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观凤
身份证号码:45088119861122XXXX
摘要:水工构筑物的自然根基都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必须经过人工处置,健全、提升根基的整体功能,使其达到水工构筑物根基的策划标准,才可以保证水工构筑物的安全。水工构筑基坑包含岩基以及软基,文章从这部分基坑挖掘建筑措施开展分析与讨论,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水工建筑;基坑开挖;施工技术
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建筑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水工建筑是建筑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水工建筑施工中,基坑以及支护工程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减少对其周围建筑的影响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通常情况下都要争取充足的地下施工空间,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基坑开挖不仅对工程本身的质量有着基础性的影响,同时对于地表植物和建筑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对基坑开挖施工技术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尽可能在保证基坑开挖质量的同时,减少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1.常见水工建筑地基土质分析
通常情况下,水工建筑的地质可以分为砂砾石地基、岩石地基、土壤地基等类别。在实际的水工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工程施工场地不同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造成天然地基不同方面存在不同的缺陷。为了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打牢建筑基础,必须利用一定的施工技术来弥补低级缺陷,提高地基稳定性和可靠性。水工建筑基坑开挖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基坑的内部工程桩全部完好,并且根据项目进度按时完工,同时保质保量。在利用水工建筑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地基的实际条件来确定安全支护结构防护,提高地基的稳定性。重点检查安全支护结构的安全与稳定,避免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同时,加强对于基坑内部工程桩抗折能力的研究,避免因为施工手法出现问题导致工程桩移位或者边坡失稳。在此基础上,必须根据水工建筑基坑开挖的实际情况选择安全支护的结构类型,提高水工建筑基坑开挖项目工程科学合理,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
2.基坑开挖工程的特点分析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的扩大,与此同时对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也产生了影响,所以很多工程都开始向地下发展,尤其是在沿海地区的城市,地下三、四层的建筑工程也是十分普遍的,所以对基坑开挖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地质条件对于基坑开挖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尤其是近些年来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沿海地区的地质条件更是越来越差,这对于基坑开挖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另外,基坑施工周围的环境通常都较为复杂,尤其是针对一些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往往集中在人口较为稠密且建筑物也较为密集的地区,经常与市政道路十分接近,所以在进行基坑开挖时不仅要保证工程施工本身的安全性,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对周围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损坏。
3.水工建筑的软基开挖施工技术
3.1稀淤泥软基的开挖施工技术
淤泥具有含水多、容易流动的特点,对于较薄或小面积的稀淤泥,需要倒入干砂来对淤泥进行挤压形成稍硬的土埂,然后在土埂上进行作业;对于大面积的稀淤泥,则需要通过填筑多条土埂来进行分区作业;对于面积大而且比较深的稀淤泥,则要先通过修筑围埂把稀淤泥分成若干个区域后,再进行分区作业。
3.2烂淤泥软基的开挖施工技术
当淤泥较厚、含水量较少且易粘难脱离时,就属于烂淤泥。为了避免粘铁锹的现象,可以在施工前先把铁锹泡水,或者使用铁叉来代替。施工时,可以采用集中突破法进行开挖,即先从烂淤泥的边沿开始,集中开挖一小部分,直到挖到硬土为止,然后再从这个硬土点向周边慢慢扩展开挖;也可以使用苇排铺路法进行开挖,就是把苇席绑扎起来连成苇排,然后在烂淤泥上铺设出一条路来作为挖、运烂淤泥的立足点。
3.3夹砂淤泥软基的开挖施工技术
有一层或多层砂层夹杂在淤泥中并把淤泥分成若干层时,就形成了夹砂淤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时,对于较厚的夹砂淤泥,一般按烂淤泥软基的开挖施工技术进行开挖施工;而对于很薄的淤泥层,要先对砂面进行晾晒,使表面干硬到一定程度、能够站人时,再对夹砂淤泥进行开挖施工,开挖时要把下面一层的淤泥也一起挖掉,使下一层的砂层表面露出来,如此反复进行开挖,直到挖完所有夹砂淤泥。需要注意的是,夹砂淤泥的开挖要有序,千万不能把砂层挖乱,以免增加开挖施工的难度。
3.4岩基开挖
岩基开挖是根据工程施工设计的要
求,将风化、破碎的岩层进行挖出,以此为水工建筑提供一个完整、稳定的岩石基面。针对岩层进行的开挖工程往往有很大的工作量,通常从几万立方到几十万立方,甚至上千万立方米,需要投入的人力和资金等也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且工期也很长,所以科学的选择开挖的方法和措施是保证基坑开挖质量的基础和保障,也能够极大的提高开挖的速度。坝基开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保证岩基开挖的顺利进行并且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4.基坑支护技术在水工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4.1基坑开挖土壤保护
在进行基坑支护之前,需要开始基坑开挖,针对该工程的特点,在基坑开挖环节中,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保护。由于实际的土壤流动性较强,所以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要注意减少对软土持力层的破坏。首先,当土壤的位移量增加时就会产生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在水工建筑工程中,需要保护基坑土体位移量。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基坑周围土体位移量进行测量,当土体位移量超过警戒数值时,应该采取基坑支护技术手段进行加固,以防止出现土体塌方的现象。最后,基坑检测。己经挖好的基坑在进行支护之前,需要对基坑条件进行及时检测。基坑中的土方情况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脱落等现象。因此需要将基坑静置,基层在静置过程中应该保持高频率的检测。
4.2悬臂挡土桩
悬臂挡土桩支护,是通过将木质、钢质或混凝土等材料作为板桩打入地下,形成基坑的施工护墙。悬臂挡土墙的突出优点是构造和施工都比较简单方便,并且可以适应较松软的地基,达到良好的支护效果。悬臂挡土桩中的墙高度大概在6m至9m,如果大于该高度,则可以采取扶壁式的挡土墙。这个支护方法的核心是钢筋工程,对于钢筋的使用部位、断料尺寸和规格数量等都有严格的要求,需要实现进行调查核实,之后才能进行制作。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也要保证绑扎的合理性和正确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差。另一个要点是钢筋的接头处,以及锚固与搭接,都要满足设计要求和有关施工规范的规定。
4.3锚杆支护技术应用
土层锚杆支护方式实际上是在地下室墙以及开挖的基坑立壁土层中进行钻孔。该种支护方式实际上就是地下连续墙支护方式和排桩支护方式,一般情况下,水工建筑深基坑中采用的连续墙的支护方式,最为直接的原因就是连续墙的支护方式具有较好的整体性,且实际的防渗效果突出。但是在水工建筑工程现场中,地下水层比较多时,为了达到较好的基坑防渗效果,需要在深层土壤的地基支护中选择连续墙支护方式,该种方式应用广泛。
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工建筑施工己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人们对于水工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此应该加强基坑开挖支护技术的应用研究,确保水工建筑工程能够顺利完工。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综合考虑地理环境的变化,选择符合实际需求的开挖支护技术,确保混凝土以及基坑开挖质量,保证水工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成万龙.分析水工建筑施工中基坑开挖支护技术的应用[J].珠江水运,201417:71-72.
[2]刘就.水利工程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技术管理分析[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年11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2.
[3]金笛.分析水工建筑施工中基坑开挖支护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
论文作者:徐观凤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基坑论文; 水工论文; 淤泥论文; 建筑论文; 地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