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空间同化理论及其在亚裔研究中的应用启示论文

美国空间同化理论及其在亚裔研究中的应用启示论文

美国空间同化理论及其在亚裔研究中的应用启示*

□周 博

[摘 要] 移民及其后裔的居住模式与教育、医疗、就业等重要资源的分配问题息息相关,因此在美国学界一直深受重视。脱胎于城市生态学理论及地位获得理论的空间同化理论剖析了社会经济地位与居住空间的关联性,结合地方分层、背景差别、居住偏好等相关理论后能很好地解释及预测少数族裔群体的居住空间分布。美国亚裔独特的聚居模式为空间同化理论带来了新的发展,让学者尝试将族裔文化、社会网络及族裔经济对移民居住模式的影响引入空间同化模型。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中国生活充满憧憬的外籍人员日益增加。对美国空间同化理论及其在亚裔应用中的最新发现进行系统性梳理,再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将有助于了解外籍人员的居住情况,预测他们在中国居住空间的变化,为针对性地制定外国人管理政策及合理分配公共资源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空间同化理论;少数族裔聚居;美国亚裔

一、问题的提出

在美国学界空间同化研究是个非常热门的课题。少数族裔的空间分布会影响到公共医疗教育资源及工作机会的分配,而且空间同化与移民的文化、经济、社会同化等其他同化进程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并被部分学者视为了通向完全同化的必经之路(Massey,1985)。空间同化理论在其他国家及地区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对各国的移民研究及移民政策制定都起到了推进作用(Mendez,2009)。近几十年来美国亚裔的数量迅速增长,其独特的社会网络、文化体系以及生活方式导致其独特的空间居住模式,其族裔聚居的水平远高于空间同化理论的预测值。本文计划先归纳空间同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再结合移民居住空间相关理论分析亚裔独特空间同化模式的成因、特征及利弊,进而揭示各个移民群体空间同化的差异及共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对外经济、社会往来越来越频繁,近年来进入中国的外籍人士数量也日益增加。2016年一年中中国外籍人员出入境就高达7 630万人次。① 中国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2016年报告《出入境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同比稳步增长》。 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逐渐发展为受外国人青睐的国际化大都市,众多沿海、边境城市也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吸引了大量外国商人。中国正在经历由移民输出国向移民输入国的转型,因此最新关于亚裔空间同化的研究揭示了亚洲文化及价值观对居住模式的影响,相关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本地情况后对于本土化的移民空间研究及外国人管理政策制定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二、空间同化理论概述

