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电器行业科技合作模式及其趋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合作论文,趋势论文,模式论文,电器论文,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回日期:2006-09-17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695(2007)06-0064-03
1 长三角电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长三角电器行业的产业相似度高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传统的电器工业发达地区。由于相近的工业发展历程,江浙沪三省市的产业相似度颇高,从表1中可以看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在江苏、浙江与上海的工业经济中都占据着重要位置。但长期以来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江浙沪三省市各自为政、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的桎梏阻碍了相互间资源的自由流动与产业合作,而相似的产业结构又造成相同产业的激烈竞争,从而削弱了长三角地区的整体竞争力。面对日益增加的国内外竞争压力,同时为了缓解相同产业的资源内耗,长三角地区电器行业加快了区域间科技合作的步伐。
1.2 长三角电器行业构成以中小企业为主
目前长三角电器行业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其生产主要是靠产品的模仿创新。而目前企业的模仿创新主要有两种运行形式:仿制和技术引进(见图1)。前者是针对非专利技术或简单技术产品,采用仿制的生产策略。而仿制生产并不需要经过基础研究,能较方便的制造相仿的产品,并经过部分改良,使之更能符合市场的需求。而后者技术引进是针对比较复杂产品或专利技术,将引进的技术加以消化,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改造、提高,实现新的创新。然而,目前长三角地区电器行业的中小企业基本上处于产品仿制阶段。因为中小型企业基础相对薄弱、人才匮乏,又缺乏自主创新的实力,对研发投入也过少,一般都采用仿制或少量技术引进的生产模式,尽管该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缩短技术差距,迅速获得一部分市场份额,但最终却难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且始终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陷入“引进吸收—落后—再引进吸收—再落后”的怪圈。
图1 模仿创新的运行机制
1.3 长三角电器行业存在技术层次差异
由于江浙沪三省市存在着技术与需求层次的差异,使电器行业的发展水平也呈现出区域差异。浙江是我国电器行业民营中小企业最为集中的省份,主要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以仿制或少量技术引进为主,但企业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积极扩展自己的研发力量,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一批行业知名的企业,如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富通集团等。江苏的电器行业主要集中在电站辅机、电线电缆等产品的制造上,其生产方式已由仿制和技术引进开始转变为技术合作为主,形成了人力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并存的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主流的行业结构,如永鼎集团、上上集团、百得集团等。上海曾经是我国电器行业的传统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电器行业正逐步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上海目前在火力发电、电气控制成套设备等方面开始树立绝对的产业优势,拥有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国有大型或特大型企业集团。上海强大的科研力量与产品技术优势使其成为长三角电器行业主要的技术输出地。
2 长三角电器行业科技合作模式分析
目前长三角电器行业的科研力量主要聚集在高校和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科研院所。这些机构除拥有强大的科研力量外,还拥有丰富科研信息资源,但普遍缺乏相关的市场信息。而长三角电器行业除少部分大、中型企业拥有自身的研发机构外,大部分既缺乏科研力量,又缺乏信息资源,但拥有研发经费且了解市场需求。可以说二者之间的互补是长三角电器行业科技合作的主要推动力。此外,长三角三省市的科研力量各有特色,其中上海是我国的重要科研基地,拥有较多力量雄厚的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如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上海电缆研究所、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等,相应的R&D经费比重也较高。江苏也是我国重要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集聚的地区,随着对外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大量的研发资金涌入企业,形成企业R&D经费所占比例的增加。相对而言,浙江的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较少,但作为中小企业最集中的地区,企业研发费用投入比例仍高于上海(见表2)。
表2 中国和江苏、浙江及上海R&D经费按执行部门分类
(单位:%)
研究开大中型 高等其他
发机构
工业企业 院校
中国(2003年)25.9 46.8
10.516.8
上海(2003年)29.8 46.3
13.310.6
江苏(2003年)20.9 53.6
10.015.5
浙江(2003年) 5.8 49.5
10.434.3
资料来源:根据《2004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
