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的影响研究论文_戚春琴

(杭州余杭区妇幼保健院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来我院就诊并实施雾化治疗的哮喘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抗炎、平喘等对症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整体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实验组患儿按时服药率为95%,遵医行为达到93.3%,按时复诊率为96.7%,对照组患儿的按时服药率为80%,遵医行为率为75%,按时复诊率为7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时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促进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整体护理干预;小儿哮喘;雾化治疗;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2-0010-02

前言

小儿支气管哮喘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系统疾病,反复发作,且伴有着气道高反应性的可逆性,其临床表现为反复性咳嗽、喘鸣及呼吸困难等。根据相关数据统计[1],我国哮喘患儿的临床发病率约占1%~2%,且呈现日益上升趋势。目前雾化治疗是小儿哮喘的常见治疗方式,主要通过高速气流将药液直接作用在患儿肺部,副作用较小,临床疗效佳。然而由于小儿年纪小,治疗依从性较长,治疗效果通常不理想,若没有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将对患儿的生长及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影响,甚至引起患儿死亡。本次研究主要对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来我院就诊并实施雾化治疗的哮喘患儿60例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较,效果较为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来我院就诊并实施雾化治疗的哮喘患儿120例,所有患儿皆符合哮喘的临床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男童32例,女童28例,农村儿童13例,城市儿童47例,年龄在0岁至1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8±5.1岁,体重为8Kg到51Kg之间,平均体重为38±13.5Kg;对照组:农村儿童12例,城市儿童48例,男童31例,女童29例,0岁至1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8±5.4岁,体重为51Kg到85Kg之间,平均体重为39±12.7Kg。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重、居住地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抗炎、平喘等对症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整体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雾化前护理 患儿进行雾化吸入前,需彻底将痰液清除干净,保证呼吸道的通畅,以便药物可以顺利移到病变部位,此外还需保证雾化吸入装置的干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时进行消毒,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以免发生患儿交叉感染。此外,护理人员需及时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告诉患儿及家属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式、注意事项及预后效果。评估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况,根据不同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鼓励患儿及家长积极的面对疾病,积极主动与患儿沟通交流,缓解患儿的紧张、恐惧、害怕等心理。多多列举一些实例鼓励患儿,鼓励心态良好的患儿与负性情绪较大的患儿接触,告知患儿家长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气氛。

1.2.2雾化时护理 雾化时需协助患儿采取坐位或仰卧位,对不能正常配合的患儿可待其安静入睡后再进行雾化治疗。超声雾化一般按生理盐水40ml,地塞米松2mg,糜蛋白酶5mg,庆大霉素2万u进行配置,在雾化的过程中护士应辅助患儿拍背咳出,咳不出的痰可遵医嘱使用吸痰器吸出。雾化时确保装置的正确使用与工作,并将氧流量控制在6~8L每分钟,有效的错开雾化时间与输液时间。每次雾化时间宜在20分左右,避免呼吸道湿化过度而造成的肺水肿或者水中毒。雾化时需紧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观察其呼吸、心率等变化,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氨茶碱类药物的中毒量与治疗量很接近,应用此药物治疗的患儿,护士应加强其药物反应观察,如出现烦躁不安等中枢兴奋情况时,及时告知医生处理,以免发生惊厥等可怕后果。

1.2.3雾化后护理 雾化后需及时进行口腔清洁,立即漱口以清除口腔咽部物的沉积,并轻轻拍患儿背部15分磡。指导患儿有效的深呼吸及正确咳嗽方式。吸入完毕后,及时对雾化器及面罩进行消毒,以免产生交叉感染。并告诉患儿家属避免患儿接触花粉、香烟、毛毯、宠物等容易引起病情发作的因素,督促患儿适当参加体育劳动,增强机体抵抗力,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患儿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物质和热量的摄入,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食用碳水化合物饮料、辛辣刺激性食品、海鲜及冷饮等。

1.3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哮喘发作具有明显的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完全消失,喘憋反应有所下降或消失,肺部无哮鸣音;有效:患儿的哮喘发作次数有所下降,呼吸略显急促,喘憋反应有所下降,肺部还有轻微的哮鸣音;无效:哮喘症状无减轻,临床体征没有改善。有效=显效+有效[2]。

治疗依从性:治疗依从性主要包含了按时服用药物、遵医行为、按时复诊。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临床有效及治疗依从性采用频数及%表示,给予χ2检验,以P<0.05判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后临床疗效比较[n(%)]

3.讨论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1990年全国0~14岁儿童的发病率是0.91%,2000年的发病率上升至1.5%,而2010年福建省0~14岁儿童的发病率已上升至2.03%,这个数字意味着中国现在有超过一千万个哮喘患儿。目前哮喘已被证实为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由于慢性炎症持续存在,导致气道保持高反应状态,当感染或过敏等刺激性因素出现后,哮喘随之反复发作。雾化吸入治疗是小儿哮喘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然而由于患儿年纪小,治疗依从性大,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为此如何在雾化吸入治疗时进行有效的护理,以提高小儿治疗依从性,使雾化治疗发挥最大优势,促进疾病的康复,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次研究中发现,在对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时,由于患儿的抵抗情绪,家长的不配合等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护理人员操作时不规范,也是造成治疗失败的重要问题。为此在对患儿进行雾化吸入前我们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有效的减少患儿的抵触心理,增加家属的配合度,提高了整个治疗的依从性。此外在雾化吸入时紧密观察其生命体征,对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给予解决,有效降低吸入时出现的并发症。雾化后及时进行口腔清洁,并告诉患儿日常的生活方式及饮食注意事项,做好出院指导,对临床治疗康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对实验组患儿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后,其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且治疗依从性也明显得到上升。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干预属于一种连续性的护理服务措施,可以有效的促进患儿、家属及护理人员间的相互交流沟通,促进雾化治疗的顺利完成。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时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促进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幸.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9):227-228.

[2]樊国华,杨丽琼.全程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7):94-95.

[3]杨茵,郑春娟,蔡茵茵.延续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9):76-77.

论文作者:戚春琴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3

标签:;  ;  ;  ;  ;  ;  ;  ;  

整体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的影响研究论文_戚春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