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城镇体系定位的历史分析

淄博市城镇体系定位的历史分析

王彬[1]2000年在《淄博市城镇体系定位的历史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淄博市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又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而它的形成、发展及演变过程和全国其它大城市并不相同,有着其独特的空间发展模式,被誉为“淄博模式”。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角度,探讨淄博市城市在纵向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规律,达到通过对淄博市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不仅能加深我们对淄博市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再认识,同时也能够为淄博市自身建设和再发展提供借鉴的目的。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对淄博市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基础及其演变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力图做到对淄博市城镇体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具有透彻的理解。淄博地区的地质、地形在史前时期发生数次变化,直到大约3500年前才最终形成今天的楔形地形;其气候的变迁与全国气候变迁的总趋势一致,经历了四个温暖期和寒冷期,但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都比较大;其河流在流量、流程和河道变迁等方面都发生了某些变化,这也是淄博市主要城镇选址、迁址和废址的重要因素。淄博地区的农业,自从齐国建立以后,一直较为发达。虽然其间遭受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但是由于时间较短,所以影响不是太明显。农业的发达,则进一步奠定了城市发展的基础,为淄博市主要城镇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淄博市的交通条件在历史时期一直非常优越,具有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特别是在临淄作为齐国国都时,交通地位最为重要,这也是淄博市主要城镇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 第二部分作为本文的核心部分,从政治、经济以及地理位置等方面论述了淄博市五个主要城区在历史时期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及城镇体系形成过程。更重点论述了在历史时期作为中心城市的;临淄的转移、变迁。在历史时期,淄博市五个主要城镇由于地理位置和开发早晚不同,导致其间的政治、经济不平衡。临淄,作为五个主要城镇中开发和设置最早的城市,一直走在最前列。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不平衡又取代了原先的不平衡,使得原有的政治和经济框架被打破,不得不将其重新划分。这就造成了临淄的衰落和其他城市的兴起。同时这也是五个主要城镇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及交通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另外,它与统治阶级的主观认识也是分不开的。虽然淄博市主要城镇的历史较为悠久,但其城镇体系却是到了现代才形成的。这是与淄博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所密切相关的。 第三部分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淄博市城镇体系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笔者在了解了淄博市城镇体系特征之后,试以对此诠释。淄博市乃系由历史上作为相对独立、互不统属的五个主要行政单位逐渐发展演变而来,最终形成的“组群式”布局结构的特大城市。虽然形式上是个特大城市,而实质上是一个中小城市的集合体。一方面,这种“组群式”城镇体系布局既有利于规划,又有利于建设,有利于城市各项功能的全面发展,从而方便人民生活,缩小城乡差距。即保护了环境,维护了城市生态平衡,又避免了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现象;另一方面,“组群式”城镇体系吸引力和辐射力远不及集中式大城市大,基础设施配套投资大,公用设施难上档次,不易形成大城市的风貌。而且各功能区相对独立,空间模式趋同,规模较小,职能不突出,产业、技术、人才的聚集程度不够,各区基本上处于等量发展状态,经常呈现出一些分散建设,重复建设的现象,特别是基础设施不联网,抗灾保障能力差,规模效益差。如果处理不好,还会出现抢占耕地现象。因此,合理地规划城市布局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部分对淄博市城市发展前景作了前瞻。基于对淄博市城市历史和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淄博市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环境的开发和城市自身的建设。因此,在区域开发过程的同时,淄博市更应注重自身的建设。为此,为充分发挥组群式城市格局的优势,建立更强大的区域中心,提高淄博市的可持性发展水平,作者提出了自己对淄博市城市发展前景的看法和建议:第一,强化和加快中心区——张店区的建设;第二,重点开发临淄区旅游资源,带动淄博 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第三,加快城区间道路建设,增强城市区间的联系。

朱颖[2]2016年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淄博市新型城镇化规划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城乡差距扩大、资源环境逐渐恶化等传统城镇化发展带来的问题也相伴而生,因此,我国各地城镇化工作推行向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转型已是迫在眉睫。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走集约化、生态化、和谐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本文将以山东省淄博市为例,深入阐述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科学有序发展,既是落实党和国家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自身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淄博市作为山东半岛重要的经济开放城市,不仅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优越,而且是我国最早的工业城市之一,工业基础雄厚。同时,淄博市作为典型的组群式城市,由张店、周村、临淄、淄川、博山5区和桓台、高青、沂源3个县组成,5区3县城镇功能独立,内部自我完善,形成了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的典型组群城市格局。可以说,淄博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目前淄博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区域差异明显、管理体制落后等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全面地分析淄博市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优势条件和劣势条件,以及对淄博市及各个辖区的城镇化水平进行科学地定量评价,提出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淄博市城镇化建设的建议,以此为当前我国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提供帮助与参考。