近年来上海与江浙两省科技合作往来十分频繁,上海技术市场每年成交的技术合同主要流向是长三角地区。2004年上海技术市场各类技术合同在江浙沪三省市内交易的有23369项,占合同总数的85.51%[1]。长三角地区蓬勃发展的科技合作对提高产业竞争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科技合作的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一般来说,科技合作模式按其合作性质分,主要有技术辐射型、二次开发型、产品产业化型、R&D型合作等模式。本文仅以合作双方主体性质分,长三角电器行业科技合作模式主要有企业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同行业企业间的合作以及跨行业企业间的合作。
2.1 企业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
目前在许多技术领域,特别是在系统性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领域,研发成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已经不是一个企业或一家科研院所能够承担的。企业通过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有效解决了科技资源的分割现象,即集中优势资源,形成研发的规模效应,实现不同于传统经济的报酬边际递增。
现以低压电器业为例。低压电器是一种量大面广的基础元件。2002年低压电器工业总产值达到220亿元,与2001年相比增幅为22.2%,但国产低压电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却不断下降,产品严重积压[2]。近年来我国低压电器行业总产值仍在增加,然而企业普遍呈亏损或微利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内生产的低压电器产品大部分是低档产品,而对市场上急需的高端产品又无能力生产,造成大量国外高端或适用产品涌入国内市场。面对由国民生产总值和发电设备需求增长拉动的低压电器业,也为了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和增加国产中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与上海人民电器厂、上海精益电器厂等企业紧密合作,重点开发第三代高性能、小型化和智能化的低压电器产品,研制出DW45、MA45和DW15HH等系列断路器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来双方又加紧合作,着手第四代低压电器产品开发的前期研究,为缩小我国低压电器产品与国外产品的差距不断探索。
此外,企业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还可以改善创新成果的独占性,提高企业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缩短创新周期,提高研发合作体的创新能力。
2.2 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
如今的国际竞争不仅是看一个企业的竞争力,更多的是看一个产业的竞争力,因此现在同业之间不仅仅是竞争的关系,更多时候是联合开发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合作双方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共同开发,有效加大交流密度与频度,使双方的技术储备同时得到提升。这种同业之间的科技合作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与生产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
现以电线电缆业企业间的合作为例。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作为配套行业的电线电缆制造业的生产获得了巨大的发展。2001年该行业的生产总值已达到1200亿元,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电线电缆业的生产基地,也是电线电缆使用和市场销售基地。2004年销售收入前八位的企业中有6家是长三角的企业。在销售收入前十位的城市中,长三角地区又占据了其中的7位,市场份额达到33.95%以上[3]。为了设计及生产制造大跨越特高强度钢芯铝合金导线用于三峡水电枢纽工程输变电项目的主干线路,上海铝线厂和杭州电缆厂经多年精心合作研制出AACSR/EST-450/200特高强度钢芯铝绞线,经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全性能检测完全达到工程设计要求。该产品将首先在三峡电站向华东输电的汉江大跨越工程中采用,而后在三峡至广东、贵州至广东、三峡至上海等多项“西电东输”的大跨越工程中使用。这预示国产导线产品已能够替代进口产品,从而为重大工程提供合格优良的配套产品。
2.3 跨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
目前,技术发展的特点是跨学科、高渗透性,其技术成果也是许多领域和环节相互作用的结果,技术在不同领域的转移和融合已成为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的重要因素。随着技术开发难度的加大,单个企业无论规模多大,技术能力多高,资源配置如何多样化,也不可能具备所需的各个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这就构成了制约企业乃至整个行业项目研制与技术创新的瓶颈,而跨行业的科技合作能有效促进行业间生产技术与产品知识的融合,形成技术协同效应和技术组合优势,进而实现合作的规模竞争优势。
现以电站设备制造业的跨行业企业间的合作为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用电量需求保持强劲快速增长。2004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21735万千瓦时,比2003年增长14.9%。社会用电量需求大增也加快了电站电网的建设。至2004年底,全国发电设备装机容量达到44070万千瓦,比2003年增长12.6%,电力供应能力大大提高。但是,仍有部分地区因经济发展快速使用电负荷增长高于地区电力供应能力而造成区域季节性缺电,其中华东电网地区就是全国缺电最严重的区域。电力的需求促进了发电机组行业的发展。但由于我国技术水平和产能的限制,在20世纪90年代,进口发电机组的销量约占国内市场的1/3,特别是大容量机组国外产品占据主导地位。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发电机组行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2004年,上海电气集团与非电站设备制造企业上海电力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大企业根据协议合作组建投标联合体,参与国内外重点输配电工程的项目投标与实施,电力公司还为电气集团的最新发电机组产品的实验与运行提供支持。在国家加大基础电力建设的大好时机下,这一协议的签订,对于上海电气集团加快企业发展,研制高科技含量的机组产品如百万千瓦级超临界发电机组、百万千瓦级核电、重型燃气轮机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 长三角电器行业科技合作的发展趋势
