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岭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误报原因分析论文_王辉

芦岭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误报原因分析论文_王辉

安徽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34113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煤矿安全系统分井下和地面两个部分。井下主要设备是光电交换机,监控分站,线路及各类传感器。完成对井下各监控地点的数据采集,实现对生产现场环境情况的实时监测监控。地面主要设备光电交换机,数据存储服务器,监控主、备机等。主要负责把井下的监测监控的信息及时传输到各部门,实现远程监测监控,确保煤矿安全产生。

一、芦岭煤矿监测系统现状

芦岭煤矿目前井下在运行监控分站有70台,各类在线传感器共有349台,其中瓦斯传感器107台,馈电断电仪有84台,设备开停传感器54台,CO传感器34台,温度传感器33台。井下在用安全监控系统网络敷设复杂且线路设备老化严重,日常维护管理维护难度较大。

二、2015年我矿所发生的误报情况

自2015年以来我矿井下一共发生6次监控系统误报。从今年来全集团公司各矿所发生的误报情况相对率来看,我矿所发生的误报概率要略高于集团公司的平均水平。说明我矿在安全监控系统管理方便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进一步整改完善。

从我矿今年来发生的误报原因分析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日常巡查管理维护不到位;

2、监测工操作技能不熟练,现场接线误接、错接,或者是硫化接头工艺制作不符合要求;

3、安全监控分站内部结构板块性能老化,性能下降,造成系统误报;

4、施工现场相关责任单位对监测线路或监控设备防护不到位;

三、案例分析及整改措施

案例一

1)、2015年1月26日9时13分,810移变地点安装的41#分站因为设备性能老化,分站内部结构元件损坏,引起9015工作面油泵T:1.40%误报。

2)、2015年6月19日9时08分,II886泵站安装的37#分站内部采集板电阻元件烧毁,造成II886轨道钻场T:8.34%误报。

原因分析:

两台分站37#与41#分站型号均为:KJ90-F16,入井使用年限较长,设备内部元件性能老化严重,存在问题较多,但未能及时更换。

整改措施:

1)、及时制定应对措施,按计划逐步淘汰更换井下在用的KJ90—F16及KJ90-F16(B)型分站。

2)、包片责任人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所在区域内的监控系统设备的日常运行情况检查,定期打开监控分站,检查其内部元件,观察有无受潮、变色,或其他异常情况。

案例二

2015年3月26日早班,9时27分,III-12机巷内所安装的16#监控分站内部电路板一电阻,因为的长期发热造成电路板烧毁,从而引起 III-13抽放巷T1:1.25%、T2:1.29%,III-1013上底板无极绳机车T:1.25%,及III-13机巷T2:1.24%,四台传感器同时发生误报。

监测工赶到现场处理故障,打开监控分站后发现分站内部电路板局部有明显焦糊痕迹。检查确认乃是16#监控分站内部电路板一电阻长期发热,未能得到及时排查,从而引起电路板烧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原因分析:

1)、III-13抽放巷现场施工单位对监控分站防护管理不到位。该施工巷道为岩巷掘进,现场现场岩尘较大,施工单位班中洒水消尘较勤,从而造成监控分站内部电路板受潮,引起局部短路,造成电路板上电阻长期发热高温,进而烧毁电路板引起误报。

2)、包片监测工日常巡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16#分站内部电路板上电阻发热后有变色迹象,从而未能提前排除隐患。

应对整改措施:

1)、误报发生后及时改迁16#分站,重新选择适合地点避免分站再一次受潮。

2)、加强对井下在用监控分站内部巡查。分管科区领导及班队长每周对井下各地点监控系统进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即使整改,避免类似情况再一次发生。

案例三

2015年7月11日9时37分,因监测工现场整理线路时重新制作冷缩接头,由于接线工艺不规范,造成信号线与电源线短路,从而引起II888瓦斯道T2:1.78%误报。

另外:2015年3月5日时候发生一次因为监测工改移线路时,将一氧化碳与瓦斯传感器信号线错接,从而引起系统误报现象。

原因分析:

1)、监测工业务技能不熟练,责任心不强。

2)、制作硫化接头的时候,未按照规定要求制作。

3)、接线粗糙,连接头过长,造成信号线与电源线短路,从而引起系统误报。

规范接线:

1)、红、白电源线首尾分开;

2)、四个接头之间距离应当不小于20mm;

3)、连接线应当平直,但不能过分张紧,;

应对整改措施:

1)、针对这种情况,及时制定相应的措施,每周五学习时间,利用回收的废旧线路,在地面模拟系统机房进行实操训练,提升职工的业务技能。

2)、对于技能掌握不熟练监测工,尽量不安排其单独作业。

3)、多台传感器安装接线时,应当提前做好线号标记,由专人负责接线,一人监护,逐台安装,并且应当先接电源线,后接信号线。

四、目前制定的应对预防措施:

1、利用地面模拟系统加强对职工业务技能水平的培训;

2、制定相应整改预防措施,目前已经完成了对工作面及煤(岩)巷道掘进头的监控设备及线路的整改;

3、逐步更换井下在用老化线路;

4、对井下在用23台KJ90-F 16及KJ90-F 16(B)型分站进行逐步更换。目前已经更换6台,后续采购设备到货将继续更换;

5、协助培训学校对全矿班队长以上管技人员,进行安全监测监控的专题培训,提高生产单位管技人员对安全监控系统的认识,做好现场防护;

五、总结

要想进一步减少煤矿监控系统日常的误报警现象。首先,要提升监测工自身的责任心及业务技能水平;其次,监控设备的备件要充足,对发现问题的设备要及时更换;再次,加强监控系统的日常巡查与防护,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事后总结经验,预防类似情况再一次发生;最后,施工现场相关责任单位要做好现场的安全监控系统的防护,避免因为人为外在原因引起系统误报。

作者简介:安徽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在职研究生 王辉(1986.10-)现就职于淮北矿业集团芦岭煤矿通风区监测副区长

论文作者:王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技术》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7

标签:;  ;  ;  ;  ;  ;  ;  ;  

芦岭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误报原因分析论文_王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