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中的市场主体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主体论文,进程论文,经济转型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75(2014)-05-0001-10 当前,在旅游大众化和移动在线旅游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旅游市场和技术环境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一大批有商业头脑和专业能力的年轻人开始了旅游领域的创业进程,创立了“银河快车”、“在路上”、“出门问问”、“E地游”、“微驴儿”、“今夜酒店特价”、“途客圈”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旅游服务商,年轻人的创业群体正在形成。旅游业的上一次创业浪潮是在世纪之交,1996年“建国客栈”、“锦江之星”、“东方之旅”启动了经济型酒店的自主品牌创设进程,此后,“携程”创立并在美国上市,“七天”、“汉庭”、“桔子”、“布丁”等经济型酒店,“艺龙”、“同程”、“去哪儿”、“驴妈妈”、“八爪鱼”、“看图班”、“慧评网”等基于互联网的旅行服务商,还有“海航旅业”、“中信产业基金”、“凯雷”等产业投资机构开始涌入市场,推动了中国旅游产业进入品牌创设和企业并购的新时代。很快,这些旅游企业的佼佼者就超越了那些拥有数十年历史的传统酒店和旅行社而进入“中国旅游集团20强”(中国旅游协会,中国旅游研究院,2013),在获得其自身商业成功的同时,也为旅游业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和国际同行的关注。 与此对应的是,传统产业经营方式出现不适应。一些企业家对旅游市场发展有彷徨、观望情绪,对未来市场走向不甚明朗,不知所措。部分企业依然停留于小打小闹状态,甚至梦想回到计划经济时代;但过去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管目前这个新的时代有没有奋斗的陷阱,是否人们对旅游服务、市场环境仍然有一些抱怨,但新的时代已经到来。政府管理方式也表现出不适应,许多政府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直接做项目,未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我们的政策往往跟不上产业的步伐。从这个角度去解读,一些地方正在做的事情,例如2013年一些地方政府牵头了上千个旅游投资项目,投资总额超过数万亿元,并对这些项目进行网上挂牌督办等,引起了争议和质疑(韩言铭,2012;林小昭,2013;程旭,2014),说到底,是计划经济的思维在作祟。 因此,我国旅游经济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和发展调整期,创新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要求旅游业研究如何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创新发展,全力打造中国旅游经济升级版。千方百计地扩大旅游消费需求,培育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转变发展方式和工作方式是其中的重要选项。谁来推动旅游业的变革和创新?只能依靠市场主体,特别是供给面的市场主体旅游企业。传统旅游企业依然是市场主体创新发展的基础,而更多创业型的新型业态的涌现,以及彼此之间有序的合作与竞争则保证产业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上述发展背景下,从理论上说清楚旅游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依靠的是谁,市场主体格局如何,如何推动市场主体的发育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 理论研究述评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旅游业一直处于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基本面长期积极乐观,其间经历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主要是市场面的结构性调整,例如从入境市场导向到入境、国内和出境三大市场并重等。因此,学术界根据对行业调查研究,提出一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建议(范淑青,等,2009),但相对于政府和社会的较多关注,这方面的文献特别是理论研究较少。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产品、经营模式、产业结构、区域、营销或体制等局部性问题,或酒店、景区、旅行社某一具体的个案(陈刚军,2011),或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业、科技、服务业和宏观经济的关系等方面。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假日制度调整和国家旅游发展战略出台,我国旅游经济运行同时面临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自身发展转型的紧迫任务,学术界开始空前关注外部环境和政策变化与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性调整问题(张广瑞,2009;李悦铮,2010;王兴斌,2010;魏小安,2011)。2013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颁布实施和中央开展“反四风”的措施,特别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创业浪潮崛起和旅游经济升级版战略的提出,其对行业的结构性影响也引起高度关注(杜一力,2013a;杜一力,2013b)。在旅游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变迁、旅游业全面提升发展质量的国家战略以及宏观经济转型的多重影响下,我国旅游业正在进入一个转型升级和大变革的时代。 因此,随着行业发展和研究进展,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问题正越来越突出,逐步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初步探讨。但这些理论探讨和建议受实践影响特别是政策影响和产业实践的微观影响较大,既有的成果以解释性研究和服务性研究为主,尚未从理论高度提出转型升级的概念和总体现象,特别是尚未触及市场主体、新兴推动力量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创新等重大问题,因此未能起到为产业界引领发展方向的作用。