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湖北武汉 430022
摘要:目的 将出血风险评估表运用于房颤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护理中,以降低出血并发症。方法 用风险评估方法对每例患者进行个性化评估,针对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8 例患者未出现出血征象及并发症。结论 出血风险评估表的运用能更有针对性地指导临床护士在房颤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护理中的观察,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左心耳封堵术;出血;护理
经皮导管介入行左心耳封堵术(PCLAA)是近年来进展快速的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耗时较少等优点[1],但作为一种有创性的操作,仍存在一定的风险,患者术前术后均需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术中也需大量使用肝素,术中穿刺股静脉用的鞘管较粗,术后拔除鞘管后,压迫止血位置不准确、下肢过早活动等均可导致出血的发生,一旦发生出血,对患者的转归和预后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2]。本科 8 例房颤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于术前应用出血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评估,针对评估结果实施预见性的观察、护理、健康宣教,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的恢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 例均为房颤患者,发病时间 3 ~ 15 年,其中男性 5 例,女性 3 例;年龄(53.5±9.7)岁。5 例为持续性房颤,3 例为阵发性房颤;3 例有高血压病史,2 例有糖尿病病史,脑梗死病史 2 例。8 例患者均行左心耳封堵术,4 例患者评 5 分,4 例患者评 4 分,均属高出血风险患者。
1.2 方 法
运用 2010 年欧洲心脏学心房颤动治疗指南中非瓣膜性房颤卒中风险指定出血风险评估表[3]:从未控制的高血压、脑卒中、出血史或出血倾向、INR 值不稳定、年龄> 65 岁、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服用有相互作用的药物、饮酒等 9 个方面由经过培训的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出血风险评估,每项分值各 1 分,最高为9 分,≥ 3 分提示出血高危,分数越高,出血风险越大,将评估结果记录于护理记录中,做好交接班,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具体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1 PCLAA
由于 PCLAA 是一项新的治疗技术,首先科室组织人员学习 PCLAA 的专科护理知识,熟悉专科操作技术,学习出血风险评估表的应用,正确评估,掌握观察要点,提供准确、有效的护理措施。
1.2.2术前护理
护士讲解手术的方法、疗效、优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患者对出血有正确的认识及评价,说明如果出现出血症状,只要早期发现,是能够控制的,消除其思想顾虑,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及配合,使其以最佳的状态术前护理 护士讲解手术的方法、疗效、优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患者对出血有正确的认识及评价,说明如果出现出血症状,只要早期发现,是能够控制的,消除其思想顾虑,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及配合,使其以最佳的状态来配合手术。术前训练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以适应术后卧床的需要,避免因肢体制动及环境改变导致的排尿困难,必要时留置导尿管,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坐起、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防止术后穿刺部位出血形成血肿[4]。
1.2.3 术中护理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是在全麻下实施,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血压、心率等变化,术中动态监测 ACT,确保肝素正确、合理使用,术前、术后与导管室、麻醉科护士做好交接班,注意穿刺部位及肢体情况。
1.2.4术后护理
患者术前术后均需使用抗凝药,术中也需大量使用肝素,股静脉穿刺鞘管较粗,下肢过早活动或者活动过度均可导致出血,因此术后进重症监护病房,绝对卧床休息 24 ~ 48 h,穿刺侧肢体制动 6 ~ 12 h,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心率、心律变化。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瘀斑,有无血尿、黑便等出血倾向,由于卧床休息及术侧肢体的制动,应指导患者身体其他部位活动,促进静脉回流,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做好交接班。若出现出血征象,应立即停药,报告医生及时处理,使用抗凝药过程中,遵医嘱监测凝血酶原时间,以便及早发现异常[5]。若出现出血征象,应立即暂停抗凝药并报告医生,及时发现和处理,防止出血给患者带来的更进一步的危害。
1.3 观察指标
出血分为轻微出血、中度出血和严重出血。(1)轻微出血表现为:皮肤淤点、淤斑、穿刺点渗血、痰中带血、鼻或牙龈出血、尿潜血(+)、便潜血(+)。血红蛋白无变化或降低不超过 50 g/ L。(2)中度出血表现:穿刺部位明显出血或皮下血肿、咯血、肉眼血尿、消化道黑便或鲜血便、腹膜后血肿,血红蛋白降低不超过 50 g/L。
(3)严重出血表现:重要脏器的出血或出血导致的血流动力异常或血红蛋白明显降低超过 50 g/L。
2 结果
8 例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治疗的患者均未发生出血征象及并发症。
3 讨论
左心耳封堵术是一项介入新技术,要求护理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熟悉新业务、新技术特点,提高专科护理技术,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一旦发现可危及生命,大多数并发症可通过预防及时处理,得以恢复。通过风险评估对左心耳封堵术后治疗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观察及护理,医护共同关注,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将风险因素降至最低,保证患者早日康复出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组对 8 例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出血风险评估、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做好健康教育,使患者均顺利完成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出院随访至今恢复良好,未出现出血征象及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将出血风险评估表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能更有针对性地指导临床护士在房颤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护理中的观察,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付佳青,马萍,李力,等.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围术期护理[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6,35(4):313-315
[2]赵瑞芳,郭英,吕巧霞,等.心房颤动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的护理体会[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6,16(1):72-73
[3]林剑靖,樊友启.4 例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629-631.
[4]丁伟琴,孙艳.房颤患者行 ACP 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血栓栓塞的护理[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8):15-16.
[5]陶源,孙国珍,田金萍,等.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护理与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11-13.
[6]姬国华,杨栋,张邢炜,等.16 例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及随访[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1):1861-1863.
论文作者:江念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心耳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并发症论文; 风险评估论文; 征象论文; 房颤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