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理论的发展轨迹和层次结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轨迹论文,贫困论文,层次论文,理论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所指的贫困理论,主要是从生产力的角度,而不是生产关系的角度对贫困进行研究,是把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而主要不是作为一种政治经济现象进行研究。贫困理论的研究可分为三个层次,即贫困的一般理论、贫困的发展理论和一国内的贫困理论。而贫困理论则是由贫困的一般理论、反贫困理论和维护贫困理论三个部分组成,它与贫困理论的三个层次是不一致的。
关键词 贫困理论 贫困理论发展 层次与结构
一、贫困理论发展的基本轨迹
贫困作为特定的社会经济现象为人们所重视,且被纳入理论研究的领域,其历史并不长。从最本质的意义上讲,贫困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它是相对于富裕或不贫困而言,贫困实际上是用什么是不贫困来说明的,只有当一部分人不贫困时才存在贫困问题。因此,在18世纪以前,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生活普遍贫苦,这时贫困现象并不引人注目。贫困问题开始被社会重视,成为经济学的基本课题之一,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事。
如果仅仅从贫困现象成为理论研究的内容来说,贫困理论起源更早,但在这种理论中,贫困并不是研究的主题本身。大约从16世纪开始,空想社会主义者从改造人类社会,建立一个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理想社会的角度,尖锐地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和祸害,贫困作为资本主义制度违反理性原则的集中表现,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内容。这是对贫困的一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贫困被看作制度的产物——贫困的根源是私有制;贫困是作为社会不公平的结果看待——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困是由富裕产生的,由此,认为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在于消灭私有制。空想社会主义对贫困的研究是从政治变革的立场出发的,除了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贫困现象进行归纳和较为详细的描述外,对贫困问题本身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研究。在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上,发展形成马克思主义的贫困理论。经典作家从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规律,得出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结论。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化的根源和无产阶级贫困化增长的趋势,同时也指明了无产阶级摆脱贫困命运的根本出路——消灭雇佣劳动制度。同样地,马克思主义的贫困理论也并不着意于贫困研究本身,而在于用贫困分析去说明、论证其政治主张,而且这种贫困研究主要是以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困为对象,没有涉及落后的非资本主义国家或后来的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这种研究与我们今天所说的贫困理论的基本视角和对象不相同。与当今反贫困行动相联系的贫困理论,主要是从生产力的角度,而不是生产关系的角度对贫困进行研究;是把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而主要不是作为一种政治经济现象进行研究。空想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贫困理论对今天反贫困理论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其基本主题与我们今天贫困理论的基本主题不同。因此,只应吸收其有价值的观点、方法,不应将其纳入反贫困理论的体系之中,有些文献将空想社会主义的贫困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关于贫困的理论作为反贫困理论的组成部分,我们对此不能苟同。
人们最初对贫困问题的研究,是指经济意义上的贫困,而且强调的是绝对贫困,认为贫困是收入不能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状况。这时关于贫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消费能力不足”这个现象本身,没有深入探究贫困的原因,仅从消费学的角度,从较窄的收入概念和物质生活的维持去讨论什么是贫困。后来,人们对贫困的考察由消费领域深入到生产领域,从贫困现象本身的界定扩展到贫困的原因,认为之所以消费能力不足在于物质再生产的诸种条件不足,使得简单再生产难以维持,并明确地把这种生产不足引起的消费不足定义为绝对贫困。在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中,尤其是在早期阶段,个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现象。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人们对贫困的考察也由仅仅局限于物质生活能否正常维持扩展到收入水平的比较,这样,贫困就不只是个基本需要能否满足的问题,还有个基本需要满足程度的问题——即相对贫困问题。相对贫困的提出,意味着对贫困的研究不再仅仅是从单纯的经济角度出发,相对贫困是个社会道德范畴,属于社会公平的论题。此后,人们从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范围考察贫困,不断丰富扩展贫困的内涵和观察贫困的角度,将文化生活的匮乏、身心健康、自尊、甚至政治参与程度等社会文化方面的内容都纳入基本需要的范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于发展中国家这种国家层次贫困问题的研究,是贫困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的领域和突出特点。