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知识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曹亚雄[1]2001年在《知识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文中指出知识经济是近些年来出现的新现象,但是它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热烈争论。本书力图以社会现实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依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从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角度着手,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遇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对其发展作一定程度的前瞻。全书分为六章和结束语等七个部分:第一章论述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经济理论的重大革命;第二章论述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在挑战中与时俱进;第叁章分析知识经济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挑战;第四章论述关于科学技术知识能否创造价值的思考;第五章论述关于非劳动生产要素能否创造价值的思考;第六章论述关于管理和服务劳动能否创造价值的思考;最后以进一步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为结束语。第一章共分叁节,它们分别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创新点及其历史地位。书中着重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框架,并把它归纳为九个方面,即商品的二因素论,劳动二重性论,价值形式论,货币论,完整的拜物教理论,价值变形论,价值规律论,劳动力商品论和劳动论。并强调,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石,也是以往价值理论成果和实践的科学概括和总结,今天要想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首先就得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第二章从国外和中国两个角度出发,叙述并评析了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论战。书中将西方学者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和研究归纳为四次高潮,并简要述评了他们讨论的五个主要问题,即复杂劳动的化简问题、多种技术条件下商品价值量决定问题、联合生产条件下的价值量如何决定的问题、非线性折旧条件下的价值决定问题及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问题。书中对我国学者关于劳动价值论的探讨作了简单回顾,并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第叁章主要分析了知识经济的含义、特征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挑战。从实证角度出发,概括了知识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一些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相矛盾的现象,比如说:1、劳动迅速减少和价值增加的问题;2、第叁产业迅速发展及其产值计算的问题;3、科学技术知识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问题;4、我国现行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与价值创造问题; 5、无形资产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问题等。书中指出,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就是在迎击这些挑战性观点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第四章主要分析科学技术知识能否创造价值,并对学术界有关科技知识创造价值的各种观点进行了评析。作者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生产过程中,日益发挥重大作用。它渗透到生产者、生产资料和管理中,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得单位时间内生产的财富(或使用价值)越来越大,也生产出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但是,增大的使用价值并不意味着价值的同步增长。只要劳动量没有变,价值量就不会增加,改变的只是单个商品的价值而非总体价值。因此,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的仍然是类似于生产资料的作用,即只能转移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主体仍然是人。由于科技劳动的特殊性,科技知识本身的价值很大,以至于转化在新商品中的价值也很大,从而直接导致了社会总价值的上升。作者认为,科技知识价值论实际上混淆科技知识本身的价值和科技知识创造价值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了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价值的生产,从而走上了效用价值论的老路。第五章主要分析非劳动生产要素能否创造价值,并对各种有关非劳动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的观点进行了评析。书中指出,非劳动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与劳动一起创造使用价值,但是它并不创造价值,只有人才能创造价值。因此,非劳动生产要素只是价值生产的条件,而不是价值的源泉,它构成商品价值的一部分,但是并不形成价值。因此,我们必须区分人的作用与物的作用,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价值形成和价值构成这叁对概念的范畴。另外,作者还分析了当前价格上涨和国民生产总值增加的原因,指出,价格的上涨与货币发行量的增加、机器设备转移的价值增加有关,但是,在复杂劳动代替简单劳动的今天,商品本身的价值量也大大地增加了。这些因素使得商品的价格呈上涨趋势。但是,这种趋势并不能说明这些增大的价值是非劳动生产要素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不代表价值的增长,而只是说明使用价值的增长。作者指出,非劳动生产要素价值论的错误在于混淆了人的作用与物的作用、价值创造与价值转移、价值形成和价值构成,因而最终混淆了价值与使用价值,它的实质仍然是效用价值论。第六章主要分析第叁产业能否创造价值,并对第叁产业价值论进行了评析。书中指出,马克思所说的生产性劳动是指直接或间接为物质生产服务的劳动。也就是“总体劳动”,只有它才创造价值。因此,第叁产业中,除了直接或间接地为物质生产服务的交通运输、仓储保管、科技研究和服务等行业以外,其余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都不属于生产性劳动,因而它们也就不能创造价值。第叁产业价值论的主要错误在于混淆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混淆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把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作为创造价值的根据,违反了马克思的从现实出发的方法论原则,从而最终违背了马克思的价值概念。书的结束语讨论了深化和发展当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面临的几个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前瞻。书中认为,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必须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指针,既要认真研读原着,弄清马克思的原意,坚持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把握马克思的科学抽象法,又要结合当前现实,批驳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手法,加强对现代商品、劳动形式和价值形式的研究和探讨,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才能永葆青春。

