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政府采购审计路径研究
邓梓路
(南京审计大学,江苏 南京 211815)
摘 要: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政府采购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多挑战,也为采购审计工作的转型提供了机遇。目前,我国政府采购审计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具体分析了当前采购审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大数据时代对采购审计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
关键词: 大数据;政府采购;审计路径研究
一、当前政府采购审计存在的问题
依据近年来政府中央机构采购审计工作的审计结果,当前审计工作中采购工作的问题详细体现在下列方面:
(一)政府采购审计法规体系有待完善
当前政府采购法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审计监督自身的法规并不够完善。采购审计是政府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审计自身的依据也是采购审计的立足之本。但目前的政府审计法规仍然相对落后,尤其是与当前加快政府体制改革的总目标不相适应,新法规的修订速度不能满足改革进程的需要,而且现有的法规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些法规随着时代发展已经不再适用,但未得到及时地修订或者更新,导致现存审计法律体系不能满足当下审计工作的需要。
另一方面是针对政府采购审计的专门性法律缺失,限制了政府采购审计发展的进度。当前有关政府采购审计的法律,除了在政府审计法律体制中提及的一些采购审计需要遵循的规范外,还有相关专门性法律《政府采购法》,该法明确指出采购监督存在的必要性,为政府开展采购审计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托,但是目前采购法缺乏对有关审计查出的违法行为的评判标准与惩处力度的规定,因此即使发现了问题,也难以下达处罚,处罚结果容易引起争议。不处罚又使得采购审计只是走个程序,缺乏威慑力,无法减少或预防违法行为,反而浪费了审计资源。目前需要加快对采购审计专业法律的编制完善进度,包括与采购法相关的实施细则的制定工作和对工程类项目的管理办法的完善。前者对采购审计工作的具体落实有重大影响,需要尽快编制以保证审计成果的运用以及审计处理处罚的实际执行,保证最终审计目标得以完成。后者是如何解决目前工程类项目在适用何种审计法律上界定不清的问题,使得工程类项目可以明确适用审计法律。
(二)采购审计人员良莠不齐,有待提高
首先是年龄分布不合理,采购审计人员普遍年龄偏大,这样的老龄化布局可能会使得审计力量断层严重,当年龄大的审计人员在一段时间集中离开审计岗位,就会导致岗位大量缺位,审计人力资源难以负荷工作。同时年龄较大的审计人员虽然实际经验丰富,但是对于先进技术的接受度不高。目前是大数据时代,数据式审计是主流,明显老龄化的审计队伍难以跟上时代的要求。而年轻的审计人员虽然能跟上技术发展的需要,但是缺乏实际经验,对于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往往难以做出合理的职业判断。因此应该降低年龄断层现象,把年龄差距缩小,多给青壮年人员实践的机会,锻炼青壮年人员成为审计的中坚力量。
其次是专业素养不够高。目前高素质人才更倾向于企业或银行等高薪水职业,而政府审计人员普遍薪水较低,导致很多人对于政府审计的重要性并不了解,因此高素质人才对政府审计缺乏热情,导致当前机构内人才水平受限。对此审计机关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投身政府审计事业。采购审计对于专业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要了解审计专业知识,对于招投标、工程造价等其他专业知识也要有一定的储备。目前我国采购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仍然比较单一,缺乏足够的专业素养,这势必会阻碍审计工作,让被审机关有机可乘,影响相关职业判断的准确性,可能会得出不公允的审计结果。
在大数据时代前,采购审计利用的多是财务数据,对非财务数据的利用度非常低,不利于数据的精准性。而大数据时代改变了这种模式,使得非财务数据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提高了审计数据的完整性,保留了数据的核心价值不受损失,为数据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在数据分析时,大数据更侧重于事物之间相关性的分析,降低了对因果关系的依赖,使得延伸审计的作用发挥得更广泛,能挖掘出事件的全部相关因素,提高最终审计结论的精准性。
一是审计的范围比较狭窄,依据法律要求应该是所有用于政府采购的财政资金都应得到审计。但是实际上,目前审计工作还是围绕预算内资金开展,将重心都放在预算内的资金上,对于预算外资金的使用以及一些其他途径供给政府采购的资金没有涉及,没有达到对所有采购资金的全覆盖。
(三)采购审计未实现全覆盖
第七十五军军长周岩见陈总司令没有给他下命令,脸上有些挂不住了,站起来说:“请总司令给我军下达作战命令。”
二是审计内容不够全面。对于每一个被审单位,采购审计都不够深入,审计内容有限。目前主要是局限于对采购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以及有效性、对其采购计划的制定和实行、对具体采购过程的追踪监督以及采购合同是否合理是否真实存在等进行审计,然而即使是这些已审计的内容,也有审计的不够健全之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关键的环节没有得到审计,例如采购预算的制定与执行,很多采购单位虽然在年初都会制定预算,但是很多单位擅自变更预算外项目,并未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这容易在采购资金的管理中出现舞弊,但是目前却缺少对这部分的审计。
二、大数据环境下政府采购审计的转型
(一)审计模式的转变
在还未步入大数据时代时,传统审计工作依托于人员的纯手工作业,利用查账和实地检验等方式进行审计,由于时间和人力资源的限制,审计以抽样审查为主。后来计算机系统开始引入到审计作业中,刚开始只是起到存储作用和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技术水平普遍较低,这些数据分析的结果利用率不高,计算机只是起到辅助作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越来越成熟,审计证据的来源也发生了变化,账簿不再是主要的审计依据,数据可以从数据化平台上直接获得,越来越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推动了审计全覆盖的进程,提高了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得项目实施的速度和质量得到提升,审计方法也开始改变了以抽样调查为主的现状,提高了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降低了审计风险。
