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类型与青少年亲子冲突解决的关系_家庭类型论文

家庭环境类型与青少年亲子冲突解决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亲子论文,青少年论文,冲突论文,类型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B844.2

1 问题提出

家庭作为人的第一课堂,是每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家庭研究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伴随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家庭理论的发展,家庭研究更是层出不穷。亲子冲突方面的研究是家庭较为频繁和关键的课题,是探讨亲子关系互动研究的一个重要侧面。

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按照一定的互动规则而运作的系统。这个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它包括夫妻系统、父母系统和亲子系统,彼此之间也存在互动与相互依赖的关系,而整个家庭系统本身又是一个大于各子系统总和的大系统。以家庭系统理论和家庭背景理论为出发点的研究认为,家庭大系统对亲子系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温暖、支持的家庭气氛中,亲子之间分歧较少,而在充满敌意、强制的家庭气氛中,亲子之间经常互相抱怨,对相互之间的分歧采取回避态度,冲突较多;而且家庭气氛对亲子冲突有持续影响,即在充满敌意、强制的家庭气氛中,亲子之间会经常互相抱怨,信任和情感亲密的家庭环境为成功解决亲子冲突提供了舞台,而强制的、恶意的家庭环境下,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常常会失败,亲子冲突达到失常的地步[1]。Tom和Phyllis认为亲子冲突是青少年不安全依恋与青少年行为不良和社交回避的中介机制,青少年的不安全依恋引发了青少年亲子冲突[2],而安全依恋来自温暖和充满情感反应的父母养育方式,不安全的依恋来自不稳定的养育方式和缺少情感反应的家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家庭环境是家庭成员行为的基础。

以往有关亲子冲突的研究多集中于亲子冲突的内容、发生频率、强度、影响因素、亲子冲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等,亲子冲突解决目标、解决策略方面的研究较少,而国内的研究更为缺少。文献检索到的实证研究显示,只有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Shek的关于家庭、亲子冲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系列研究[3,4]和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方晓义等的青少年亲子冲突特点[5,6]、亲子冲突与青少年社会适应[7]等方面的研究。本研究尝试把家庭环境与亲子冲突解决联系起来,探讨不同家庭环境类型中成长的青少年感知的亲子冲突解决特点,通过探讨不同家庭环境类型对亲子冲突解决目标和解决策略的不同作用,为亲子冲突解决提供理论的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被试选自北京市海淀区、西城区、朝阳区的四所普通中学,从所选学校的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各选五个班的学生进行调查,去除无效被试,共获得有效被试829人,其中男生403(48.6%)名,女生426(51.4%)名。初一205(24.7%)名,初二211(25.5%)名,高一232(28.0%)名,高二181(21.8%)名。

2.2 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的《中学生家庭调查问卷》,分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 人口学变量

主要调查青少年的性别、年龄、年级、职务、学习成绩、父母的职业和受教育水平等。

2.2.2 家庭环境量表

选自Moss于1981年编制的“家庭环境量表”(FES)第三次修订版[8]中的部分题目,共包括三个维度:亲密度(α=0.75)、表达性(α=0.42)、矛盾性(α=0.67),重测信度分别为0.74,0.62,0.73。亲密度,即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承诺/帮助和支持的程度;表达性,即鼓励家庭成员公开活动,直接表达其情感的程度;矛盾性,指家庭成员之间公开表露愤怒、攻击和矛盾的程度。题目的呈现方式如下:“在家里,我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采用二级评分,“1”代表“否”,“2”代表“是”,得分越高,表明其程度也越高。

2.2.3 冲突解决目标量表

冲突解决目标量表根据Ohbuchi和Tedeschi编制的有关量表“Multiple Goals and Tactical Behaviors in Social Conflicts”[9]翻译改编,冲突目标16条目,目标的维度包括关系4项(α=0.90)、权力4项(α=0.64),公平2项(α=0.75)、自我确认2项(α=0.69)、自主2项(α=0.68)、钱物2项(α=0.74)六个方面,问题呈现方式如下:“我想和父母达成一种协议。”采用五级评分,从“没有”(记1分)到“很强”(记5分),得分越高说明冲突越可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2.2.4 冲突解决策略量表

冲突策略问卷根据Ohbuchi和Tedeschi编制的有关量表“Multiple Goals and Tactical Behaviors in Social Conflicts”[9]翻译改编,包括四种策略,共11条目,其中协商4项(α=0.66)、强制4项(α=0.70)、第三方干预2项(α=0.85)和回避1项。其中,把协商、第三方干预定义为积极解决策略,把强制和回避定义为消极解决策略。题目的呈现方式如下:“在与父母发生冲突时,你在多大程度上会使用下列的方法解决你与父母的冲突?与父母进行谈判或向父母做出让步。”采用五级评分,从“没有”(记1分)到“很强”(记5分),得分越高说明采取这种策略解决冲突可能性越大。

