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对继电保护发展的影响核心思路赵万兴论文_赵万兴

智能电网对继电保护发展的影响核心思路赵万兴论文_赵万兴

摘要:智能电网主要是合理运用现代化的传感技术和测量技术,从而实现变电站数据信息的数字化传输,然后结合现代化的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继电保护、工作的一种新型电网。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大不相同,其具有实时、在线、连续的安全评估以及能力分析,预警和预防的控制能力、系统自我恢复等诸多能力。同时,具备可靠性、实用性以及环保节能等优势特点,大大提升电力系统实际运作的效率。本文基于智能电网对继电保护发展的影响核心思路展开论述。

关键词:智能电网;继电保护;发展影响;核心思路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了人们用电需求,扩大电网建设范围与资金投入。这是基于这一背景下,推动了智能电网的发展。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引进继电保护技术进一步推动了智能电网功能发挥,实现电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的意义

如今,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多,不少居民普遍趋向于城市化发展,对城市中建筑需求量较大。随着各类建筑物的普遍增多,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对我国供电企业来说,将要面临着巨大的供电压力。因此,我国供电企业不断将智能技术引进到电网建设中去,可有效缓解在供电过程中的压力,提高电网运行的工作效率,从而满足居民对供电的需求。在此项技术中,我国仍然在不断努力当中,利用智能技术手段,在电网运输过程中不断攻破各类问题,从而达到能够对电网进行一个合理、高效的控制。在对智能电网的研究过程中,在进行供电传输时,也会出现各种问题,导致供电系统出现故障,从而影响正常的电能传输效率。因此,在此项技术中必须实行继电保护措施,以便于在供电系统运行中出现问题时及时解决,保障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所谓的继电保护技术,就是在电网运行中某一环节出现故障,或是电能传输中断时,利用继电保护技术可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发出警报信号,提醒相关人员进行维修,减少居民在用电过程中的经济损失,从而对电网运行起到保护作用。

2基于新时期背景下继电保护的特点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规划发展,传统的电能输送特点已经被转变,新的智能电网具备智能化、信息化等多方面的优势特点,同传统的电网进行对比,具有本质上的差异。基于此,继电保护就需要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不断进行创新优化,对于新时期的继电保护进行及时的研究分析,从而充分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3]。

2.1数字化特点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互感器性能不断提高,同时互感器中存在的故障也有所减少,并且对于以往继电保护中存在的二次回路接地等互感器问题,也得到了有效地解决。现阶段,随着现代继电保护设备的发展以及创新,性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由此,继电保护设备对于保护对象的信息收集能力也有所增加,使得收集的信息更加具有稳定性以及高效性等多种特点。

2.2网络化特点

现如今,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最新的智能化变电站,通过网络技术的使用,促使站内各个部分电气元件信息共享的目标,同时使用网络技术,还实现了变电站控制信号共享的目标,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有效的简化。并且对于传统继电保护获取信息的途径进行了合理的改变,同时传统继电保护信息传送方式也得到了适当的改善。由此,不难看出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的根本基础就是网络化技术,同时推动了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的变革。

3智能电网在继电保护方面的影响

3.1网络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中网络技术应用频率有明显提高,能够为人们的各项生产、生活带来较多的便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智能电网操作方面,通过各类网络技术的引进,借助网络平台,能实现数字变电站与其他连接口的有效连接,构建一个关联性网络信息系统,实现对电网运行设备的实时监测,获取设备不同时间段的运行状态,保持系统控制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为电网系统工作效率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不必要的经济花费。

3.2保护重构

这主要就是在线对整个保护系统进行补充与配置,从而使具体的继电保护技术与所对应的电网结构相符,提升保护效果。伴随着科研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我们国家的智能电网水平也都有所提升,所以就对保护技术和电网之间的适应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与要求。除了要求其要具有一定的故障诊断与修复能力之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系统重构功能。当继电保护原件出现故障无法工作的时候,可以自动搜寻能够替代的原件,从而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有效正常运行。这和原先的相关技术相比较,主要包含有几点重要优势:第一,可以提升保护设备的灵活性,并实现整定值的自适应,当出现突发情况的时候可以有效应对;第二,提升了设备的适配能力,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当其结构出现变化的时候就可以及时进行调整,并适应这种变化;第三,可以定时对其装置原件实施有效诊断和监测,并随时对设备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监测,以此及时消除,从而保证整个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3.3节能减排

数字技术等应用在智能电网操作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能够应用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方面,电力系统在清洁能源方面的接受能力有明显提升,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供电系统还可以利用网络实现对用户不同时间段用电量情况的监测,可以与用户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好输电量的科学、合理规划,避免高峰用电时间段出现供电不足等情况。另外,选择具有良好输电性能的导线,输电损失率会有明显下降,可以为电力行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实现节能减排。

 3.4广域保护

在该技术之下,都是把子域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析单位,然后将其中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并对这些实施有效的域内外综合评判。这一技术相较于其它技术来说,具体优势主要体现在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并且在保证电网安全性方面也发挥着重大作用。不仅如此在保护动作实施方面也都发挥着关键优势,可以有效提升电网保护效率,并同时具有强大的适应判断能力与保护能力,在电网问题诊断与问题恢复方面也都具有一定效率。

3.5智能电网差动保护

对于电网中的电气设备,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对其进行全面了解,还要熟练掌握电气设备操作,从而对智能电网进行保护。在智能电网中,广域性保护充分发挥后背保护作用,而差东兴保护主要是针对电气保护进行主保护。它是主保护中的重要核心部分,对差动性保护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将其普遍应用在发电机、电动机以及变压器等主要电气设备之中。在智能电网应用之中,合理运用差动保护措施,将智能电网和使用端进行衔接,并且多个接口可以同时插入,从而对工作效率进行提升。另外,差动保护一起相关设备的接口对着另一侧电网用户的数量变化而变化。

结束语

如今,我国的智能电网技术在不断加强,对继电保护的相关技术也相对较为严格,因此,相关供电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对智能供电系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加强网络建设在继电保护技术中的应用,从而保证智能电网建设的稳定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忠傲,赵施阳,田野,于新民.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09):206.

[2]王琢.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电网框架下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2):88-89.

[3]张家福.22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方案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2):28-29.

[4]陈俊竹.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6):52+54.

[5]刘振宗,陈智远.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8,25(12):102-103.

论文作者:赵万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  ;  ;  ;  ;  ;  ;  ;  

智能电网对继电保护发展的影响核心思路赵万兴论文_赵万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