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铸创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64
摘要:目的 通过对我省某一石英砂企业现场调查分析,明确该石英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其危害程度,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效果,为企业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监管部门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实施监督核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结合检查表分析法和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矽尘、电焊烟尘、噪声、电焊弧光、高温等是石英砂企业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矽尘和噪声是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该石英砂企业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结论 该企业目前的职业卫生管理可行、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有效、职业卫生现状评价合格。
关键词:石英砂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评价方法
v引言:
石英砂主要成分为 SiO2,对从业人员的危害极大,长期吸入石英砂粉尘所致的矽肺病,是我国目前常见的且危害较为严重的职业病。近年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石英砂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治理结果初见成效。但仍然有一些企业为提升经济利益,使得一些职业病危害防止管理措施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石英砂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形势仍然不够乐观。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石英砂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旨在为从业人员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1、评价程序
我公司在接受某石英砂企业委托后,组织有资质的职业卫生评价人员成立评价组对用人单位生产现场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相关工程技术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依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1](AQ/T 4270-2015)编制了职业危害现状评价方案。评价组按审定的方案要求,对该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进行了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通过对调查结果、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结合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评价报告书。
2、企业简介
某石英砂企业成立于2003年2月,是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属规模以上企业。公司占地50余亩,公司总投资2500万元,现已建成自动化生产线2条,配备有大型磁选机一台,设计年产量18万吨,现年产量10万吨。公司主要生产含铁0.02%-0.06%,粒度40-140目的石英砂产品。该企业生产人员较为稳定,近期无大的人员流动,该企业自建成以来未发生人员急性中毒的事故。
3、石英砂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
3.1职业病危害因素概述
根据该石英砂企业生产特点和生产设备运行情况,该石英砂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种类的不同,可分为粉尘、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其他因素等种类。粉尘包括:矽尘、电焊烟尘;化学因素:氮氧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柴油、一氧化碳;物理因素包括:高温、噪声、电焊弧光等;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车间中存在的不良微小气候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劳动组织不合理等职业性有害因素。
3.2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产生环节
3.2.1粉尘类
矽尘:属于该石英砂企业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检测发现,在石英砂中存在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98.2%~98.9%之间。在原料转载、原料筛分、原料破碎、细料运输等过程中均会产生矽尘,需要对这些生产环节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全面分析评价。
电焊烟尘:存在于设备检修车间的电焊作业。
3.2.2物理因素
噪声:噪声主要由装载机、破碎机、轮碾机、砂泵等运行时产生噪声,破碎机噪声强度较高作业人员接触时间较长。
电焊弧光:在设备检修过程焊接作业时产生。
高温:在夏季高温季节一线作业人员室外作业时接触。
3.2.3化学因素
氮氧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主要是在电焊过程中产生。
柴油:产生于装载机、运输汽车燃油添加过程中。
一氧化碳:产生装载机、运输汽车运行时尾气排放。
该石英砂企业在生产系统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环节
3.3生产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
高温是石英砂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比如:在炎热的夏季,原料堆场装载机司机、生产区破碎工、成品堆场装载机司机、维修工等都需要进行露天作业,大大增加了高温职业病危害对员工造成的影响。
3.4劳动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
该公司实行常白班制,工作时间为8小时,作业人员主要是依靠巡检工作,体力劳动强度一般,该公司不存在不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强制性作业体位,不存在劳动体位不良的因素。
4.某石英砂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及检测结果
