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在我国水资源日益匮乏的形势下,在进行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节水设计,在保证供水稳定以及经济性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节水效果。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对策
1、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的意义
建筑业是我国的一项基础产业,其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多,所需求的建筑数量也越来越多,因此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城市中的建筑工程项目亦不断增多,且建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众所周知,建筑能耗是相当巨大的,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这一数字无疑是惊人的。所以,若想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需要实现建筑节能,这是最为关键的一项环节。在建筑的诸多能耗中,对水资源的消耗属头等地位。建筑的给排水系统是耗水大户,但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建筑的给排水系统水资源浪费问题都十分严重。而为了减少这部分水资源的浪费,就必须要通过有效的节水措施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合理设计。这样一来,就可以为整个社会节省出大量的水资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社会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2、实例分析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水对策
2.1工程概述
以深圳市某项目为例,项目位于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妈湾片区十九单元01街坊,十九单元19-01-06地块,用地性质为商业用地,设计功能为教育综合体。项目用地面积约10413.8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6653.42平方米,地上规定建筑面积32820平方米,地下规定面积为5400平方。本项目设计为一栋高层建筑,地上8层,主要为培训用房;地下室为2层,局部有夹层,主要为车库、设备用房及教育培训配套用房。建筑高度为34.55m。本项目按二星级绿色建筑进行设计,现结合其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进行相应的分析。
2.2防漏损设计
此设计方案中,对于防漏损的设计,具体如下:①管材和阀门。本项目建筑内部的给水干管及给水支管采用薄壁不锈钢管,嵌墙或埋地管采用覆塑薄壁不锈钢管,管径小于DN100mm采用卡压式连接,大于等于DN100mm采用焊接,管道公称压力等级为1.2MPa。中水给水系统的卫生间给水支管(水表后)采用PPR管,热熔连接,管道公称压力等级1.0MPa;其余中水系统的给水干管及支管为衬塑钢管,DN≤100mm螺纹连接,DN>100沟槽连接,管道公称压力等级1.2MPa。室外给水管采用HDPE100聚乙烯管,电热熔接,管道公称压力等级1.0MPa。阀门的选择,使用性能高并且零泄漏阀门;②对于水池和水箱,布置超高或者溢流水位报警装置,具有自动切断功能。
2.3供水系统节能措施
①合理分区,实现市政管网压力利用最大化。本项目市政供水压力为0.20MPa,建筑地下室部分划分为Ⅰ区,由城市管网供水(除部分对水质及水压要求较高的房间外)。建筑地面层以上,采取变频泵组加压供水。在1层到6层,设置支管减压阀,将出水点压力控制在0.2MPa,实现用水节约,减少能源浪费;
②实现冷热水压力平衡。热水系统采用闭式系统,补水由冷水变频泵组提供。冷、热水同程布置,系统设机械循环泵,并采取立管循环的方式,保证用水点出水温度升高到40℃的放水时间小于10s,减少水资源浪费,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用水服务,同时实现节水。
2.4节水器具
利用节水器具,实现向用户的配水。在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中,节水器具的选择是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卫生器具用水效率等级达到2级:
①坐便器冲洗采用3.5/5.0两档冲洗水箱;
②小便斗(感应式冲洗阀)流量3.0L/次;
③其他水龙头不大于0.125L/s;
④淋浴花洒流量0.12L/s。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给排水系统中所有设备,均严格按照绿色建筑相关标准选择。
2.5自动喷灌系统
通过综合分析,结合水源和地形等因素,对于建筑室外绿化喷灌,运用地上式自动喷灌方式。利用电磁阀和有限控制器等,组成喷灌控制系统。设计3组轮灌区,运行控制器程序,控制灌区开启和关闭的时间,达到自动轮灌效果。绿地喷头工作压力设计为0.275MPa,每组使用电磁阀控制,按照喷头额定流量以及数量,设计电磁阀出流量,1组为0.5m3/h;2组为6.2m3/h;3组为4.7m3/h。此工程地质以粘土为主,允许灌水强度是10mm/h,从实际喷水强度来看,为4.67mm/h,能够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2.6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对于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的设计,考虑到降雨具有随机性,水源回收稳定性差,加之设备资源闲置,要简化处理工艺,节约工程建设和运行成本;本项目结合海绵城市的需求在B2层雨水回用机房中设150m3雨水收集池、50m3清水池,回收再利用水主要用作绿色浇洒、道路冲洗以及冲厕,由于本工程有市政中水,为简化系统,考虑将市政中水补水至雨水回收系统的清水池,设一套变频供水泵组供给各中水末端用水点;在蓄水池底部,布置沉淀区域,定期使用潜水泵,开展抽排处理作业。对于雨水回用系统,在再生水管道以及阀门,设置标有“非饮用水”的标识,室外的喷灌取水阀,布置带锁装置,雨水收集池和阀门等,均设置“非饮用水”标识,雨水储存池以及清水池,要设置液位自动控制装置以及计量水表,自动控制水处理装置以及补水装置。
3、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水要点把控
3.1注重中水应用
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运行,中水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多数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对于中水的利用不重视,采取直接排放的方式,造成了资源浪费。在建筑日常用水中,废水和生活用水占比较大,若能够有效利用此类资源,可提升建筑节水效果。对于中水的利用,可采取的手段较多,比如洗车和冲厕等。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要做好合理规划,最大程度上利用水资源。
3.2回收再利用雨水
绿色建筑中,节水技术的应用,体现在雨水收集以及应用各个方面。工程中应将雨水资源有效汇入到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发挥其作用,减少水资源浪费;设计时需要设置充足的雨水收集装置及配套设施,比如初期雨水弃流井、雨水储水池、过滤及消毒设备、清水池等,将雨水导入到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经过处理以及净化,使其达到可以使用的标准。
3.3科学设计给排水系统中水压
在建筑物运行过程中,给排水系统中水压对节水影响非常大,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只有根据工程的需要进行水压计算,确保在正常供水前提下,减少水流对管道的冲刷。科学合理计算的前提是了解出水端的需求,详细分析出水端的高度,用水类型等影响压力计算的各个指标,进而进行计算设计,保证在正常出水使用前提下,尽量减小水流速度,降低水资源浪费,同时可以在出水端贴上相应提示,提醒使用人员节约用水。
3.4管材及其接口的合理选择
对管材以及其接口的合理科学选择,是保证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质量以及节水的重要方式。管材及及其接口选择不当时,极易造成水管漏损甚至水管破裂导致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绿色建筑理念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主导理念,绿色建筑成为建筑业的主要发展趋势。给排水在绿色建筑中拥有较大潜能,能在满足人们用水需求的前提下,从节水的角度优化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使绿色建筑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1]徐贵平.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及节水措施研究[J].江西建材,2017.
[2]李东方.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水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7.
[3]陆玮.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水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7.
论文作者:吴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5
标签:建筑论文; 给排水论文; 系统论文; 雨水论文; 水资源论文; 用水论文; 中水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