“那里每一样东西都能说出长长的故事来。实习的时候,我最开心的就是去看展,听老师们说故事!”一次,在协助老师撤展时,老师随手指着金丝楠木的展台告诉她,这是由著名文物专家王世襄先生监制的。这种惊喜,在故宫博物院里不胜枚举。也正是在这众多的瑰宝之中,在卧虎藏龙的研究学者之间,宴姝确定了今后的方向——钻研历史,为今后能真正进入故宫博物院工作打好基础。
(二)审计目标的转换
在计算机应用于审计工作的起步阶段,计算机审计主要通过大量收集数据,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对比观察,并通过一些数据分析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解读,从而发现疑点,以此为审计工作提供助力。但在大数据时代,是发现疑点、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风险评估以及对被审计单位最终的效益进行分析等。目前的审计工作关注的重心不仅仅停留在检查合规性上,更多地开始向制度合理性、效益性等方面进行转型,通过云数据平台的逐渐完善,获得稳定充分的审计数据来源,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来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以及整个市场的制度控制问题进行把控,对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提出防控建议,以促进宏观制度上的健全和完善,对国家具体制定法规制度提供建议,对已出台的制度进行改善和起到引导作用,以便提高国家对行业的整体走向及未来发展前景的了解,提高制度的前瞻性。
三、大数据环境下政府采购审计的具体路径
在政府审计中,要对各个部门与采购业务相关的内外部数据进行广泛全面地搜集,以保证审计数据的全面性、完整性,为审计数据分析建立坚实的基础。要实时分析海量审计数据。构建审计数据云平台虽然可以便捷存储和迅速解析、处理大容量的审计数据,但仍有缺陷。当前运用的批量分析模式必须要在审计数据达到一定规模后才能进行,这种分析工作必须的前提条件不利于审计过程中对目标审计单位进行实时追踪、延伸调查以及实时成果反馈。但当前在我国由于技术限制及其他客观主观因素存在,实时分析模式并未得到实际运用,地方及中央的审计工作依旧运用陈旧的分析模式。正由于这种实时分析的非普及性,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操作空间,他们利用审计分析的滞后性,在审计分析开始前对有问题的数据进行篡改,使得审计工作利用的滞后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运用这种时间差来谋取私人利益。由此可见,滞后的数据的准确性与可依据性并不高,往往与当前被审计机构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而这种数据与实际情况间的误差会影响最终审计结论,从而使得审计人员得出错误的审计结论。因此,我国要加大力度推进云技术发展,提高实时审计在实际审计工作中的运用,降低因滞后数据造成审计失败的概率。要构建政府采购审计数据分析模型。分析模型对于审计分析工作来说至关重要,合理有效的分析模型,不仅可以提高分析效率,同时也能更好地挖掘出数据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进一步延伸审计打下基础。因此,在实际作业中,要做好建模工作,将模型分析与个案分析相关联,通过对两者的结合使用,使得分析模型更加合理有效。
A组患者与B组患者均持续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30mg/次,溶剂为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3次/d。A组持续用药时间为8d,B组持续用药时间为16d。
参考文献:
[1]李洪亮.我国政府采购中的审计监督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陈泉倩.财政大数据审计思路与方法探究[J].审计月刊,2016,(12):12-14.
[3]何琰.大数据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03):67-71.
[4]卢小君.我国政府采购领域防范利益冲突的制度分析及完善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7,(08):26-27.
[5]韦昕雨.试论大数据环境下审计风险的防范应对策略[J].财会学习,2017,(04):136.
[6]王文华,黄费连.信息化对政府采购审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招标,2017,(12):27-30.
[7]刘佳楠.我国政府采购审计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04).
Research on Audit Path of Government Procurement under Big Data Environment
Deng Zilu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1819)
Abstract: The arrival of big data era brings many challenges to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udit,and also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ocurement audit.At present,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our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udit.This paper specifically analyses som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procurement audit,and the impact of the big data era on procurement audit,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on this basis.
Key words: big data;government procurement;audit path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 F279.44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9-08-08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职务犯罪智能评估、预防关键技术研究,2017YFC080-4000
作者简介: 邓梓路,南京审计大学研究生,导师:杨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