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论文_朱韦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31000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8月于我院行开胸手术的患者共48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4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单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观察组患者则在自控静脉镇痛基础上另行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2、6、24、48h的视觉模拟镇痛(VAS)评分较之对照组明显下降,且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另,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行开胸手术时应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效果显著,定位精准快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减少药物降痛用量,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开胸手术;镇痛效果

开胸手术麻醉时间长,胸壁创伤大,术后应激反应及痛感强烈,会造成患者呼吸表浅,机体负重承受弱,在基于排痰困难的前提下极易导致小气道梗阻、肺不张及肺炎等并发症,影响临床疗效,故而,需采取及时有效的方式以缓解患者术后疼痛[1]。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与进步,椎旁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及开胸手术中得到应用,在术中麻醉和术后镇痛方面发挥着显著功效,主要因其作用于侧躯体椎旁神经,对机体损伤较小。超声引导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定位精准、成本低廉等显著优势,在区域神经阻滞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优化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效用明显[2]。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镇痛效果,选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8月于我院行腔镜手术的患者共48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镇痛效果显著,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8月于我院行开胸行单侧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共48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中,ASAI-II级,男13例,女11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3.47±11.59)岁;对照组患者中,ASAI-II级,男14例,女10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4.36±12.07)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对比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单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具体镇痛泵配方:格拉司琼3mg、舒芬太尼25μg/kg,并添加生理盐水至100mL,维持量为2mL/h,单次追加量为0.5mL,应用时间在10min内[3]。

观察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开放外周动静脉,在术前诱导前即进行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患者选取侧卧位,手术侧朝上,选择并标记相应预开胸切口椎间隙(T5-6或T6-7),超声引导下穿刺,待针尖抵达椎旁间隙,回抽无血后注入罗哌卡因(浓度及剂量)同时右美托咪啶给予0.5-1ug/KG.H的负荷剂量,诱导药物:阿托品0.5mg,丙泊酚2mg/kg,芬太尼0.3-0.6ug/kg,罗库溴胺0.6mg/kg,诱导后立即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镇痛及托烷司琼5mg止吐。术中以麻醉维持:丙泊酚4-7mg/kg’h瑞芬太尼15ug/kg h。手术结束前10分钟给予曲马多100mg镇痛。排除术前使用镇痛药物及数据不全的患者[4]。

1.3 评价指标

记录分析患者诱导前心率血压呼吸均值和术后血压,心率,呼吸及术后2、6、24、48h间的VAS评分及镇痛泵按压次数,从出汗、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尿潴留,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等观察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临床镇痛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组间率对比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 ±s)表示,所获取数据以SPSS16.0进行分析处理,具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从术后2、6、24、48h等不同时间段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时,观察组患者具体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对临床疗效影响较小,且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从出汗、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尿潴留等观察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2所示。

2.3 两组患者镇痛泵按压次数比较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为(9.47±2.83)次,对照组则为(20.91±7.34)次,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上,开胸手术具有明显创伤大、术后痛感强烈的特点,为优化临床疗效,完善术后镇痛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化,近年来,在疼痛治疗与临床麻醉中应用超声基数是神经阻滞的重大进展,其较之常规的阻滞方式更具直观性,基于超声技术的应用,对胸膜壁层与脊椎横突部位进行扫描获得实时超声声像图,再行椎旁神经阻滞,明显提高了穿刺针到达预期理想位置的成功率,有效缩短具体应用时间,减少患者疼痛感,且术后并发症亦明显减少,镇痛效果显著[5]。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镇痛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2、6、12、24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另,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泵按压次数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具体数据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痛感明显降低,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临床上行开胸手术时应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效果显著,定位精准快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减少药物降痛用量,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麦伟良,黄坚,张敏森,等.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开胸手术术中及术后的镇痛效果[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04):1-2.

[2]何建华,马曙亮,顾连兵.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01):31-34.

[3]游艳艳,张琴,张毅,等.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胸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09):853-855.

[4]刘伟,孙前闯,宋智敏,等.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在老年人开胸手术术后镇痛中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04(07):1854-1855.

[5]刘桂颖.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开胸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67-68.

论文作者:朱韦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  ;  ;  ;  ;  ;  ;  ;  

超声引导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论文_朱韦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