崔克辉[3]2015年在《组群式城市的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多年来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对城镇化发展理论进行充分分析,寻找合理的城镇化模式和发展路径,是实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本次将淄博市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淄博市作为典型的组群式城市与单中心发展的城市有明显不同的发展特征和发展模式,具有代表性。另一方面,淄博市作为山东省内重要的区域性城市,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其城镇化的发展程度不仅关乎于淄博市未来的经济发展而且也对推进山东省及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城镇化进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淄博市的城镇化发展对区域具有特殊意义。第三,目前淄博市各城区之间存在同构竞争、中心不突出、发展不集约等问题,制约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基于以上三方面考虑,淄博市的城镇化发展具有其特殊性和代表性,本文就如何发挥组群优势,在区域内分工合作,并形成城镇连绵带,减少城乡差异、带动城镇全面发展,实现统筹均衡发展是论文研究意义所在。本文将在分析组群式城市发展现状、特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如日本、重庆、烟台)的城镇化发展经验,按照目标导向的研究方法,制定适合淄博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与定位,以目标、定位为导向,着重探讨组群式城市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发展模式,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淄博未来城镇化的发展策略,旨在为组群式城市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提供新思路。

高洁[4]2010年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淄博市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淄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老工矿城市,新中国成立后,淄博市得到长足发展。在现代城市化的进程下,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持续进步,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休闲生活时间,另一方面也增加第三、四产业的从业岗位。淄博市正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如何完善淄博市城市空间结构,使得分散的城市布局具备现代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功能,成为人们关注的首要问题。本文在借鉴与总结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对现代城市化、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以及城市空间布局规律进行了研析。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归纳总结出知识经济社会城市空间结构发展趋势,为研究淄博市空间结构提供理论支撑。根据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实践经验,提出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淄博市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提供实践指导。城市是事和物的综合体,是社会的载体,探索与未来淄博市城市社会生活相适应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具有重大意义。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淄博市正经历着由工业城市向综合城市的蜕变。为适应生活方式不断的进步,淄博市城市发展的目标已不仅仅注重产业经济,应更多的关注城市社会生活,这种理念上的定位对营造淄博市的空间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淄博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的趋势,探讨来淄博市城市空间发展。营建以发达的社会经济为基础、以满足市民舒适的公共生活空间为准则,为市民提供优越的工作岗位以及便捷的交通联系网络,实现城市发展的适宜规模。在空间布局上构建一个以母核为中心,子核环绕其周边的有机综合体,利用完善的交通体系实现各区域时空的快速联系,构建有机的城市网络结构体系。基于以上研究分析,论文在以下几方面提出见解:1.目前淄博市正处在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的时期,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工业经济时代的发展目标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要求。淄博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应当以实现现代城市化为目标,满足人类生活需求,构建规模宜人,场所怡人,文化冶人的生活环境。2.淄博市是一座典型的组团结构的城市,这种分散型的布局形式一方面可以避免城市空间过度密集,易于形成良好城市环境。但是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中心城市凝聚力不足的缺点,无法起到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要求。根据城市社会生活的规律和城市规模效益,调整淄博市城市社区结构,提高核心城区的等级地位,形成有辐射力和吸引力强的区域中心。3.淄博市城市空间结构为一个以母核为中心,子核环绕其周边的空间布局方式。通过加强淄博市各城区间的交通联系,实现有效的时空效应,促使城市形成有机整体。

