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内科 5145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数字表法将我院93例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西医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临床效果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而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显著降低患者疼痛和炎性因子水平,有效缓解炎性因子介导的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和由此导致的临床疼痛症状。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等腰椎间盘各部分发生退行性病变,在外力因素作用下纤维环会发生破裂,髓核组织则从破裂处突出压迫或刺激脊神经根,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本文将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临床治疗中,现将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93例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CT扫描检查均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按照数字表分组法将9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4例,男28例,女16例,平均年龄(52.4±2.7)岁,病程在1-7年之间,平均病程(4.2±1.4)年,CT扫描显示椎间盘突出者27例,椎间盘膨出者15例,椎间盘脱垂者2例,观察组49例,男33例,女16例,平均年龄(53.7±2.2)岁,病程在2-6年之间,平均病程(4.1±1.6)年,CT扫描显示椎间盘突出者30例,椎间盘膨出者16例,椎间盘脱垂者3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局部药物注射、牵引、功能锻炼等西医传统治疗方法[1]。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汤剂和推拿按摩,口服中药汤剂根据不同中医证型分别给予不同药物,血瘀气滞型给予自拟逐瘀汤,汤剂组方为川芍、羌活、红花、当归、没药、地龙、五灵脂、秦芫、香附、桃仁、甘草及牛膝;寒湿阻络型给予自拟牛膝、防风、杜仲、桑寄生、当归、独活、熟地、细辛、党参、甘草及白芍;湿热阻络型给予自拟当归拈痛汤,汤剂组方为防风、川芍、白芷、独活、羌活、黄芩、当归、茯苓、白芍、白术、地龙、生地、甘草、熟地及秦芫;肝肾亏虚型给予补益肝肾汤,汤剂组方为山药、当归、山茱萸肉、川芍、杜仲、牛膝、附子、川断、桂枝、桑寄生、枸杞子、菟丝子及鹿角胶;汤剂加水煎服,早晚各一次。每天经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方向推拿按摩,以放松下肢和腰部,推拿按摩时以腰椎间盘部为主,反复进行拇指挤压,挤压穴位包括环跳、委中、阳陵泉及承山[2],每个穴位按压不低于1min,每次推拿按摩完成后在硬板床上休息半小时。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临床效果及炎性因子水平。VAS评分在0-10分之间,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观测时间点为治疗后1、3、7、14、28d,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及白介素6(IL-6)是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重要介导因子,且与腰椎间盘疼痛显著相关,本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上述三项炎性因子水平。根据治疗后VAS评分及活动受限将临床疗效分为三类,显效即指治疗后VAS评分降低超过70%,腿部抬高和腰部活动恢复正常,有效即指治疗后VAS评分降低超过50%,腿部抬高及腰部活动受限程度较轻,无效即指上述指标无变化,将显效和有效视为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医学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第1、3、7、14、28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本文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参与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主要炎性因子指标TNF-α、IL-1及IL-6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降低介导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和疼痛的炎性介质水平,这些炎性介质不仅会通过级联反应加剧炎性症状,而且会增加背根神经和末梢神经的敏感性,因此这些炎性介质水平降低是有效改善疼痛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阮忠禄,高慧仙.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8):223-224.
[2]钟贵华.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7):67-68.
论文作者:李裕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30
标签:疼痛论文; 因子论文; 汤剂论文; 两组论文; 评分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椎间盘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