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数学;质疑能力
引言: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朱熹曾经提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与“学”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引诱学生去进行疑问,在疑问中进行学习。数学是一门知识复杂、内容抽象的学科,教师在教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对于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教学中展开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给学生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教育家孔子认为教育教学要“循循善诱”,擅于运用提问的方式去促进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知识学习。另一方面,课堂上教师给学生更多的提问时间,可以帮助启发学生的质疑意识,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一 培养学生的信心,让学生敢于质疑
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绝对领导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单向知识传输教学,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压抑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难以发展学生的质疑能力。素质教育提出,教师课堂教学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融合“学生为主”的现代教育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原来“听”的角色转化为“说”的角色。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将更多的课堂主动权留给学生,鼓励学生进行质疑,让学生自主地进行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信心。例如,教师在讲解“几个不为零的数相乘,其符号的确定方法”知识点时,课本上回提到:几个不为零的数相乘,其符号的确定有负数的个数决定,当负数个数为奇数个时,则符号为负;当负数个数为偶数个时,则符号为正。这时候,学生会提出疑问:为什么正数的个数不会影响符号?当学生提问后,教师要首先肯定学生敢于质疑的积极性,给学生进行鼓励,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较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迎合学生的这种性格特征,多对学生进行鼓励,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数学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质疑,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 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不是灌溉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到学生手上。”教师在教育中的定位是十分重要的,其应该是知识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摒除传统填鸭式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去探索知识,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解“二元函数”内容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去收集一些利用二元函数解决生活问题的案例,如,利用二元函数解决供货量问题;利用二元函数解决最大值问题等。教师将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一个教学课件,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自主根据课件内容去进行思考、学习,鼓励学生进行问题发展,如,学生提出问题:两个二元函数的交点有什么意义?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质疑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
三 指导学生学法,促进学生有效质疑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钻研课本教材,发展学生的良好基础。课本教材是学生每个阶段学习知识需求所编制的,是教师教学活动展开的依据。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学习,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的定理、公式等,坚实学生的基础,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到:最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根据数学学科知识特征,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观察、多角度分析,培养学生联想能力,激发学生进行质疑。教师是教学的重要引导者,不仅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还引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发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对于学生质疑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 总结语
质疑对于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学科知识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能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知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体现了“学生为主”的现代教育理念,极大的学生发展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参考文献:
[1]张寿元. 慧眼看真相——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 学周刊, 2019(23).
[2]佚名.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 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9.
论文作者:史青松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学生进行论文; 知识论文; 教学中论文; 课堂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