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软土路基的加固技术以及施工要点探讨论文_向东,马科

道路工程软土路基的加固技术以及施工要点探讨论文_向东,马科

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 重庆 40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市政道路建设也越来越多。在道路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软土路基的存在给施工进度带来的阻碍。因为软土路基不具备较强的承载能力,对道路施工质量存在着较大的影响,因此,道路施工中加固软土路基的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论文对道路工程中的软土路基加固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施工中的重点内容,为提高我国道路施工质量努力。

关键词: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加固技术;施工要点

引言

道路交通是城市内出行条件及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软土地基问题是道路施工中的一个关键因素,由于软土地基自身具有易沉降、硬度低、稳定性差等特点,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加固处理,很容易造成道路质量出现问题,造成路面塌陷、变形,甚至威胁行车安全及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对于城市整体精神面貌也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道路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软土路基的加固处理,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做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道路工程质量,为城市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1道路工程软土路基的施工

软土路基在施工过程中主要的实施内容有以下两方面:第一,软土路基的设计工作;第二,软土路基的施工。不管是设计还是施工,软土路基的加固技术都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对软土路基实施有效的加固技术可以提高道路基础的强度和承载力,有效避免道路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下沉、坍塌、变形等问题。首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做好软土路基的技术方法选择,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技术规划,科学选择软土路基施工中所需要的材料,尽量选择轻薄、通透的加固材料。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做好路基排水的施工,降低路基含水量过多造成的基础质量问题,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排水技术和排水设备的应用,做好不定期的检查工作,确保软土路基施工顺利进行。另外,在后期的填土过程中,应该结合施工现场的土质情况科学开展填土工作,做好填土材料的压实、夯实,提高路基整体稳定性。

2道路软土路基施工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1低强度,很容易被破坏

软土的强度很容易被外界的自然力所影响,雨水的冲刷,土体很容易流失,这样根基就会受损,稳定性会大大降低。分析软土的基本特征和性能可以发现,道路工程的软土路基要进行加固处理,软土具有的触变性和流动性会造成路基的沉降和坍塌,路面的不均匀沉降会造成路面结构的受损和破坏,路面的不平衡性也给交通带来威胁,影响交通的通畅,甚至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

2.2软土地基的渗水性能较差

软土路基之所以称之为软土是因为其内部的含水量较高,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自身内部水分已经达到饱和状态,不具备良好的渗水能力,在对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硬化带来一定影响。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具有水化热特点,产生大量水分无法得到挥发,势必对施工质量和路基的稳定性造成隐患。另外,由于软土地基渗水能力较差,地基中的水分不能够有效的排除,长时间的累积很容易对道路路基带来影响,产生变形、塌陷等质量问题。

2.3较差的承载力

软土的主要特征是内部孔隙大、被压缩的可能性大、抗剪强度弱,当出现高强度的外力作用时,很容易出现变形和结构的破坏,表现在道路上是高度起伏、坑洼积水的情况,严重的还会造成不均匀的沉降。

2.4塑形体积应变

软土结构自身没有足够的密实程度,中间含有很大的孔隙空间,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对软土层的各个方向上施加压力,结构内的软土颗粒会逐渐的发生变化和移动,重新组成一种新的结构形式,中间的孔隙空间逐渐缩小,变的密实。所以,在施工中,应对软土地基可以通过压力手段,对软土层进行压缩处理,提高整体的结构密实度,增加荷载能力。由于软土地基处于地下部分,必须要注重其中的施工过程,一旦完成很难进行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软土路基的加固技术及施工要点

3.1置换法

在软土路基施工中的应用置换法,顾名思义就是指将软土地基中的劣质软土用优良土质进行替换的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式。其中,用来置换的优质土主要材料是承载性能较为优越的粗粒土,且较为常用的施工方法为以下几种,即人工挖掘置换以及爆炸技术等,将优良土质与原有软土层中的土壤进行置换,并进行充分夯实,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路桥施工过程中的地基沉降量,同时还大大改善了地基的质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置换法还会受到回填土性能以及地域条件等因素影响,因此,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加强对回填土摊铺以及压实施工的控制,以此来确保地基承载力能满足相应要求。

3.2加筋条法

在软土路基施工中,如果遇到软土基础面积大、水位较低的环境,需要将软土部位的土全部进行清除,直至达到硬实的土层。在土层表面添加砂石材料进行填充,在相应位置区域植入筋条。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筋条自身具有一定的强度,通过在砂石中的应用可以提高软土路基的稳定性,达到内部的挤密效果。另外,加筋条法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能够大大降低道路施工中的成本投入,在一些砂石较少的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3.3排水固结法

淤泥土层含水量较多的,为稳定地基,需先进行水体排除,此方法可依靠排污、排水体系等实行作业,先将浅层的淤泥处理,再将稳固性优良、强度高的材质添补压紧,完成排水固结的任务。对软土路基稳固施工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技能和步骤,采取恰当的稳固方案针对土层厚度、软土地基的现状、水分含量等。

3.4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及其应用

在市政道路施工当中运用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能够提升对饱和软土地基的处理和加固水平。大量的施工案例显示,在市政道路施工中运用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出水泥的固化剂作用,提升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的施工原理即利用特制搅拌机对水泥进行充分搅拌,确保地基深层次软土组织与水泥当中的固化剂相互反应,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3.5灌浆法

液压、气压和电化学的原理告诉我们,可以借助浆管将浆液注入到地层,利用浆层的挤密和渗透性的特点,缩小空隙,排出软土地基中的水分,将原有的松散的土粒转变成结构稳定的整体,从而加固路基。

3.6加载法

加载法能够有效提高软土路基的强度和抗压能力,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有降低地下水位和填土提高软土性能这两种方法。在具体的施工中第一种方法比较适合在软土的上层或者中间部位的砂层软土结构中,采取降低水位的方式,来实现对软土路基的影响,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渗水能力和结构稳定,同时且在施工中还可以进行钢板的辅助施工提高软土的结构强度;第二种填土法,通过合理的技术处理,提高软土地基的受压能力,避免路基出现沉降现象,其主要作用在于对路面铺装后的整体控制,通过填土法加强对道路路基沉降量的管理,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监测,确保沉降量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

结语

软土路基加固技术的使用对道路工程质量保证的重要影响。软土路基在实行加固技术时,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考虑,注意施工环节中的每个要点内容的把握。相关的施工单位应该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认识到软土路基在道路施工中存在的严重危害,积极的组织学习加固技术,使得软土路基路面的承载力能够满足正常行驶的需要,为人们出行的安全提供保证,为我国道路工程事业稳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马兴忠.市政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J].商品与质量,2015(50).

[2]陈静.市政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5(06).

[3]刘佳.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探究[J].科技传播,2013(4):30-31.

[4]刘冯.探讨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J].科技创业家,2013(7):28-34.

论文作者:向东,马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  ;  ;  ;  ;  ;  ;  ;  

道路工程软土路基的加固技术以及施工要点探讨论文_向东,马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