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信息系统运维精益化体系要点研究论文_郝祺

构建信息系统运维精益化体系要点研究论文_郝祺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供电局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

摘要:目前信息系统作为电网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重要支撑手段,面临的安全生产责任和风险进一步加大。而当前信息人员有限、资源不足,与日益増长的运维支撑需求相比,有着一定的差距。如何利用新技术、新思路来促进信息运维精益化管理,从而适应生产业务系统快速变革的需要己经迫在眉睫。本文主要论述了构建信息系统运维精益化体系要点。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提升信息系统运行的稳定以及安全性,实现运维资源的有效配置。

关键词:信息系统;运维;精益化

1精益化管理的概要介绍

如今,许多行业都逐步推行精益化管理经营模式。所谓精益化管理,就是运用系统化、程序化的规则将企业的管理流程变得更加信息化、数据化、标准化。这种管理模式是帮助管理人员调控产品、企业服务以及工程技术标准的有效途径。精益化管理的核心在于“精”,换句话说,就是要求管理人员在进行企业项目管理时不容忽视任何一个细小、关键的环节。精益化管理的有效实施就是要有刚性制度的保障、管理人员责任感的落实以及操作人员专业性的支持。

2信息系统运维精益化体系的构建要点

2.1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数据网

对原有的传统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利用信息时代的先进技术,将变电站各分布点的数据进行录入,建立相应的数据网,对于变电站的设备情况、工作人员工作状态、审批情况等进行实时更新,使信息能够实时传递,提高工作效率。建立数据网方便对于管理过程中的漏洞进行直观统计,及时弥补工作的不足。统一的数据网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便于对管理信息进行集约化处理。数据网实时监测更新,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时代的优越性。

2.2建立健全高效安全管理制度

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制定从上而下的明确的具体的制度规范,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管理机制,并配合运行管理过程中的变化和安全生产行为进行有效控制。用制度规范、激励和约束变电站工作人员的行为,把安全操作和安全管理的各个要素渗透到每一项规章制度、政策、工作标准和要求之中,使正确和规范的行为受到鼓励和表彰,使错误和违章的行为受到控制和处罚,让员工能够感受到安全文化在制度中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通过把安全生产管理更多地落实到制度、机制中,把制度变成员工的行动指南,使正确、规范的行为变成员工的工作习惯。

2.3建立高效的运维组织架构

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明确运维工作的具体职责、对运维的方向加以细分,同时对组织结构进行全面的优化。其一、对信息系统运维流程规范、个人岗位职责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明确,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流程细化工作,对运维工作的各项流程节点进行细密的划分,对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加以明确。其二、根据对业务种类的划分,根据实际情况组建具有较强专业性的队伍,全面促进运维工作的展开。必须要做到“四大支撑、两条主线、三维架构、一个核心”的组织的构建。其中所谓的“四大支撑”指的是业务运维团队、基础设施运维团队、网络安全团队、系统运维团队。“三维架构”指的是系统构架、业务构架、管理构架。“两条主线”指的就是系统检修和系统运行,而运维体系的核心,指的便是对信息的调度。信息的调度其实是对整个运维体系的统筹工作,其系统的运行和系统的检修必须要贯彻到运维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保证“四大支撑”和“三维架构”能够协同运行,最终实现提升运维工作效率的目的。

2.4建立监督考核体系

相关电力企业应该加强监督考核体系建设,通过完善的监督考核体系对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监督考核体系建立时,需要结合电力企业实际管理现状,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判断,建立相应的监督体系与考核体系。精益化管理是一种细节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将工作落实到每一项管理任务中,对变电站的每一个设备的正常运行及维修进行管理。因此,在进行监督体系建立时应该对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明确化,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从而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监督体系。针对当前管理人员工作效率较低、工作积极性低的现状,在进行考核体系建立时,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可以通过考核评价体系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量化,划分为几个等级。然后依照考核成绩等级进行福利、奖励、培训、晋升通道等方面的激励制度建设。在进行监督考核体系建立时,应该将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与其能够享有的企业福利挂钩,从而使管理人员能够意识到运维精益化管理的重要性,促进管理人员工作质量与积极性的提升。

2.5建立信息系统健康评价模型

信息系统健康状况的衡量指标便是信息系统健康度,因此为了能够使系统的健康得到保持,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对系统进行定期的全面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信息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其具体工作原理是对特定的信息系统中所有包含的软件、硬件、基础运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而后进行数据的量化。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以信息系统运行的规律,然后提出系统的运维方法。信息系统健康评价体系模型的构建实现对信息系统在运维发展过程之中所发现了的诸多问题有效解决的目的。同时,能够对运维体系的运行提供一定的建议,信息系统健康评价体系不仅仅能够全面提升运维工作的水平,提升其工作效率,还能够促进重点业务规模化的发展速度。

3应用实例分析

目前,某公司在变电设备运维精益化工作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式为2人1组,其中1人负责对相关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另外1人负责对对应问题进行拍照,现场检查结束后再将数据录入电脑加以汇总,形成电子表格以便于日后整改时进行查阅。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4点不足:工作需要2人1组,但是人力资源的使用率较低;现场巡检记录在纸上后,还需要整理形成电子文档,相当于重复记录。需要人工进行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的关联,使其一一对应,整个过程耗时较长;信息再次利用不便,形成的电子文档在整改时使用不是很方便。基于以上几点不足,使得整个过程在人力以及耗时上相对较大,整体效率低下。精益化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由系统管理、信息管理、查询系统以及生产报表4个部分组成。其中系统管理主要包括用户注册与登录、用户密码管理以及系统退出几个模块。信息管理由以下4个部分构成:设备信息主要包括设备型号、生产厂家,所属厂站等基本信息;问题信息主要包括巡检过程中发现的设备所存在的问题;设备报告则包括设备的相关试验报告、验收报告等;处理信息主要针对问题消除的相关信息,包括归口部门、处理期限、已处理还是未处理等信息。查询系统则主要针对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最后,可根据需要生成相应的数据报表,以便相关人员进行查看。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需要从管理构架、运维流程、信息系统运行规律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对各类隐患的预测、有效的避免问题的出现。建立运维精益化管理体系,能够全面实现主动式运维管理模式、能够更加全面的提升信息运维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忠浩,董小亚,赵西林,张瑜.信息系统运维精益化体系建设研究[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5,v.13;No.14307:107-111.

[2]周洁,马超,刘磊,孙勇健,翟旭,杨璐.电力通信运维精益化闭环管控研究及应用[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5,v.13;No.14610:11-15.

[3]王翀,赵俊峰,方泉.基于改进BIA模型的大型电力企业信息系统运维分级服务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6,v.13;No.38525:97-100.

[4]郭振宇,何杰.基于PMS2.0系统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控的研究[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No.51502:76-77.

论文作者:郝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5

标签:;  ;  ;  ;  ;  ;  ;  ;  

构建信息系统运维精益化体系要点研究论文_郝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