在此之前,贫困理论都是以西方国家的贫困为研究对象,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成为贫困研究的主旋律。理论界从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对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原因及其消除贫困的途径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和学派。但遗憾的是,在这种贫困研究热潮中,对发展中国家国内层次的贫困问题研究明显不足。许多发展中国家尚未能对国内贫困的标准、类型、结构、特征等给出清晰而令人信服的答案。国际社会和发展中国家政府对其国内贫困问题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倾向,更多地注重于缓解贫困的对策与措施的选择、实施,关于发展中国家国内层次贫困的研究或多或少受到轻视。较之发达国家对国内贫困问题完整而深入的研究及丰富的贫困理论,发展中国家对其国内贫困状况的研究显得明显不足,滞后于反贫困行动。中国政府对贫困地区的经济扶助在建国之初就已经开始,从50年代起,政府就通过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贫困地区输入资金和物资,减缓贫困一直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标之一,然而却一直没有在理论上对贫困问题进行有价值的探讨,仅仅将对贫困地区的经济扶助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去实施。对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只是在改革后才开始启动,且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形成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相对于数千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这一极为艰巨而有意义的任务相比较,贫困理论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显然力度不够,进展有限,滞后于反贫困行动对理论的要求。
二、贫困理论的层次性
对贫困理论发展轨迹的简单回顾,勾画出了贫困理论的大致轮廓和结构层次。贫困理论的发展过程,是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视角不断扩大,研究重点发生转换的过程。很长一段时间,理论界对贫困问题关注的焦点集中于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和工业化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贫困问题视而不见;对工业化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又主要集中于城市贫困,对乡村贫困的研究不充分;思考贫困问题的基本视角是一国内的贫困,没有涉及国家层面的贫困。这种状况战后有了明显的变化,正是这种变化,使得贫困理论成为一个多层次的较为完整的体系。根据研究内容、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贫困理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贫困的一般理论、贫困的发展理论和一国内的贫困理论。
(1)贫困的一般理论
这一层次的理论主要讨论贫困的基础理论和共性的问题。在这里并不关心贫困的背景和实质,只是从相对于富裕或不贫困的角度,将贫困抽象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研究,研究的基本内容是如何准确地定义、说明、描述和度量贫困。虽然什么是贫困、什么是富裕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以明确无误地区分,但要给贫困概念下出准确的定义,要科学地去测度、比较和描述贫困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贫困问题的理性思考首先是从这里开始的,这方面的内容在贫困理论中讨论最为充分。尽管目前在这些问题上仍存在着理论分歧和争论,有些测定、评价贫困的方法和指标还不尽完善,但总的来说,这一层次的理论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具体如何划分、定义、描述和测度贫困已经形成较为统一和规范的技术和方法,这些技术和方法通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有关文件和经济援助开发行为,为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接受和采取。我国反贫困行动(不是扶贫济困行为)较之其他发展中国家起步较晚,这一层次的理论研究基本是对国际上贫困的一般理论的介绍和引进运用,理论界这方面的争论和探索没有超出国外已有研究的范围。
需要指出的是,贫困的一般理论并不直接与贫困的缓解、消除相关,其研究内容从性质上讲,是一种技术性的工作,但它是反贫困理论发展和反贫困行动有效进行的重要基础:贫困的定义和衡量,是反贫困理论发展和反贫困政策首先必须要回答要解决的问题。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的界定,有助于判明贫困的基本状况、程度和反贫困行动的性质——是经济开发援助还是社会保障?将绝对贫困区分为绝对贫困Ⅰ与绝对贫困Ⅱ(绝对贫困Ⅰ指人们最基本的物质需要都得不到保障的状况,而绝对贫困Ⅱ指“不能参入正常的社会生活,或者说,达不到正常的社会和文化生活方式的最低水平的状况”。即绝对贫困Ⅰ指的是生存贫困,绝对贫困Ⅱ指的是发展贫困。参见《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定义、程度和意义》,《经济资料译丛》1995年第4期),有助于我们判定反贫困理论的发展阶段,明确反贫困行动的战略重点。只有对贫困状况、程度有了正确充分的了解,才有可能制定出合理的反贫困政策,确定具体可行的反贫困行动计划。
(2)贫困的发展理论