4.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
检测点的布置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2】(GBZ159-2004)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规范》【3】(安监总厅安健〔2016〕9号)的规定进行,检测频次如下:
粉尘:短时间(15分钟)定点采样:采样器架设在各受检工种接尘点呼吸带高度,进行15分钟采样。一天在不同最高浓度时段进行采样三次,连续采样3天。
噪声:在各受检工种接噪点进行测量;个体测量:个人声暴露计佩带在工人身上进行的长时间测量。
4.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4.2.1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通过对原料堆场和成品堆场的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分析,结果为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98.2~98.9%。该石英砂企业的堆料场装载机驾驶室、破碎机作业处、成品装载机驾驶室粉尘性质定为矽尘。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4】(GBZ2.1-2007)的规定,游离SiO2含量>80%,总粉尘职业接触限值PC-TWA为0.5(mg/m3)、呼吸性粉尘职业接触限值PC-TWA为0.2(mg/m3)。
4.2.2粉尘浓度
表4 总粉尘(个体采样)浓度检测结果
根据总粉尘(个体采样)检测结果,破碎作业处破碎工接触总粉尘CTWA超标。根据表4中各个体接触总粉尘CTWA的检测结果,选择浓度未超标的工种进行定点CTWA或/和超标倍数的计算,各工种定点总粉尘浓度检测结果见表5。
根据定点总粉尘15分钟采样检测结果,原料堆场装载机司机、成品堆场装载机司机接触总粉尘CTWA未超标;破碎机作业处的破碎工接触总粉尘CTWA超标。
根据呼吸性粉尘(个体采样)检测结果,破碎作业处破碎工接触呼吸性粉尘CTWA超标。根据表6中各个体接触呼吸性粉尘CTWA的检测结果,选择浓度未超标的工种进行定点CTWA或/和超标倍数的计算,各工种定点呼吸性粉尘浓度检测结果见表7。
根据定点呼吸性粉尘检测结果,原料堆场装载机司机、成品堆场装载机司机接触呼吸性粉尘CTWA未超标;破碎作业处的破碎工接触呼吸性粉尘CTWA超标。
4. 2.3化学因素
检测结果:一氧化碳、二氧化氮、锰及其化合物根据检测结果均低于接触限制。
4. 2.4物理因素
噪声检测结果:通过对各接触噪声的作业岗位测定结果,8h等效声级分别为轮碾工为78.6 dB(A)、洗铁工81.5dB(A)、污水处理工76.0dB(A)、破碎工85.1 dB(A)。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 部分:物理因素》【5】(GB Z2.2-2007)的规定,破碎工接触噪声强度8h等效声级超标,其余各工种均为超标。
4.3某石英砂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重点评价单元
4.3.1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矽尘:接触时间较长,浓度高,危害程度较大,确定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噪声:接触人数多,强度较大,危害程度高,确定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电焊烟尘、电焊弧光、二氧化氮、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臭氧、柴油:接触人数少、浓度较低,危害程度较小,不作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4.3.2重点评价单元的确定
通过对各评价单元的生产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情况、接触人数及各工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确定破碎、轮辗、磁选等生产单元为重点评价单元。
5.石英砂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建议
在粉尘控制和防护中,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结合该石英砂企业的现场情况。建议破碎机应根据进料及排料方式设置密闭罩,带式输送机采取全密闭方式,在破碎机下料转载点增设布袋除尘器;应进一步完善防噪设施的设置,对于产噪的设备,应定期润滑和维护,减轻设备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必要时采用密闭设置;建议监督指导一线作业人员正确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建议完善职业健康检查制度,做好上岗前、在岗定期、离岗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应当根据作业人员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按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的规定,织所有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一线人员,到具有职业健康监护资质的体检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健康体检,对体检发现疑似职业病,立即组织复查,确诊后应调离原作业岗位。
6、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检测结果,分析了石英砂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分析结果表明,在石英砂加工生产中,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和噪声,而职业病具有可预防,难治疗的特性,需要先明确分布特点、危害情况,再根据评价结果,拟定防护管理措施,才能有效抑制职业病对员工造成的伤害,并营造一个安全、舒适、健康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 AQ/T 4270-2015,《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
[2] 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3] 安监总厅安健,〔2016〕9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规范》.
[4] 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
[5] GB 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 部分:物理因素》.
论文作者:程川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职业病论文; 因素论文; 粉尘论文; 作业论文; 石英砂论文; 职业论文; 企业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