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生态学理论将整座城市视为一个有机体,城市中的个体通过分工合作实现共生,群体间为有限的土地资源展开竞争,城市的结构、功能区的分化、人口和机构的分布都取决于各种生态过程的结果(Park,1915)。城市生态学模型中将族裔的居住空间解释为群体间斗争与合作的映照。Burgess(2008:73~74)建构了同心圆模型来描述芝加哥市中各社会群体的分布,该简化模型中城市各个功能区域被一系列同心圆分割开来,城市最中心的圆圈是商业区,商业区外围的圆环是居住环境恶化中的过渡区,过渡区外一环是劳工阶级居住的内城区,更外一环是中产阶级居住的环境更好的城市郊区,再往外则是上下班路程较远的通勤区。日后学者们改进该模型并提出了扇形模型(Hoyt,1939:116~119)和多核心模型(Harris,Ullman,1945)来涵盖更多城市。扇形模型是基于以有轨公共交通通勤的城市的,除了核心处仍然是商业区,Hoyt(1939:116)认为各种功能区(工厂区、低中高收入者各自的居民区)是从城市中心延伸出去的扇形区域;与同心圆模型相比,扇形模型反映了城市向外延伸的情况。多核心模型则指出城市的中心商业区并不是固定、单一的,城市外缘的中高产阶级聚居区附近会逐渐产生新的中心商业区,让高收入的城市居民上班、消费更便利(Harris,Ullman,1945)。将城市生态学模型与地位获得模型相结合后空间同化模型就成形了。该理论的核心在于,少数族裔的社会地位提高后,他们会自觉争取用社会经济成就换取配得上自身地位的空间位置;即随着少数族裔社会经济地位提高,他们会迁入主流白人居住的优质社区。与关心个体社会地位的地位获得理论相比,空间同化理论更进一步,不仅可以用于解释个体的文化经济资源向居住空间的转换,也可以分析少数族裔群体地位与族群分布的关系(Massey,Mullan,1984)。基于非裔及西班牙裔美国人的研究显示,少数族裔居住空间的向上流动,往往意味着向白人居民比例更高的社区迁移,因此实际应用中常用社区中白人比例来评估少数族裔的空间同化程度(Massey,Denton,1985)。空间同化模型对移民同化研究视角的重要补充:移民及其后裔经历了文化同化与经济同化后,有能力迁往白人更多的社区,这增加了他们与白人的接触机会,有助于进一步同化。因此空间同化一方面反映了其他同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对其他同化起到促进作用,是移民同化过程的重要一环。尽管空间同化理论在少数族裔居住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空间同化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还是受到了一定质疑,其中引起最大争议的就是以居住区域中白人比例的高低为标准的简化评估方式。这种测量方式中隐含的研究预设是只要与白人的居住隔离程度降低,少数族裔就能获得更多机会,加快同化进程;然而实证研究显示这种研究预设并不一定成立(Wright,2005)。首先,白人比例高的城郊居民区并不代表居民富裕,许多城郊居民区已经处于老化中。其次,以白人比例为标准的评估方式意味对各类型的少数族裔聚居区没进行区分,实际上亚裔及西班牙裔移民自愿聚居形成的族裔社区所提供的资源远超非裔美国人因种族隔离而被动产生的聚居区。因此社区的优劣除了看白人的比例,社区中各个少数族裔的比例、社区成员的人口特征、社区形成的原因等诸多因素也都是需要考量的。再者,将移居到白人城郊社区视为少数族裔被主流文化接纳的具体表现也是有问题的,这是对美国主流文化的过度符号化,忽视了主流文化的异质性、关联性和时效性。

此外,空间同化研究往往重点关注移民的居住地类型变化,即将移民从族裔聚居地迁移到非聚居地,以及从衰落的城市中心迁往居住条件更好的郊区,视为空间同化的标志 (Logan,2002)。有学者提出要对空间同化的标准进行细化,如根据非聚集区与族裔聚居区的距离将非聚居区细分为不同类型,以便观测移民随着空间同化逐渐远离聚居区的过程(Allen,Turner,1996)。也有学者认为要关注同一类型的居住地之间发生的居住空间变化,他们建议以较小的区域如普查单元为分析单位,结合街区的社会文化表征来具体分析空间同化情况(Wright,2005;Logan,2002)。

在居住空间研究领域中,空间同化理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地方分层理论。该理论并不否认空间同化理论中所描述的经济社会资本向居住空间的转化,但它进一步指出在少数族裔尝试提升居住空间的同时,掌握权力的主流群体则会通过影响空间分配来将不愿接触到的少数族裔从物理及社会层面上与自身隔离开来(Charles,2003)。空间同化模型的分析重点在于少数族裔群体内的比较,即经济社会地位较高的成员是否住在条件更好、白人更多的社区,而地方分层模型的重点在于白人与少数族裔间的比较。其中强地位模型预测经济社会地位较高的少数族裔反而无法迁入经济社会地位较低的白人所在的社区,弱地位模型则预测少数族裔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居住空间的相关性比白人这两者的相关性高。还有少量研究从生态学背景差别、居住偏好及文化偏好等其他视角分析少数族裔的居住空间。Timberlake和Iceland(2007)指出城市生态学背景,包括城市圈的形成时间、城市规模、城市经济基础、城市过往的隔离程度,都能影响少数族裔的居住空间。居住偏好理论将文化、偏好、选择等主观因素引入了少数族裔居住空间研究中,提供了更开阔的理论视角,该理论归纳出了少数族裔选择聚居的主要原因:需要族裔聚居地提供的资源,避免聚居地外的歧视与偏见,以及对族群的认同感(郝亚明,2013)。