刘冠军[2]2005年在《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中,有众多的现实问题,如“无人工厂”的利润来源问题等,与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密切相关,值得人们去深思;尤其是需要人们依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思想,将科技成果的价值源泉归于“科技劳动”这一人类的本质活动来进行系统分析,创立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中的科技劳动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来解答这些现实问题。据此,应将研究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的方法论原则,确立为“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则”。同时,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之理论体系试图采用演绎结构体系来建构。为此,全文除“引言”之外,分为四章展开系统的论述。 第一章是对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之源与流的历史考察。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之源头是西方的古典劳动价值论;从古典劳动价值论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再到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展现了劳动价值论发展方向上的理论演变进程。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进程中叁次转向的产物。 第二章是对建构科技劳动价值论的现代经济社会与境的考察。“现代经济社会与境”是现代经济社会中各种经济事实和经济现象相互交织在一起所构成的“具有复杂内在结构性的系统整体”。从知识的经济作用看,现代经济社会是一种知识经济社会,而知识经济的实质就是科技经济。从科技第一生产力的经济功能看,现代经济社会是一种“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经济社会。从商品构成的角度看,现代经济社会是一种科技商品经济社会。从创造价值的劳动方式看,现代经济社会是一种科技劳动经济社会。上述四个不同侧面的经济事实相互联系,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创立科技劳动价值论的“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之系统整体。 第叁章是对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中科技劳动价值论之核心理论的建构。其内容包括:(1)通过对现代经济社会与境中的科技商品与科技劳动的分析,建构起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的叁个基本原理:科技商品的二因素原理;科技劳动的二重性原理;科技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原理。(2)在分析现代企业“整个生产劳动过程”中人类劳动的整体系统性和“跨时空”特征的基础上,建构现代企业在考虑到科学和技术因素时的价值生产和运行的“价值链”结构模式。(3)通过对科学价值的“库存”方式、“科学价值库”的表现形式和实质、“科学价值库”中价值的“累加效应”的分析,以及对科学价值的“库存”模型的建立,系统建构了“科学价值库”理论。(4)通过对“科学价值库”中的价值向技术成果的转移及技术成果之价值构成的二重性、“科学价值

许冠亭, 吴声功[3]2014年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与当前劳动者收入分配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文中指出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从我国现状和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看,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都存在偏低的劳动报酬问题,这是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主要症结。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作为理论依据探讨当前劳动者收入分配问题,我们既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又要深化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认清知识劳动是劳动形式的新形态,重视知识劳动在创造价值中的重大作用,重视无形资产;既要增强提高劳动者收入分配的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强资本、弱劳动"偏向,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生产率提高同步,又应明白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是按照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部分分配,并非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分配。并且,解决劳动者收入偏低问题,应有步骤地推进,不可操之过急。

刘生成[4]2015年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中国化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提出的时代与当前的中国经济建设有巨大的差别,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对当前的中国经济建设毫无意义,相反,它为当前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指导。随着经济社会进程的不断加深,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劳动分配领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就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寻找突破。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都被作为探究当前劳动收入分配问题的理论依据,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进行中国化研究是有必要的。首先,论文除了对理论内涵认真梳理分析以外,还从劳动价值论如何指导中国的实践进行了论述,主要包括: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从物质领域劳动地位凸显;非生产性劳动未能重视;“平均主义”现象突出,效率不足这等几个方面具体指导着中国的实践。第二,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在中国的贯彻主要体现在:各种形式的劳动得到发展;多种分配形式初现端倪;收入分配制度日益完善。其次,论文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认真的梳理,从中得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在中国化进程中的四次争论。通过对四次争论的梳理不难发现国内专家学者争论的焦点集中在: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界定、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界定、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局限性等问题,最后得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中国化的现实意义。最后,论文对整体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中国化应该把握以下叁个方面:第一,站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提出时代背景和历史贡献的角度来看,不难发现劳动价值论既有时代性局限性又有其合理性。第二,站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价值角度来看,我们要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同时又要挖掘劳动价值论所具有的重大理论价值进而指导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叁,站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中国化的具体做法的角度来看,不仅要重视研究劳动价值论其所揭示的一般规律,对劳动价值论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时代拓展和理论创新;还要重视研究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劳动和分配领域的新特点、新问题,最终保护劳动者利益进而优化分配关系。