对贫困问题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考察。从微观角度看,贫困指个人或家庭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只能在很低水平上满足;从宏观角度看,贫困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在最低生活水平之下或者比最低生活水平高不了多少,也就是说,微观的贫困指具体的个人或家庭的贫困,宏观的贫困指国家的贫困。贫困的发展理论是一种宏观的贫困理论,它是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角度(传统社会还是现代工业社会),相对于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发展国家,专门讨论发展中国家整体贫困或国家层面的贫困问题。国家层面的贫困消除以现代化的实现为基本标志,贫困的发展理论对贫困的讨论围绕“发展的障碍”这一命题展开,分析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贫困落后,探讨这些尚未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为什么难以现代化,研究其实现经济发展、摆脱贫困进入现代化的战略和对策。
贫困从本原上讲是一个微观概念。贫困是通过不贫困来说明的,它是一定社会群体生活状况相互比较的结果描述,这种比较只有在同一价值体系下进行才有意义。最初这种比较的范围是在一个不大的社区或地域之内,随着社会经济活动交往紧密程度的加深和经济联系半径的扩大,这种比较范围也不断扩大。但这种范围的扩大一般不会超过一个主权国家的空间,因为不同国度的历史、文化、宗教背景、政治经济制度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决定不同的国度很难有相同的价值体系。在世界分为宗主国和落后的殖民地的旧国际经济秩序下,是不可能形成全球性的价值体系,从全球共同利益的角度去观察、思考贫穷落后国家的贫困或经济发展问题的。只是在战后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获得与发达国家平等的生存、发展权力之后,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层面的贫困才作为一种新的概念,为人们所接受和关注。
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层面贫困或“国际贫困”不只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灾难,也是当前世界冲突、不稳定和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也危及和影响到发达国家的利益和持续增长。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是多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总的讲,可以将这多种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从内部因素讲,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特定的自然经济条件以及文化、政治因素造成的,具体来说,内部因素包括资本短缺、资源贫乏、人口素质低、科技落后、劳动力过剩、传统文化负担以及生态环境恶化和阶级剥削等。这些因素既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使之与发达国家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外部因素讲,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是导致发展中国家贫困的重要根源,对此有关文献进行了深刻而充分的分析。这里我们只是强调指出,由于世界经济体制中迄今为止不公平现象没有消除和发达国家推行利己主义政策,没有为发展中国家创造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致使发展中国家为消除贫困所作的努力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联合国曾明确规定,发达国家应将其国民生产总值的0.7%用于援助发展中国家,然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新统计显示,发达国家1993年用于官方发展援助(包括双边和多边)的资金为548亿美元,比1992年减少10%,发达国家用于官方援助的资金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0.3%,降至197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发达国家利用现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和它们的经济优势操纵世界贸易和金融领域,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危机,制造种种障碍,妨碍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缓解,对最不发达国家来说,这实际是从外部逼迫其陷入严重困境。最近20年,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的国家从29个增加到47个,发展中国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增加了40%,已达10余亿人,其中赤贫的人口在6亿以上。因此,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不只是简单的发展不足,仅仅有国内发展战略的调整是不够的,需要也应该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角度去思考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调整当前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经济关系,是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要考虑的重要内容。讨论国家层面的贫困问题,有助于明确国际社会对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应负的特殊责任。