稻壳中微生物检测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即将样品经一系列梯度稀释后与培养基混合制成平板,经过培养进行菌落计数。

三、美国亚裔的空间同化现状

当取k

亚裔内部的异质性很高,对各个亚裔群体的单独分析显示,不少群体的居住隔离程度远高于亚裔平均水平(Logan,Zhang,2013:9)。越南裔的居住隔离程度与非裔美国人相当,华裔及印度裔的居住隔离程度也达到了西班牙裔的水平。空间同化理论的预设之一,就是与主流的中产阶级白人住的越近、居住环境越相似,移民家庭获益越大。在这种预设成立的前提下,移民在经济社会地位许可的情况下,会搬离少数族裔聚居地,迁往本土白人的居住社区,因为这是对他们最有利的选择。这种观念对于美国早期的非洲移民而言是比较正确的,对于亚裔而言却不一定准确。少数族裔聚居有利有弊。可见威胁理论指出,少数族裔在某个区域的聚集会在经济及政治地位上给白人带来更大的威胁,因此白人会针对性地给他们的资源及职业获得制造障碍(Tienda,Lii,1987)。实证研究显示街区中非裔比例与白人对黑人的歧视程度呈正相关 (Stolzenberg,2004),然而美国亚裔的聚居却不一定导致对亚裔的歧视程度上升(Glass,Cook,2017)。溢出理论则指出,当少数族裔在某个地区的比例超过关键阈值后,没吸引力的工作被填满了,一些少数族裔成员会被“挤”到回报更高的工作中(Tienda,Lii,1987)。例如某个族裔在社区中高度集中,除了收入低的服务业、制造业,他们也可能获得社区中高回报的管理者、教师、医生等职位。达到溢出理论的阈值对于占总人口十分之一以上的非裔及西班牙裔来说比较容易,而对于只占美国人口百分之六的亚裔则难度较大。

此外,从少数族裔的自身居住偏好的角度看,白人占大多数的居住空间并不是第一选择:非裔美国人希望社区中黑人和白人各占一半,亚裔和西班牙裔则更喜欢同族裔占大多数的社区 (Clark,2009)。基于非裔美国人的研究发现,他们对聚居的偏好部分源于对歧视的恐惧,部分源于族裔自豪感(Feagin,Sikes,1994:223)。与之相似的,在美国移民历史较长且经历过非自愿居住隔离的中、日移民聚居程度较高(White,1993)。与非裔及西班牙裔聚居区相比,亚裔的聚居区能提供更多的族裔资源和工作机会,这也是亚裔聚居程度高原因之一(Portes,Zhou,1993;Zhou,1997)。

引入多向分层同化理论有助于解释空间同化理论预测与实测的不相符。与传统的直线同化理论相异,多向分层同化理论认为移民并不是全向社会主流群体同化的,资源有限的群体可能会向下同化成为社会底层,族裔资源丰富的群体可能进行经济同化而避免文化同化(Portes,Zhou,1993)。有学者进一步提出亚裔在经历经济社会同化程度越高,种族界限越明显的种族化同化(Lee,Kye,2016)。因此,亚裔的选择可以理解为趋向美国中产阶级亚裔的空间同化:这种空间同化在提高他们居住环境、社区层次的同时,与白人的隔离层度可能不减反增(Hall,2013)。美国亚裔的空间同化程度低于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来自亚洲的新移民源源不断,亚裔的族裔资源在此过程中也一直增加。新移民最初定居点的选择深受跨国移民的链式效应影响,大量亚裔都是通过亲戚的帮助移民美国的,这导致新移民会选择在亲人朋友家附近居住,并逐渐在移民网关城市中形成单族裔的聚居社区(Price,Singer,2008:135)。随着老移民逐渐离开传统聚居区分散居住,部分新移民来到美国后最初的居住位置就会选在传统移民聚居地之外,新移民甚至可能一开始就在城郊社区定居,完全不经历从中心城区族裔聚居区一步步空间同化的过程(Allen,Turner,1996)。