庄叁红[5]2012年在《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时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理论在当前寻求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当前劳动领域和分配领域的新变化和新发展对科学理论的现实需要。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首先,论文从国内外角度,分别对劳动价值论百年论战的历史进行了纵向回顾,也对论战的主要观点加以介绍评析,探讨了国外学者在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价值创造源泉、劳动还原及价值转形等问题上的主要观点,也探讨了国内学者在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界定、劳动是否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界定、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核是否偏颇及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局限性等问题上的主要看法,最后从中提取出其对当下坚持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启迪。其次,论文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内在的四大品格入手,揭示了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必然性;从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地位和实践价值,揭示其时代化的重要性;从劳动价值论本身、其涉及的问题、蕴涵的精髓和理论的意义等四个角度,揭示了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可能性;最后揭示出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基本任务,即要尊重理论前提、回归理论真相、挖掘理论精髓、指出理论局限和丰富理论内涵。再次,论文回顾了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历程,进而系统分析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涵,为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分析作理论的铺垫。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又从劳动价值论在当下的理论与现实挑战入手,分析劳动价值论在理论层面受到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均衡价值论、创新价值论等的挑战,在现实领域受到劳动新特点和分配新情况的挑战,揭示了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现实必然性,也是指出了理论的局限。结合现实情况,论文着重分析了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具体表现和现实启迪,既从社会劳动论的角度,对劳动形式的划分、劳动性质的界定、多种劳动分工的地位进行分析,实现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与生产力发展的结合;也从价值论的角度,结合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现状,厘清价值创造与分配的关系、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正视收入分配影响因素的多元化,实现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与共同富裕目标的结合。最后,论文对整个研究进行结论分析,得出在当前推进劳动价值论时代化应该把握的叁个方面:其一,从劳动价值论的提出背景和历史贡献出发,既要看到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性,也要正视其合理性;其二,从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价值出发,要坚持和挖掘劳动价值论所具有的重大理论价值,指导当前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其叁,从推进劳动价值论时代化的具体做法出发,既要重视研究劳动价值论其所揭示的一般规律,对劳动价值论进行时代拓展和理论创新;也要重视研究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劳动和分配领域的新特点、新动态,最终保护劳动者利益和优化分配关系。

刘海军[6]2002年在《知识经济与劳动价值论探析》文中研究表明人类已经走过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 ,2 1世纪人类必将逐步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然而 ,诞生于工业经济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在知识经济中 ,其基础并没有被动摇 ,但是形成价值的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在知识经济中需要坚持和发展。

张新颖, 笪志刚[7]2014年在《创新性的创新劳动价值论——评赵培兴先生的《创新劳动价值论》修订版》文中指出《创新劳动价值论》是一部顺应时代发展,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如何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以促进《资本论》中国化、大众化的创新性着作;同时,也是从价值论层面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原创性着作。它的原创性、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发现超常价值,圆成超常价值与正常价值辩证统一的完整价值范畴,破除了创新形成的"价值黑洞";建立创新劳动价值论,系统研究和回答了"创新价值"课题,应对了当代国内外在理论上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的挑战;概括剩余价值二重性理念,明确了其代表生产关系剥削性与生产力先进性的完整属性,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揭示知识经济形态充分发展必将导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或资本主义发展为社会主义,论证了新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实现、发展并完成使命的特殊路径。

