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从企业创新到国家创新之间的桥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桥梁论文,产业论文,国家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于产业创新
1.产业创新的概念及基本理论
产业创新一般指特定产业在成长过程中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几个大型企业主动联手开展研发活动或单个技术领先企业通过技术扩散进而实现产业内的共同创新。
产业创新具体可理解为企业突破已有结构化的产业约束,运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或组合创新等来改变现有产业结构或创造全新产业的过程。产业创新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的系统集成,是企业创新的最高层次和归属。
产业创新是对旧产业结构的创造性破坏。创新理论的奠基人熊彼特把创新比作生物遗传上的突变,“这类似于生物学上的突变理论,即不断从体系内部革新经济结构,不断地破坏旧的并创造新的结构,‘突变’构成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按照熊彼特的理论,我们可以把产业创新看作是产业结构不断演化而突变的过程。
加里·哈梅尔(Gary.Hamel,1999)在对许多大公司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大公司兴旺发达靠的是改变游戏规则,它们或是改变了本行业的竞争基础,或是创造了全新的行业,或是完全改造了现有的行业。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1998)也认为,一个公司若要创造未来,就必须同时能够“改造”整个产业;以创造未来产业或改变现有产业结构、以对自己有利为出发点来制定企业战略。
产业创新通常的衡量指标是产业转型的能力。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转换,产业转换的速度反映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产业经济理论和发展理论研究大多循着这样思维逻辑构筑理论框架。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结构转换问题。所谓结构转换可以被定义为:随人均收入增长而发生的需求、贸易、生产和要素使用结构的全面变化。结构转换的核心就是产业转型。众所周知,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普遍呈现出从劳动密集型为主→资本密集型为主→技术、知识密集型为主的演进轨迹。具体的表现为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业支配地位的产业结构演进路径。工业化的过程是产业不断创新的过程,工业化的进程表现为主导产业不断更替的过程,而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
2.产业创新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1)产业这一中观经济单元是作为政府与企业的中介起作用的。国家创新体系必须借助产业政策才能最终对企业的创新活动发生作用,企业创新的最高层次就是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业创新都是国家创新系统的不同层次的主要方面。
(2)在社会收益率超过私人受益率时,产业联合会或政府有必要资助研究开发活动。阿罗(Arrow)认为,研发活动具有不可分性,存在着起初的最小限度的最佳规模,大量的小规模企业不可能进行研发活动。从总体看,投入研发活动的资源往往会少于最佳规模,因此需要从整体角度对其进行规划投资。
(3)产业创新具有公共财富的性质,例如技术知识消费具有“非排斥性”和“集合性”,这会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而从产业的角度进行“集体”创新会有利有提高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有助于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整个产业竞争力。
(4)产业创新的群集现象,熊彼得较早提出创新群的概念并认为创新集群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原因,目前学者们认为这也跟产业形成和产业演化密切相关。
(5)产业创新可以降低企业创新风险。企业创新往往预期风险大,周期长,费用高,还得面临技术,政策,市场等各方面的风险。产业创新可以分化这些风险,以及在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创新上的风险。
(6)从产业创新的角度,依据产业发展的技术轨道依赖性,可以对产业进行预测,进一步制订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着眼于技术的自然轨道,培育创新群,提供技术创新系统性支持。
(7)产业创新提出的国际现实背景。产业创新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的标志,产业创新不仅仅是导致产品销售额的增加或产品性能的改善,从根本上讲,它更是提高国家竞争力优势地位的保证,是国家产业竞争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的保证,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8)在我国,产业创新的实践相当活跃,但存在很多误区。比如把产业创新等同于高科技,盲目跟进,造成低效率建设、无序竞争等;产业创新热衷于非制造业化。由于近几年来受到知识经济的冲击尤其是对网络经济的疯狂炒作,制造业甚至被认为是夕阳产业。大批制造业企业放弃主营业务,把非制造业化作为产业创新和产业转型的目标来追求,巨额投资于网络业、金融证券业、房地产业,或者是投向非实业性的领域以期获取短期内的高额回报,造成严重后果。产业创新一味追求多元化。主要表现是大批公司主业不突出,经营业务频繁变更。实证研究表明,只有当企业的主营业务具备了较强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后,多元化才有可能成功。否则,缺乏专业化的多元化必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加大企业经营风险。
