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我国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历史回顾
文/李茹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人学研究逐渐由理论探讨走向现实问题剖析,始终紧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践并积极反作用于社会实践。改革开放40年进程就是我国人学的建设和发展的40年,人的问题就是在这个进程中被突出出来的,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系列成果。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破冰阶段,肯定了人的尊严和价值,确立了人的核心地位;20世纪90年代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体系;21世纪初,“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人学讨论受到学者们普遍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的理想信念、人的责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解放等问题与新时期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学理论。
关键词: 人学 马克思主义人学 改革开放
一、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以“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人的现代化”讨论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破冰阶段
(一)关于人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人性和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争论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在“伤痕文学”崛起及其对动荡时期的反思、真理标准大讨论以及改革开放初期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等各方面因素的激发下,人们开始从思想上反对教条主义,不仅着重加强人们对人性、人道和批判等方面的意识,还要求必须肯定人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学者们在“人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人性和个性”等问题上各抒己见,从不同视角对人的问题进行分析,力图对人做全面审视。“现实的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得到学术界的认同,一方面肯定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更加关心人,把人当人看;另一方面要“现实的研究人”,把人放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加以具体研究,把尊重人、关心人的价值原则具体贯彻到社会主义建设过程当中,确立人的核心地位。
(二)关于现代人的健康人格、基本特征和思维方式以及人的观念、科学技术与人的素质现代化关系的研究
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改革与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告诉人们,人自身现代化必须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如果人的素质不能与现代化建设的脚步相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进行。马克思认为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要求人的现代化发展不能将人置身世外,“现实的人”只有作为主体处于社会关系中,才能获得真实的现代化发展。由此,学者们从文化变革角度入手,讨论文化对人格的塑造,反思人的现代化问题,促进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转型。还从现代人的健康人格、基本特征和思维方式以及人的观念、科学技术与人的素质现代化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得出,要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人的现代化,把人当主体看,提高人的素质,注重人格塑造,还要把文化价值观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向对象的表示法具有良好的继承性、系统易维护、表达能力强等优点,可以将静态描述特性和动态描述特性的知识同时表达出来和知识的继承的能力,方便知识的存储和修改。对于机械设计而言可以将每个特征看成一个对象,将其中相关的属性规则抽取为可被计算机描述的知识语言。对于一个零件可以归为一个类用Class进行表述,将共同特征的属性知识描述类对象之前供类中每一个对象抽取使用。
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人的主体性”讨论为焦点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初步形成阶段
(一)理论上聚焦“人的主体性”的内涵和原则、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历史规律的关系以及人的主体性发挥的合理方式等问题的系统研究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人学研究最大成果就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把人当主体看。进入90年代,如何正确发挥人的主体性问题成为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必然要解决的问题。学界集中讨论三个方向:一是从实践本体论角度说清人的主体性内涵和原则;二是从历史观角度说明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历史规律的关系;三是从人的主体性发挥和客观制约性的关系方面说清人的主体属性发挥的合理方式。最终得出结论:人的主体性在不超出其适用的范围和限度内,应符合和体现人性及人道主义原则,只有在实践基础上坚持主体性原则才能把握主体性与客观制约性的关系,人才有可能真正成为积极能动的实践主体,理解和改造客观世界,正确发挥个人主体性。
(二)学术上从人学与哲学的关系、人学的基本内容、研究对象和方法等学科规范角度进行人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
由于一些学者在对人的主体性问题研究中出现了抽象性、片面性理解,难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产生引导性作用。一些学者尝试提出“人学”概念,成立一门崭新的人学学科,并从学术上对人学与哲学关系、人学的基本内容、研究对象和方法等学科规范角度进行了深入的人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学者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构人学理论体系,逐步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人学理论研究机构,这一时期的重要成果就是从总体上反思人本身,以“完整的人”作为人学的研究对象,建立一门关于人的各个侧面知识的独立人学学科。
(三)实践上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现实性问题研究
习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实现理想信念的明确目标,“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3]“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4]因此,学界围绕习总书记“中国梦”的论述从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中国梦与理想信念的内在关联性、为什么以及如何坚定理想信念等方面展开了对新时代人的理想信念的深入研讨,开创了理想信念教育新篇章。中国梦实质上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个人梦的实现,个人梦的实现则需要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的实现,而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的实现则需要理想信念的支撑。因此,不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
三、二十一世纪初,以“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讨论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繁荣发展阶段
(一)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理论内涵、实现路径进行深入研究
解析以及以人为本与人本、民本的关系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推向我国人学研究的热潮。在充分解读“以人为本”的内涵方面:学者们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人民、活生生的具体的现实的人、社会全体成员。对于以人的“什么”为本,大多数学者认为人的生存需要和人的发展完善的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了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并且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关于“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主体不仅是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也是人民群众整体。最后“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指人民利益,小到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大到国家利益、整个人类利益。在以人为本与人本、民本的关系方面:大多数学者认为,以人为本是一种态度、方式、方法,而人本主义是一种观点、看法、理论,以人为本的态度是人本主义观点的应用,人本主义是以人为本的根据。[2]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相比具有更深层次内涵和更广阔的外延,以人为本的“人”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逐末。这个“人”包括各个时代的具体的现实的人,包括所有的人。
