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凤枚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 就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院内感染的特点及预防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32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患儿的感染情况及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 共有280例患儿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8.75%;胎龄<37周的早产儿感染几率明显高于足月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率50.7%;感染患儿中共有107例病原菌培养结果为阳性,共检出133株病菌,111株为革兰阴性杆菌(83.5%),22株为革兰阳性球菌(16.5%);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敏感。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合理应用抗生素。结论 早产儿发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几率最高,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控NICU医院感染率和病原菌分布情况,严格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确保医院感染率的降低。
关键词:NICU;医院感染;早产儿;病原菌;预防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属于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主要原因是患儿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均较弱,抵抗外界病菌的能力较低。为增强临床医护人员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重视,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3200例至本院NICU进行治疗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简要探讨了NICU医院感染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3200例于2012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患儿,患儿月龄在1h~28d,平均(10.6±2.0)d;男性1768例女性1432例;早产儿598例,足月儿2602例。
1.2方法
通过查阅患儿的医院感染病历记录来统计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均按照《医院感染学》以及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诊断标准。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数据均由统计学软件SPSS29.0进行分析与比较,组间比较使用率表示,应用卡方加以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计量资料,行t值检验。当P<0.05时则视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感染情况分析
在纳入研究的3200例患儿中,共有280例患儿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8.75%;发生院内感染的男性患儿为177例(63.2%),女性患儿为103例(36.8%);发生院内感染的早产儿为125例(44.6%),足月儿为155例(55.4%)。
2.2感染种类分析
患儿感染种类分布如表1所示。
3 预防对策
分析NICU医院感染特点的基础上,医护人员应总结出以下预防感染对策:
3.1严格实施消毒措施
病房需定期进行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对患儿使用的保温箱、毛巾、奶瓶、听诊器等进行严格的消毒。对于已经出现院内感染的患儿,应立即将其隔离并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3.2加强新生儿呼吸道管理
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几率较高,医护人员应对此加以重视。尽量抬高患儿头肩部,经常为其翻身侧卧,以防分泌物被吸入呼吸道,同时还应按需清理患儿的呼吸道。
3.3合理应用抗生素
对于复合感染的患儿,可选用高效、低毒的抗生素,以免因长期使用而造成二次感染。
3.4增强医护人员专业素养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应先清洁双手,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需坚持无菌操作。此外,医院与科室还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感染预防以及消毒隔离知识,进一步增强对医院感染事件的重视。
4 讨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与早产儿出生体重过低、免疫力低下、过多侵入性操作、呼吸机的使用以及感染控制措施执行不力等因素有关。因此,医护人员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也可预防性使用免疫球蛋白制剂,促进患儿免疫力与抵抗力的增强。与此同时,还应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本组实验结果显示,呼吸道感染在NICU医院感染中最为常见,医护人员应尽量给予患儿侧卧体位,防止出现分泌物进入呼吸道所引发的感染。在分析NICU医院感染病原菌时我们发现,革兰阴性杆菌的占比较高,尤其是肺炎克雷伯杆菌,占比高达34.6%,其耐药质粒极易以结合、转化、转导等方式传播给其他革兰阴性菌,进而引发院内感染的爆发流行。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敏感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医护人员不息对医院感染率和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加以及时的监测,同时还应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免因长期使用而造成二次感染。由于新生儿尚未形成较强大的皮肤屏障功能,且其皮肤角化层和真皮层相当薄,因此较易因受损而导致病原菌的入侵,因此医护人员在解除患儿前一定要严格按照消毒流程清洗双手,有效切断病原菌的播散。
参考文献
[1]相加军,王平,庄永玲,郭英萌,张洁.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01):180-181+194.
[2]江玉凤,陈敏利,符慧玉,黎琰,赵玉梅.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06):1387-1389.
[3]蒋海华.新生儿住院抗生素使用情况与用药合理性[J].当代医学,2016,22(10):134-135.
[4]王秀菊,王红娟,时文玲,张玉娟,吴玉梅.针对性干预措施对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07):1627-1630.
[5]钟媛,俞丽华,戴耀华.两种抗生素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观察及对肠道微生态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8):70-72+76.
论文作者:黄凤枚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新生儿论文; 患儿论文; 医院论文; 病原菌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早产儿论文; 抗生素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