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走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走势分析论文,试题论文,现代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5年语文高考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已经发生了“静悄悄的革命”,而尤以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变化最大。下面按科学文(小阅读)、文学作品(大阅读)分述之。
先说小阅读。这一段现代文,在2001年以前曾经长期选用科技文,材料艰涩。从2001年起,《考试大纲》规定为“一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类文章”,选材范围开始扩大,材料逐年走向平实。2001年选的《铜奔马正名》属于社科类文章,2002年选的《沙尘暴》和2003年选的《全球变暖——目前的和未来的灾难》属于自科类文章。曾经有人猜测小阅读将会轮流选用社科文或自科文,事实上并非如此机械。但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从2001年起,连续三年的小阅读试题(含春招题)题目难度都不大,且赋分及考查形式与往年没有区别,材料长度850字左右,共4个题目,12分,采用客观选择题型,故小阅读全都作为第三大题放在第Ⅰ卷。
2004年11个省市自行组织命题后,小阅读题更是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它们有以下一些共性:一是阅读材料新颖,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有的甚至还比较“前卫”。如《网络协议》(辽宁)、《技术报复效应》(重庆)、《太空行走》(湖北)等。二是阅读材料更加注重实用性,如上海卷选用了一份《中国报业情况的调查报告》,天津卷的《技术跨越发展》是一份经济形势走势分析,广东卷的《咖啡和茶》则是一篇文化小品。三是阅读材料渐趋浅白,语言比较平实,接近学生平时的阅读实际,增加了试卷的“亲和力”。尽管这些小阅读材料的长度大多在千字左右,比早几年的文章明显要长,但阅读起来反倒容易得多。四是设题更为灵活,可看成小阅读渐变的突破口。例如北京卷开始向上海卷看齐,在小阅读中设置了一道简答题;辽宁卷也出现了两种新考法:一是抽出原文中的一句话让考生还原,实际上是考查语意的衔接;二是要求考生为文章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
从总体上看,2005年的小阅读变化要稍微大一些,具体情况见下表:
卷名选材
体裁 涉及内容 长度 赋分 题型
全国卷Ⅰ 计算机思维
自科文 数学
924字 9 客观题
全国卷Ⅱ植物睡眠之谜 自科文 生物学 861字 9 客观题
全国卷Ⅲ
中条山的地理意义
社科文
历史地理学861字 9 客观题
上海卷剪纸艺术社科文 民俗学 1430字 16 客观题+主观题
北京卷 戏剧与戏曲的发展
社科文 文学
984字 12 客观题+主观题
文化的含义层次社科文 社会学 861字 9 客观题
天津卷 恐龙灭绝的原因自科文 考古学、物理学 820字 9 客观题
重庆卷
智能机器人
自科文 生物(仿生)学 1189字 12 客观题
辽宁卷 科学探索之美 自科文 物理学、美学 1107字 12 客观题
江苏卷 “小春虫”化石 自科文 考古学、生物学 943字 12 客观题
浙江卷 神经细胞的作用 自科文 生物学1198字 12 客观题
湖北卷 七音十二律渊源 社科文 考古学、史学 1435字 12 客观题
湖南卷新生儿的大脑构建自科文 医学、生物学 1394字 12 客观题
广东卷 解开嗅觉之谜 自科文 生物学、生理学 902字 9 客观题
福建卷深海发现自科文 生物学、物理学 1148字 12 客观题
江西卷 太阳风 自科文 物理学1230字 12 客观题
山东卷 鲜花的心理效用 社科文 生物学、心理学 1066字 12 客观题
综观16套小阅读试题,最大的变化是有五套试题题量和分值相应减少(上海卷早已形成自己的风格,可视为特例)。三套全国卷的都由原来的4道小题缩减为3道小题,分值也由原来的12分调整为现在的9分。不谋而合的还有天津卷(自科文、社科文各一段,6小题,18分,亦可看成特例)、广东卷。与之相对应的是试卷长度一般在900字左右,缩短了读文答题的时间。这既为考生答好后面的主观题留下了充足的发挥余地,同时也符合命题的实际需要,因为要选择一段适合命题的语言材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800字左右的阅读材料要命4道能够检测出考生阅读水平的题目(12个选择肢)也相当不易。
这实际是一个风向标,因为各省的试题都是以全国卷为模本命制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明年的小阅读试题一般都会向3个小题看齐。当然并不排除某些省份有其他的大动作,如湖南评卷点就在2005年的试题分析中明确指出:“我们认为最根本的问题是是否一定要考科普文,是否一定要以单选题的形式来考。近几年上海和北京卷都去掉了这一题型,尝试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对人文社科类文章的理解,效果似乎更好。”