高亚男[5]2009年在《济南都市圈城镇体系的现状评估及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辐射和集聚作用不断增强所形成的都市圈已成为了区域发展新的单元,在不同于以往行政区域经济的发展单元中,都市圈存在着难以协调、整体性较差、辐射及带动作用不强等问题,其解决途径是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本文在定性与定量分析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济南都市圈城镇体系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估,研究了都市圈城镇体系的动态变化,明确了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在此基础上预测了2020年济南都市圈城镇体系发展的趋势,对都市圈城镇体系的三大结构提出了优化对策,对济南都市圈的合理构建及完善提出了建议。主要研究内容为:(1)本文在规划成型的济南都市圈范围基础上,运用周一星的经济联系量模型、经济隶属度模型,对济南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济南的经济腹地空间进行划分,共划分为四个腹地类型:紧密腹地为章丘、齐河、泰安;次紧密腹地为济阳、肥城、禹城、淄博、莱芜、邹平;竞争腹地为高唐、茌平、平阴、聊城、新泰、平原、临邑;其余为济南都市圈的边缘腹地。(2)基于SPSS软件包,本文分别从城市的经济总量、科教文卫水平、对外联系度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反映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选取16项指标对都市圈内部城市综合实力进行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对济南都市圈的构建基础和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济南都市圈以省会城市--济南得分最高为9.92,淄博为次级核心城市,城市综合实力为8.77,泰安、新泰、莱芜、章丘以及肥城得分均在2以上,邹平县的得分较另三个地级市高,可以作为重点县域发展。(3)本文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的研究,突破了之前仅仅依靠人口规模来分析的局限,将区域的经济水平、发展条件及人口规模三方面做为指标,通过DPS软件对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划分出济南都市圈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并依据所占权重较大的人口规模进行等级规模结构的量化研究。至2020年,济南都市圈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为第Ⅰ等级的城市仍然是济南、淄博双核心城市;泰安为第Ⅱ等级城市;莱芜、章丘、新泰、肥城、邹平、德州、聊城、滨州为第Ⅲ等级。(4)本文引入回归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城市职能特征与分类研究。具体研究技术流程包括数据预处理、城市职能特征因子提取、城市职能类型综合划分三个步骤,将济南都市圈的城市划分为六个城市职能类型,根据规划中城市职能结构的指引,与现状进行比较,提出每个城市应完善之处。(5)济南都市圈区域空间结构处于极核式聚集发展阶段,交通干线为其主要的联结形式,空间形态特征为分散放射开敞式。依据都市圈“强化核心、多元增长、区域联动、县域支撑”的空间发展战略,并结合城市等级规模及职能结构的空间分布,济南都市圈空间结构布局为“两极、一区、五轴”,加速带动都市圈的网络化、一体化发展。在以上研究基础上,联系济南都市圈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都市圈城镇体系结构发展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建立区域协调机制;改革管理体制;加强与外界的联系等,以期对济南都市经济圈的建设和发展有所帮助。