1910年美国人口普查显示,美国共有9万华裔,15万日裔,而这两个族裔就占了当时美国亚裔总人口的99%,① 数据出自美国人口普查局官方网站。 美国在1917年实施更严格的移民法案,亚洲国家中只有当时作为美国殖民地的菲律宾仍然能向美国输送移民。在1965年移民法案通过后,亚洲各国向美国的移民数量开始持续增长。到2015年为止,亚裔占美国总人口的6%,中印菲越韩日这六个最大的美国亚裔群体共有1 800万人口,占美国亚裔总人口的88%;亚裔人口在美国的分布很不均匀,45%的亚裔集中在美国西部(其中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就有31%),23%在美国南部,20%在美国东北部,12%在美国中西部。② 数据出自2015年美国社区调查(ACS)。

从以上证明过程,容易知道:当a,b,c都为2,或者a,b,c中一个为0,另两个为3时,所证不等式取得等号.

四、结果与讨论

空间同化理论预测少数族裔会自觉地将经济社会资源转换为与自身相匹配的居住空间,不同族裔的转换率有所不同(Massey,Denton,1985),其中亚裔的转换能力在各族裔中是比较高的。亚裔与白人住宅接触(residential contact)水平与西班牙裔美国人差不多高,而远高于非洲裔美国人。亚裔的差异性指数(Dissimilarity Index,反映单个少数族裔群体与白人的均匀分布程度)、熵指数(Entropy Index,反映多个少数族裔群体间的平均分布程度)、曝光/隔离指数(Exposure or Isolation Indexes,反映少数族裔与其他族群的接触情况)及净差异指数(Net Difference Index,用于对比少数族裔的聚居空间)都低于西班牙裔及非裔,表明亚裔确实是少数族裔中居住隔离程度最低的(Timberlake,Iceland,2007),因此空间同化理论对亚裔空间分布的预测在大方向上是对的。然而具体研究亚裔各群体时,却会发现亚裔移民的居住空间变化在两个方面与空间同化理论的预测相悖:第一,很多亚裔移民来美国之初就在族裔聚居地扎根,经济社会资本提高后也只在聚居地中更换住所,即居住空间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第二,更换居住空间的亚裔有不少从中心城区较差的族裔聚居地迁往郊区较好的族裔聚居地,即居住空间向上流动但与白人的住宅接触程度没有上升。

空间同化理论除了在测量方法及理论框架上不断被改进,作为研究对象的移民群体情况变化也给该理论的改良提供了机会和动力。在1965年移民法案实施后,美国放开了对欧洲以外各国移民的限制,新移民的数量逐年增长,其中亚裔移民独特的居住选择给空间同化理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了进一步完善空间同化理论,很多学者将目光投向了亚裔的空间同化。

与亚裔居住空间特别相关的是波特斯与其他学者关于族裔聚居地的一系列研究 (Portes,Zhou,1993;Wilson,Portes,1980)。族裔聚居地满足了移民对安稳的渴望,缓解了他们对故土的思念,在经济上也为新移民提供了帮助。学者们对于族裔聚居地对低技术移民的影响有一定共识,即人力资源较少的移民往往受益于族裔网络(Lee,Kye,2016)。然而族裔聚居地对高层次移民的影响仍存在争议。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指出劳动力市场被分割为相互间流动较少的两大部分,主要市场收益高、工作稳定、晋升机会多,次要市场则与之相反;有学者认为族裔经济能帮助企业家在次要市场中获得更高的收益(Wilson,Portes,1980)。然而谢宇和高夫利用住所与工作市场两种标准重新界定族裔聚居地后,指出族裔聚居降低了高技术移民的教育回报率(Xie,Gough,2011)。亚裔通过族裔经济及族裔网络获得的经济利益及工作成就,是他们偏好于聚居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的移民同化理论用于预测美国早期的移民通过过程比较准确。欧洲移民与美国白人文化同源、人种近似,基本上几代后就完全融入了主流社会。非洲移民长期面对空间隔离及社会隔离,文化和经济同化进展缓慢。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的移民同化速度介于前两者之间,他们中不愿被同化或无法被同化的成员可以便利地返回母国,选择留在美国的则慢慢被主流社会同化。因此在亚裔移民大量出现之前,很多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认为同化的道路只有一条,各个族群表现出的不同之处只是反映了同化速率的差别。与日俱增的美国亚裔则为同化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让学者们意识到同化的道路远不止一条。

