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并且发展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发展前景良好。然而随看社会的变化让民众对建筑行业的了解不断增多,在建筑房屋的时候民众对于建筑工程有了更多的要求,尤其是建筑质量,建筑质量是民众最关心的问题,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间接等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因此,我国在重视建筑质量的时候,更加重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建筑是由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室内空间组合而成的,指供人们工作生产或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一般建筑由基础、墙或柱、楼底层、楼梯、屋顶、门窗等构配件组成。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民众对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关注加大,怎么在建筑工程中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好混凝土的质量问题,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本篇文章从混凝土的角度出发对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分析,探讨现代建筑工程中如何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1建筑工程筑设计原则
1.1在施工前期的设计中需要考量到建筑房屋的受力情况,按照施工的要求,基础混凝土的强度应在C20-C40范围内对混凝土选择,尽量避免使用高强度的混凝土。
1.2在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前,要对混凝土的文图、温度应力进行预算,预定好施工阶段的混凝土温度变化及控制温度指标,其最主要的目的实在于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大的裂缝。
1.3在做混凝土施工之前应做好多方面的准备,要先预算温度的指标,预算的方法有多种,较为准确的可以采用有限元法,但一般可以采用简化的计算方法。
2、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混凝土的特点是强度好、耐火、耐水、耐腐蚀、具有可造性,和其他工程材料相比,混凝土的优势明显,因此,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工程中,混凝土被大范围的使用,可是,民用施工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问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问题涉及广,涉及问题不仅包括人工的控制问题,还包括机械设备的控制问题、材料质量的控制问题,以及施工方法的控制问题和环境控制问题等。由于混凝土粘合性不够、施工不当等原因,在实际施工工程中,会出现建筑物露筋、麻面、裂缝等现象。露筋的出现,主要是混凝土的粘合性不够。混凝土的表面不光滑,基本上呈现不规则状,会形成缺浆、小坑,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混凝土的麻面现象。另外,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大面积或者局部裂缝的现象。因此,建筑工程在运用混凝土施工过中,要特别注意混凝土中薄弱环节,也就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问题。做好质量监控,对于质量问题能做出有效措施解决问题,避免混凝土施工出现质量病害,对于提高工程整体施工效益有着积极意义。
3、关于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在人员控制方面
建筑工程工程必须要有明确的责任制度,负责建筑的项目负责人以及质量管理员要清楚自身的职责,做好管理工作,避免出现严重的工程问题,在混凝土施工前,负责人要严格检查混凝土的施工设备是否安全,也要检查施工材料是否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要密切关注施工现场混凝土的状况,对于一些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给施工项目的负责人。混凝土原料的配比问题也要有工作人员查看,原料的配比不合理也会诱导安全隐患发生。同时,在混凝土的施工现场,技术人员要进行实地勘察,结合施工条件,地形,设备等问题,最终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对于混凝土的施工措施要有明确的细节安排,细节决定一切,方法准确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最重要的是,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保护环境,施工过程中,采取正确方法处理噪声,把噪声对于居民生活与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在质量监督上方面
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运用专业的方法统计,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混凝土配比,混凝土无论是在生产还是建筑过程都必须达到标准指标,在每一项环节做好统计。另外,工作人员在混凝土的原料选择,配比,浇筑等环节做好监督,在混凝土施工后,注意观察混凝土的变化,解决混凝土引发的突出问题。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相互合作,避免混凝土的质量出现问题。
3.3、在施工技术方面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的质量、配料准确、搅拌均匀运输,浇筑振实成型,养护等整个施工环节中,浇筑振实成型是主要的环节。在混凝土浇筑成型时,由于没有振实所产生的外观上的气孔、麻面、蜂窝、孔洞、裂隙等质量问题,易引起重视,但由于振捣不良,所产生的内部蜂窝、孔洞所导致的内在质量问题,人们容易忽视。而混凝土内在质量缺陷,同样引起混凝土结构物的破坏。所以,混凝土振捣应引起施工人员足够重视,质检员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使混凝土振捣良好。
另外,在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还需要及时的进行养护管理。这是因为混凝土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在凝固硬化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水化热。而这些水化热会使混凝土内外温差增大,从而引起温度裂缝和应力裂缝,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为此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混凝土养护措施来避免这些质量病害的发生。一般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养护措施主要有蓄水养护、覆盖养护和浇水养护等几种方法,养护时问不得低于两周。但是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在养护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进行混凝土拆模养护,在拆模过程中要注意成品保护,尤其是在清水混凝土施工中,这一点更是尤为重要。
3.4、裂缝控制方面
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产生裂缝是一种常见的质量通病,要进行事先控制,从以下几点注意:材料、半成品质量的控制。水泥安定性良好;砂石级配通过试验要优良,砂不要过细,砂石含泥土、石粉不能超标,不能使用反应性骨料,科学地采用合理的配合比,根据外界环境温度采用水化热适宜的水泥;建筑和结构构造进行检查,结构整体性和变形缝设置应合理;结构受力上,应进行设计断面、应力情况、超载、抗裂验算;施工工艺方面控制。水泥用量与用水量不宜过多;混凝土拌和要均匀;配合比控制要准;浇筑要按一定顺序进行;浇筑方法要妥当;浇筑速度不能过快,振捣要实;模板不能变形、漏水漏浆;钢筋保护层要适宜,浇筑中不能碰撞钢筋;施工缝处理好;拆模、加荷不能过早;施工不能超载;及时养护,不要受冻;注意地基变形和温、湿度变形;混凝土不能受到酸碱腐蚀,火灾、高温、地震也会使混凝土受到破坏。
混凝土施工是土木工程中的根本环节,必须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规范施工管理。土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涉及面广泛,特别是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对质量防治和管理工作的进行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业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促进建筑工业的技术进步。
4、结论
就目前来看,民众对于建筑的要求越来越多,在建筑的质量上人们的追求也更高,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进而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民众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高,建筑行业为了满足民众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质量标准,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最重要的施工原料,因此,对混凝土的质量标准也随之上升,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建筑行业要加强对质量监管,保证建筑的安全性,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伟雄. 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J]. 科技经济导刊,2016,(03):82.
[2] 宋明泽. 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 民营科技,2016,(04):204.
[3] 吴帅铮,钱宏岩. 浅析土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 [J].居业,2016,01:110-111.
[4] 杨谊. 刍议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 江西建材,2014,(09):186.
论文作者:黄唐青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0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问题论文; 裂缝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