李嘎[6]2008年在《山东半岛城市地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跳出单个城市的研究模式,从一定区域范围来考察城市群体的变迁,是近十余年来历史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新方向。山东半岛作为人类文明萌生极早的区域,在西汉时代既已发展起数量庞大的城市群体,西汉以降这一城市群体经过了异常复杂的演变历程,时至元代则是传统社会中山东半岛城市群体基本定型的时期;同时西汉至元代山东半岛中心城市的变迁问题亦颇令人瞩目。本文即以西汉至元代山东半岛城市群体与中心城市的变迁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演变过程及原因。本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探讨汉晋时期山东半岛城市群体与中心城市的变迁问题。第一章是对汉晋城市群体的考察。西汉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体奠定的关键时期。城市数量颇为可观。城市地域空间结构方面,区域分布表现为西密东疏、郡(国)间分布差异明显两大特征;地理分布则表现为绝大部分城市集中于平原地区,大多沿天然河流分布两大特征。城市在选址特征上体现出对微观自然地理环境的高度依附性。东汉、魏、晋时期山东半岛的城市群体显示出对西汉高度继承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对城市地域分布及城址的继承上。第二章考察汉晋中心城市的变迁问题。汉晋时期山东半岛的中心城市发生了由临淄到青州(广固城)的转移,就西晋及十六国乱世而言,这一城市转移行为是相当成功的,集中体现为广固城在微观地理环境方面对临淄城所存在的缺陷的弥补上;不过,若从宏观角度来看,这一城市转移行为并无多少实质意义:一是较之于临淄城,广固城“地理中心型”的城市位置特征没有变,二是广固城并没有脱离临淄城先前所拥有的城市腹地,其转移的根本原因仅是西晋末年统治者对政治、军事气候的主动适应而已。第二部分考察南北朝隋唐时期山东半岛城市群体与中心城市的变迁问题。第三章是对南北朝隋唐城市群体演变的探讨。宋魏时期山东半岛城市数量达到了新的高峰。从城市群体的地域空间结构来看,西密东疏的区域布局态势更为明显,地理分布上聚集于平原地带及多沿河分布的态势没有根本的变化。就宋魏时期城市群体的选址特征而言,侨置城市中的郡城往往选择自然地理环境优越同时又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点立城,而一般的侨置县城所处地理环境则较为平淡;对于重新选址的汉晋城市而言,微观地理环境相对较差,汉晋城市由于受到侨置政区的冲击而导致城址的重新选择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北齐时期山东半岛的城市数量出现了大幅度缩减。就地域空间结构而言,虽然西密东疏的区域分布态势没有逆转,不过这种不平衡性降低了;地理分布方面,平原城市所占比重有缩小的趋势,城市沿河分布依旧。就北齐新建城市的选址特征而言,靠近交通线进行选址的现象引人注意。隋代经过对城市群体大刀阔斧地改造,至大业八年(612年)时,城市西密东疏的不平衡态势进一步降低,就地理分布而言,平原地区城市多、沿河城市多的特点得以延续。通过对隋代新建城市选址特征的考察,发现,微观地理环境的优劣与城址的延续时间并不完全契合,这可能反映了统治者对城市之间空间距离合理性问题的重视程度要超过对城址微观地理特征的关注。唐代长庆元年(821年)之时,城市群体东西分布不平衡的状况继续缓解,岱北亚区内部胶莱平原一带城市数量的减少颇引人注意。与隋代类似,统治者亦非常重视城市之间空间距离的合理性问题,这是导致唐代山东半岛城市群体地域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唐代新建城市的微观地理坐落大部分较为优越。第四章考察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心城市的变迁问题。这一时期虽然半岛的中心城市仍是青州城(东、南两阳城),但是济南城(历城)城市地位的提升令人瞩目。从城市的行政等级、经济实力以及当时人的看法三个角度来审视,南北朝隋唐时代山东半岛形成了青州城、济南城“准二元中心结构”的格局。第三部分探讨宋金元时期山东半岛城市群体与中心城市的变迁问题。第五章是对宋金元时期城市群体的考察。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山东半岛的城市数量较之唐长庆元年无甚变化;地域空间结构方面表现出岱北区与胶东区的分异特征。导致城市地域结构变迁的动因则可分为黄河水患的影响、交通路线的吸引、区域经济的发展三个因素。金代山东半岛城市数量增加较为明显;就城市地域空间结构而言,区域分布方面,岱北、胶东两亚区城市分布不平衡态势的明显淡化是最令人瞩目的新动向;地理分布方面,新置城市主要坐落于北清河沿河和胶东丘陵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是金代城市增置的最主要动因。元代城市数量增加有限;地域空间结构无明显变化;传统社会时期山东半岛的城市群体至元代之时已大体底定。第六章考察中心城市的变迁问题。通过对青州与济南城市本身的比较研究,发现,宋金元时期济南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后来居上的发展过程,及至元代,济南城从城市风貌、官方机构的多少、城市占地规模等方面已经丝毫不比青州城薄弱了。通过对二城腹地人口密度、城镇发展、商税额数等方面的比较,发现,白北宋后期开始,济南城市腹地的发展程度已经明显超过了青州城的腹地,金元时期这一差距又进一步拉大,这实质上说明了山东半岛经济核心区已经由半岛中部转移到了半岛西部。总之,明代初年山东半岛的政治中心最终由青州转移至济南,正是宋金元时代济南城市本身及腹地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郭立磊[7]2011年在《基于DMSP/OLS影像数据的我国城市化过程空间差异探析》文中提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取得快速发展,根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我国现在已经并经历快速城市化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城市的经济和形态在规模和结构上以不同的速度、多样的形式迅速发展和演变。城市化也成为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国民经济发展程度的主要指标。因此,如何有效地衡量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城市化空间格局、测度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度就成为现在城市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采用美国军事气象卫星DMSP的OLS传感器的夜景灯光强度影像数据,其产品能够在黑暗的背景下清晰地捕捉人类活动的足迹,适合宏观尺度上研究城市化空间格局与变化过程,从而克服了传统数据复杂、高成本、主观性强、区域对比性差的局限。本文以2003年和2009年两年DMSP/OLS夜景灯光影像强度数据产品为基础,建立了城市夜景经济模型、城市化综合水平的灯光指数,然后根据引力模型和网络分析方法构建我国地级城市腹地和城市经济网络联系。笔者通过构建地级城市综合城市化水平指标CNLI、城市化夜景经济效应ULEI指标、城市腹地规模等级和城市空间网络强度,从不同角度分析我国城市化的时间和空间特征以及城市规模等级的演变和格局变化。研究表明:1)我国城市化水平发展快速,但地区差异明显,呈现北方快于南方、东部快于中部、中部快于西部的城市化空间格局特征;2)城市化水平呈现明显的“沿海地区>平原地区>丘陵地区>中部高原地区>西部山地地区”的空间衰减规律;3)我国的国家政策、金融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对地方城市化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4)北方一些城市出现城市化整体水平高但地利用率低,而南方城市总体呈现城市化程度高,土地发展空间受限的局势;中部城市的城市化偏低,西部城市化水平落后,我国城市化还需进一步发展和加强;5)我国城市影响势力空间呈现“京津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的趋势,但我国城市群影响力下降,城市化水平差距正逐渐减小;6)我国城市化具有明显的“北移”和“内迁”现象;7)从空间联系强度上验证了我国城市群发展的级别和强度。

