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双脑教育”与“减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双脑教育”思想的内涵
“双脑教育”,是指“左脑+右脑”、“大脑+小脑”、“人脑+电脑”的协调教育,分别阐述如下。
左脑+右脑:是指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在保持原有左脑积极加工的基础上,强化右脑,充分开发右脑潜能,优化左右脑的协同作业。研究发现,人体内的神经系统,在进入大脑之前大部分是整齐规则地交叉着的。左脑支配右半身神经,右脑支配左半身神经。通常左脑是依靠语言为主的分析、判断和抽象概括中枢,是科学脑,主要分管逻辑思维、意识、右视野、右鼻腔嗅觉、直线造型物、身体右侧动作及其冷热感,常规性重复、机械记忆等;右脑以形象思维为主,是直觉思维中枢,是艺术脑,主要分管整体感知、创造力、皮肤触摸感、潜意识、左视野、左鼻腔嗅觉、风景的映像、音乐律、自然声、身体左侧动作及其冷热感,情感、新颖性学习,三维空间记忆等。科学家们预言,两脑相比,右脑存在的潜力约为左脑的10万倍,如果左脑和右脑协同活动,其效果不是1+1=2,而是会增大5倍、10倍,甚至更多,即世界上流行的公式:1+1≥5。如美国涅狄格州Bryam市的米德小学,孩子们用一半时间学习各艺术课程,另一半时间上常规课。结果,他们在数学、语文和其他科目的成绩都在提高。欧美的其他学校效仿这一做法,也取得了同样的结果。说明为开发右脑功能所花费的额外时间也有助于左脑功能的发展。许多研究也显示,事业成功者大多是右脑功能得到较大程度开发者。所以,左右脑协调教育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兴趣,有助于受教育者事业成功。
大脑+小脑:是指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在保持原有大脑积极加工的基础上,强化小脑,充分开发小脑潜能,优化大小脑的协同作业。研究发现,大脑是用映像、概念或观念之类的东西进行认识、思考的中枢,与小脑相比,其最大特点是具有创造性(具体功能见上述左右脑分工)。小脑是用身体进行记忆的中枢,其最大特点是具有适应性,分管塑造大脑活动的模型、反射行为、动作调控、技能熟练、自动化、无意识化、类型化、控制误差、迁移等。学习时“由生到熟”再到“熟能生巧”是由大脑功能向小脑功能的过渡。思考问题就是在大脑联合区形成思考模型的过程,如果该过程反复到一定程度,就会在小脑中形成思考模型的模型,以后遇到类似问题,小脑就可以用这种模型的模型自动地进行思考了。这样,小脑就能分担大脑日常的工作,有效地减轻大脑的负担,让大脑处于自由状态,以便在重要时刻使大脑产生创造性灵感。所以,大小脑协调教育能有效地培养适应与创新能力,减轻学习负担。
人脑+电脑:一是指借鉴电脑信息加工原理,优化大脑信息加工机制和加工程序,改变脑内的信息结构,并使其具有在信息化环境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一是指运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优化教学内容、教材结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善学习活动和学习环境,使之更加符合全脑学习的科学规律。信息高速公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等为开发人脑潜能、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提供了无比的优越。如远程教学、人机对话等将取代“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人们已开始借鉴电脑信息输入、分类、储存、检索原理来设计教学和学习程序。有证据表明,仅采用多媒体技术就能使教学效率提高30%。所以,人脑电脑协调教育能使人类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发生彻底的革命。
二、基于“双脑教育”的“减负”观
学习负担过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业负担过重(学习内容过难,课程多,辅导材料多,考试频繁等);一是心理负担过重,思想压力大,学习低效。二者会形成恶性循环。基于“双脑教育”的“减负”观主要可以概括成如下几个方面:
(一)减负与增效并举,低威胁与高挑战兼顾。大脑指令和协调行为变化的根本诱因有两方面:一是激励,一是威胁。脑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理器官,其功能的运行首先遵循生理规律。不同的情感体验会对脑产生不同影响,压力、威胁、厌倦对脑产生消极影响,和平、挑战、欢乐、满意对脑产生积极影响。大脑因挑战而兴奋,因威胁而抑制。位于大脑边缘系统的海马负责向其他部位传递信息,它感到威胁时功能会变得低下,阻碍信息的正常传递,从而抑制大脑的信息加工,缩小感知领域。心理负担过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压抑,体验不到学习本身固有的乐趣,扭曲了学生天生的求知欲望,使学习成了学生的苦差事。痛苦的体验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会直接导致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出现心慌、气短、恶心、呕吐、厌食、脑鸣、失眠、健忘等心因性生理症,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正常发育和身心健康。现有的教育策略总起来讲是威胁大于激励。学生本应体验到的学习乐趣被失败、挫折、无助、焦虑、恐惧、抑郁、逃避、退缩、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所取代。