刘志业[8]2010年在《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主义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关于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之间关系问题的理论研究。在研究中采取了多学科合作的研究方法,内容涉及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科学技术哲学、技术与产业革命史等多个领域,因此,该课题研究是一项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该项研究的目的,在于试图解答近年来一直困扰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回应对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的一系列质疑,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的内在局限性和社会主义所具有的价值与制度优势。在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进程中,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性的怀疑就从没有终止过。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看,对这个理论的质疑多数集中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性上。二战以后,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直接劳动在物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少,许多人对于活劳动是否还是商品价值的唯一创造者产生了怀疑,提出自动化机器是否也是价值的创造者。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知识成为财富最重要的来源,这种质疑又进一步转化为科学技术是否创造价值,知识是否已经成为价值创造的另一个主体。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挑战还来自于资本主义战后的迅速发展。按照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随着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资本的有机构成逐步提高,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将日益明显,这将造成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经济的衰退和失业大军的出现,这为资本主义的最终消亡敲响了丧钟。可是现实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在战后不仅没有衰败,反而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不仅经济危机的破坏性效果大大减小,经济波动的幅度也不断下降,生产出现了高速的增长。与此同时,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在历经辉煌后其弊端逐步显现,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最终走向了衰亡。这不禁让人们反思,资本主义真的会走向灭亡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到底表现在哪里?在两种制度的竞争中,谁将是最后的胜利者?本文研究的内容就是主要围绕上述两个问题展开,即,一是通过对劳动概念的扩展和对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价值创造过程的分析、论证,捍卫劳动价值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科学性;一是通过分析科学技术进步对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影响,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局限性,以及社会主义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上的制度优势。通过这种建立在严格的逻辑基础上的分析论证,预言了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不断深化的发展背景下,社会主义将在吸取人类文明发展成果基础上,通过建立市场机制配置经济和科学技术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与制度优势,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获得胜利。文章首先从分析科学、技术、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开始,对它们的本质内涵作了比较详尽的阐释,认为科学和技术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本文认为,科学的基本含义是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活动,而技术则是这种认识成果的运用,我们今天把两者连在一起合称的科学技术革命,不过是说明了在现代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条件下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这种立足二者内涵不同上的划分,是解开我们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对劳动价值论认识迷雾的一把钥匙。通过分析论证,本文认为,科学与技术遵循不同的发展规律,也是影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制度最终命运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根据科学和技术涵义上的不同,本文认为,完整意义上的科学革命历史上只发生了两次,第一次科学革命导致了牛顿力学为标志的经典科学体系的建立;第二次科学革命是指上世纪初发生的以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现代物理学以及现代化学、生物学等的科学体系的形成。从关键性的技术创新将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的视角来看,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本质含义是一样的,这样的革命在历史上已经发生了四次。第一次的蒸汽机技术革命,科学还没有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规模和深度参与到技术革命之中,从第二次电力技术革命开始,科学才开始在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发挥其关键性作用。后来的这几次科学技术革命,不仅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也对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认为,现代科学发展呈现出的社会建制特点,是决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制竞争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科学尚未呈现出今天的面貌,它主要是少数人的业余和兴趣活动,科学也尚未成为一种象今天这样规模的专门社会建制,它基本上是游离于社会的正规组织机构之外的。生产中的技术改进,虽然能给资本带来丰厚的利润,但很少是科学理论研究成果在生产中应用的结果。在大机器工业生产的前期,即使科学的应用在生产上开始显现其巨大威力,在马克思看来,科学也不过是不费分文的生产力,因为科学的成果不过是历史发展给予的馈赠。然而在今天,当科学技术革命深刻影响到生产、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时,科学也早已经成为一项庞大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建制,是一项花费很高、有众多人参与的巨大工程。科学已经不是不费分文的生产力了,它已经从潜在的、理论形态的生产力,变为与技术结合后的“第一生产力”了。资本主义若想继续不费分文地利用科学研究的成果来推进生产技术的改进以获取超额利润,就只能使科学发展停滞下来。而这样的结果就使技术创新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经济的持续增长也就失去了动力。上述观点,是本研究获得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成果。由科学技术革命推动的技术创新是本文的核心概念之一。文章通过对技术创新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特点的比较、分析,揭示了在新技术革命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面临的新危机和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本文得出了如下的研究结论:技术创新在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工艺技术的创新,一是产品创新。前者追求的目标是最大限度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后者则推动了新产业部门的出现,扩大了社会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孜孜追求,使资本主义生产走向了高度的自动化,福特制的形成就是这种追求达到最高阶段的表现。以物质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为特征的工业资本主义阶段宣告结束的标志,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福特制的最终衰亡。