张晓倩[8]2013年在《山东省城镇体系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体系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地理学、人口学、城市规划学等多门学科的重点研究内容。关于城镇体系的研究文献非常多,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非常丰富。国外关于城镇体系的相关研究始于城镇发展和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针对城市中存在的“工作、交通、居住、休憩”四大问题,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随后一些学者通过建立模型对城镇体系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以“三大结构”为核心的城镇体系研究不断系统化,但对“三结构”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动态性研究仍显不足。如对“三结构”现状分析较多,对其历史演变研究较少;对现象描述较多,对形成机制研究较少;立足规划性的研究偏多,但现实可操作性指导作用不强。基于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城镇体系历史演变和城镇体系形成动力机制入手,以山东省城镇体系为研究对象,分析山东省城镇体系三大结构的历史演变,探讨山东省城镇体系形成与演化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山东省城镇体系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本论文主体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梳理城镇体系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文献。本部分在对城市与城市化、城镇密集区、城镇体系等相关概念进行初步界定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为城镇体系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的中心地理论、“点—轴”理论、增长极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已有文献主要体现在对城镇体系三大结构、城镇体系动力机制和城镇体系规划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对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系统梳理,本文认为目前学术界对城镇体系的研究表现出如下特点,即对“三结构”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动态性研究不足;对其历史演变研究较少,对现象描述较多、对形成机制研究较少;立足规划性的研究偏多,但现实可操作性指导作用不强等。第二部分,从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三个方面系统阐述山东省城镇体系发展的演变历程。通过等级城镇数量、首位度和位序—规模zifp指数分析等级规模结构的历史演变,得出山东省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规模不断增长,城市发展呈先集聚后分散的发展趋势。从职能指数和产业结构等指标研究职能结构演化,得出山东省城市职能分类比较明显,但是城市职能转变比较缓慢。通过城镇密度、城市影响力场强和集聚—碎化指数研究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得出目前山东省城镇体系空间分布集聚效应不明显。第三部分,深入分析山东省城镇体系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目前,山东省已经形成了以济南为中心的中部城镇密集区、以青岛为核心的山东半岛城镇密集区、黄河三角洲城镇密集带和鲁南城镇密集带的城镇体系空间格局。但从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来看,山东省城镇体系存在着等级规模结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职能结构不协调、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发展及区域发展不协调等不容忽视的问题。第四部分,从自然禀赋、经济增长、交通体系、体制与制度和其他区域影响力等方面深入探讨山东省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自然禀赋、区位优势是城镇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基础。社会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和在区域空间上分化、组合、集聚的动态过程,作为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作用于城镇体系的发展演化。地方政府的行为则作为非市场性影响因素对城镇体系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个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区域溢出(外部性)效应使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会受其他区域的影响。交通运输体系作为区域可达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城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随着交通和信息传递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自然禀赋对城镇体系的影响逐渐减弱。第五部分,从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和城乡及区域协调发展四个方面提出优化城镇体系的对策。即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大次级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人才引进战略、优化产业布局等措施能够促进山东省城镇体系优化。

