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9#183;11quot;事件对日本经济结构改革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经济论文,结构论文,事件论文,quot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不仅给美国经济以重创,而且给力主推进经济结构改革的日本也是当头一棒。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日本,对美出口在其经济增长中一直占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经济的减速,使日本经济的恢复推迟,进而对小泉实施经济结构改革造成极大的阻力。小泉一再强调“没有结构改革就没有景气恢复”,是因为结构改革不仅关系到日本经济的短期恢复,而且还关系到日本经济未来的发展。
小泉上台1个多月后,经济财政咨询会议制定了一份经济结构改革的报告书,名为“经济财政运营基本方针”,其核心内容是:第一是解决不良债权问题;第二是改革财政结构;第三是强化社会保障措施、创造人人能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等等。由此可见,前两项政策的立意在于理顺金融和财政体系,后一项政策的立意在于拉动内需。从宏观和微观两手着眼,将日本经济拉上自主恢复的轨道。然"9·11"事件却对这几天经济结构改革的实施带来很大的影响。
首先,世界经济的大幅减速,带来日本经济的再度下滑,使日本政府推进财政改革的措施面临新的挑战。
日本经济结构改革的推进,需要一个稳定增长的世界经济环境。然而,"9·11"恐怖袭击事件使得世界经济的宏观形势大大恶化。据联合国在美国"9·11"事件之后进行的新的预测表明,2001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仅为1.4%,比原先预期的2.4%将减少一个百分点。按地区划分,亚洲地区受影响最严重,经济增长率将从原先的4.1%降为1.4%,将减少二点七个百分点;拉丁美洲的影响仅次于亚洲,经济的增长率将从原先预测的3.1%降为0.8%;欧盟的经济增长率将从原先预测的2.7%降到1.8%;非洲的经济增长率将从4.3%降到3%。(注:埃菲社联合国2001年10月10日 西文电。)按国别与地区看,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将从1.8%下降到1%;台湾、新加坡的经济已经或正接近衰退,韩国2000年GDP增幅高达8.8%,今年预计将下降到2%至3%;泰国中央银行于10月29日发表的经济预测,对2001和2002年度的实际GDP增长率,分别作了下调,2001年度从年中的1.5%至2%下调到1.3%至1.8%,2002年度从原先预计的3%至4.5%下调到1%至3%。(注:《日本经济新闻》2001年10月30日。)印尼政府也承认今年3%的增长目标难以达到,同时把明年的增长预测从5%下调到4%。世界经济的大幅度减速必将拖累日本经济的增长,为此,联合国将日本经济的增长率从原先的0.7%下降到0.5%;但日本银行10月29日发表的“经济和物价的未来展望”一文表明的形势更严峻,2001年度的实际GDP增长率,预计将从年中的0.3%至0.8%下调到负1.2%至0.9%,2002年度的实际GDP增长率将为负1.1%至0.1%,将首次出现战后连续两年的负增长。(注:《日本经济新闻》2001年10月30日。)该预测指出,由于海外经济因信息技术产业和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影响而继续减速,因此,生产伴随着出口减少而大幅度下降,并导致内需缩小的可能性很大。预测还指出,2001年下半年度,日本经济不可避免地将进入困难的调整期。并认为,由于海外经济恢复缓慢,导致日本国内经济的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除此之外,日本政府于29日公布的经济预测也表明,2001年度的增长率也将从最初预测的1.7%下降到负0.9%;2002年度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也大体上定为负增长。(注:《日本经济新闻》2001年11月7日。)政府担心,经济恢复因美国"9·11"事件和世界性的信息技术产业箫条等因素而下滑至最低点。景气的大幅度下滑是非常不利于小泉推进财政结构改革的。早在小泉内阁推出财政结构改革方案时,就面临着一个是先实施景气对策,还是先实行财政改革的难题。这对当前日本经济的重建来说,如两者处理得当,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如处理不当又会陷于恶性循环的境地。这是因为,自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十次大规模的景气对策,力图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把日本经济推上自主恢复的轨道。