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徽建技术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88
摘要:社区是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居民之间各方面的生活方式均息息相关,有着较为密切的社会交往关系;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智慧社区建设指南》指出智慧社区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生活水平和大众需求的提高正在助推城市的发展,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而社区是城市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社区反映社区人民生活和生存发展的载体,它的智慧化程度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了该地区城市的智能化、智慧化水平。
关键词:智慧社区;?智慧城市;?智能化;?智能小区;?信息平台;
1 智慧社区的概念
智慧社区是运用目前先进的智能化技术,与符合现代发展的通信技术结合,把人居住地方的周边生活、居住、交通、教育、安全、信息等公共及商业服务资源内容统一整合,统筹管理;以一个综合性的信息服务平台作为中心,依托先进领先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现代化的社区管理和小区管理手段,打造智能化的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一种创新模式。
2 传统社区与智慧社区的配置对比
智慧社区与传统社区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区别,它比传统社区更灵敏,具有灵敏的感知能力,更具强大的互联能力,超前的智能水平以及更加创新的管理模式;智慧社区将整合社区内的人、物、地、组织和房屋等信息,把公共管理、服务和商业服务资源整合统筹起来,通过先进的信息服务平台作为支撑,搭建轻便式的高科技平台,提升社区治理和小区管理现代化。结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50314/2015) ,针对传统社区和智慧社区做了一个智能化系统规划的简单配置规划对比表,其系统规划设置的配置对比区别如表1所示。
表1 传统社区与智慧社区智能化系统配置规划对比表
传统社区的弱电智能化系统规划建设更多的是考虑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考虑的,前期的智能化小区模式都是比较单一、简单的,仅仅实现了设备的自主组网运行监控,但并未实现设备网控制网络与互联网的互连,通常是为了方便物业管理人员对整个小区的日常管理,系统与系统之间往往都是单独运行,各自管理各自的工作,没有实现真正的互连,没有真正的把社区周边的资源整合起来,更多的管理手段还是通过人为来管理,服务的对象更多的是物业管理部门;相反,智慧社区对比传统社区更具有灵魂,通过社区平台的搭建,结合物业管理的手段,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信息集成系统,促进社区智慧化的创新理念模式;整合物业管理、O2O、电子商务、商业服务、政务、社会公众、企业、政府等资源,构建一个具有感知网络的社区信息网络,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推动打好结实基础。
3 智慧社区的规划建设
3.1 智慧社区建设的发展原则
社区发展主要的导向应该是以居民为目标,确保智慧社区的建设始终是以为民服务为出发点,要充分结合社区居民生活和现有的社区资源,在现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搭建统一的智慧社区综合平台,把社区治理、安全管理、公共便民服务、家政服务、一卡通服务、充值缴费、智能家居等专项应用整合起来,建设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实现整个社区治安、交通、商户、物业等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动,提高社区的集成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同时,智慧社区的建设应该根据不同地方的经济发展情况及趋势,分类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各级政府部门在规划、政策、法规及标准制定等方面应发挥引导的职能,让社会各界事业组织单位、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建设、管理和运行。
3.2 智慧社区的建设思路
智能社区涉及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出行、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关系到市政管理、人口管理、交通管理、食品药品安全、应急预防、公共安全等社会信息化体系,通常遵循三个原则,前瞻性、操作性和扩展性。
社区的总体建设思路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1) 可持续扩展的基础平台; (2) 方便接入各种业务应用的; (3) 可以整合多种资源,提供公共服务; (4) 面向运营推广;平台的定位应该是面向社区安全和服务的运营平台,以居民的衣食住行和安全为基础促进社区资源服务整合,推进社区综合管理、加强民生服务;要深入需求分析,了解需求,进行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建立合理的系统架构和部署方式。
3.3 智慧社区的智能化系统组成
“智慧社区”建设,可以理解为将“智慧城市”的概念引入了社区,其中智慧社区的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智慧社区的智能化系统建设通过系统集成、数据融合、智能应用、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实现安全、智能、融合、运营的目标。社区的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可概括为由信息通信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筑设备设施管理与监控系统、家居智能化系统及智能化基础设施等构成。
其中通信系统包括有线及无线网络、信息平台和其他信息通信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包括监控、周界报警、出入口门禁、安全管理等;设备设施管理与监控包括建筑设备监控、广播、信息发布、停车场管理、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等;家居智能化系统包括家居安全防范、家电设备监控、家庭多媒体系统、家居集成系统等;智能化基础设施包括各类机房、弱电间;以上均为智慧社区建设的基础系统,是搭建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的重点内容;除此之外还包括智慧物业管理、电子商务服务以及智慧养老服务等。
以上智能化系统作为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也是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除此之外还需要完善建筑数据库、房屋管理等信息系统和服务平台。需要统筹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及建筑物数据等资源,建设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应用体系,整合现有的政务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和业务信息资源的集中采集以及统一管理;针对不同智慧社区的平台建设应该统一标准,发布统一规范接口,实现智慧应用对公共基础数据库资源的开发与访问,实现多平台间的互连互通,通过不同的权限授权,统筹管理。
4 结语
智慧社区的建设主要是把社区内各种各样的多元化信息服务、物业管理、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社区智能化系统等相关方面内容进行系统、完整性的整合,建设集中型的综合智慧化服务体系;社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属于智慧城市及智慧社区建设中物联感知层,是系统建设的感知设备、执行设备,主要实现各个单元的全面感知和识别,以及信息的获取和采集;在智慧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应遵循国家现有且适合智慧社区及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维护等各个环节的国家和行业建设管理相关的标准规范。
参考文献
[1]智慧社区建设指南 (试行) .
[2]关于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3]《住宅小区智能化应用技术规程》 (DG/TJ08-604-2013) (J10138-2013) .
[4]《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 (GB/T34678-2017) .
论文作者:叶永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智慧论文; 社区论文; 系统论文; 城市论文; 平台论文; 信息论文; 社区建设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