3.产业竞争力理论
产业创新的目的是通过创新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该产业整体竞争力,进而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那么产业竞争力又来自何处呢?波特认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该国能否有效地形成竞争性环境和推动创新。因此,从宏观层面理解产业竞争力的两个主要源泉——产业竞争环境和产业创新能力。竞争性环境的含义很广,按战略专家波特的解释,主要包括要素、需求、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态势,以及政府与机遇等因子的组合。这些因子共同形成一国产业的“聚集”,聚集越强越紧密,该国该产业之竞争力越强。
波特还提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产业价值链学说及决定产业盈利能力的五种竞争力(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和服务的威胁;供给者的谈判力量;购买者谈判力量;现存竞争者)理论,并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是产业创新问题和在产业内的竞争地位问题;企业成功来源于两个方面,即企业所处产业的吸引力(产业效益)和企业在该产业中的相对地位。
可以说,企业创新能力的最高层次是产业创新,产业创新能力是企业创新能力的系统集成,只有拥有了产业创新能力,企业才能摆脱产业生命周期的束缚,具有真正的可持续成长能力。因而根据提高产业竞争力战略而进行产业创新对于企业生存发展来说十分关键。
二、企业创新基本理论及其与产业创新的关系
1.关于企业创新
一般而言,企业创新是指由企业为主要主体而实施的创新行为。企业创新的涵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由于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中的最核心内容,因此狭义的企业创新一般是指企业的技术创新;广义的企业创新则除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外,还包括管理创新以及制度创新等多方面的内容。
熊彼特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发展论》中指出:经济增长过程是经济不断地从一种均衡状态向另一种均衡状态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当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时,没有变革,也没有发展。经济的均衡状态是由企业家通过“技术创新”打破的。所谓“技术创新”,就是企业家把一种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导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上世纪60年代,施姆克勒着重研究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强调市场需求是推动技术创新的决定性力量。不久,弗里曼提出了与此完全相反的理论。他在研究了大公司中的R&D组织之后认为,社会政治制度的作用是推动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国家的制度网络引发、引进、改革并传播新技术,政府在国境内引导创新的作用非常之大。
70年代以后,以美国经济学家R·纳尔逊、N·罗森伯格和英国经济学家C·弗里曼为代表的新熊彼特学派秉承经济分析的熊彼特传统,对技术创新过程、技术创新产生技术经济基础、技术轨道与技术范式、技术创新群集、技术创新的扩散以及长波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著名的技术创新模型,包括相互作用模型、链环—回路模型和创新周期模型等等在内的五代技术创新模型。
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其中明确地将技术创新界定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而在傅家骥教授主编的《技术创新学》一书中,对技术创新也作了类似的界定
不难看出,不论是政府还是学者对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都非常明确地强调了技术创新是企业与企业家的行为作用,企业与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并突出强调技术创新的商业目的性和市场价值目的性。实际上这些理论是从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怎样促进技术创新的制度性分析两方面展开的,但是这些理论的研究对象都没有上升到企业创新的最高层次——产业创新。
2.企业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关系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梅尔在“公司核心能力”一文中提出了企业能力理论。企业能力的定义,一般与企业拥有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有关。企业能力理论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解释企业产生长期收益的机制是什么,认为企业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必须从产业层次上来进行建设,这样才能使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拥有持续的竞争优势。
后来他们在1998年的一篇文章中认为,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企业战略管理的主题是产业创新。产业创新之所以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主题,是由于90年代以来企业生存环境的急剧变化,此时,相关的技术革命、竞争全球化及大批新兴产业诞生等情况出现。
根据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战略理论,可以看出,企业创新的最高层次必然是产业创新。
三、国家创新的基本理论及其与产业创新的关系
1.关于国家创新
