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阅读教学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论文_覃梓华

生态阅读教学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论文_覃梓华

覃梓华(广西省南宁市上林县澄泰乡初级中学 广西 南宁市 530500)

摘要:语文是一门文学语言课程,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一般都是以学生人文学识积累量培养语言组织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作品的中心思想和人文情怀,从而将世界上的真善美转化到自己的生活中。生态阅读则是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的自读方式,可以保证学生的自主性和个体思维。本文就小说生态阅读教学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升展开相关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生态阅读 实践能力 小说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9-264-02

生态阅读指的是学生不受老师解读模式的禁锢,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自主阅读,充分发散个性思维的阅读方式。阅读是人文精神、文化素养传承的重要途径,是孕育学生成长的精神摇篮,更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技能,因此培养初中生生态阅读能力,对他们的成长有着积极作用。

一、农村初中学生态阅读现状。

每个学生的生长环境、生活经历、思维习惯、性格天赋都是不同的,大锅烩的教学模式无法精细化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生态阅读则是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在主导的教学意识下去阅读,看似简单,却对语文老师的要求很高。目前农村初中师资能力匮乏,生态阅读普及面很低,生态阅读教学需要做以下努力: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情感世界丰富的学生能够从文字窥探到作者的世界,甚至可以联系到自己的生活阅历上,但是大部分学生觉得阅读是枯燥的,因此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尤为重要。语文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打开一个崭新的语文世界,可以通过ppt、音乐、纪录片、微视频、电影等具有视觉、听觉冲击性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不要否定学生的思维。

阅读完文章后,老师一般都会让学生思考主题思想,有的学生能回答到主题上,有的学生却会跑题,这个时候老师千万不要否定这一部分学生,而是让他们阐述自己的观点。初中学生的大脑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想法独特,所以一定要让他们大胆地畅所欲言。对于不同的结论可以分组辩论,老师在他们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和引导,这样才可以实现真正的生态阅读课堂。

(三)科学分组学习。

分组学习是每一门学科都有的教学方法,是老师针对学生的性格差异、能力高低而采用的一种互帮互助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同时又能让他们在其他同学身上学到新的语言思维和学习能力,无形中就激发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二、生态阅读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提升的影响。

生态阅读离不开情感体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体验作品的生活情境和人文情怀,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生态阅读课堂中,增设语文阅读体验活动。

(一)开展角色饰演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阅读体验。

初中语文课程有很多小说故事,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有巨大的推进作用。这类型课文的阅读学习,语文老师可以采取体验模式的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将自己融入到故事中去感悟人文情怀。

例如在学习《变色龙》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小剧场表演,让学生们分别饰演警官奥楚蔑洛夫、巡警、赫留金、普洛诃尔,让他们将自己带入课文情境中,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通过情境体验揣摩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体会作品的思想主旨和作者的情感,这种生动的小剧场体验模式可以加深学生们的学习印象,比直接灌输有用得多了。现在很多语文课堂也有角色体验环节,但是很多老师不注重反馈,最后的课堂教学意义微乎其微。在学生结束体验之后,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有很多情感需要交流,这个时候老师就要给他们时间和平台,让学生们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情感感悟,再让他们进行归纳总结,与作品的情感态度接近即可。生态阅读课堂老师最重要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标准答案,这才是生态阅读教学的初心。

(二)学以致用,加强了生活与阅读的关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语文虽然是属于文学社科类,但是它的实践性并不亚于理科课程,语文学科培养的是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升华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知、体验和感悟。语文老师在授课之前先要进行研读,联系学生实际生活阅历,找到事件突破口,以此来激发他们与作者类似的情感,实现某种程度上的情感交融,让学生自己融入到作者的世界里去思考,老师加以引导,将阅读与思维品质结合一起。

杨绛的《老王》是非常有代表意义的一篇课例,课文通过描述车夫老王的身世、作者与老王交往的生活片段及老王死后她的愧怍心理,表达的是一种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呼吁人们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看到过许多不幸的人,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弱者,弘扬一种大爱精神。语文老师课前可以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寻找身边需要关爱的人,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之事,让他们与作者产生共鸣,在助人为乐的实践活动中,提升对文学作品的感悟,体现生态阅读的本质。

生态阅读教学中,老师还应鼓励学生将生活经验融到入到语文课堂中来,在马路上或者电视里看到了一个助人为乐的场景,可以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比如在《驿路梨花》的阅读课堂,引导学生把生活中遇到或者亲身经历的助人为乐的场景在课堂上分享,与小说中的梨花姑娘等人比较,挖掘人物形象的精神品质,进行课堂思想讨论与碰撞,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三)增设校园生态阅读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开设图书馆和阅览室,每学期或者每学年更换、购置大量书籍供给学生自主阅读,渲染学校的阅读氛围。

1、设置阅读宣传栏。

在学校楼道、楼梯、台阶、宣传栏上写上名言、诗词,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专门的阅读栏,可以张贴一些优美的诗词,渲染书香校园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随时随性的自由阅读,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2、建议家长为学生设立读书场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长的阅读习惯对孩子的影响和触动很大。建议家长在家里为孩子设立读书角,每天与孩子一起读书,互相分享读后感。家长用心倾听孩子的读书感悟,让孩子畅所欲言,肯定孩子的阅读成果,鼓励孩子多阅读名家著作,提高孩子的阅读品味。

3、开展每日一文分享活动。

鼓励学生每天读一篇文章,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文体和篇目,建议学生把阅读当做生活习惯,在阅读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老师可以每天选一篇优秀文章让全班学生轮流朗诵,也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机会,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信心。

4、开展读书写作比赛活动。

阅读和写作二者缺一不可,没有阅读量就很难写出好文章。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小小说比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鼓励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将自己脑海中的画面用文字描绘出来,也可以根据课本中的故事为主题进行小说改写、情节设计等等,这样既可以深化语文知识内涵,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设置奖励机制激励学生踊跃参加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生态阅读教学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升有巨大的推进作用,需要教师不断的更新教学方式,打破传统教条思维,发挥学生阅读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体现生态阅读教学的本质和宗旨。

参考文献:

[1]李丽生.从阅读理论的发展看培养学生批评性阅读能力的重要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1).

[2]麦丽梅.与孩子一起徜徉于生态阅读课堂――对创设生态阅读课堂的几点认识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4).

[3]李俊.少年儿童生态阅读之探究[J].图书馆学刊,2013,(5).

[4]贾京华.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6).

此文系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南宁市教师网络研修主题拓展延伸——上林县初中语文工作坊生态阅读课堂实践研究 ”成果论文,课题立项编号:2018C645

论文作者:覃梓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生态阅读教学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论文_覃梓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