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论文_尹良荣

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论文_尹良荣

尹良荣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在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下,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投资效益。投资效益的提高与建筑工程的造价息息相关,同时又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本文从建筑工程造价的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上进行分析,从而有效避免出现建筑工程造价的风险。

关键词:工程造价;合同管理;风险控制

引言:

近几年,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建设单位为了妥善管理好工程造价工作,就必须把安全质量管理与单位管理体系融合在一起。如果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疏忽大意,就会给整个施工计划带来影响。本文主要以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为根本,分析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建设中,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不仅可以满足其建设的需求,还可以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施工的运行状况,但是必须以合同管理为前提条件,才能使建筑工程达到预期的目标。除此之外,建筑工程的合同管理还可以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的施工行为,让合同双方都能够遵照合同内容完成施工项目,并根据合同内容履行义务、处理纠纷。不仅如此,建筑工程的合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提高该建筑单位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使建筑工程单位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在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快速发展下,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作用已经不容忽视,它在维护建筑市场发展秩序的同时,可以有效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二、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的现状分析

1.工程合同造价不科学

目前,在市场供求过程中,建筑工程已经开始严重失衡,有一些建筑单位忽视客观条件的存在,故意降低工程造价,在实际招投标中,这些单位由于无法提供工程标底,因此不能准确反映出建筑工程的造价。而在鉴定施工合同过程中,建筑单位任意调整标底使工程造价严重脱离实际需求,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建筑单位进行解决的。

2.追加投资现象

我国建筑工程单位自成立以来一直没有意识到工程合同造价的重要性。建筑单位在工程造价过程中要按照先建设再结算的计划进行,而且在建设中必须做二次投资,但是有些工程项目对造价的控制力度并不到位,在项目快完毕时,才发现施工造价已经超出投资计划,从而导致造价出现失衡现象,严重影响了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

3.现场签证混乱

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监理人员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认识程度不够,有些合同没有经过审核就签字盖章,导致盲目签证的现象频频发生。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出现了办理假签证的现象,一旦遇到问题,监理人员不会进行签证,只有在工程项目结算时才会办理,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扰乱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秩序,带来了很坏的影响。

三、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的成因

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来说,合同管理的风险是其核心内容,它主要包括合同的签订、变更、转移、履行与终止。合同管理风险的因素主要有四点,分别是外部环境因素、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因素、合同管理制度因素和员工素质因素,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

1.外部环境因素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的外部因素有很多,主要有经济的变化、法律的调整与自然灾害等等。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了避免风险的发生,就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不过,自然灾害属于无法预料的事件,可以通过合同的建立来转移风险。

2.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因素

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因素是合同管理风险的主观因素,它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合同的风险、责任与法律意识。风险意识主要是项目责任人对合同风险缺少必要的防范措施与手段引起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单位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时常会有权利失衡的现象发生,因此给承建方带来一定的风险。而责任意识因素则是对风险认识不到位的表现,从而给合同带来一定的风险。法律意识因素主要是对建筑合同中各条款的法律法规不够了解,在没有实际履行合同要求时造成了法律风险。

3.合同管理制度因素

合同管理制度因素是合同管理风险的关键,它关系到合同的成本制定、工程款项的支付与结算管理等因素。其中,合同的成本制定因素主要是由于没有按照成本核算制度运行而引起的风险。工程款项的支付因素主要是施工单位没有按照合同规定任意挪用公款而造成的合同风险。结算管理因素主要是在结算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使结算工作不能及时履行而产生的风险。

4.员工素质因素

员工的素质因素对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也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员工的文化与能力水平。文化因素主要是员工的学历不高,文化知识单一,不能很好的分析并掌握建筑经济的环境,给工程合同的签订带来一定的风险。而能力水平因素则是员工不能及时发现工程合同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造成了合同管理的风险。

四、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和风险防范的措施

1.完善合同的管理制度

合同管理制度的完善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合同管理来说具有一定的防护措施。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在造价过程中,要注重对合同的审核与复核,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管理负责人员,这样可以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另外,建筑单位还需要借鉴其他企业的工程管理经验,认真完善本单位的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制度,确保在岗位分工明确、制度完善的前提下,使合同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2.保证合同的监督工作

合同的监督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它是一个动态过程,主要目的是为了监督双方履行合同的情况。在合同履行的完结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对资料加以整理,这是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合同的监督工作直接影响到合同的管理质量,与合同档案的规范化和程序化息息相关。另外,合同在管理过程中还需要了解合同的履行情况与实际工程进展情况的对比,在掌握信息的同时对合同的履行做出全面而准确的分析,这样才能达到总结经验的目的,给以后的合同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

3.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我国法制化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建筑单位要想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合同的质量得到充分保证。建筑单位在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过程中首先需要在人才上做到严格筛选,招聘专业对口的合同管理人员,另外,该管理人员不能同时兼管其他职务,定期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制度考核,为本建筑单位提供更加优质的管理人才。除此之外,建筑单位还需要定期培训合同管理人员,这不仅能够让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最新的合同管理内容,还能够让合同管理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4.注重管理合同的文本内容

在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和风险控制上,如果合同的文本内容缺乏规范性与合理性,则会给执行中的合同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加大合同管理工作的难度。另外,如果合同的文本内容出现错误,合同在执行过程中会受到诸多阻碍,给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造成了很大影响,最终会在施工过程中引发经济纠纷。因此,建筑单位在拟定合同前,要让合同管理人员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最大限度的保证工程合同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问题,双方当事人要将权利义务的划分与索赔等事项在合同中体现出来,从而使合同内容具有合法性。

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单位的施工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造价的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是很有必要的。因此,从本文的分析中可以了解到对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的有效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投资成本,并保证施工的安全,让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获得最大化的同时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海群.试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管理[J].四川水泥,2014(1):53-54

[2] 王文昭.浅谈工程造价控制与工程合同管理的关系与方法[J].中国科技博览,2010,(34):21.

[3] 李荣谦.浅谈工程合同管理与工程造价控制之间的关系[J].河南建材,2014(12):64-65.

论文作者:尹良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论文_尹良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