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危险化学品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方法论文_曹杨

论危险化学品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方法论文_曹杨

辽阳石化分公司油化厂 辽宁 辽阳 111003

摘 要:双重预防机制,就是要以风险管控为核心,坚持超前防范、关口前移,从风险辨识入手,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同时通过隐患排查,及时找出风险管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失、漏洞,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

关键词:风险管控 隐患治理

1 为什么要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2013年11月22日,青岛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造成62人死亡。2014年8月2日,昆山中荣爆炸事故,造成146人死亡。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65人死亡。2016年11月24日,江西丰城发电厂冷却塔坍塌事故,造成74人死亡。连续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暴露出安全生产领域风险“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要将安全风险逐一建档入帐,建立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把新情况和想不到的问题都想到。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风险“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强化风险意识,分析事故发生的全链条,抓住关键环节,采取预防措施,防范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变成事故隐患,隐患未及时被发现和治理演变成事故。

2 什么是双重预防机制?

双重预防机制,就是要以风险管控为核心,坚持超前防范、关口前移,从风险辨识入手,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同时通过隐患排查,及时找出风险管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失、漏洞,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

3 双重预防机制总体工作思路

3.1 全面辨识和排查岗位安全风险和隐患,采用科学方法进行评估与分级,建立安全风险与事故隐患信息管理系统,重点关注重大风险和重大隐患,采取工程、技术、管理等措施有效管控风险和治理隐患。

3.2 构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持续改进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智能化,切实提高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4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1]

4.1 建立组织机构:成立由主要负责人负责的专门机构,实现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管控、全时段落实。明确工作目标、实施内容、责任部门、保障措施、工作进度和工作要求等相关内容。

4.2 开展人员培训:安全培训既是企业的法定责任和长治久安的最有效措施,也是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柱,是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重要举措,是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根本性措施,是最具潜力、最有效益的安全投入。通过对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员工开展风险管控理论、风险辨识评估方法等内容的培训,使其具备参与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的能力,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4.3 风险点确定: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企业风险点划分可按照储存区域、生产装置、辅助设施等功能分区进行划分。对于规模较大、工艺复杂的系统可按照所包含的设备、设施、装置进行细分。对操作及作业活动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对于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高风险作业活动应进行重点管控。应组织对生产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形成风险点名称、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及后果、风险等级等内容的基本信息清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4 风险评价:企业宜选择风险矩阵分析法(LS)、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等方法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按从严从高的原则判定评价级别。风险判定准则: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等。

4.5 风险分级: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实施分级管控。重大风险,由厂、车间、班组、岗位管控,应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只有当风险降至可接受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4.6 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分为5个方面:1.工程技术措施;2.管理措施;3.培训教育措施;4.个体防护措施;5.应急处置措施。

4.6.1 工程技术措施:采用本质安全设计,隔离、封闭、关闭、联锁等措施预防、减弱和隔离风险。

4.6.2 管理措施: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监督检查和奖惩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并演练。

4.6.3 培训教育措施:安全培训是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柱,是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重要举措,是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根本性措施。

4.6.4 个体防护措施:根据危害因素和危险、危害作业类别配备具有相应防护功能的个人防护用品,作为补充对策。

4.6.5 应急处置措施:根据特定风险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物资,定期进行演练,提高事故的防范和处置能力。

4.7 编制风险点清单:在每一轮风险辨识和评价后,编制包括全部风险点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并及时更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生产设施、作业场所等区域存在的不同等级风险,使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在总平面布置图中,实施风险分级管控。

4.8 持续改进:每年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系统性评审,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以及其他变更情况等适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5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5.1 隐患分级与分类: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生产类隐患:设备设施、现场环境、消防及应急设施、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辅助动力系统等。管理类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急管理、职业卫生基础管理等。

5.2 编制排查清单:应以各类风险点为基本单元,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该排查单元的排查清单,至少应包括:排查内容,排查标准,排查方法,排查周期等。

5.3 隐患排查:分为排查类型,排查要求,组织级别,排查周期。排查类型: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等。排查要求:隐患排查应做到全覆盖、责任到人,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等。组织级别: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和频次,一般包括公司级、厂级、车间级、班组级。排查周期: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生产工艺特点,确定隐患排查类型的周期。

5.4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主要包括车间治理、厂治理、公司治理等。隐患治理应做到方法科学、资金到位、治理及时有效、责任到人、按时完成,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制定防范措施,落实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为事故。

参考文献:

[1]王铁.炼油化工专业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防控.石油工业出版社.2018.11

论文作者:曹杨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论危险化学品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方法论文_曹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