课业负担过重有两种原因:一是课业所含信息的深度和广度真正超越了学生的心理年龄和大脑实际能接受的阈限;一是教学内容结构系统化程度不够,教法学法科学化程度不高,事倍功半。解决对策,一是简单地削减教学内容(这与知识爆炸的时代发展有偏差),一是教学内容不变(甚至还要加大),改变传统教学习惯和方式,寻求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捷径。适应、求知和探新是脑的天生特性,教学必须提供一种稳定和熟悉的学习环境,以保证大脑适应能力得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减轻负担不是简单地减少课业、降低难度,而要首先弄清现有课业所含信息的深度和广度是否真正超越了学生的心理年龄和大脑实际能接受的阈限。如果是,自然要减少课业量、降低难度;如果不是,那就应当从心理负担方面寻找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了。
(二)紧张与放松并举,有意识与无意识学习兼顾。脑既能从注意区内有意识地吸收信息,又能从注意边缘无意识地(不知不觉地)吸收信息。前者需要一定程度的紧张,后者需要一定程度的放松。每一个刺激都是通过脑进行编码解码,学生除注意区内意识化信息以外能看到的每一种视觉符号、能听到的每一种声音都蕴涵着复杂的意义,如果组织得当,这些边缘信息能被无意识地吸收,“隐形课程”、教室、宿舍、周围环境的设计与布置都富有巨大的教育潜能。教学必须促进学生能从无意识的加工中最大限度地受益。
脑是一个并行处理器,不间断地、同步地行使着许多功能。脑从不同通道接受信息,有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味觉的、嗅觉的、动觉的、静觉的等,并且各脑对各通道的偏好也各有不同。好的教学应该谱写包括并行处理过程各个方面在内的管弦乐曲。尽最大努力使教学活动具有足够的变化,适应脑的并行处理的功能,以满足不同学生兴趣的需求,促进脑以最优方式发挥其功能。
脑的记忆有两个基本类型,一是强调通过多元化联系进行的立体记忆,一是通过机械重复的孤立记忆(如背乘法表、单词的拼写及各门学科一系列原理、公式等)。过分集中于存储和回忆孤立的信息是对脑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会使学习枯燥乏味,使人处于过度紧张状态,影响理解和创造性的发展,抑制脑正常功能的发挥和应有潜能的开发。立体记忆要求将信息最大限度地镶嵌在“真实生活”活动中,如课堂演示、实地考察、视觉影像、表演、讲故事、用幽默或故事来体验词汇、在故事和写作中学习语法、打破学科界限,建立信息之间的广泛联系,使学生沉浸于大量的情景与互动的体验之中而充分运用人所有的感官;根据学生不同学习类型(听觉、视觉、动觉等)和认知偏好,以激情增趣为主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需要,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探索性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全球的调查表明,当前各国对教育内容重要性的排位,已由70年代的知识第一位、技能第二位、态度第三位转变成今天的态度第一位、技能第二位、知识第三位。积极的态度、情绪和情感氛围是通过相互尊重和彼此接受的合作教学方式来形成的。教师变成情景的设计者和创造者、互动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创造一种放松的警觉状态(a state of relaxed alertness)。
传统“学而时习”给人一种误导,即复习越及时、越经常越好。根据脑内细胞核CREB蛋白激活周期为10-15分钟的规律,学习和复习的最佳间隔为10-15分钟,过于频繁重复或长时间连续复习并不利于长时记忆的形成,反而给人造成了不必要的紧张,浪费时间、精力,带来不必要的疲劳和负担,甚至效果会适得其反。
(三)淡化分数与强化能力并举,评价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兼顾。考试,尤其是形成性考试,既具有检查监督性又具有激励性。遗憾的是后者被前者人为地给淹没了,考试成了威胁学生的鞭子,无疑会使学生对考试望而生畏。把考试的自主权放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可以强化学生对自我水平的认识,肯定成绩,发现不足。如果每次考试的尝试,都能使学生获得成功和愉快的体验,考试就不会再是拿在老师手里威胁学生的“鞭子”,而是掌握在学生手里随时可以激励自己的“兴奋剂”。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教授潘菲尔德医生提供了通过电刺激验证无意识记忆容量无限的证据,人类可以把一生中所看、听到的一切情景储存在头脑里的无意识记忆里。之所以回忆不起来,不是一开始没有把信息放入脑海,也不是记忆痕迹的消退,而是提取困难,即无意识记忆里的内容向意识层投射受阻。尽管回忆不起来,但却是创造的基础。自发的创造活动,即灵感油然而生、豁然开朗的境界正是源于大量无意识活动,源于头脑中存储的长期经验和经历。用现有客观性考试无法测量无意识记忆层的真正内涵,因而也就无法测量一个人真正创造力的高低,只有将评价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测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