再说大阅读。大阅读放在第Ⅱ卷第五大题,虽说是文学作品阅读,但因为科学命题的需要,一般都是选用散文作为测试的语料,如2002年林非的《话说知音》、2003年柯灵的《乡土情结》,北京春招题则分别选用了散文《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蓝》。惟一选用小说命题的只有一次,那就是2004北京春招题中的小说《雁阵》。大阅读赋分18分,采用3+1的命题样式,其中3道是简答题,1道是选非或选正的多选题。与全国卷不同,从2002年开始,北京卷就将多选题放在简答题之前,这多少有点以人为本的味道。因为这道题往往有两到三项与原文不符,其错误也往往是细节问题。故通过解答此题,有助于把握全文的大致内容,再答其余的题目,就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2004年,由于是下放命题权的第一年,大阅读的变化不是很大。从文体上看仍以散文为主,共13篇,小说和杂文各1篇,分别为辽宁卷的《“认识自我”》和福建卷的《书》。从选材的范围来看有所扩大,以当代散文为主,兼及现代散文,如全国卷Ⅰ茅盾的《大地山河》、全国卷Ⅲ石评梅的《痛哭和珍》、福建卷朱湘的《书》、湖南卷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等。从题型设计来看,有11份试卷仍旧采用3+1的命题样式,福建卷和辽宁卷全部用简答题的样式,湖南卷为1道填充题两道简答题加1道多选题,上海卷则采用了两道单选题和4道简答题,外加1道仿写题和填空题。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福建卷和辽宁卷,它们催生了2005年大阅读的大变化。
2005年的大阅读题变化相当大,具体情况也可以从下面的表格中看出来:
题型
卷名 作品体裁 作者 长度 赋分主观题 客观题
全国卷Ⅰ一日的春光 散文 冰心1722字 2240
全国卷Ⅱ春天的梦想 散文苏叔阳
1558字 2240
全国卷Ⅲ 张家界
散文卞毓芳
1271字 2240
上海卷 回望昨日的感伤 散文 李辉1517字 2231
北京卷合欢树
散文 史铁生
1476字 1831
天津卷 看树散文高林瑜
1148字 1831
重庆卷 阳台上的遗憾 散文韩少功
1394字 2050
辽宁卷切梦刀
散文李健吾
1845字 1840
江苏卷 波滋曼的诅咒
评论周国平
1189字 2031
浙江卷
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 散文李汉荣
1148字 1831
湖北卷 土地散文韩少功
1148字 1831
湖南卷贝多芬:一个巨人 散文 何为2091字 2740
广东卷
壶口的黄河散文 肖铁1394字 2150
福建卷 日历散文冯骥才
1886字 2050
江西卷 给匆忙走路的人 散文严文井
1558字 1831
山东卷 溯源散文
海外作家 1517字 1831
格局保持不变的只有北京、天津、湖北、江西、山东、浙江、江苏七省区,其他八省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占试卷总数的53%。其变化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主观性试题增加,如辽宁、重庆、广东、福建、湖南和三套全国卷均去掉丁最后的那道客观(多选)题,小题全部变为主观文字表述题,且每个小题涉及的答题角度也较多,加大了对文学作品整体的思想内容、写作方法的理解和把握的考查力度;二是提高了分值,福建、重庆、江苏卷赋分20分,广东卷赋分21分、三套全国卷均赋分22分,湖南卷赋分27分,反映了重视阅读理解、重视考生主观理解和发挥的命题思路,对考生表达能力的要求明显加强;三是题量有变化,福建、重庆、广东卷均设有5道题。
这其中改革最大胆的是湖南卷,第4小题要求考生读文后从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相当于早些年的小作文)。这是一道特色鲜明的试题,也是语文高考试卷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这种大变化旨在强调学生的表达能力,体现了新课改、新课标的理念,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同时也弥合了长期存在的读写分离,为测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找到了一种符合实际的形式,给人带来一股清新之气。
由此可见,大阅读试题跟前几年的古诗鉴赏题一样,有逐步纯主观化的倾向,且赋分也有提高的趋势,难度也会逐步提高。教育部考试中心余闻认为:“这样做,更能体现对文艺作品阅读能力考查的特点。”湖南评卷组则分析认为:从考生实际来看,第五大题(大阅读)“区分度也比较高。从长远来看,这一题型在篇幅和赋分上,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其实,这种变化是语文测试走向科学化的必然。语文实在不宜用客观题型进行测试,它完全不同于数理学科。对语文来说,1+1不一定等于2。这意味着我们在今后的阅读训练中,应加强对学生欣赏能力和表述能力的培养。考生不能只做评价对错的旁观者,而应该多读一些纯文学作品,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以便及时应对现代文阅读试题进一步开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