趋势之一:科技合作的立体网络结构进一步扩大。
由于现代产业的发展,企业与外界的合作通常都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立体的网络结构,因此科技合作的方式也就不仅是单一的点对点行为,而是一种多层次的网络式结构。如上海电气集团除与上海市电力公司合作以外,从2001年起还开展与中科院所属院所的科技合作,几年来分别签署了3批36项高技术与产业化项目的合作协议,双方共申请专利18项,产学研成果覆盖的产品销售额达100亿元。
趋势之二:联合培养人才,为科技合作开辟更多渠道。
科技合作的要素除了资源禀赋优势互补、技术经济依存度高、相近水平的合作基础以外,更为重要的是人才的合作培养。鉴于目前我国科技资源的不合理分布,校企联合培养相关科技人才是一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佳径。如2004年上海电气集团就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签订“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形成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实施双导师制和建设培训基地等内容的合作框架,多方共建“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趋势之三:企业创办研发机构的形式增多。
企业要想加强自身的竞争力,除加强对科学技术的重视,提高自身科研水平外,还要积极参与对外科技合作。只有通过与各方多形式的科技合作,才能使企业的研发与技术创新更接近先进水平,更符合市场需求,更熟悉自己行业或产品研究的发展趋势。如上海电气集团成立的中央研究院除承担部分科技管理职能外,其任务是整合、协调、全面提升集团的科技开发综合实力,并围绕工业自动化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超前技术等电器产业核心任务谋求与各方R&D型的科技合作。
趋势之四:科技风险基金的不断引入。
长三角是我国电器行业中小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中小企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技术力量和信息资源匮乏,承担风险能力较弱,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为技术创新作后盾。凡此种种极大地抑制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能否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将会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产业竞争力。借鉴国外的发展历程,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主要是引进科技风险基金[4]。科技风险基金对研发活动的介入,不光使新技术研发的投入呈现多元化,而且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亦由多方分享,从而减少了单个企业对新技术的垄断或承受的风险,将促进新技术向相关企业的扩散与转移,有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趋势之五: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的作用越来越大。
创新技术的顺利扩散与创新信息传播渠道的通畅息息相关。科技中介服务作为合作的交流平台对创新技术扩散的介入,不仅架设了技术需求与技术开发之间的桥梁,加速了相互间信息资源与技术资源的交流;而且能针对企业的融资、管理、营销等软性技术提供咨询服务,互补了技术开发与转移的不足,对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2004年6月,在科技部及江苏、浙江、上海市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指导下,上海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浙江省科技开发中心联合发起成立长三角科技中介联盟。根据三方协议,江浙沪三省市将吸纳区域内的各级科技中介机构加盟,最终形成一个区域性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及运行网络。同时,共同打造三大服务平台:长三角技术信息服务平台、长三角技术经纪人合作平台和长三角技术与资本对接服务平台[5]。这种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的联合主要针对创新体系的薄弱环节,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作用。
4 结语
电器工业是长三角地区的优势产业,区域内产业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生产规模大,生产企业多,彼此之间的科技合作活动十分活跃,合作模式也呈多样化,以合作双方主体性质分主要有企业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同行业企业间的合作以及跨行业企业间的合作。随着企业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对人才的吸引力提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积极参与,以及风险基金的引入,中介机构的发展和长三角地区统一市场的形成,长三角地区电器行业的科技合作活动会越来越频繁,其产业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将会得到不断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