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例耳鼻喉患者微波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丁嘉汇

32例耳鼻喉患者微波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丁嘉汇

黑龙江省第二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

摘要:目的:将微波治疗应用到耳鼻喉疾病的治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耳鼻喉科患者共32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采取门诊微波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根据临床疗效的评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14例,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11例,有效率68.7%(P<0.05)。结论:耳鼻喉科微波治疗仪治疗耳鼻喉科单纯性鼻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微波治疗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疗效高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波;耳鼻咽喉疾病;治疗结果

Abstract:Objective:the effect of microwave therapy to the treatment of ENT diseases. Methods:a total of 32 case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une 2016 were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ENT analysis,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random distribution will b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16 cases in each.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 outpatient microwave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took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according to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total effective 14 cases,effective rate was 88.9%,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11 cases,efficiency 66.7%(P < 0.05). Conclusion:microwave treatment of Department of EN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small trauma,high curative effect,etc.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operation,small trauma and high curative effect,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microwave;ENT diseases;treatment outcome

耳鼻喉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和其他人沟通的能力,对患者的生活和身体都造成了很大的负担,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微波治疗在临床上逐渐开展和应用,如今微波治疗已成功用于耳鼻喉科多种疾病(如单纯性鼻炎、肥厚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会厌囊肿等)的治疗。本文通过对我院2016年1月年一2016年6月之间接收的32例耳鼻喉患者的诊治病例研究来探讨微波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3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共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9-61岁,平均31.4岁,乳头状瘤5例,鼻中隔中段、鼻背、舌根及舌系带处海绵状毛细血管瘤8例,发生于扁桃体、软腭、口腔前庭、耳垂部及外耳道的乳头状瘤或息肉3例;对照组共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7-63岁,平均35岁,乳头状瘤6例,鼻中隔中段、鼻背、舌根及舌系带处海绵状毛细血管瘤5例,发生于扁桃体、软腭、口腔前庭、耳垂部及外耳道的乳头状瘤或息肉5例。

1.2治疗方法

仪器采用南京长城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研制的MT一40型微波治疗仪(频率2450士50 Hz)各型辐射器长1-2 cm,辐射终端种类分为球形,单、双极针状。其中鼻出血患者将微波功率调至55W,使用黄金探头了慢性鼻炎患者微波功率调至50W,使用长针状微波探头,慢性咽炎、扁桃体残体炎、扁桃体肥大患者,微波功率调至40W使用长针状微波探头。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χ2检验。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14例,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11例,有效率68.7%(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

3.讨论

微波治疗机制及特点,微波是一种波长1-100 mm的电磁波,利用其生物热效应破坏致病的蛋白质结构,当其热效应使局部温度达到65e-100e时,会使增生肥大的组织发生凝固变性,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微波技术为医学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但其应用时间尚不长,临床上曾有使用不当而引起并发症的报导。笔者的体会是:治疗时应根据不同病变选用不同类型的辐射终端。如在治疗Little区出血时,由于该区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分布,故终端的选用应为光滑球形的探头,如探头太细,凝固作用就变成了切割作用,反而加重了出血;功率的掌握要恰当,一般可选择在10-40W之内。如功率大小,则对致病组织凝固破坏作用就小,疗效也就不可靠,反之,则可使创面愈合延迟或引起对邻近组织的破坏,从而引起并发症。如对息肉和乳头状瘤的治疗,则选用针状终端和较大功率,先从根部将其切下,然后选用双极针状终端对其底部进行止血及凝固治疗,这样可减少复发;资料表明,含水份越多的组织部位时间内吸收的微波量越多,产热量越大,组织损伤程度也越严重。所以,在治疗时,应按组织学的特点,在选择功率大小、辐射时间长短上区别对待。与其他治疗方法比较,与手术治疗比较,方法简便,治疗后不需包扎及鼻腔填塞,且很少留下疤痕。与激光治疗比较,微波价格便宜,体积小,重量轻,连结220V电压即可,不需冷却水,治疗时凝固组织不产生烟雾故不影响术者操作视野,不产生强光。辐射器无用辐射微波治疗耳鼻喉科疾病具有手术方法简便、手术创伤小、治疗后不需进行鼻腔的填塞等优点,由此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微波治疗比激光治疗便宜,且微波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对患者创伤小。但功率过大过小都会影响组织的凝固作用和创面的愈合情况,进而影响整个疾病的治疗效果,功率控制好还可以有效地减少疾病的术后复发已有研究表明,在应用微波治疗时,应根据不同的组织学特点选择不同的功率和不同的微波辐射时间。由于鼻中隔软骨等部位的结构较薄,微波治疗不适于这些部位疾病的治疗,防止发生穿孔。微波治疗绝对禁用于恶病质导致的鼻出血,微波治疗肥厚性鼻炎不可为了追求效果而盲目的治疗过度,造成组织挛缩、萎缩性鼻炎等其他不适,必要时对肥厚性鼻炎的微波治疗可采用分次治疗。

总之,本次研究观察组总有效14例,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11例,有效率68.7%(P<0.05)。由此可看出,微波治疗简便、经济、相对安全、效果明显、创面小、出血少、治愈率高,只要把握分寸,治疗得体,仍不失为一种非手术治疗的新方法,因此,它有一定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美,苑学.微波在耳鼻喉科中的应用57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7):4669-4670.

[2]保国华,王明威,陈巧英.微波治疗耳鼻喉科疾病 52 例分析[J].宁夏医学院学报,2011,22(6):449-451.

[3]万涛,等.微波治疗耳鼻咽喉疾病的并发症及预防.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15(8):378-379.

论文作者:丁嘉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9

标签:;  ;  ;  ;  ;  ;  ;  ;  

32例耳鼻喉患者微波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丁嘉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