贫困的发展理论实际是从贫困问题的角度来看的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发展理论是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诸方面的问题,将其作为贫困理论的一个层次,是就其客观作用和直接目的而言的。发展中国家的本质特征是经济贫穷落后,经济发展理论专门研究和指导发展中国家如何从不发达走向发达,从落后走向现代化,这个过程从国家层面看,也就是一个贫困缓解与消除的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和角度上,我们说经济发展理论是一种消除贫困的学说,是一种反贫困理论。但它不等于反贫困理论的全部,因为它不能涵盖发达国家国内的贫困问题,同时也难以担负具体指导发展中国家国内反贫困行动的任务。
贫困的发展理论要讨论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问题,虽然对于政府的反贫困行动来说,它们不无一定的借鉴指导价值,但仅有这种理论显然是不够的。这些理论讨论的问题与政府反贫困行动所关心和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同一个层次的问题。目前理论界在论及和论述反贫困理论时,有人只论及这类理论,甚至只论及其中一两种理论,这显然是一种误解。
(3)一国内的贫困理论
一国内的贫困理论首先是相对于贫困的一般理论而言,它不像后者那样,纯理性地将贫困作为一种现象去界定、说明,而是现实地将贫困作为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以如何解决问题的立场去分析、探讨贫困,提出缓解、消除贫困的思路与对策。一国内的贫困理论又是相对贫困的发展理论而言的,它撇开了国际经济关系,将观察思考贫困问题的视野从全球范围限定到一个主权国家范围之内,以国内部分群体、阶层或地区的贫困为研究对象。尽管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国内贫困的缓解相关,但这种关系是间接的,一国内的贫困理论直接研究国内贫困的缓解、消除问题。
一国内的贫困理论虽然撇开了国际经济关系,但它又是以国家的经济发展性质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为基本背景。贫困是世界各国的一个共有现象,不管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还是先进的发达国家,国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贫困。不同国家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不同,贫困现象以及形成原因、状态、程度和特性也就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困角度看,最为突出和深刻,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差异是一种本质的差异,甚至可以说,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与发达国家的贫困是同一理论范畴下的不同性质的问题。
首先,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内贫困的不同,表现在贫困总量规模上。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是一种大众贫困,贫困人口的数量及比重比发达国家多得多、高得多。目前发展中国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达10余亿,其中赤贫人口在6亿以上,贫困人口占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3。1978年中国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1/3左右,经中国政府十几年卓有成效的反贫困行动,贫困人口大大减少,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1995年农村贫困人口已减少到6500万,但贫困人口仍占全国总人口的7%左右,并且6500万这个绝对量有着特别沉重的含义。而在发达国家,贫困人口的数量和比重要少得多。一位美国经济学家的话形象地勾画出了这种贫困量的规模的不同,“现代美国和印度或西西里岛的贫困最显著的区别是:在美国,穷人是极少数,不容易被富裕的大多数注意到。而在印度,你不必努力去寻找穷人,他们一向到处都是”。这种贫困量上的差别,直接反映和影响到对贫困人口特征划分标准的选取。发达国家由于贫困人口数量不多,分布分散,不是一个可以明显区别的社会群体,贫困人口散落在富有生活的夹缝和边缘角落,因此,它们注意的是不同社会群体的外在指标,以便将容易被忽视的贫困人口从社会人群中分离出来。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规模很大,不存在贫困人口找不到、划不出、被忽视的问题,于是统计特征性指标的目的就是以原因性分析为主,即发达国家对贫困人口特征划分的指标旨在说明贫困人口在哪里,发展中国家的指标则旨在说明构成大众贫困的因素是哪些。
其次,从贫困的内涵看,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是绝对贫困,有相当一部分是极端贫困。根据有关国际经济组织的资料估计,发展中国家极端贫困人口占贫困人口的50%左右。中国几千万绝对贫困人口中,有2700多万人每人每年的平均收入在200元以下,属于最基本的温饱都没有解决的赤贫(1995年底中国农村贫困线为人均年纯收入低于530元)。而发达国家存在的主要是相对贫困,从生存受到威胁的角度看,发达国家似乎可以说不存在什么贫困问题。如果说发达国家也存在少量的绝对贫困,那也只是达不到正常的社会和文化生活方式的最低水平的绝对贫困Ⅱ。也就是说,发达国家贫困的内涵较多是人的社会文化方面的基本需要,如政治参与、人的自由、社会安全、工作条件等,而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内涵则基本是指起码的生存物质需要,社会文化方面的需要因素很少。