十次紧急经济对策,前后动用了上百万亿的日元,使得国家和地方的长期累积的债务,截至2000年度已高达680万亿日元,占当年度GDP的130%。巨额的财政投入,虽然使一些年份的GDP增长出现回升的迹象,但由于内需的持续低迷,最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反而由于财政赤字的不断累积,使国民对经济的未来抱有忧虑,反过来再度影响国民的消费。按理说,财政改革应该在经济增长稳定、税收增加的基础上进行。小泉内阁之所以竭力主张实施财政结构改革,是因为其不堪重负的现状已影响到国民的情绪,再不实施改革的话,日本的财政最终将陷于无法挽救的地步。"9·11"事件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减速,以及由此带来的日本景气的进一步下滑,使日本政府推进财政改革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在2001年11月初召开的临时内阁会议上,提出了一个追加3万亿日元的2001年度补充预算案提要,这表明原先承诺的2001年度新国债的发行额,控制在30万亿日元之内的计划,很可能因为实施使景气不再下滑的经济对策,实行第二次补充预算而突破。从日本经济发展史上看,在经济规模缩小的情况下,再缩减预算的做法在日本还从未尝试过。果真如此的话,日本政府今年很可能实施其承诺的财政改革措施。
其次,股市的大幅度下跌,带来资产的大量缩水,使政府推出的解决不良债权的改革计划有可能受阻。
小泉内阁上台后,在其推出的“经济财政运营基本方针”的改革计划中,第一项任务,就是加大不良债权的处理力度,通过加强整理回收机构的职能和完善公开监督职能等措施,在2至3年内彻底解决不良债权问题。自泡沫经济崩溃以来的十年中,银行业的不良债权一直制约着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虽然日本政府和金融当局曾实施过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来帮助银行业解决不良债权问题,不良债权的数额曾一度有所减少,但由于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的再度恶化,旧的不良债权的处理速度慢于新的不良债权的出现,因此,金融机构的总体不良债权额非但没有减少,反而重趋增加。据日本金融厅公布的调查数据表明,1995年度,银行业的不良债权额为28.5万亿日元,1998年度增至29.6万亿日元,1999年度增至30.3万亿日元,到2000年9月底再次增至31.8万亿日元。(注:《现代日本经济》2001年第5期,第2页。)不良债权的存在,会给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良影响。第一是不良债权的存在,表明金融体系不能正常发挥职能。拥有大量不良债权的金融机构,往往会失去冒险精神,不愿放款给欠债的企业。承受风险的能力低下,会束缚其以风险投资为主的新项目。第二是企业管理职能的下降。在日本,以主办银行制为主的金融机构,从事与企业经营有关的经营创新和行业重组。然而现有的情况是,金融机构根本无力管理企业,因为其自身的生存都而临危险。第三是消费的萎缩。在不良债权的阴影之下,投资和消费等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将受到限制,整个日本经济的活力就会受到影响。日本有学者指出,在目前的日本银行业运营中已经存在着一种“不良债权增加——银行惜贷——企业投资减少——物价持续下跌——企业债务加重——企业破产增加——新增不良债权”的恶性循环。要改变这种现状,根本在于解决不良债权问题。正因为如此,经济结构改革的一大重点是在2-3年内最终解决不良债权问题。具体计划是,截止2000年9月,16家大银行现有的12.7万亿日元的不良债权必须在从2001年度开始的两年内处理完毕;2000年9月以后新出现的不良债权,必须在从2001年度以后的3年内处理完毕;各大银行在每一个决算期公布一次处理不良债权的实际成绩,政府金融厅将严格监督、检查处理的进展情况,并要求银行增加透明度。银行解决不良债权的资金源于自身的盈利。盈利的来源主要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银行贷款后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另一部分为投资股票的盈利。自"9·11"事件后,受纽约股市暴跌的影响,东京市场的股价也跟着大幅度下跌。日经平均股价首次跌破1万点大关,最低下跌至9504日元。时至今日,"9·11"事件已过去两月,但东京市场的股价还没有恢复到8月份的12000点的水平。(注:《读卖新闻》2001年10月26日。)股市下跌带来银行资产的缩水,使银行解决不良债权的资金实力进一步削弱,对本已陷入为解决不良债权而苦恼的银行业更是雪上加霜。加之从上一年度开始,日本金融机构正好引进新会计制度,即时价会计。因此,股价的下跌对今年年中的决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规定,股票的时价和帐面价格比,其时价低于帐面价格50%的,有义务处理其损失的差额部分。从201年度开始,股价账外亏损的约60%,须用剩余的自有资金去抵消。会计制度的更新,加之"9·11"事件的影响,股市低迷使银行的剩余资金大幅度减少,用来处理不良债权的资金出现障碍。实际上,瑞穗金融集团、三菱东京金融集团等主要银行,今年9月份的中期结算,税后几乎都呈赤字。股价低迷打击银行经营,银行经营的不善又会导致金融危机,从而带来股价的进一步下跌。这种股价低迷和金融动荡的恶性循环,如果不能有效阻止的话,也会导致新一轮的金融恐慌。不仅不良债权的改革计划受到影响,而且还会因不良债权的延期解决而影响整个日本经济的尽早恢复。