2.3 数据收集

以发展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为主试,在征得校方同意后,以班为单位,利用自习课的时间,采取自愿的方式进行测查。测查时,教师离开教室。

2.4 数据分析

将数据录入SPSS10.0,采用MANOVA、卡方等方法进行分析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家庭环境类型的特点

3.1.1 家庭环境类型

将家庭环境的三个维度进行快速聚类,得到三种不同类型的家庭类型:类型一代表低亲密度、低表达性、高矛盾性的家庭;类型二代表高亲密度、低表达性、低矛盾性的家庭;类型三代表高亲密度、高表达性、低矛盾性的家庭。三种类型在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聚类的结果是有效的。

3.1.2 家庭环境类型的性别、年级差异

采用频数统计和卡方检验方法考察不同类型家庭的性别、年级差异,结果见表2。

总的看来,类型三(高亲密度、高表达性、低矛盾性)的家庭最多,占全部家庭的53.3%。卡方检验表明,家庭类型上性别差异不显著。但是,年级差异比较显著,从百分率来看,初一学生在类型二(高亲密度、低表达性、低矛盾性)上的人数最多,初二学生在类型一(低亲密度、低表达性、高矛盾性)的家庭上的人数最多,而高中生在类型三(高亲密度、高表达性、低矛盾性)上的人数最多。

3.2 亲子冲突解决目标、策略的特点

采用多元方差分析(MANOVA)方法分别考察解决目标及策略的年级和性别差异,结果见表3。

从表3可知,中学生冲突解决目标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自主、关系、自认、公平、钱物和权力。各冲突解决目标的平均分看,大部分目标的分数等级在3以上,处于“一般”和“较强”之间,只有权力目标得分为1.59,介于“没有”和“较弱”之间。说明中学生在亲子冲突中获得对父母的支配方面的愿望较低。

另外,男生在权力目标上显著高于女生;权力、公平、自认、钱物目标上呈现显著年级差异,事后比较发现:权力目标上,初一(MD=0.22,p<0.01)、初二学生(MD=0.16,p<0.01)均显著高于高一学生;在公平目标上,初一(MD=0.50,p<0.001)、初二学生(MD=0.41,p<0.001)均显著高于高一学生;自认目标上,初一(MD=0.45,p<0.001)、初二学生(MD=0.49,p<0.001)显著高于高一学生,初一(MD=0.35,p<0.01)、初二学生(MD=0.40,p<0.01)显著高于高二学生;在钱物目标上,初二学生显著高于初一(MD=0.34,p<0.01)、高一(MD=0.37,p<0.01)和高二学生(MD=0.27,p<0.01)。

在亲子冲突解决策略上,男生比女生更多使用积极的冲突解决策略;在积极的冲突解决策略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事后检验得出:初一显著高于初二(F(3,829)=0.00,p<0.01)、高一(F(3,829)=0.19,p<0.001)和高二(F(3,829)=0.18,p<0.001),初二显著高于高一(F(3,829)=0.00,p<0.01)、高二(F(3,829)=0.00,p<0.01);消极的冲突解决策略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3.3 家庭环境类型与亲子冲突解决目标、策略的关系

以这三种不同家庭类型为自变量,以冲突解决目标、解决策略为因变量,采用多元方差分析(MANOVA)方法进一步考察不同家庭类型和冲突解决目标、解决策略的关系,结果见表4。

三种类型的家庭在所有的冲突解决目标上呈现显著差异。LSD事后检验结果显示,在关系目标上,类型三(高亲密度、高表达性、低矛盾性)家庭的得分均高于其他类型的家庭;在权力、公平、自认、自主和钱物目标上,类型一(低亲密度、低表达性、高矛盾性)的家庭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家庭;在自认、自主目标上,类型二(高亲密度、低表达性、低矛盾性)家庭的得分也显著高于类型三(高亲密度、高表达性、低矛盾性)的家庭。

三种类型家庭在冲突解决策略上差异显著。高亲密度、高表达性、低矛盾性的家庭更多地使用积极的冲突解决策略,低亲密度、低表达性、高矛盾性类型的家庭更多地使用消极的冲突解决策略。

4 讨论

4.1 亲子冲突解决目标

冲突解决目标中权力目标得分介于“没有”和“较弱”之间,是和中国的家庭背景有关系的。其一,中国传统家庭等级观念是父母在家庭中处于支配地位,孩子对权力的要求容易被忽视。子女与父母亲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对等的关系,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父父子子”、“长幼尊卑”的传统儒家文化的家庭等级观念有了一定的削弱,但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亲子关系。其二,青少年在经济上不独立,依赖父母的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在家庭中的权力地位。