在这个阶段之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符合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系列分析,完全适合这个阶段的资本主义发展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的新特征,是与新的科学技术革命造成的技术创新特别是产品创新联系在一起的。由于自动化的发展,更由于新的产业部门的大量涌现,资本主义生产呈现出了新的体制特征,这就是大量制造业的国际转移和第叁产业的迅猛发展,其后果之一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牢牢占据了技术创新的垄断地位和服务业在这些国家经济增长中日益成为龙头。本文认为,生产的高度自动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向服务业倾斜,使就业人口和社会产值的分布在不同产业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个阶段,马克思预言的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在自动化程度高的重工业、高技术产业与直接劳动占主体的服务业之间发挥了作用。为了获利,资本在不同产业间流动,也使得利润在不同的产业间平均。直接劳动投入较高的服务业和直接劳动投入较少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利润流动,造成了机器可以创造商品价值的假象,机器能否创造价值在新的生产条件下再次成为理论争论的焦点,也成为很多人攻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新条件下失去解释力的借口和理由。本文的研究结论是,上述因生产的高度自动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向服务业倾斜,造成机器似乎创造价值的假象是站不住脚的,它们也构不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性的威胁,更不可能完全动摇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这些问题是可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以及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前提下,在本文的理论框架内得以解决。这是本研究取得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兴衰变化,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对于传统模式的兴衰变化的分析总结,可以为当代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认为,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是对工业资本主义阶段社会生产发展特点的回应。传统模式所走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过分依靠资源投入、专注劳动生产率提高、模仿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模式的所谓“模仿工业化”①道路。这个模式对技术的创新和科学的发展,缺乏激励,甚至有阻滞作用。因此,在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中,虽然计划经济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传统模式也有过重要的贡献,但是,当科学技术革命导致的社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时,它就无法适应这种转变最终衰亡了。本文认为,虽然苏联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有很多,许多专家也从不同方面给予了揭示,但是归根结底,建立在回应大机器工业生产基础上的“模仿工业化”道路,对于新的科技革命条件下生产发展的根本性转换“水土不服”,是其最终衰亡的根本原因。本文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认为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化,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有了新的表现,这主要体现在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与当代科学发展的不相容上。具体来说,科学发展与技术发展具有不同的机制,一般而言,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主要靠非赢利的专门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开展,而技术创新的主体主要是企业。显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加强基础科学理论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制度竞争的关键所在。在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已经成为一项规模庞大耗资甚巨的社会工程,而建立在个人主义价值观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制度结构,只注重经济利益的回报,排斥对科学等基础公共事业的投资。由于资本主义的内在逻辑和价值观念是与科学事业的发展难以协调的,这就使得资本主义无法避免科学发展的停滞状态。当科学的发展出现停滞时,技术创新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撑,最终也会失去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停滞,最终就使资本主义生产走向停滞。虽然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目前比后发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先发优势,但是从长远的发展趋势看,这种停滞是不可避免的。与此相对应,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决定了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社会对促进科学文化事业发展有根本的制度保证,从而保证了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使社会主义事业有强劲的发展潜力,并将在与资本主义长期的竞争中最终取得胜利。本文还通过对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分析,认为制造业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衰落是社会生产方式变迁的必然结果。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不合理,一方面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获得了大量垄断利润,同时损害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出现空心化,这也是当前发源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根源。这些结论,也是本研究获得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论文通过对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不同之处的分析,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在借鉴传统模式兴衰变化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吸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运用市场推动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将市场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公共科学教育事业,促进基础科学研究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协调发展。本文认为,建立在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科学和教育基础上的现实社会主义,虽然尚处于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初级阶段,其自身也还具有很多的不足,但是现实社会主义具有制度、技术和产业上的后发优势,社会主义可以借助这些后发优势,取得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的发展。作为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失败的对照,论文还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成功转型为样本,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基本经验,指出了科学技术进步和广泛的技术创新,在中国迅速崛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此为本研究作了事实的注解。本文认为,该研究所获得的理论成果,初步回答了对当代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的质疑,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所作的理论创新的初步尝试。