刘同花[9]2011年在《济南都市圈核心城市产业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以大城市为中心、以区域为主体的都市圈经济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大城市在一国范围内取得经济支配权而形成若干大都市圈,而大都市圈的形成又提升了城市的竞争能力和经济势能,并以强大的经济辐射能力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济南都市圈为例,在大量资料分析和调研的基础上,以增长极理论和中心-外围理论等为指导,对济南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济南市的产业定位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在济南都市圈这一区域范围内,研究分析核心城市济南的产业状况,并定量分析给出优势产业定位和主导产业选择,为济南以后的产业发展提出建议。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讲述本文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主要阐述了理论基础,总结了配第-克拉克定理、增长极理论、库兹涅茨法则、中心-外围理论、中心地理论与区域分工与协作理论等。第三章主要讲述济南都市圈的现状,首先介绍了济南都市圈的概况,其次进行了济南都市圈内城市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趋同性的分析,最后对优势产业选择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分析。第四章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进行了产业定位研究,首先通过偏额-份离分析优势产业定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三次产业中主导产业选择。其次通过区位商分别定量计算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包括的具体产业的专门化率。通过分析得出各个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最后根据定量分析结果提出了有关济南市产业发展的建议,使济南市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来选择发展的方向和模式,为提升提供正确的思路。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文章的创新点主要有:(1)综合研究分析方法。基于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系统论等的方法论,对都市圈内城市产业定位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在都市圈发展的过程中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并将其总结出来,为都市圈中核心城市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2)当前我国的都市圈研究中,主要以大尺度空间为主,对中心城市在区域空间尺度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选择济南市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选择合适的定量分析指标,找出济南市的主导产业,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通过本文的写作,希望对济南都市圈和济南市的发展和研究进行补充和完善,并对提高济南市的产业定位起到一定的的参考指导作用。同时,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对济南市的产业定位研究的不够深入和全面,提出的产业定位对策和发展趋势中也存在不妥之处,在今后的学习与研究中将不断努力并加以完善。

刘宁[10]2013年在《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状况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发展,一个地区的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状况,尤其是二者协调发展状况,对当地的综合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很大,而在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基础上反复研究,总结出一条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健康之路。文章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总量分析、结构分析以及计量分析等多种实证分析方法,分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状况。正文部分共有8章,可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章和第2章,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整体结构情况、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意义,同时介绍了现有的国内外各学者对城镇化方面研究的相关理论、工业化方面相关理论和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方面的理论,为文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前提。第3、4、5章为第二部分,即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研究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镇化发展现状、工业化发展现状以及二者的协调发展状况。城镇化发展方面主要研究的是人口总量发展情况、城镇化发展情况和城镇体系发展情况以及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差异,其结论为:城镇化率提高较快,城镇结构体系完整,城市之间城镇化发展速度不同。工业化发展现状主要研究了工业化发展阶段,其结论为:山东半岛城市群整体上工业化已经步入到工业化发展后期的第二阶段。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主要研究二者的相互关系和协调发展程度,其结论为: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城镇化发展进程稍微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最后一部分为6、7、8三章,研究了影响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因素,分别从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科技因素和社会因素各个方面,分析这些因素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并针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目前的发展现状提出合理的对策与建议,最后对全文的分析做一个总结。

参考文献:

[1]. 淄博市城镇体系定位的历史分析[D]. 王彬. 陕西师范大学. 2000

[2].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淄博市新型城镇化规划研究[D]. 朱颖. 天津大学. 2016

[3]. 组群式城市的城镇化发展研究[D]. 崔克辉. 天津大学. 2015

[4]. 现代城市化进程中淄博市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初探[D]. 高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5]. 济南都市圈城镇体系的现状评估及发展研究[D]. 高亚男. 山东师范大学. 2009

[6]. 山东半岛城市地理研究[D]. 李嘎. 复旦大学. 2008

[7]. 基于DMSP/OLS影像数据的我国城市化过程空间差异探析[D]. 郭立磊. 兰州大学. 2011

[8]. 山东省城镇体系演化研究[D]. 张晓倩. 吉林大学. 2013

[9]. 济南都市圈核心城市产业定位研究[D]. 刘同花. 山东师范大学. 2011

[10]. 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状况分析[D]. 刘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标签:;  ;  ;  ;  ;  ;  ;  ;  ;  ;  

淄博市城镇体系定位的历史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