第三,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经济条件差的乡村,城市的贫困被看作是乡村贫困人口的流入。根据世界银行专家对中国贫困问题的考察报告,至90年代初,中国贫困人口90%以上都是农村贫困人口,农村的贫困发生率11%左右,而城市的贫困发生率还不到0.5%。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又主要集中在18个连片的贫困地区中。而发达国家的贫困人口只是一些特定的社会群体,在空间上不构成特定的区域,贫困人口较多地集中在城市,乡村贫困只是作为与老年贫困、妇女贫困,失业贫困等并列的一种贫困类型。社会对贫困问题关注的焦点及政府反贫困政策的指向都是城市中的贫困。当然,发达国家也有贫困人口相对较多的地区,但这些地区并不一定是农村,如英国的利物浦和曼彻斯特,原德国的鲁尔和萨尔地带等衰退工业区、萧条区就属此列。并且这些贫困人口相对较多的地区并不是真正的贫困区,只是相对概念上的落后地区,发达国家对这些地区的区域开发政策旨在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主要是把高度发达地区的发展动力向欠发达地区延伸。因此,发达国家的贫困不具区域性,更不具乡村区域贫困性。
第四,从贫困的性质看,发达国家的贫困属于收入分配的范畴,就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应该说是不应该存在贫困问题的,其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已经使馅饼足够大了,不存在产品短缺,只是由于收入分配体制及社会制度的原因而导致贫困产生。至于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则既属于收入分配的范畴,又属于生产的范畴,贫困不仅是个部分人或家庭收入不足的问题,而且也是整个社会生产力不足与产品短缺的问题,这种贫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馅饼太小。这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主要是一种原始贫困,大部分贫困人口从来就是处于贫困之中。发达国家的贫困不属于原始贫困,其贫困受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关系和市场歧视很大影响,是市场经济运行的结果,是再生性贫困。因此,贫困问题在发达国家被视为市场机制运行中非正常、不健康的现象,只为专门的人群(专家学者,政府决策者)关心,并不为社会大多数人注意,不像发展中国家,贫困是作为政府的基本工作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被提出来。
最后,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困的上述不同,二者关注的问题和运用的理论具有极为明显的差别。在发达国家,关于贫困的观点和见解渗透了西方的价值观,贫困被认为是一种合理的结果:市场经济给了每个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和自由,一部分人不能获得保证正常社会生活的收入,是因为他在市场竞争中失败,因而他们自然不能充分地享受生活。所以发达国家对贫困问题最关心的是福利制度的利弊得失,并不存在什么贫困的根源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乡村贫困从本质上说是发展不足的结果,这种原始贫困主要是经济开发问题,于是发展中国家对贫困问题最关心的是如何尽快消除贫困的根源,主要是从经济发展角度去思考贫困问题。
就像广义的经济发展理论分为以发达国家为对象的经济增长理论和以发展中国家为对象的经济发展理论一样,一国内的贫困理论也应该分为两个部分,即发展中国家的国内贫困理论与发达国家的贫困理论。虽然发达国家的有些反贫困政策和措施对我们有借鉴参考意义,但其依据的理论基础与我们反贫困的理论基础是有差别的,不能不加区别地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理论与发达国家的贫困理论混同。另外,发达国家的贫困理论没有贫困的发展理论这一层次,其贫困理论就是针对国内贫困而言的。
上面关于贫困理论层次性的讨论,可用下面的框图表示:
从图中可知,贫困理论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贫困理论实际是一种泛称。当前新闻媒体和有关政策、理论文献,对贫困理论的这种内涵层次区别并没有注意,往往将贫困理论、反贫困理论,发达国家的贫困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理论不加区别地视为同一概念,因而,进一步明确贫困理论有关概念的内涵,界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中国反贫困理论的建立和反贫困行动规范化来说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贫困理论。贫困理论是个总体概念,指以贫困为研究对象的理论的总和,它既包括专门以贫困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也包括涉及到贫困问题,属于其他理论体系中的那一部分理论。目前有人,甚至包括一部分进行贫困理论研究的人认为,贫困理论就是如何消除贫困的理论,这是一种理论上的误解。贫困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反贫困理论,但它也包括有维护贫困的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不乏从西方价值观出发,为贫困存在合理性进行辩护的人,他们把贫困的责任归咎于个人,否认制度对穷人的责任,认为贫困的存在有利于社会的正常运转。其主要理论有“社会分层职能学说”、“贫困功能论”、“三M理论”以及弗里德曼的“自由主义经济原则”等(参见周彬彬:《向贫困挑战》第四章,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这部分理论在“发达国家的国内贫困理论”圈层中。另外,贫困的一般理论也并不以缓解贫困为直接目的,因而,贫困理论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即贫困的一般理论、反贫困理论和维护贫困理论。这三个部分与贫困理论的三个层次并不一致,这点应该注意。
反贫困理论。反贫困理论才具有功利性,直接以贫困的缓解、消除为目的。它包括国家层面的反贫困理论和国内的反贫困理论两个部分。反贫困理论以贫困的一般理论为基础,注重实践性、操作性。鉴于反贫困理论与贫困理论概念之间的重要区别——不包括维护贫困理论,似乎在实际中(非理论研究中),政府文件及新闻媒体统一使用反贫困理论概念为宜。在明确反贫困理论内涵的前提下,认为贫困的一般理论也包含在反贫困概念之中也无妨。
另外,像国家层面的反贫困理论与国内的反贫困理论,发展中国家国内的反贫困理论与发达国家国内的贫困理论等概念的内涵及相互间的区别联系已在前面进行了讨论,有了较为明确的界定,这里就无须再讨论。
标签:贫困人口论文; 绝对贫困论文; 中国贫困标准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