(二)围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对其内涵的关键词
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作了系统论述:“人对自己在现实社会中失去的一切东西(包括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和复归”[1]。学术界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这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从马克思人的本质、异化、人性、自由、交往、唯物史观与社会发展等各个视角来分析和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注意理论与范畴之间的界限与层次,以共同揭示、阐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还有从个体、群体、类等主体“人”的角度;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等“全面”角度;人的平等、充分、和谐、自由等“发展内容”角度,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作了系统研究和详尽的论述。根据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不同理解,学者们还从观念、制度、实践三个层面具体论述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
发展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发展理念和人的发展问题。新发展理念的提出直接反应了人的发展的现实状况,促进了人的不断发展。学界目前以新发展理念为基础,从人的塑造、人的发展规律、人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等方面对新时代人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新发展理念致力于从不同的角度提高作为社会发展活动主体和价值主体的人的素质,是对人的首创精神、文明素养、思维方式、交往原则、道德品质等诸多素质的培养和塑造,能够解决人的异化问题,培养塑造出“崇智慧”“尚和谐”“爱自然”“求共赢”“尊德性”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把人的理想信念、人的责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解放等问题与新时期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学理论
(一)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开了对新时代人的理想信念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人成为“商品经济”条件下具有独立自主性的市场主体,频繁的交换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但是金钱、利益的驱使导致道德滑坡、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缺位”、人际关系冷淡等问题。学者们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正负影响、人格塑造、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变革的影响以及经济体制转型与人的转型等问题的研究,得出只有把市场人看作是经济人、文化人、价值人和道德人相统一的完整人来理解,克服市场经济中只见“物”不见“人”的倾向,有意识地把尊重人、关心人和塑造人作为一个基本原则贯彻落实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才能保证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不会误入歧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健康发展。
哈希函数也叫做哈希算法,不论输入字符串的长短,生成签名的长度都是固定的,因此可以作为一段数据的数字指纹,便于区分每个消息。生成的摘要可作为签名,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账户的创建需要一个非对称加密密钥对,以太坊选择的是椭圆曲线加密算法(ECC)中的Secp256k1,依据速度、安全性等参数确定账户的地址,具体的方法如下:
(二)围绕党领导国家治理现代化展开了对新时代人的责任担当意识研究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国家治理的重大战略思想,无一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马克思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5]以习近平为核心共产党人自觉地把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统一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人类发展进步之中。学者们从习总书记对民族、对人民、对党的职责担当、为民担当、改革担当、政治担当和国际担当出发,考察责任担当的内涵、责任担当的时代价值、青年的社会责任等方面,深入研究新时代人的责任担当意识。作为新时代青年必须具备一定的责任意识,不仅要对个人成长负责,还要担负起社会和谐发展、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大任,积极践行当代社会责任观。
(三)围绕新发展理念展开了对新时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
1)在温室中,通过与非静电对比试验可以看出在静电作用下雾滴粒数和平均粒径的沉降分布状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已经达到了生物最佳粒径20~50μm的防治需要,能够实现现代喷雾的要求。
(四)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对新时代人的解放进行深入研究
在新时代背景下,习总书记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多次重要阐释,为构建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缔造全人类的命运共同体做出了崭新的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基于人类共同面临的现实困境,对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最好的发展。马克思的人的解放思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中国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当前,学界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思想的理论特质、当代语境、现实意义以及实现人的解放的具体路径。“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一生理论研究的主题,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解放,二者最终的目的就是致力于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的全部主题线索。学界从我国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各个阶段的不同内容上提出了一系列极具思考性、现实性、指导性的见解,同时日益关注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现实适用性,将马克思主义人学结合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发展实际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这对于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是对专任教师进行手语培训,虽然时下提倡“去手语化”,但是指的是让聋生不要依赖于手语,借助智能化设备(电脑、手机等)多用文字与正常人沟通,并不是要求聋生不要学手语、不能用手语,手语仍然是他们的重要表达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用手语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而且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提高课堂效率。二是建立稳定的教学团队,师资的保障是基础,要建立起一支相对固定的教学团队,适当以外聘教师作为补充。
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要站稳人民立场,推进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现。这就要求人学研究者把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与“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主体,把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统一起来,全面分析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做好充分准备,解决当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困境,从而完成解放自身和解放全人类的事业,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0-124.
[2]黄楠森.马克思主义与“以人为本”[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04):8-9.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36.
[4]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329.
(基金项目: 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研究”(HB18ZX011)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李茹,在读研究生,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方向。)
标签:人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人学论文; 改革开放论文;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