青少年更多关注自主、关系、自我确认目标,这与他们的进入青春期年龄阶段是一致的。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是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期,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可能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性,关注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开始寻求独立自主和对自我的认可,但他们还不够独立和成熟,处理人际关系,关注关系目标也是他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4.2 亲子冲突解决策略

男生比女生更多使用积极的冲突解决策略,这可能同男女的性别差异有关,男性更多是问题取向的,他们关注问题的解决,对怎样有效的解决问题更感兴趣,也相应习得了更多的积极的问题解决方式,而女性更多关注情感的满足与否;在积极的冲突解决策略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一学生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初二学生显著高于高一和高二的学生,这可以和亲子冲突水平的研究联系起来。关于亲子冲突水平的研究已有较一致的结论:John的研究表明青少年期亲子冲突呈倒U型发展,在整个青少年期,亲子冲突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青少年中期亲子冲突达到顶点[10]。国内的研究也发现,随年级升高,青少年期亲子冲突的频率和强度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亲子冲突在初二达到顶峰[5]。青少年早期的冲突最高,而青少年晚期的冲突处于最低的水平[11~13]。初中生虽然已经到来青春期,但他们刚刚步入青春期,还不够成熟,自我意识虽然高涨,但他们仍然存在困惑,与父母在许多方面有冲突的同时又对父母有很多的依恋,而为了适应冲突高的现实,他们可能学会了以协商和第三方干预等积极的方式来应对亲子冲突;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的心理发展更加成熟,在亲子冲突的解决上有了自己的方式,不希望别人介入到他们的冲突解决中,或者是对冲突习以为常了,对积极的解决冲突策略缺少动机。

4.3 家庭环境类型的特点及其与亲子冲突解决的关系

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其家庭环境类型也有所变化,具体表现为初一学生在类型二(高亲密度、低表达性、低矛盾性)上的人数最多,初二学生在类型一(低亲密度、低表达性、高矛盾性)的家庭上的人数最多,而高中生在类型三(高亲密度、高表达性、低矛盾性)上的人数最多。初一到初二是一个转折期,亲密度从高到低,矛盾性从低到高,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亲子冲突在初二达到顶峰”[5]有着密切的关系,初二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导致其不愿意在家人面前过多表达自己,而父母往往还没有适应子女心理的变化,容易导致亲子冲突增多,家庭矛盾升级;而到高中后,相对而言又有完全相反的变化,亲密度和表达性变高,矛盾性降低,这也与前人研究结论中“青少年晚期的冲突处于最低的水平”[11~13]相一致。

生活在高亲密度、高表达性、低矛盾性家庭环境中,家庭成员有更多关于美好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而这种积极体验又强化了他们的行为,使他们在解决亲子冲突时更趋向追求关系目标,对关系的关注使他们在对待家庭成员时能及时表达情感和亲密,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他们的冲突水平较低,即使有了冲突,高的亲密度和高的表达性为他们解决亲子冲突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他们是开放的,更善于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对方,或者主动请第三方来调节,这种积极解决策略很大程度上有效地降低了冲突的水平,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

当家庭成员处于低亲密度、低表达性及高矛盾性的家庭环境时,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疏远,彼此很少向对方谈论他们的感受,即使有矛盾和要求,他更倾向于逃避问题或者直接把自己的要求强加给别人,而不是坦诚的沟通,这种消极冲突解决策略,会使矛盾不断积累,直至更加激化,导致家庭功能发挥不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家庭系统理论启示人们,家庭作为一个大系统对亲子系统有着直接的影响,亲子冲突解决技能不是自动获得的,家庭环境是家庭成员行为的基础。而家庭环境是亲子之间发生冲突,解决冲突最频繁的场所,对这个环境进行干预,对于改善亲子冲突解决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是亟须心理学界及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努力的目标。

由此可见,家庭环境对于亲子冲突解决目标和解决策略的影响可见一斑,也启示我们在对青少年亲子冲突进行干预的过程中,要鼓励直接表达情感,增加成员间的交流,关注整体家庭环境的改善。本文以家庭环境类型为自变量,考察不同家庭环境类型下青少年亲子冲突解决的差异,但家庭环境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家庭作为一个大系统,不可排除也会受到亲子系统的影响,亲子之间冲突的解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家庭的整体环境,那么冲突解决目标和策略是否也反过来影响家庭环境?亲子冲突解决与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这是值得在未来继续尝试和探讨的领域。

5 结论

(1)在关系目标上,高亲密度、高表达性、低矛盾性的家庭得分显著高于其它类型家庭;在权力、公平、自认和自主目标上,低亲密度、低表达性、高矛盾性的家庭得分显著高于其它类型家庭。

(2)高亲密度、高表达性、低矛盾性的家庭更多使用积极的冲突解决策略,低亲密度、低表达性、高矛盾性的家庭更多使用消极的冲突解决策略。

标签:;  ;  ;  

家庭环境类型与青少年亲子冲突解决的关系_家庭类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