结合当前的旅游经济转型升级态势,本文认为,当前的转型升级将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背景;在这一时期,无论是打造旅游经济升级版还是发展智慧旅游,扮演决定性作用的将是极具创新精神的市场主体,社会资本、民营企业和科技人才将登上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舞台中心。 2 中国旅游经济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2.1 旅游市场处于持续往国民大众方向回调的战略转折期,常态化旅游需求、常态化发展已成主导 中国旅游市场逐序经历了“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的发展过程,主体市场已由外生需求回调到内生需求,奠定了以国民大众旅游消费为主体的市场格局。近年来,特别是2013年以来,旅游市场加快往国民需求方向回调,国民旅游市场加快往大众需求回调的两大趋势更加明显。旅游领域的消费模式、信息技术及人力资源都发生了历史性的演变。新的旅游消费模式以年轻人追求时尚的需求为主体,信息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长期来看,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将维持中速增长,公务、商务需求也将相应放缓,老百姓常态化的旅游需求及其增长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旅游市场需求的主力。 2.2 旅游产业也相应地面临着从非常规发展向常规发展回调 过去我们旅游市场的发展道路是非常规的,并形成非常规的产业体系和商业模式。国民旅游发展起来以后,以大众消费需求为导向的主流产业却没有相应发展起来。在新的形势下,人民群众快速增长且日渐变化的旅游休闲需求与落后的商业模式之间的基本矛盾更加突出,旅游产业投资和运营也面临回调,急需回调到国民大众旅游消费的基本面上。2012年,我国经济型酒店总数已达到9924家,与2011年底相比,增加了2610家,增长幅度为35.68%①。以“如家”、“7天”为代表的经济型酒店的出现是对产业发展的一种“补课”,但与大众旅游的要求相比,这种回补还远远不够。因此,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不仅仅是体制机制滞后、发展方式粗放等具体问题,更关键的是,在国际环境转变和国内经济转型的发展背景下如何应对急剧变化的市场挑战。 2.3 引导大众市场商业模式创新、更好发挥市场自我调节的作用而非“托底”性政府投资正在成为宏观旅游政策基本取向 在早期以创汇为目标的入境旅游发展导向下,我国形成了政府主导、为小众市场服务的高端旅游接待体系,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迟缓。各级政府习惯以行政之手干预产业运行,直接进行大项目投资。政府没有按市场规律办事,忽视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将资本、人才更多引向旅游地产、高端消费等,加剧i区域间以及业态间的非均衡发展和结构性产能过剩。面对当前旅游经济相对不景气的形势,政府应沉着理性看待,抓住这个难得的战略调整机遇,鼓励和引导大众市场商业模式创新,更好发挥市场自我调节的作用,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而不要再盲目拉高产业投资,盲目发展传统业态。 2.4 一个自主创新的时代正在到来 挑战传统的新型消费方式不断涌现并不断演化为主流的消费模式,旅游消费的转型升级不断冲击传统的旅游商业模式,同时也不断催生出新的业态。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和科学技术的应用,注入智力资源。当前,我国旅游企业的商业研发和自主创新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策略到战略的升华过程,从早期迫于竞争压力的自发行为逐步过渡到自觉积极地谋求产品和管理创新,推动旅游业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在市场、产业、政府的多重引领之下,一个自主创新的时代正在到来。 3 旅游市场主体发育与竞争格局的基本判断 当前我国旅游产业正在进入以大众市场和社会资本为依托,以资本、技术、年轻创业者和新业态为表征的战略调整期和新的发展阶段,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和当代科技正在成为下一步旅游市场主体发育的重要力量。我们产业的发展力量在发生变化,特别是年轻人正在改变旅游的世界。年轻人的改变既是对产业基本面的改变,也是对市场的改变、对政策和战略的改变。这些创业的主体力量目前出现在下述一些主要领域。 3.1 依托于国民旅游休闲需求特别是满足大众核心需求的新业态 2007年,“布丁”酒店把风靡欧美的Pod Life理念(指一种个性、简约、时尚和环保的生活新理念)带入中国,拉近了酒店、科技和时尚等与游客的距离。“去哪儿”网推出了TTS②在线交易系统模式,让消费者有更好的用户体验。“海航”从组建伊始就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操作,无论在投资多元化、经营管理机制还是在资本运作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和尝试。“携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数亿级的会员数量,在新型的“自由行”客源市场和传统的休闲度假市场上都形成了很高的市场知名度和客户忠诚度,并且开始从国内市场走向了国际市场。2013年,尽管全国旅行社组织国内旅游人次、接待国内旅游人次分别下降10.62%和11.07%③,但面向散客、大众市场的旅游企业仍然保持快速发展,“携程”在2013年净利润增长率高达40%④,经济型酒店市场环比回升明显。过去我们追求产业进步,习惯盯着高端豪华消费,盯着政府需求;现在的产业创新,一定要盯着老百姓基本的消费,关注国民大众最核心的需求,我们的思想观念和发展导向一定要跟上这个变化。 3.2 利用当代科技、文化创意、教育和人才支撑要素的社会资本 随着大众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需求多元化,利用当代科技、文化创意、教育和人才支撑的社会资本力量起来了,而且社会资本的力量有的已经从策略性行为走向战略性行为,比如“如家”、“携程”、“海航”、“去哪儿”等一批民营企业,正逐步成长为旅游市场创新的引领者,中青旅、国旅对研发的重视并未放松,从其公报看,两家企业的研发人员整体上呈持续增长态势(见图1、图2)。“万达”、“世纪金源”、“中信”的产业投资基金,形成一种战略性投资力量。“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纷纷以信息技术为切入点进军旅游业,也是此趋势的集中体现。这股力量对产业而言,不仅仅是私营概念,实际上是社会资本介入——中信产业基金来自社会保障基金,从风险基金来的资金更是很难说是私人资本。社会资本用专业化的力量来运作,这部分力量正在崛起。旅游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市场主体理论_旅游经济论文
旅游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市场主体理论_旅游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