亚裔居住模式的特殊性,同样在推动空间同化研究的发展,让学者们注意到单一理论视角的局限性。空间同化理论将少数族裔的居住空间视为他们社会经济层次的指标,将空间向上流动看作地位获得过程的映照,从少数族裔的角度描述各类资源向居住空间的转换。地方分层理论从主流族裔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白人为了避免少数族裔侵入他们的居住空间而设置的种种障碍。两种视角结合,有助于理解亚裔在空间同化上的独特选择。一方面在文化优势、社会网络和族裔经济的支持下,美国亚裔的经济水平提升很快,有资本进行居住空间的向上流动;另一方面,亚裔的迅速发展对主流白人产生了巨大的威胁,白人对潜在竞争对手的排斥体现在各种具有针对性的法规政策上,两方面结合才让亚裔倾向于提升居住空间的同时保持与同族裔成员的密切联系。美国亚裔的居住模式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亚洲各国文化在异国的旺盛生命力。亚洲文化的种子在他乡的土壤上扎根发芽,让亚裔群体在迁徙万里后仍然保持了强大的凝聚力,稳固的族裔网络则让亚裔即使被在主流社会之外也能获得充足的资源,多方面结合,才让亚裔移民及其子孙走出了第三条同化的道路,在取得社会经济向上流动的同时保持与祖国的联系、保留亚洲文化的特色。关于美国亚裔的空间同化还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例如长期来看亚裔聚居区的变化,亚裔的跨代际空间同化对移民后裔的影响,非传统移民聚居城市中的亚裔新移民空间同化情况。

忽然看到一个白白净净的馒头放到乞丐的碗里,我抬头一看,原来正是杨公子,他温蔼地对乞丐说,别饿着。乞丐赶紧答谢他。

空间同化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应用同样有巨大的潜力。随着中国对周边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影响越来越大,在中国的外籍人员数量不断增加。中国的外国人社区数量不断增加,而这种异质性强的社区管理不易(王亮,2018)。空间同化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结合后,有助于引导移民在文化、经济、居住空间等各方面加强与中国社会的联系,让他们能更好地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空间同化理论同时也能用于预测外国人居住空间的变化,从而为针对性地制定外国人管理政策、统筹安排公共资源、提前建设公共设施提供理论基础。将空间同化理论引入中国,学术上能增加对移民群体居住模式的了解,实际应用中还能加强外国人管理工作,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添一份力。

[参 考 文 献]

郝亚明,2013.美国的种族居住隔离:理论与现实[J].世界民族,(1).

王亮,2018.全球化背景下外国人社区的风险及治理[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Allen,J.Turner,E.,1996.Spatial Patterns of Immigrant Assimilation[J].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48).

Burgess,E.,2008.The growth of the city:An Introduction to A Research Project[A].Marzluff,J.Urban Ecology[C].Bost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arles,C.,2003.The Dynamics of Racial Residential Segregation[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9).

Clark,W.,2009.Changing Residential Preferences across Income,Education,and Age:Findings from the Multi-City Study of Urban Inequality[J].Urban Affairs Review,(44).

Feagin,J.Sikes,M.,1994.Living with Racism[M].Boston:Beacon.