1987年英国著名学者克里斯托弗·弗里曼在《技术与经济绩效:来自日本的经验》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弗里曼经过对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研究后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技术领先的国家从英国到德国、美国,再到日本,他们的追赶与跨越,是一种国家创新系统演变的结果。并将其定义为“公私部门的机构组成的网络,它们的活动和相互作用促成、引进、修改和扩散了各种新技术”。
在“国家创新系统”概念的基础上,以克里斯托弗·弗里曼、理查德·纳尔逊、伦德瓦尔为代表的一些新熊彼特主义技术创新经济学家开始重视技术创新的国家制度因素以及具体的社会制度与文化背景。纳尔逊主要分析了美国的国家创新系统的制度结构。伦德瓦尔主要是从创新是一个创新产品生产者的角度讨论国家创新系统的构成,对国家创新系统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进行了分析.这一时期研究重点是对一国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进行探讨,主要分析哪些制度安排对一国的技术创新绩效起重要作用。
到了90年代以后,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重点已经发生了转变,主要从过去强调制度结构分析转向强调要素(即各种组织机构)及其相互作用的分析。
1996年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家创新系统》研究报告中指出,国家创新系统是指“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了一个国家扩散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并影响国家的创新表现。”而冯之浚在《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与政策》一书中,对国家创新系统也作了类似的界定。
实际上,“国家创新系统”是在当今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环境下,所提出的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概念。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与理论的提出并非偶然,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但以往的研究往往只强调其组织制度方面的因素,而很少涉及其具体内容体现,即对产业创新方面的研究不够。
2.国家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关系
按照波特的解释,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产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是经济竞争力的反映,离开了产业竞争力国家经济竞争力就成了空中楼阁。国家竞争力模式的共同特征就是: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因素(含相关支持性产业,结构、策略与竞争,市场需求,生产要素等)是构成国家竞争力的基本因素。
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也强调,一个国家只在特定的产业领域内竞争。国家只在特定的产业领域竞争就好比运动员只在同一个体育项目内竞争一样。长期以来,指导国际分工,从而说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是比较利益理论,比较利益的核心是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一个国家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最主要的是产业竞争力。
上面两种竞争力理论对于国家竞争优势的思考提供了简捷的方向,即产业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追求。
四、总结
1.产业创新与企业创新、国家创新的联系与区别
产业创新 企业创新
国家创新
主体构成 产业内各级组织的联合体企业为主 政府及各级创新主体
推动机制 市场需求拉动与科技发展市场需求拉动型
科技发展推动型与国际竞争推
推动综合型 动型
经济动力 社会收益率利润(产业层私人收益率利润(企业层
社会收益率利润(国家层次)
次) 次)
创新规模 重大创新 渐进式创新
技术生产体系创新
产业发展阶段 成长期成熟期
衰退期(产业更替)
创新战略目标 提高产业群体竞争力(产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长
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国家竞
业转型,升级)期利润) 争优势)
表中主体构成是指创新的行动者;推动机制是指激发创新的源泉;]主要有科技发展本身的推动,也有市场需求的拉动;经济动力表现为直接的经济利润;创新规模有渐进性的,主要表现为企业创新,也有根本性的,主要表现为国家创新,介于二者之间的是重大创新,主要表现为产业创新;产业发展阶段分为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衰退期又是该产业向其他高级产业的更替,不同时期产业创新政策的侧重点不一样;创新的战略目标因各级主体不同而相应的不同。虽然很多方面存在区别,但它们实际上是一个体系,一个从底层到高层的创新体系,这是它们存在而相区别的前提。
2.产业创新对于企业创新和国家创新之间的重要桥梁意义
(1)产业创新是在近些年实践中提出来的概念,而企业创新和国家创新的理论较为成熟。但三者的联系性、系统性的理论研究还不够。
(2)企业创新是从微观经济角度提出的理论概念,国家创新是从宏观经济角度提出的理论概念,而产业创新是从中观经济角度提出理论概念,弥补了已有创新理论体系的不足,丰富了产业经济学理论,产业创新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上的桥梁意义。
(3)企业创新的最高层次就是产业创新,国家创新体现在产业创新。这一点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得到大量实践证明,产业创新因而具有重要的实践上的桥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