的形成,养成没有规矩的坏习惯。所以,所有的规矩、制度一经确立,学生也深明,那么就必须要严格实施,决不能轻易改变。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只有良好的主观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严格的要求督导。学校规定:学生要坚持按时到校上课,那么学生迟到,就要严加约束,对迟到学生提出批评。班级管理中,教师就应该根据班规、校规及时评估学生的行为,学生做得好的,就要大肆表扬;做得不好的,就要批评教导,甚至要给予一定的惩戒。

五、组织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以及活动的重要场所,是一个影响着学生心理、身体、学习的重要环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在班级管理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自理、自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以及集体荣誉感、凝聚力等等。结合班级中独生子女占比例偏高的情况,了解到他们长期在父母的包办代替下,自身的自理能力极差。于是通过开展“DIY——我能行” 的系列活动,加强自理能力的培养,通过活动评选班级“生活小能手”,学生们在活动中了解了生活的艰辛,体谅了父母的辛苦,增强了责任心,学生通过活动的开展,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内化为自觉行动,在以后的生活中自强、自立。这样的班级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形成。

论文作者:第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3月第27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5

标签:;  ;  ;  ;  ;  ;  ;  ;  

种下良好习惯,收获美好人生论文_第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