Glass,C.Cook,A.,2017.Appointment of Racial/Ethnic Minority Directors:Ethnic Matching or Visibility Threat?[J].Social Science Research,(61).

Hall,M.,2013.Residential Integration on The New Frontier:Immigrant Segregation in Established and New Destinations[J].Demography,(50).

Harris,C.Ullman,E.,1945.The Nature of Cities[J].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242).

Hoyt,H.,1939.The Structure and Growth of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s in American Cities[M].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Lee,J.Kye,S.,2016.Racialized Assimilation of Asian Americans[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42).

Logan,J.Alba,R.Zhang W.,2002.Immigrant Enclaves and Ethnic Communities in New York and Los Angele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7).

Logan,J.Zhang,W.,2013.Separate but Equal:Asian Nationalities in the U.S.[R].US2010 Project.

Massey,D.Denton,N.,1985.Spatial Assimilation as A Socioeconomic Outcome[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0).

Massey,D.Mullan,B.,1984.Processes of Hispanic and Black Spatial Assimila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89).

Mendez,P.,2009.Immigrant Residential Geographies and The"Spatial Assimilation"Debate in Canada,1997~2007[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Integration,(10).

Park,R.,1915.The City:Suggestions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Human Behavior in the City Environment[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

Portes,A.Zhou,M.,1993.The New Second Generation:Segmented Assimilation and Its Variants[J].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530).

Price,M.Singer,A.,2008.Edge Gateways:Immigrants,Suburbs,and The Politics of Reception in Suburban Washington[A].Singer,A.Hardwick,S.Brettell,C.(Eds.)In Twenty-First Century Gateways:Immigrant Integration in Suburban America[C].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Press.

Sakamoto,A.Goyette,K.and Kim,C.,2009.Socioeconomic Attainments of Asian Americans[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35).

Stolzenberg,L.D'Alessio,S.Eitle,D.,2004.A Multilevel Test of Racial Threat Theory[J].Criminology,(42).

Tienda,M.Lii D.,1987.Minority Concentration and Earnings Inequality:Blacks,Hispanics and Asians Compared[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3).

Timberlake,J.Iceland,J.,2007.Change in Racial and Ethnic Residential Inequality in American Cities,1970~2000[J].City and Community,(6).

Wilson,K.Portes,A.,1980.Immigrant enclaves:An Analysis of The Labor Market Experiences of Cubans in Miami[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86).

Wright,R.Ellis,M.Parks,V.,2005.Replacing Whiteness in Spatial Assimilation Research[J].City and Community,(4).

Xie,Y.Gough,M.,2011.Ethnic Enclaves and the Earnings of Immigrants[J].Demography,(48).

Zhou,M.,1997.Segmented Assimilation:Issues,Controversies,and Recent Research on The New Second Generation[J].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31).

American Spatial Assimilation Theory and Studies on Asian Americans

ZHOU Bo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China )

Abstract: Since minorities'residential integration reflects the fair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public health,employment and other important resources,American scholars have paid a lot of attention to the spatial assimilation theory.Combining ecological models and status attainment models,spatial assimilation model is designed to captur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residential space.Due to the new challenges brought up by the residential concentration of Asian Americans,scholars are expanding the spatial assimilation perspective to take racial/ethnic characteristics into account.As China attract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immigrants,spatial assimilation theory is gaining importance in China as well.Thu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spatial assimilation theory and studies on Asian Americans'residential space has both academic contribution and practical use.

Key Words: spatial assimilation theory;residential concentration of minorities;Asian Americans

[中图分类号] K712.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179(2019)03-0158-06

*收稿日期 2019-02-17

[责任编辑 陈 彪][专业编辑 何 明][责任校对 石彬筠]

[作者简介] 周 博(1988~ ),湖南湘潭人,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博士后,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广东广州,邮编:510275。

标签:;  ;  ;  ;  ;  

美国空间同化理论及其在亚裔研究中的应用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