董海浪, 谭林, 王慧[9]2011年在《创新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1],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更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曾广波[10]2016年在《马克思的人力资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劳动不能参与价值剩余分配是马克思所处时代资本主义资本雇佣劳动制度最致命的内伤,它造成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直接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社会危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不合理性分析的批判性思维蕴含着明显的理论假定,这就是资本不能仅局限于资本家的物质金融资产,普通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或劳动力)也应被视为资本,即人力资本。事实上,理性而诚实的思想家们不得不承认,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是沿着两条主线进行的,一是通过显性意义上的资本对劳动的剥削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二是通过隐性意义上的依靠普通劳动者人力资本的充分利用与价值实现论证构建和谐社会制度的可能性。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过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主要注重围绕资本剥削劳动这一显性化主线而展开研究,而忽视隐性化主线下更具价值的理论探讨。研究者们要么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蕴含的人力资本思想视而不见,要么深陷非理性的理论纠争,停留于要不要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引入“人力资本”概念,而非客观地置身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生成的具体历史背景,简单地看待马克思理论研究的目的,以致长期以来学界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蕴含的隐性化的“人力资本”理论假设缺乏应有研究。马克思隐匿“人力资本”概念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作这样的理论处理并不削弱其理论建构的科学性,相反,由于更加突出了理论的阶级性而使其具有了明显的革命指导意义;二是由于当时现实的时代背景——人力资本式微、理论渊源上古典政治经济学拒绝人力资本概念以及直接引入“人力资本”概念会引起文本范式与研究目的冲突,决定了马克思不可能提出明确的人力资本概念。尽管如此,一当我们借助文献研究方法与历史还原方法详细考察和研究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文本,便会发现,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57-1858经济学手稿》、《资本论》到《哥达纲领批判》等马克思最具代表性的文本的确蕴含了丰富的人力资本思想。马克思立于唯物主义高地之上,坚定地扬弃古典哲学与古典政治经济学所坚持的劳动的纯人类学意义,批判古典经济学家把劳动生产力看成与劳动力质量无关的经济学范畴,认为劳动力资本本质上是为资本主义区别于过往社会的异质所在。并创造性地提出:复杂劳动与劳动力的质量密切关联;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既是雇佣工人人力资本水平不断提高适应资本机构成提高的结果,亦是适应劳动生产力趋于高企的结果,也是资本家智力转化为资本支配权力的结果;教育与培训是劳动能力——人力资本——形成和提高的途径;人之所以是能动的人,并有物质性的力量,完全根源于人的实践劳动——干中学;增加使个人得以充分发展的由自时间,可以发展人的潜能与人的精神能力,等等,这表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人力资本”概念空缺或不出现并非他真正拒弃人力资本思想。马克思的人力资本思想具有不同于西方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显着特征,即科学性、阶级性与人本性。他把普通劳动者也视为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在他看来,普通劳动者人力资本主体地位的确立体现了历史的唯物论,确保人力资本所有者尤其是最广大普通劳动者充分就业,并让其参与价值剩余分配,是制度安排最基本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失业与收入差距扩大并存,改革并没有把普通劳动者视为人力资本,致使改革一波叁折,负面效应正在彰显,这表明,人力资本失灵成为了普遍现象。究其原因,其中之一就是不能为普通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充分利用与价值实现提供合理的制度安排。为此,我们必须借鉴马克思人力资本思想的批判性思维,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着力坐实国家基本价值与基本制度,为实现国家现代建构而致力夯实人力资本得以充分利用与价值实现的制度、经济条件。

参考文献:

[1]. 知识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D]. 曹亚雄. 武汉大学. 2001

[2]. 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研究[D]. 刘冠军. 山西大学. 2005

[3].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与当前劳动者收入分配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J]. 许冠亭, 吴声功. 海派经济学. 2014

[4].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中国化研究[D]. 刘生成. 四川农业大学. 2015

[5]. 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研究[D]. 庄叁红. 兰州大学. 2012

[6]. 知识经济与劳动价值论探析[J]. 刘海军.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2

[7]. 创新性的创新劳动价值论——评赵培兴先生的《创新劳动价值论》修订版[J]. 张新颖, 笪志刚. 学习与探索. 2014

[8]. 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主义发展[D]. 刘志业. 山东大学. 2010

[9]. 创新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J]. 董海浪, 谭林, 王慧. 学理论. 2011

[10]. 马克思的人力资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曾广波. 湖南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知识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