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济社会高速的发展背景下,各种基础工程建设也迅速的发展起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水工环地质环境的破坏也非常严重,导致水工环地质灾害问题不断发生,因此,必须要做好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发生,提高各类工程建设施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下文结合实践,对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策略展开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
1水工环地质灾害的评估内容、现状以及影响因素
1.1评估内容
通常,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包含:首先便是对已发生自然灾害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估,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分布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估。对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以及稳定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判断地质灾害的性质、变化以及损失状况等。对工程可能发生的危险性要采取预防措施,对于工程本身受到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行为要进行全面的评估预测。在评估预测过程中,应当结合工程的类型、规模以及建设状况,对灾害的诱发原因以及发生灾害的范围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采用半定量、定性等方式针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给出综合性建议。
1.2影响评估因素
通常,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地质条件以及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在工程施工之前,区域内发生过的地质自然灾害,从而影响到具体施工。当施工人员在进行现场勘查工作时,一定要重视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应当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等级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保障评估数据的高效性以及合理性。在进行勘察施工现场时,应当注重施工现场的整体性,只是对某一个方面进行勘察是不能够全面了解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因此必须要深入全面性的了解地质灾害实际情况,尽可能的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性,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建设方案的科学合理性,此外,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多数的施工环境非常恶劣,如斜坡,对于该种地形应当进行全面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不断提升施工技术,将操作失误降到最低,将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落实到实际操作当中,此外,还应当根据施工状况,做好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
2评估原则、方法及其量化指标
为了有效提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质量,首先,应当确定科学合理的评估原则,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国土资源颁发的有关地质灾害技术要求,对于地质灾害的等级进行合理划分,同时,遵循地质灾害在区域之间的相异性以及区域之内的相似性,对区域内相关建设工程受到的地质灾害危害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并全面分析地质灾害对已经修改的建筑工程造成的危害,探讨区域环境对该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的影响,科学精准的划分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评估相同区域的地质灾害,通常不仅有地质灾害的发生,同时还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在此方面,评估过程中应当遵循“就急不就缓、就重不就轻”的原则,如实登记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上述原则,同时,充分考虑地质灾害实际情况,对于地质灾害进行量化,从而通过预测、现状以及综合三个方面对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
3应对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策略
3.1做好水文地质环境的勘探工作
在进行水利工程类项目施工前,勘探技术人员需要着重做好对水文地质环境的勘探工作,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水文地质环境勘探,对工程项目施工可能引起的水工环地质灾害进行整体评估,准确评估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危害面积,为工程项目施工工艺、设施、方案的设计和规划提供基础数据,为预防地质灾害发生和灾后救援恢复工作提供数据辅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某水利工程施工预期环境中存在地下岩溶,勘探技术人员需要将地下岩溶的面积、深度、发展状况弄清楚,并尽量准确的进行地下岩溶对水利工程施工影响的预估和判断,评估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从而形成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辅助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
3.2做好工程地质环境的勘探工作
无论是水利工程、矿山开采还是隧道挖掘、管道铺设,这些工程中的大部分都是在山区、山中进行的,勘探技术人员不仅要注意水文地质环境的勘测,还应当对工程施工地点的工程地质环境进行深入的勘探,将施工现场进行正确的划分,针对每一个区域进行严格的地质环境勘探工作,对比项目施工方案进行地质环境的密切监测,将可能在施工进行中出现的、引发的地质灾害都进行综合考虑,形成最终的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例如:某隧道挖掘工程的工程地质环境勘探过程中,勘探技术人员需要对工程项目所通过的山体环境进行细致的勘探,尽可能完整地收集岩体、土体等数据,探明山体中是否有地下涌水系,是否存在软硬不一的土体,能够经受住的震动级别是多少,使工程施工方案设计人员能够拥有较为全面的环境基础数据,制定出符合工程地质环境承受能力范畴的施工方案,将出现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提高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准确性。
3.3做好自然地质环境的勘探工作
水工环地质勘探工作中,勘探技术人员必须做好对自然地质环境的勘探工作,完整、准确的收集并分析工程项目预选地地质环境、自然环境,分析原生自然地质环境中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及其危险性,分析工程施工过程中因自然地质环境的变化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及其危险性,为工程项目施工提供一份完整的、准确的大环境分析报告。例如:某矿产开发前,勘探技术人员需要探明矿藏大致规模、面积、朝向,探明山体岩石、土层理化性质,分析出矿藏开采过程中山体、冲沟等位置可能出现的自然地质环境变化,尽量避免矿产开发对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环境、地质环境的大规模破坏,为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督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工程开展提供相应的科学保障。
3.4完善评估管理体系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水工环地质灾评估、预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重视程度仍不足,尚未形成健全的监督管理体系,许多监督管理工作仅流连于形式和流程,容易导致评估工作出现松散性和懈怠性,甚至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地质灾害评估是一项复杂性、专业性和系统的活动,需要有完善的管理机制为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结合当地实际地质状况,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标准制度,规范全体工作人员的行为。此外,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对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进行量化,明确危险性等级和标准,提高评估过程的严谨性、科学性,进一步完善评估管理体系。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国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对该项评估工作的关注度仍不够,影响了评估工作的科学性,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国需要完善地质勘察、水文勘察以及施工现场勘察的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的评估管理体系,从根本上完善我国的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提高评估报告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李佳男.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策略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6):35-36.
[2]王雪莲.探究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策略[J].低碳世界,2017(29):84-85.
[3]吴俊,杨智鹏,马程程,唐祺,张斌.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现状、问题及其完善方法分析[J].低碳世界,2017(20):25-26.
[4]陈澎军,张鹏程,马成阳.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策略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6(22):127+129.
[5]唐斌.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策略分析[J].科技展望,2016,26(26):306.
论文作者:杜文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地质灾害论文; 危险性论文; 水工论文; 环境论文; 地质论文; 工作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