再次,消费者心理受到巨大的冲击,使原来想通过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和就业对策的加强,从而拉动内需的改革计划陷于落空。
"9·11"事件后,消费者心理的迅速恶化,使原本就处于低迷状态的个人消费呈进一步恶化的态势。据日本内阁府10月23日发表的9月份的消费动向表明,"9·11"事件加之疯牛病事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在迅速恶化。反映消费者心理的消费者态度指数(季度调整指数),9月比6月下降了4个百分点,为36.9,呈三年来的最低水平。(注:《日本经济新闻》2001年10月24日。)最突出的表现是控制海外出差和旅游。据日本旅游业协会10月24日发表的统计表明,自美国发生"9·11"事件后到10月24日止,11家主要旅行社取消的海外旅游的人数达75万人,金融达1200亿日元。为此,预计2001年的海外旅游者人数将比2000年减少8%,为1630万人,比年初预期少200万人。日本国土交通省所属的国际旅游振兴会11月1日发表的9月份出国旅游和商务出差的人数,预计比去年同月减少21.5%,为131.5万人。海湾战争时,跌幅最大的是1991年的2月,跌幅达36.1%。这一次如果以"9·11"事件发生以后的降幅折算为月的话,下降幅度达到32.2%。海外旅游的取消金融相当于上一年同期营业额的约25%,去掉机票、住宿等部分,旅行社的销售额减少144亿日元。从11个旅行社的调查结果推算对整个旅游业的影响,取消金融达1581亿日元,营业额减少189亿日元。(注:《日本经济新闻》2001年10月25日。)原先今年的海外旅游者人数预计比上一年增加3.3%,为1840万人。海外旅游者人数呈负数,为3年来的首次。日本总务省统计,平均每个家庭的出国旅游支出额,以"9·11"事件发生前的9月份的第一周为100指数的话,第四周则下降到21。
如果说旅游与公务出差的减少,是怕遭遇不测,属一种主动行为的话,那么,就业状况的恶化、失业人数的增加,则是一种被动的行为,对消费者的心理冲击更大。据日本的失业状况速报,9月份日本的完全失业率一下跃上5.3%,比上月增加了0.3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大多数民间咨询机构认为,"9·11"事件拖延了景气的恢复,以大企业为中心的大规模的裁员行动,加速了失业率的恶化。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9月份对2002年度的失业预测数,年均为5.9%,10月份的预测数调高至6.2%,并认为2002年底,将上升到6.5%。虽然自8月份始,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企业,在重建计划下开始实施裁员计划,但"9·11"事件,加速了企业的裁员计划。该事件后,就有20家主要企业宣布了新的裁员计划,详见表一。如日立制作所、富士通等大企业在裁员计划宣布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相继追加裁员。富士通宣布的削减计划数已超过2万人。(注:《读卖新闻》2001年10月31日。)IT产业的不景气扩大到原材料产业、机械、通信机械等制造业。就业形势的不断恶化,给广大国民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不仅如此,日本国民还担心,随着不景气的加深,失业人数还将上升,就业形势也将再趋恶化。因此,很可能会陷于失业增加,收入减少,消费下降,经济进一步萎缩的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小泉提出的“没有结构改革就没有景气恢复的”理念虽是正确的,但由于日本经济自身的基础薄弱,加之受"9·11"事件的影响,其推进结构改革的难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附表]"9·11"事件后民间企业提出的主要裁员计划
注:为集团的削减数、*号仅限于总部。
括号内的数字比例为占整个就业人员数的比例。
资料来源:《读卖新闻》2001年10月31日
标签:日本银行论文; 经济论文; 日本经济新闻论文; 财政年度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读卖新闻论文; 经济学论文; 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