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口腔医院 411100
【摘 要】目的:评价实行理性情绪疗法,对口腔牙种植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共收治58例口腔牙种植手术患者,遵循患者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入院尾号奇数)、B组(入院尾号偶数),两组患者人数均为29例。B组实施常规护理,A组在B组之上实施理性情绪疗法,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B组比较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对比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与B组比较护理后SAS评分,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口腔牙种植手术患者接受理性情绪疗法,可提高临床效果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很好的改善患者焦虑心理,存在临床方面应用及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理性情绪疗法;口腔牙种植手术;焦虑情绪
牙齿,为人体中的重要器官,如果发生牙缺失情况,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1]。需要注意的是,牙齿具有相貌特征,发生牙缺失后牙齿外观美观性收到影响,患者一般很难接受。采用牙种植手术处理,可调患者的生理功能,改善牙齿外观。然而,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受到负性心理情绪因素影响,容易加重患者的痛苦、心理压力,这对手术实施的效果,会构成严重的威胁。为此,本研究实行了理性情绪疗法、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不同干预方式,对患者焦虑情绪、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58例口腔牙种植手术患者,按照其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分组,分为A组和B组,分组均为29例。A组中男性和女性各17例、12例;年龄范围为25~35岁,中位年龄(30.6±3.3)岁。B组男性和女性各18例、11例;年龄范围为28~34岁,中位年龄(32.7±3.5)岁。A组和B组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性均不存在,P>0.05。
入选标准:符合前牙牙列缺失标准者、研究前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沟通障碍者、精神障碍者、意识障碍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方法
1.2.1 B组接受常规护理,手术前进行影像学检查、血常规检查、血压测量,为患者讲解牙缺失相关知识、治疗方法。
1.2.2 A组在B组之上,接受理性情绪疗法,因为患者对于种植牙相关知识了解的较少,所以容易产生焦虑心理情绪。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和患者沟通,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尊重,结合患者的顾虑,进行个体化心理疏导,以便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治疗依从性。治疗准备阶段,需要帮助患者明确不良心理情绪、行为,及时纠正其不当行为,使患者合理调整自身心理情绪。然后,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自信,以理性方式促使患者养成思维习惯,反复要求患者背诵观念。主要的目的:达到巩固的效果,认识到非理性信念是不现实的。与此同时,还应教会患者合理运用暗示方法、自我宣泄方法,旨在提高患者心理素质。接诊后、手术前3d、手术当日、拆线当日,分别进行健康教育,时间为0.5h,具体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治疗费用、种植成功率、口腔清洁、复诊等,进行个体化情绪护理。
1.3观察指标
1.3.1 予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SAS评分观察、比较。
1.3.2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A组、B组患者的焦虑心理实行评判。SAS评分在50分以下,表示正常;评分为50分或高于50分,表示存在焦虑心理。
1.3.3 经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遵循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判。(十分满意+满意)×100%,即可计算出口腔牙种植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A组和B组患者口腔牙种植手术临床相关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计数资料,两组护理满意度的对比,均使用%代表,运用X²的方式行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的对比,均使用X±S代表,运用t的方式行统计学检验。如果两组间的数据对比为P>0.05,则说明——差异性不显著;反之,两组间的数据对比为P<0.05,则表示——差异性存在。
2.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情况的分析
A组和B组比较护理满意度情况,具有对比差异,P<0.05,如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情况的分析[n=29(%)]
3.讨论
理性心理情绪,即为通过理性的方式控制非理性,将理性思维取代非理性思维,提高患者以往的认知,降低非理性信念所致情绪困扰、异常行为[2]。牙种植患者一般比较害怕经手术治疗,主要是害怕手术所致疼痛,担心手术效果、安全等问题。因为患者对自身病症、手术知识了解的较少,所以容易产生不良心理情绪,这对于手术实施效果和安全,会构成直接的影响[3]。相关研究人员表示,焦虑心理情绪,对于患者机体神经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较大。表示,如果焦虑心理情绪更加严重,糖皮质激素增加、不利于伤口愈合,因此会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故此,本文实行理性情绪疗法,能够有目的、计划的组织健康教育活动,转变患者的认知、非理性理念,规范自身行为、调整心理情绪[4]。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与患者构建良好的关系,从而纠正其不正确认知,重建知识结构,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自信[5—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前SAS评分比较,不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护理后,A组和B组在SAS评分、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表示,口腔牙种植手术患者接受理性情绪疗法干预,能结合患者的具体状况,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所以可尽量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
总之,理性情绪疗法,在口腔牙种植手术患者中应用,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的焦虑心理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梁向新,余晓波,黄媖.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口腔种植患者牙槽美学效果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7,38(23):3628-3630.
[2]王婷,李方龙,吴双燕等.全方位立体干预措施预防种植牙医院感染的效果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23):5509-5511.
[3]马国武,薛藏辉.“盾构术”在前牙美学区种植中的应用[J].口腔医学研究,2018,34(6):581-584.
[4]陈青娅,黄茜,王黎.口腔种植患者牙科焦虑的调查分析[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8,45(1):14-19.
[5]王怡丹,欧洪波,李婷燕等.种植牙术后全身与局部用药对PCT、CRP的影响及治疗效果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6,32(4):388-390.
[6]方海军,余兰,闻人衍等.广谱抗菌药物在种植牙手术前后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0):2339-2341.
论文作者:刘乐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患者论文; 情绪论文; 手术论文; 口腔论文; 满意度论文; 焦虑论文; 心理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