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汽车专业企业课程开发的思考论文_韦峰

中职学校汽车专业企业课程开发的思考论文_韦峰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 柳州 545006

一、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材现状分析

每年各职业院校在汽车专业设备方面投入力度很大,相对教材开发略显落后,跟不上时代设备的更新速度和行业对人才的要求。目前使用中的教材普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中职教材更新较慢,知识结构老化,跟不上设备更新速度,造成理论实践脱节现象甚至有些教材不符合设备的要求,导致教学内容根本使用不上教材。

2.沿用校本教材

这类教材大多数是本校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其优势是根据本校现有的实训设备编写,符合设备的使用,也利于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但劣势是设备的更新速度远远不及行业发展速度,脱离生产实际,没有新知识、新标准、新技术,培养的人才显而易见不能满足行业企业的用人要求,同时在编写过程中由于编写教师的水平问题,有些知识难以编写到位,造成学生学习知识的片面化。

3.借用高职教材

近年来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大部分中职学校在设备方面投入力度很大,设备更新速度快,企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教材建设跟不上,一些学校采取了借用高职教材的做法。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弊多利少。高职与中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有较大的差异,高职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系统的应用知识”而不是“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中职侧重于学生的技能培养和良好的工作态度;同时借用的高职教材内容偏多,理论偏深,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给教与学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借用高职教材不符合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要求。

二、企业课程教材开发的思考

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即从学科体系向行动体系转变。建立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的新教材体系,是当今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这种趋势转变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职业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应尽可能与企业的工作过程一致,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的岗位目标一致。而我们现有教材要么注重理论知识,要么强调技能操作,两者的结合并不是十分紧密,加之很多校本教材是本校老师编写,由于本校老师缺少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因此编写的教材具有实用性不强等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鉴于此,我们在新教材的编写思路、教材结构、内容安排等方面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1.校企深度合作,符合工作岗位要求

职业技能教材要能和企业行业接轨,才能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为此,我们组织相关的专业教师到学生就业相对较多的汽车维修企业进行调研,并聘请企业专家作为教材开发的顾问,根据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和生产实际需要,就教材形式、实训内容、岗位能力等方面,与现场技术主管、一线、人事管理人员等共同研讨,根据工作岗位要求,依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教材大纲。

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定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

教材内容必须满足新技术、新要求,符合当下新设备的要求,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创新教材。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目标定位是要求掌握简单的操作技能,会制定简单的工艺流程,能排除简单的故障维修,懂得基本理论知识,而不是科研设计类人才。因此,在教材内容上必须紧紧把握以下几点:

(1)遵循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理论知识以“必需”和“够用”为度,重点突出实际操作技能和相应岗位基本技能。要通过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引领,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生产性学习任务,教产融合,工学一体,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不追求学科自身内容的系统完整,只追求做中学、学中做。

(2)体现相应岗位的职业能力,把教学内容按照工作内容进行整合,分成若干个任务单元,每个任务单元分成基本知识、技能操作、能力测试几部分。其中的知识要点和技能操作都是围绕着具体工作岗位的应知、应会而编写的。

(3)符合企业人员培训要求,教材的内容力争既能满足教学需要又能满足行业企业用工培训需要,同时贴合行业企业职业标准,能为学校使用,也能满足企业对员工培训的使用,培养学生向员工的过渡发展。教材内容参考职业技能鉴定有关标准,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更加贴近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需求标准。

3.多层次人员共同参与教材编写

教材开发团队应多方面人员参加,既包括企业维修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或培训人员,又有学校骨干教师和一线教师。教材要求体现实用性、先进性,反映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技术水平。编写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要共同研究教材内容,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搜集资料,包括企业相关岗位要求、技能标准、操作工艺、安全规范等。教师执笔编写,编写过程中要全程与企业人员保持沟通,与企业人员定期召开教材编写通报会等,及时把握教材编写动态和方向。编写初稿后聘请企业技术主管等行业专家一起审稿。这样就保证了教材理实一体化、工学一体化的有效融合,从而编写的教材为学校和企业所用。

4.依托校内企业,开发实践相衔接

汽车快速养护中心是学校的校办汽车维修企业,对外承接车辆维修,维修车型较多,为教材编写提供了充足的素材;同时校内企业不受时间和利益等方面的约束,随时随地都可以收集资料,编写好的初稿可以在校办企业尝试实践,一边实践一边收集问题,为教材修改做依据。通过反复修改再实践过程才能将教材编写得更加符合校企双方所共用。

论文作者:韦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5月总第19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  ;  ;  ;  ;  ;  ;  ;  

中职学校汽车专业企业课程开发的思考论文_韦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